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市場的「蝴蝶效應」幾千萬資金就能攪動風暴
私家收藏古籍是一個小眾市場。
可能沒有哪個市場像古籍一樣,容易產生蝴蝶效應。
一方面,古籍市場上流傳著各種投資者「一夜暴富」的傳言,另一方面,這個市場又顯得十分脆弱。成都一位有20多年經驗的古籍玩家老張說,古籍投資風險不小。甚至一個新入場的投資者,就能輕而易舉地攪動整個市場的風暴。
風雲突變 紅印本爆炒之後被腰斬
如果不深入了解古籍,就不會知道其中居然有如此之多的門道。對於初入行的新手而言,選對古籍主題尤為關鍵。「古籍有很多主題,精刻本、紅印本、內府本……不一而足。」老張說。
並非每個主題的古籍都容易發現珍品。「有人專門收內府本,就是皇家刻的書,給皇子皇孫們看的。」老張說,內府本刻工講究,如同宮廷畫一樣,紙墨、筆工、刻工及裝訂都是最好的。內府本儘管製作精美,內容不一定有多高的價值。「內容一般是四書五經,歷朝歷代都在雕刻。市場存量大,再加上內容不新奇,這一主題不見得具有收藏價值。」
另一方面,也有人對明代的套印,也就是紅印本情有獨鍾。套印的古籍,除黑色字體外,還會套印一次紅色。因為稀有,紅印本曾在一段時期內被炒到了極高的價格。「原本一冊紅印本只值一兩萬元,在2010年前後,價格迅速成倍上升。一本明代的紅印本《詩經》可以賣6萬,明版紅印本《蘇東坡文集》可以賣到10萬。不過很快,價格又開始下降,目前,這類紅印本價格相對2010年,已經腰斬。」
龔明德家中藏書豐富。
市場很小 幾千萬就能攪起風暴
其實,古籍市場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玩家只是一個小眾群體。小到什麼程度?如果有個財大氣粗的人,短時間內投入幾千萬購買古籍,就可能在整個市場中攪起一場風暴。
老張說,前幾年紅印本古籍價格瘋漲,就是因為一個北京玩家攪局。「玩家的弟弟是一家證券公司老總,拿出幾千萬讓他買書。」結果,整個市場迅速聞風而動,價格一路飆升。而幾年後,這位北京玩家意外去世,他弟弟把手中的書全部拋售,整個市場行情應聲而降。
類似的事例還不少。「杭州一個地產老闆,參加拍賣會經常包場,拍賣會上所有的書全都買走。」老張說,過了幾年,房地產不景氣,這個老闆又開始賣書,那幾年書價垮下來跟他有很大關係。
一古籍玩家說,市場行情好時,「一本書今天賣一萬,明天可能賣一萬五,後天就可能漲到兩萬。」這種感覺確實很讓人振奮,但書價垮塌時,也有不少人被套牢。
興趣所在 是對抗風險的最大武器
在變幻莫測的古籍市場,不排除有真正的高手,通過高超的鑒定技術和敏銳的市場嗅覺,獲得巨大成功。事實卻是,這種高手並不多見。
成都數十家古書店中,像老張這樣做到一定規模的不超過五家。大部分玩家,做著依靠倒賣古籍發財致富的夢進入這個市場,最終都因為夢碎而黯然離開。
「收藏古籍,還是應該出於自己的興趣,而不是想著發大財。」老張說,他當年步入這一行,就是因為自己喜歡讀書,也愛買書。在老張的店裡,可以感受得到他對古籍的喜愛,桌面上始終擺著一套工具,用於古籍修復。他捏著一張古代的紙片說,把紙揉成團再攤開,噴上水,壓平,經過一夜,紙會像原先一樣平整硬挺。「現在的工業用紙就不行,怎麼壓都有褶皺,這也是古籍的魅力所在。」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董興生 實習生王鴿攝影報道
古籍愛家/
專門租一套房存書 退休教授藏書10萬本
對於鑽研學術的學者而言,古籍是他們的精神食糧。
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退休教授龔明德,就是其中代表。在成都,無論是舊書攤主,還是舊書店主,幾乎沒有不認識龔明德的。別人出高價,不賣,龔明德來了,店主低價出售的事,時有發生。
64歲的龔明德淘舊書,不為投資增值,而是為學術研究之用。在他看來,這也是古籍在當今社會的一大價值體現。他的家裡,一半的空間都被書櫃擺滿,書櫃擺不下,客廳的空地也被裝滿書籍的紙箱擺滿。這不是全部,他還專門租了一套房子,用來存放其餘的書卷。
如今,龔明德的藏書已經達到10萬本,不過,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藏書家,「我應該算是一個存書家吧,所有的書籍都是有用於學術我才會買,不知不覺就有這麼多書了。」
為買一本古籍 花光兩三年工資
作為版本學方面的專家,每當需要一本書當作研究資料,龔明德都會盡量買齊所有的版本。每周三、周日,他都保持著騎車在各大舊書市場淘書的習慣。
「版本非常重要,越早的版本,越不容易出錯,拿來研究的價值也就越大。」每搜集一種古籍,龔明德都會小心地用舊信封包好外表,最後將各種不同的版本整理成一沓,再用紙包上。艾蕪的《文學手冊》,他整理不同版本的書籍就有10多本。其中一本書的外皮上,印有「珍存」二字,頗為特別。
「這本書你在全世界買不到第二本,花了我兩三年的工資,要賣的話得幾十萬了。」龔明德說,這些筆記都是艾蕪親筆所寫。因為有了這樣珍貴的第一手史料,他後來的一篇文章因此得以寫成。
當然,有時候為了買書他也會和舊書販子鬥智斗勇。「假如說一摞書他叫價4000元,我就分成兩堆,假裝對一堆書感興趣,然後販子會說這堆書3000元,實際上我想要的書在另一堆里,價格就殺下去了。沒辦法,這麼多書,不用點小手段哪裡買得起。」
數字化古籍 或為未來交流趨勢
四川省圖書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原副館長王嘉陵說,古籍既有一般書籍的屬性,也有文物性。今天儘管提倡大眾化閱讀,但古籍由於其專業的內容,脆弱的紙張和珍貴的價值,再加上古籍豎排文字也與當今的閱讀習慣不同,並不適合由大眾傳閱。
交流還有其他辦法,龔明德的客廳里有一台半舊的掃描儀,這是他專門為同事和後進們準備的。「圈子裡都知道我有不少書,每當有人因為課題需要借閱時,我就用掃描儀把書弄成電子版傳給他們,既不會讓古籍有損害的風險,又能讓他們把課題做好。」
這招在公立圖書館早有運用,王嘉陵介紹,實際上對於那些不能外借的善本,四川省圖書館也在積極地運用數字化手段與外界分享。「我們不少圖書已經數據化,有需要的學者一般都通過這樣的手段獲取古籍。」此外對古籍進行複製再造也是不錯的辦法,在王嘉陵的辦公室里,有一套《華陽國志》的再造本,客人們可以隨意翻閱,他手中類似的再造本就有二三十部。
「有的古籍是孤本,還有的古籍原本就是稿本,再不搶救就沒有了。比如《四庫全書》總共只有7部,現在存世的只有三部半,這種就需要多再造複製。」王嘉陵說,對於古籍中的孤本、善本以及毀壞嚴重、需求量大的版本,會優先進行複製再造。
「不光是為了交流,很多孤本如果不備份,萬一出了什麼意外毀壞了,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了。比如明代的永樂大典,只有正副兩部,所以現在能存下來一本都是稀世珍寶。現在國家圖書館已經有2萬多種、9萬多冊古籍數字化,還做成資料庫放在網上。大約10年前,四川省圖書館也開始了這項工作,現在已有幾百部書完成了數字化,但古籍全部數字化還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一些條件。」
文化價值的傳承 市民可零距離接觸古籍
在王嘉陵看來,古籍是文化的傳承。四大文明古國中,埃及有紙草書,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有泥板書。古籍作為文明的傳載系統,讓後人得以了解前人的智慧。「通過古籍,我們可以了解自己原來是什麼樣子,堅持哪些東西,會給人內在的啟發。現在的科技那麼發達,但是你會發現智慧的根仍然在遠古,比如老子孔子,到現在仍然深刻影響著我們,這就是古籍在發揮傳載作用。」
由於排版、文字的原因,古籍書可能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閱讀方式,但市民仍然可以到四川省圖書館一睹其風采。據了解,四川省圖書館的古籍總量,已經達到65萬本,善本近6萬冊。或在明年,已經整理好的古籍會逐步對市民開放。
古籍按照其珍貴程度分級,清代乾隆之前的古籍都是前三級,乾隆末年(1799年)到1912年前的便歸於一般古籍,也就是第四級,「四級以下的可以直接閱讀,三級以上的古籍會有一些限制。因為古籍除了一般書的屬性,還有文物性,受文物法的限制,不能全部開放給市民翻閱。」一些珍貴的古籍,未來也有可能會通過展覽的方式,讓市民一睹其風采。
對於怎麼利用好古籍,龔明德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通過讀書會和講座的方式,可以讓市民領略古籍的精髓。「比如在成都,一群20多歲的論語愛好者聚在一起成立讀書會,搜集原始的資料、各種版本的論語,真正把論語一個字一個字地鑽研。只要堅持到40歲,這個讀書會就不得了了,裡面的人都會是研究論語頂尖的專家。」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尚智攝影報道
/古籍玄機/
《九天玉樞雷經註解》背面是公文紙,一張收稅賬單。
珍藏20多年書增值400倍
在新都區開古書店的楊先生手頭有一本保存了20多年的舊書,這是一本1942年出版的《木刻近代人范》,嚴格來講這本書不能稱之為古籍,只能算是民國時期的舊書。但楊先生標價6萬元,「最低4萬元」,才願意出手。
《木刻近代人范》的作者是王青芳,這位中國現代的版畫家和國畫家可能不為人熟知,不過他與于右任、徐悲鴻、錢玄同、何香凝、周作人等文化名人交往甚密,跟齊白石更是情同手足,齊白石的不少印章就是王青芳刻的。
王青芳的著作不多,《木刻近代人范》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紀90年代,楊先生在舊書市場偶然淘到了一本,這一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上面有王青芳的親筆簽名和印章。
「當時買這本書時花了100元,一直在我手上保存了20多年。」楊先生說,在此期間有不少人提出購買,但全都被他拒絕了。「惜售的原因在於稀少,賣出去了,再多加兩萬也買不回來。」
古人也廢物利用 用公文紙印書
將已經使用過一面的A4紙二次利用,是現代常見的節約環保方式。在古代,就已經開始用已經使用過一次的公文紙印書。郭雲龍手中一本明朝洪武年間的《九天玉樞雷經註解》,內頁是豎排楷體文字和插圖,背面另有玄機。其中一頁上寫著:初一日,涼州人李正唐羊毛八驢每驢照例抽稅銀一錢七厘,共銀八錢五分六厘。「這是古代收稅的記賬本,還有一面是空白的,後來被用作印書了。」郭雲龍判斷,這本書的紙張可能產自元代,到了明代,被二次利用。
據介紹,用公文紙印書的現象,在古代也不多見。「有人統計過,全國各大圖書館藏書中,用公文紙印的書只有47種。」一家博物館館長曾說。而郭雲龍珍藏的這一本,極有可能是第48種。
※這些富豪們是如何解讀收藏的,王健林:愛古董、懂收藏的男人多金
※數百萬美元的生意 藝術經銷商們是如何談成的?
※長知識,玉器收藏各種分類
※如何從胎質和釉色判斷出瓷器的年代和窯口
TAG:古文化交流 |
※投資千億資金中國為何還是造不出性能優秀的航空發動機?
※房產投資突然充滿風險!海南「關門打狗」,一夜凍結資金六千億
※詭異!亂世之中竟無人買黃金?巨量資金湧向了這類資產
※這隻鳥沒人敢動!價格比黃金還要貴,還花幾千萬的資金來保護它!
※千億資金通過一種金融產品湧入長租市場,這將怎樣改變租房生意?
※華為挺住!又一投資巨頭選擇「回朝」,攜千億資金或將攪弄風雲!
※投資千億資金還是造不出性能優秀的航空發動機!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萬億資金空轉落幕,城投能否絕處逢生?
※今日頭條頻繁募集資金背後 是產品衰頹下的動能不足
※巨量資金即將湧入債市莫非要地震?
※限購!資金轉餘額寶都要靠「搶」?
※最任性的公司?為遊戲花費過億資金,光動捕就花了幾千萬
※人類對地球的瘋狂改造計劃,需要資金二十萬億美元,才能啟動工程
※千億資金入場會盯上誰?
※對沖抗壓好幫手 資金湧入以特幣市場
※全世界大部分熱錢都在轉進美國,暗藏風險可能導致資金逆流!
※4萬億棚改資金流入樓市,你的家鄉房價又要暴漲?
※猩便利獲螞蟻金服戰略投資 資金將用於布局智能無人貨櫃
※兩大主力即將入市,萬億資金會投向哪些股?
※惡搞漫畫:男人的應急資金?差什麼都不能差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