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護理,90%的家長都錯啦!
最近社區寶媽討論的話題,都是關於寶寶感冒發燒的。
的確換季寶寶一不注意就很容易感冒發燒。
寶寶一生病,做家長的難免會慌。
但是病急不能亂投醫,更何況有什麼寶寶發燒連「病」都算不上!
▌正常體溫
一般來說孩子的正常體溫都在這個範圍內:
肛門體溫在36.5~37.5°C
口腔溫度在
腋下溫度在36~37°C
對於嬰幼兒來說,判斷體溫的最佳方法是測量肛門體溫。
高於這些數字可能出現了發熱,請注意不一定是發燒。
同時要提醒家長們注意,孩子的正常體溫會因為不同體質、活動量、穿衣多少、時間段等原因產生變化。
在這裡柚柚建議每個有寶寶的家庭準備一款電子體溫計。
▌發熱處理
低熱的護理(37.5°C -38°C)
在確認孩子已經發熱的情況下,可以做一下物理退燒並進一步觀察:
保持室內溫度舒適保持空氣流通
根據孩子的體溫增減衣物
喂多喝奶或水或煮的蘋果水等
適當的物理退燒
發燒是人體和病毒細菌的戰鬥:很多病菌的最佳存活溫度就是體溫37度,發燒有助於幫助消滅病菌,所以發燒不是生病,而是抵抗生病的戰鬥。
一般中度發熱處理(38.5°C以上未超過72小時)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精神良好,能吃、能睡、並且和平時一樣該玩玩,就不需要非要服藥。
當溫度超過38.5度並且還是有明顯不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
熱性驚厥
6個月到5歲的孩子,發熱可能會引起驚厥,稱之為熱性驚厥。
一般在發熱開始的幾個小時內發生。
發作時顯得非常嚇人,會出現全身僵直、抽動、雙眼上翻,孩子還可能會出現短時間的意識喪失,整個意識喪失持續的時間不超過1分鐘,往往只有幾秒鐘。
熱驚厥處理
發生驚厥時要讓孩子平躺頭扭向一側(或者側卧),防止異物進入氣管
驚厥發生過程中不要移動孩子,不要進行拍打、掐人中,更不能把手指伸進孩子喉嚨里摳挖
不要往孩子的嘴裡放任何東西,孩子不會咬傷自己的舌頭。
如果驚厥持續超過15分鐘,撥打120。
熱驚厥的發生非常少見,而且一般不會引起大腦損傷、神經系統疾病、癱瘓、智力障礙或死亡。
但是,柚柚在這裡提醒家長們第一次驚厥發作結束後一定要到醫院去,以排除癲癇可能。
孩子發燒的原因多種多樣,柚柚隨口就能說出好幾種:抵抗力弱、長牙換牙、病毒感冒啦等等等。
如果寶寶長期低燒(反覆發燒兩周以上),排除天氣原因外(夏季天氣高溫會影響寶寶體溫),還有注意會不會是其他病症。
▌引起發燒的疾病
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耳鼻喉發炎:炎症常伴有發燒癥狀。
幼兒急疹:特點是「熱退疹出-高熱三天」,退熱後才出疹
因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熱情況。
肺炎:高燒並伴有咳嗽、呼吸急促、精神差等癥狀
個別寶寶出牙只會有一點低熱
▌判斷是否要就診
不滿3個月的嬰兒發燒
3個月以上寶寶體溫超過40度持續24小時或體溫超過38.5度持續72小時
嘔吐和腹瀉,或嗜睡、昏睡等其他明顯癥狀
發熱伴有皮疹
有驚厥史的
家長在孩子發熱後,一定要注意觀察發熱變化和相關的其它表現。
一旦出現咳嗽、腹瀉、頭痛、抽搐、嗓子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反覆嘔吐、結膜充血、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其他未全部列出的伴隨癥狀等,情況嚴重建議馬上就診。
柚有話說
不要只看體溫的高低,要從精神狀況和發熱情況綜合考量
寶寶發熱先不忙往醫院跑,用適合退熱方式先降溫處理再去醫院
對老人的退熱偏方不要盲目取信,先查清楚再行動
當然了,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者方法,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柚柚哦~
※高情商的女人,是怎麼發朋友圈的?
※哪怕只有11天,依然想用盡全力地愛你
※這是個下輩子都不想再寫的話題…
※五一適合陪孩子在家看的8部動漫電影
※有獎徵集 曬媽大作戰
TAG:柚柚育兒 |
※乳牙護理誤區,80%的媽媽都做錯了!
※20歲的臉,30歲的手,你的手該好好護理一下啦!
※20多歲的女生需要眼部護理嗎?這些錯誤90%的人都在犯!
※孩子發燒,這2種情況不用去醫院!還有5個護理誤區,寶媽必知
※15 條家長們都該知道的護理常識,讓你少跑幾趟醫院
※孩子腹瀉如何護理?這5個訣竅,家長你知道嗎?
※我再也沒去美髮沙龍做護理,發質卻比過去好了100倍!
※孩子經常扁桃體發炎、發燒?這樣給孩子護理,2天痊癒,燒退!
※18歲來產檢、35歲做流產 護理師看過太多,感嘆:女孩子別輕易生子
※新生兒護理家長常犯的10個錯誤
※頭髮少怪我咯?在家堅持做頭皮護理,讓那些年掉的頭髮都長回來!
※女子花6000元做護理,門店告訴她人多預約不到,女子去門店後很氣憤
※孩子牙齒護理,家長們不可小視,等到長蛀牙的時候就晚了
※這些省份有獨生子女護理假了!最長可休20天
※驚!小寶寶被蚊子叮咬之後,90%的媽媽做錯了!月嫂分享正確的護理方式
※寶寶發燒,教你 4 個家庭護理要點
※2018,中國護理管理,我來了!
※坐月子的科學真相,教過 6000 多個護理醫生的老師說出了答案
※長斑皮膚護理小竅門,做好這2點,想長斑都難!
※20多歲的女生需要眼部護理嗎?這些誤區你千萬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