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土地上的中日激戰:日軍進犯平壤,清軍主帥卻帶頭逃竄
1894年9月14日,日軍第五師團分四路進犯平壤。在平壤,左寶貴率清軍打退日軍兩次衝鋒。當日軍對平壤城北制高點牡丹台實行三面合擊時,左寶貴不幸中彈陣亡,平壤城北門玄武門失守。與此同時,清軍在平壤城外大同江南岸船橋里擊退日軍,並獲大捷;在城西南大同江北戰場,也阻止了日軍的進犯,勝負未分。此時如能堅持防守,戰事猶有可為,但清軍在平壤之戰的總指揮葉志超竟潰退回中國境內。圖為平壤玄武門。
清軍在平壤南部修築的堡壘。
朝鮮平壤北面的牡丹台。1894年9月15日晨,日軍第三師團的元山支隊和第五師團的朔寧支隊全力進攻平壤北面的制高點一一牡丹台。守台清軍在左寶貴指揮下頑強抵抗。
日軍正在進犯牡丹台。
平壤激戰。
左寶貴(1837-1894),回族,行伍出身,從1880年起,奉命統領奉軍。1889年,授廣東高州鎮總兵,仍留駐奉天(今瀋陽)。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左寶貴率部進駐朝鮮平壤。在保衛平壤戰鬥中,他負傷不退,血染征衣,壯烈犧牲。左寶貴是甲午戰爭中清軍高級將領為援助朝鮮抗擊日軍侵略而犧牲的第一人。
山東省平邑縣左寶貴衣冠緣石刻輓聯。
以上圖文選自《日本侵華圖志》第二卷《甲午戰爭至日俄戰爭(1894-1905)》,關捷、關偉編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本頭條號目的在於用老照片佐證歷史事實,並祈願中日永遠友好,再無戰爭之殘酷。歷史真相的複雜性不是用數字或照片能夠全部揭示的,期望讀者能夠獨立思考,理性看待歷史與現在。
《日本侵華圖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張憲文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山東畫報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項目,併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 2014 年度入庫項目。
※先圖朝鮮,意在中國:日本武力進犯,逐步控制朝鮮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日本不宣而戰,甲午戰爭就此爆發
※「津門」炮火,1937年日軍侵入天津城原始照片
※」長城抗戰「第一槍在這裡打響,「山海關」戰前戰後對比圖
※曾三次落入日軍魔爪,「慰安婦」制度中國受害者出國控訴第一人
TAG:日本侵華圖志 |
※甲午戰爭中的老照片:清軍與日軍在海面對轟,北洋水師徹底隕落
※甲午中日血戰平壤,清軍為何崩盤?
※甲午戰爭中最倒霉的日軍軍官,登上炮台歡呼勝利,被清軍大炮炸死
※清末老照片:甲午戰爭中被日軍俘虜的清軍、鏡頭下吸大煙的癮君子
※戰爭場景:清軍狙擊日本軍官
※東鄉平八郎眼看清軍淹死,岸上說的一句話,暴露日軍對生命的冷漠
※太平軍殘兵被困山頂,主將放跑了清軍放上來的惡犬,隨後清軍卻果斷撤軍
※▲冷兵器經典戰爭, 兇悍的清軍八旗騎兵衝擊朝鮮軍陣地
※日軍在除夕之夜偷襲清軍 被清軍名將反殺
※甲午清軍陸軍五大悍將,殲滅日軍上千雖敗猶榮!
※甲午戰爭中的清軍,武器裝備並不輸於日軍!
※在甲午戰爭中,清軍被擊殺四萬人,為何日軍死亡卻不是清軍所為
※清軍入朝抗擊日寇,唯有此人打出了血性和軍威!
※甲午戰爭中清軍戰俘的悲慘命運:逃脫日軍虐待回國,沒想到自己人做的更狠!
※直擊百年前清朝軍隊與革命軍漢口激戰照,著軍裝的清軍依然留辮子
※德國人設計的城頭山炮台—日軍一來清軍就跑 俄軍抗擊日軍一年
※甲午戰爭上色老照片:鏡頭前不可一世的日軍、陣亡的清軍無人收屍
※最倒霉的日本侵華軍官,獲勝後登上城樓歡慶,被清軍一炮轟死
※上色老照片:直擊甲午戰爭中的真實鏡頭,陣亡的清軍被丟棄荒野
※鴉片戰爭中,清軍和英軍的差距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