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科大實驗實現量子相干性蒸餾

中國科大實驗實現量子相干性蒸餾

近日,我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相干性實驗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實驗室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首次實驗實現了基於輔助比特的量子相干性蒸餾。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光學協會(OSA)旗下雜誌Optica上。


量子相干性(quantum coherence)作為一種對量子疊加性的量化,是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的核心所在,在各種量子任務(如量子計算、量子通訊等)中具有重要應用。近年來,隨著對量子相干性度量的嚴格定義的提出,量子相干性已經被看作一種量子資源,對它的蒸餾提取與操控成為一個研究熱點。最近的理論工作[Phys. Rev. Lett. 116, 070402 (2016)]研究了量子相干性在兩體量子系統Alice與Bob中的轉化問題。此任務是在局域量子-非相干操作以及經典通訊的協議(Local Quantum-Incoherent Operation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LQICC)下,我們只能對Bob進行局域非相干操作,而對輔助系統Alice可以做任意的局域操作,Alice和Bob可以進行經典通訊,最終使Bob系統中量子相干性最大化。該理論工作給出了一個普適的最優解,即基於輔助量子系統Alice實現對Bob系統的量子相干性蒸餾。

中國科大實驗實現量子相干性蒸餾


圖1,量子相干性蒸餾實驗裝置圖

中國科大實驗實現量子相干性蒸餾


量子相干性蒸餾實驗結果


李傳鋒、項國勇等設計了上述理論的實驗實現方案,研究了兩量子比特系統分別為純態和混態時量子相干性的最優提取問題。實驗對兩類不同的純態以及Werner態(一類特殊的混合態)進行了研究,在LQICC協議下對輔助比特Alice進行了最優的投影測量,根據測量結果對Bob進行相應的非相干操作,實現了單一拷貝情況下對Bob的相干性的最大化提取。實驗結果表明,對純態系統,可以達到理論上對Bob系統量子相干性的最優提取;而對混態系統,可以實現對量子相干性的蒸餾並且比對量子糾纏的蒸餾要求要低。


該工作首次實驗實現了基於輔助比特的量子相干性蒸餾,該成果在遠程量子信息處理及量子控制中有重要應用。


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吳康達和博士後侯志博,該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


(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創新中心、科研部)

論文鏈接:


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ptica/fulltext.cfm?uri=optica-4-4-454&id=363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你不知道的實驗室黑歷史:靠嘴吮吸來移取病菌培養液
深度揭秘最高科研力量的「國家隊」:一個卓越的國家實驗室到底如何運行?
男子作死用高壓電電擊老鼠做實驗,測試效果讓人出乎意料
盤點史上十大最喪病的科學實驗 讓人和猴子雜交
斯坦福監獄:最考驗人性的心理學實驗

TAG:實驗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科大首次實驗實現量子糾纏態自檢驗
中國科大實現基於人類自由意志的量子非定域性檢驗
科學家首次實驗實現量子糾纏態自檢驗
中國科大首次實驗驗證量子導引橢球
量子現實之謎
中國科大實現兩類不同量子資源間的相互循環轉化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量子糾纏態自檢驗
中國科大實現全光量子中繼
中國科大量子糾纏網路研究獲進展 首次實現自檢驗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發現實現量子霸權新方法
量子力學又一突破,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量子糾纏態自檢驗
中國科大等首次實現零磁場核磁共振的普適量子控制及其保真度評估
中國科大實現半導體三量子比特邏輯門
鎂客早報 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上實現量子糾纏態的自檢驗
中國科大:「墨子號」成功實現洲際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科大建成新型光學量子行走實驗系統
最新量子實驗證實:客觀現實並不存在!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全光量子中繼
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實現基於冷原子的多節點量子存儲網路
量子網路研究重要進展:中國科大實現全光量子中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