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素境五穀元氣粉:懶出脾胃病?你不知道的三大養脾誤區!

素境五穀元氣粉:懶出脾胃病?你不知道的三大養脾誤區!


最大的中醫養生愛好者社群:健康輔療路線圖


崇尚古中醫自然療法,通過激活人體先天的免疫系統達到人體自愈的效果。


健康三步走:排毒,扶陽,通經絡。帶您走上健康路!



素境五穀元氣粉:懶出脾胃病?你不知道的三大養脾誤區!


養脾這個話題,真是老生常談。因為飲食、作息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脾出現問題的人一抓一大把,在後台里也時常會看到有同學在提問如何調理。


隨便一搜,大把方法便會羅列在眼前。但現在很多流傳所謂的「養生」方法理論,往往是斷章取義、錯誤百出,沒有仔細辨證分型就甩給大家的。再加上大家對醫學理論的了解並不深入,所以一不留神就會走入歧途,讓自己的身體為這些錯誤的方法付出代價。


如果你有下面這些表現,說明你的脾胃已經在抗議了。


食慾差


吃飯不香


腹脹,甚至腹痛


大便不成型,或便秘


臉色發黃


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


睡覺經常流口水

精神不振,常感睏倦


肢體臃腫


舌苔白


話不多說,下面分析幾個關於養脾的問題,讓你在調養的過程中做個明白人,不至於被帶進溝里翻車:


為什麼要養脾


大家都知道,脾是人體的「後天之本」。當我們呱呱墜地、脫離母體之後,就開始作為獨立的個體生存了。而支持我們生長發育的源動力,正是通過脾臟的運轉體現出的營養作用來保證的。


中醫認為,脾對人體的營養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脾主運化


這是指我們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只有通過脾的運作,才能變成身體所能接納的營養物質。它們向上傳輸於肺,與呼吸之氣相結合,形成對呼吸和血液循行具有推動作用的宗氣;貫注到心臟後,通過血液輸布全身來滋養人的各個部分。


2、充養腎精

腎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主宰著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腎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取決於父母,而後天之精來源於脾胃。腎與脾是相互資助、相互依存的。腎的精氣有賴於營養物質的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這是人生命活動的根基。故在《景岳全書》里有「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的說法。


3、脾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加工產生的營養物質,通過心肺的作用變為氣血,用來營養全身。脾的狀態正常,用來化生的「原材料」也就會充足,氣血也就自然不會虧虛了。



素境五穀元氣粉:懶出脾胃病?你不知道的三大養脾誤區!



明智挑選雜糧粉


大家都曉得「五穀為養」,在調養的過程中也有意識地會增加各種穀物的分量。有些同學因為工作忙,或是做飯不方便之類的原因,自然而然會去選擇雜糧粉這種方便的東西來代替煮粥。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雜糧粉調養脾胃時也是有講究的。


雜糧粉在加工的過程中,只是通過機械的粉碎作用讓穀物變成了小顆粒。但這些顆粒對消化系統來說,仍然是個大塊頭的東西。我們在喝下沖調的雜糧粉時,這些食物沒有被咀嚼,也沒有與唾液充分混合就進入了消化道。


傳統的粥、面等食物,在烹飪的過程中,藉助了火的能量讓食物內部發生了一些化學變化,比如澱粉水解為糊精、麥芽糖,蛋白質分解為較小分子的肽。加上人的咀嚼和唾液酶的作用,脾胃消化起來會更加節省能量。


對於消化功能相對強的同學來說,雜糧粉算是小case,吃下去後還能發揮它養脾的作用,而且方便、省時間。但如果經常出現比較嚴重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情況,就不能一味地迷信雜糧粉這個東東了。

我的建議是,在平常的飲食中,儘可能多地吃粥、米飯、麵條、發麵餅這些常規的食物,充分咀嚼,細嚼慢咽,讓食物中的精華與唾液充分融合,發揮唾液酶的作用,一方面使脾不費太多力氣就消化吸收五穀中的營養物質,另一方面也能使腎精所化的唾液隨著食物一起滋養脾胃。這種情況下,雜糧粉可以作為配角存在著,但要先避免其中含有薏米、豆類、堅果等成分,等脾胃功能有所提升後,再慢慢添加。


過食酸甜易傷脾


恐怕沒有幾個人不喜歡吃甜食吧,蛋糕、糖果、冰淇淋等等食物,一口下去,真是幸福感滿滿。但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預支了太多享受甘甜之味的額度。


雖然中醫認為甘味可入脾,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甘甜之味,雖有溫中補虛、滋養氣血的效果,但過多攝入會使脾被痰濕和內熱所困。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有些同學會覺得肢體困重,整個人非常不清爽,而且無緣無故覺得自己嘴裡發甜。中醫典籍里有過這樣的記載:


《素問·奇病論》:「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


《聖濟總錄》云:「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肥甘之過,令人內熱而中滿,則陽氣盛矣……其證口甘,久而弗治,轉為消渴,以熱氣上溢故也。」


攝入了過多的酸味食物,同樣也會損傷脾。《素問·生氣通天論》曾提到「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也就是說,過量的酸味能夠使肝氣異常地旺盛。由於肝屬木,脾屬土,在五行理論中木是克制土的,這樣一來便連累了脾,導致脾的精氣相對不足。


此外,貪戀生冷瓜果、冷水、肥膩、辛辣、空調等等對脾的傷害相信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這個念頭可別鬆懈。管不住嘴,再費力養脾都是白搭。



素境五穀元氣粉:懶出脾胃病?你不知道的三大養脾誤區!


久卧易傷脾


有很多同學,對於養脾這個問題,都是在考慮自己應該吃什麼、按揉什麼穴位,從沒有想過造成這個問題的源頭在哪裡。比如沒事就躺著,睡太久的懶覺,或者經常坐著不動,其實都會對脾的健康造成影響。


睡懶覺或者經常躺著,會讓自己的陽氣無法升發輸布到全身各個部位。一來會使自己總是感到有氣無力、精神不振,二來影響了脾的運化功能。脾的運化功能極度依靠脾陽的溫煦作用。


正如《醫原》所說:「脾有一分之陽,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陽,能消十分之水谷」。如果脾陽得不到有效的升發,那麼你吃進去的補進去的也就不能夠被消化道及時加工轉化,堆在身體里靜靜腐化成積食、痰濕等等廢料,反過來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這樣一來,即時你再怎麼養,也只是為自己的臃腫添磚加瓦。老人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不僅僅適用於瘦身,養脾也可以照搬過來。


養脾是個慢功夫,這個過程正是你為過去的種種不良習慣買單。現成的方法數不勝數,但是在原則問題上出了偏差,做再多努力也只是揚湯止沸。希望各位同學在這件事上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做最正確、最適合的應對措施。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公眾號:jiankangluxi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病 的精彩文章:

大蒜雖有強大的抗癌作用,但你知道該如何吃嗎?尤其是有胃病的人
4種水果或讓胃病癌變
胃疼不一定是胃病,出現這5種情況要立刻去看醫生
不敢相信,把它打碎每天吃一口,胃病就這樣徹底消失了
治痔瘡和胃病、防癌抗癌的能手,每個裡面都有一隻被分解掉的蜜蜂

TAG: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