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刮痧法的比較研究
現代刮痧療法是在古代刮痧基礎上進行更為廣泛疾病治療的一種外治法,是中醫臨床四大特色技能之一,與針灸、按摩、拔罐一併列入中醫臨床適宜推廣技術,成為公費醫療、醫療保險目錄中的中醫特色外治項目,被醫療機構廣泛應用。但通過研究「刮」和「痧」的概念及刮痧療法的演變及發展過程,不難發現,古今對於痧的表現、病因病機和治療方法以及刮痧的工具、方法、刮拭部位、適應證和宜忌等方面雖有聯繫,但存在明顯的差異。
一、刮法、刮痧法的演變與發展
《辭海》中將「刮」解釋為「劀:搜刮,《周禮·天官·瘍醫『劀殺之劑。』鄭玄注『刮,颳去惡瘡膿血』」。「刮」之本義即為颳去惡瘡的膿血腐肉。在醫學上最早的有關刮的醫療器具,應該是《山海經·東山經》中記載的外科手術器械—砭針,「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者」。《說文解字》註:「砭,以石刺病也。」可見,砭石在遠古時期是刮拭體表、切開排膿的有效工具。《五十二病方》中:「干 加(痂):冶蛇床實,以牡彘膏膳,先括(刮)加(痂)潰,即敷而□□,干,去□目□」。這基本代表了當時刮的適用範圍和刮的常用工具,即用砭石颳去體表膿腫和潰痂等。
關於痧的記載,一些學者認為可以追溯到晉代的沙虱之患。包來發認為最早記載痧症的醫學文獻是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卷七·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該篇記載了沙虱侵入人體的癥狀和治療方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三日之後,令百節強, 疼痛寒熱,赤上發瘡。此蟲漸入至骨,則殺人。」「比見嶺南人,初有此者,即以茅葉颳去,乃小傷皮則為佳……」後世隋代《諸病源候論》、唐代《外台秘要》卷第四十、日本《醫心方》卷第十八亦收載此內容。《宋·太平聖惠方·卷七·卷第五十七治沙虱毒諸方》記載:「夫山內水間,有沙虱者。其蟲甚細,不可得見,人入水浴,及汲水澡浴,此蟲著身。及陰雨於赤澗中,用針挑取蟲病除」。「中沙虱, 有赤點如米……上以竹葉刮之,令血出。」此處刮法使用 「茅葉颳去」」竹葉刮之」,並「乃小傷皮膚為佳」或「令血 出」或用針挑除沙虱蟲可能是刮痧、挑痧最初的含義。雖然對於沙虱毒是否是痧證的源頭,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應用刮法治療病症已經明確了。
南宋·葉大廉《葉氏錄驗方》首次記載的「沙病」與後世痧證相關性較大,然其治法是使用艾灸「得沙」。之後,元·孫仁存《仁存孫氏治病活法秘方》將痧症稱為「沙子病」,載「沙子病,江南舊無,今所在有之。其證如傷寒,頭痛,嘔惡,悶亂,須臾能殺人,今人多用麻繩擦頸及膊間,出紫點則愈。或用針刺膝後委中穴,出血則愈」。 並指出「今以繩擦之所,皆是太陽經脈所過之處,則邪氣 出而病癒矣」。文中用繩擦出來的皮膚紫點,即為後世之 所稱「出痧」。其後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又對繩擦 法做了改進:「治沙證,但用苧麻蘸水於頸項、兩肘臂、兩 膝腕等處戛掠,見得血凝皮膚中,紅點如粟粒狀,然後蓋覆衣被,吃少粥湯,或清油生蔥茶,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膚腠理開發郁利,誠不葯之良法也。」孫氏之繩擦法沒有說明要什麼材質的繩子,危氏之麻戛法則指明了需要苧麻, 並且需要蘸水,因苧麻柔韌性良好,適於刮擦嬌嫩的皮膚, 刮後發汗效尤。雖然孫氏之繩擦法和危氏之麻戛法用具、 手法、部位略有不同,但都要求術後造成皮膚出現瘀點或 瘀斑,即「出痧」,這些均屬於刮法,無論刮之前皮膚上有 「痧」,還是刮之後皮膚上出現「痧」,通過刮擦以使「皮膚腠理開發郁利」,「邪氣出而病癒」。元·汪汝懋《山居四要》 中治絞腸痧,「以香油拍兩小臂及腳心,苧繩颳起紅紫泡」。此法與危氏之麻戛法相同,但用了「刮」字,並用香油作為潤滑劑,同時指明需要刮到「起紅紫泡」為止,在刮痧強度和刮痧介質方面更進一步接近於現代。
明代刮痧法有多種改進之處。其一是以麻弓代手持麻團刮痧。如明·萬全《保命歌括》云:「用苧麻做弓,蘸熱水於遍身刮之」。明·丁鳳《醫方集宜》亦載:「南方治用麻弦小弓,蘸香油或熟水,括手足、胸背、額項即愈」。選用苧麻為弦做一小弓,用於刮擦,以增加刮拭力度;其二是刮拭的部位也較前增多,如胸背、額項等部位; 其三是刮拭介質也由水改為熱水或熟水,意為增強皮膚腠理髮散功用。另外,將刮痧法也應用於外感風寒等其他多種病證。《本草綱目》云:「今俗病傷寒者,皆以麻及桃柳枝刮其遍身,亦曰刮沙,蓋始於刮「沙病」也。這裡刮痧的工具又增加了桃柳枝,但其具體施術方法不明。張景岳詳細記載了用刮背法治療絞腸痧的過程:「擇一光滑細口瓷碗,別用熱湯一盅,入香油一二匙,卻將碗口蘸油湯內,令其暖而且滑,乃兩手覆執其碗,於病者背心輕輕向下刮之,以漸加重,碗干而寒,則再浸再刮,良久,覺胸中脹滯漸有下行之意,稍見寬舒,始能出聲。」張景岳用瓷碗邊蘸香油刮背的治法,一直在民間流傳。並認為「蓋以五臟之系,咸附於背,故向下刮之,則邪氣亦隨之而降。 凡毒氣上行則逆,下行則順,改逆為順,所以得愈。雖近有兩臂刮痧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危者,非治背不可也。」這與現代保健刮痧中強調刮背脊基本一致,中醫認為脊椎雙側膀胱經上的俞穴為內臟氣血所輸注,刺激俞穴對五臟六腑之精氣有直接的調節作用。西醫學認為脊椎不但是人體的支柱,其內的脊髓神經還是人體大腦與四肢末端及內臟聯繫的橋樑,人體大多部位的神經支配幾乎都是從脊椎雙側分布出來的,可見刮拭背部的重要性。
清代痧證病因範圍擴大,病名不斷增多,刮痧療法治療的病證也相應推廣;刮痧施術方法更加精確,器具更為廣泛,多用銅錢、刮舌刡子腳以及手來施行。如《痧脹玉衡》云:「背脊、頸骨上下及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刡子腳蘸香油刮之。頭額、腿上痧,用棉紗線或麻線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軟肉內痧,用 食鹽以手擦之。」此後又有另一部刮痧專著—陸樂山的《養生鏡》,以大量篇幅論述了刮痧療法的具體運用和治療病症,比如:「顛折、頭痛舌麻,頭搖不止,痛如打折,面帶麻木,如久不治,邪入心經,則舌麻而舌尖吐出。用香油刮腦戶穴(骨上一寸五分中,屬督脈,禁針,針則令人 啞)、風府穴(在頂下入髮際一寸,兩筋間陷中。乃枕骨下 五分,腦戶下二寸是穴,若再下五分,是啞門穴,倘誤針, 則失音)」。再如治類風,「喉下肩上皮肉刺痛,或酸楚作痛,延久兩手舉不起,或偏左偏右,為偏枯半身不遂之症, 先刮顱囟穴(在兩耳後上骨筋絡間)、風門、風池、風府、 少商、肩井、曲池諸穴。」又用刮痧法治斜肩,「此穢邪在 皮膚肌肉之間,如左肩作痛垂下,右亦如之,延久則手舉 不起,或半身不遂,若用官料葯服反重,以三指拍曲池穴、 尺澤穴,拍出紫塊,刺出紫血,再以香油錢括臂臑穴,肩井穴……」可以發現,此時刮痧療法已經不單單局限於刮拭肢體部位了,已經開始強調根據病症辨證取穴了,這在刮痧治療上又是一大進步。吳尚先《理瀹駢文》是最具有影響的一部外治專著,總結了清代以前流傳於民間並為群眾廣泛使用的各種外治經驗,更把刮痧療法列為內病外治大法之一。如治療傷寒發斑:「發斑用銅錢於胸背四肢刮透,即於傷處用蛋滾擦。」治療陽痧、陰痧:「陰痧腹痛、 手足冷,燈火爆身上紅點。陽痧腹痛、手足暖,以針刺十 指尖、臂上肥考、紫筋出血,或用鹽擦手足心,莫妙少磁調 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咸在於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 自松解。」「痧以油刮背心,五臟咸解。」意思是說用了刮痧的方法,五髒的疾患都可以消除,足見前人對刮痧的重視。
二、古今刮痧法的傳承與創新
古今刮痧法在刮痧工具、刮痧介質、刮拭部位、刮痧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1.刮痧工具
刮痧器具的使用與當時的科技水平和地理、氣候環境有密切關係,如明清以前,人們多用砭石、竹葉、麻繩、 苧麻、麻線、棉紗線,或桃枝,或銅錢,或瓷碗、瓷調, 或刮子腳,或鹽姜等;明清以來,多用銅錢,且南方多用水牛角。隨著刮痧工具的改進,目前刮痧操作多選用水牛角、玉石、砭石刮痧板。這些材質具有光滑耐用、易於擦洗消毒和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安神鎮驚、潤膚美容等作用。同時可製作成多種形狀,如橢圓形、方形、缺口形、三角形以及刮痧梳子等,便於不同身體部位的操作和使用。
2.刮痧介質
明清以前較常用是水、葯汁、香油、食用油、桐油、 芫荽酒、豬脂等;隨著技術的改進,以前的介質逐漸被淘汰,目前人們研製了新型的刮痧專用介質—刮痧油和刮痧乳(刮痧活血劑)等,它是由醫用植物油與中藥精鍊而成,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解肌發表、緩解疼痛、幫助透痧以及潤滑護膚增效等作用。
3.刮痧部位
刮痧療病的刮拭部位從古至今,不斷擴大,由僅刮出痧疹的局部,到「兩肘臂、兩膝腕處」,之後增加「背心自 上而下刮」,元代以後,從刮頸項、臂膊間、肘膝灣,擴大到整個的背部、胸脅、頭額、肩臂、手足等,並逐漸精確到穴位。根據不同病證,刮拭的部位和多少有別,或胸腹, 或肩背,或四肢,或頭項,或在循經有關的經穴部位上, 進行刮摩擦之……。之後數百年來一直沿用,沒有太大的變化。近些年,在辨證循經選位刮痧的思想指導下,幾乎身體大部分部位都可以刮痧。同時,人們對體表一些不適宜刮痧的部位也有了明確的解釋和規範,如:凡體表有癤腫、破潰、瘡癰、痣、斑疹部位、皮下不明原因包塊、急性扭傷、創傷或骨折部位、浮腫部位、嚴重過敏者、孕婦腹部和腰骶部等禁用刮痧。另外,人體之眼睛、口唇、舌 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前後二陰等部位也禁止刮痧。心尖部以及體表大血管處亦不宜重力刮痧。
4.刮痧宜忌
古代在刮痧時主要有如下注意:①補充水分和鹽分。 如《痧脹玉衡》載有:「用井水河水各一半同服;用食鹽一 撮白湯一碗冷服」。這與現代刮痧後注意飲用溫開水或糖鹽水一杯相似,以補充水液,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扶正祛邪,增強治療效果;②禁熱酒與熱湯:「痧忌熱湯與熱酒, 粥湯米食諸物」。因痧為熱毒,應引用清涼飲料,避免以熱 濟熱,加重病情。③忌驟食與過飽:「痧症略松,胸中覺 餓,設或驟進飲食,即復痧脹,立可變重,是必忍耐一二日為則,用可萬全。」有研究認為,「痧病是機體的代謝(消化)功能受到嚴重破壞的體征」。由於消化功能減低,驟食過飽,增加胃腸負擔,導致病情惡化或複發。所以現代刮痧多主張刮痧後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膩食品,強調過度飢 飽、過度疲勞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 虛脫。此外還要求應避風,注意保暖,以防刮痧時皮膚局 部汗孔開泄,風邪襲入,加重病情。
5.刮痧原理
儘管古代醫家對痧證病名、癥狀、病機等方面有不同觀點,然對其治療方法「刮法」作用機制的認識基本一致。 前述引文表明元代時孫仁存、危亦林已詳述治痧原理,明代許多醫家也都分別進一步闡述。例如虞摶《醫學正傳》 謂刮、放、焠「諸法,皆能使腠理開通,血氣舒暢而愈」。 [21]丁鳳《醫方集宜》云:「北方刺青脈以出氣血,南方括胸背手足以行氣血,俱為散之義也」。王肯堂《肯堂醫論》 稱:「痧脹由於十二經絡清濁不分,流溢於奇經,致奇經脈現,則為病也,乃邪氣滯於經絡,每見刮刺,開通經絡, 而效尤捷也」。張景岳《景岳全書》則稱:「今東南人有括沙之法,以治心腹急痛,蓋使寒隨血聚,則邪達於外而 臟氣始安,此亦出血之意也」。可以看出古代醫家認為刮痧法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開腠理、行氣血、通經絡、散邪毒。 這與現代研究刮痧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和加強新陳代謝 等功能基本吻合。
6.刮痧方法
古代刮痧的方向大多為自上而下,由輕漸重,並且是邊蘸油水、藥酒,邊刮拭塗抹,反覆多次,直到皮膚上出現大片、大量的紫紅色或暗黑色的,形如沙粒的點子(痧 斑、瘀斑)為止。即所謂:「令小傷皮膚為佳」或「令血出」,或「苧繩颳起紅紫泡」,或「胸背四肢刮透」,或「覺病自松解」。對此《華佗神方·卷四·華佗治噤口痧神方》 有較為具體的描述:「患者寂無聲息。宜先用瓷匕浸於熱水與香油汁中,在背心自上而下刮之。始輕後重,俟刮之痧點起塊乃止。」但古代醫家對刮痧的具體手法、時間以及 療程很少記載。
此外,在很多情況下,不僅僅使用刮痧,常配合使用放痧療法、粹痧療法。所謂「放痧療法」,就是用特定的工具在病者身上迅速點刺放血,使邪毒排泄出去,具有「發散」「清泄」的作用。《痧脹玉衡》總結了放痧的十處常用部位:百會、印堂、兩太陽、喉中兩旁、舌下兩旁、雙乳、 兩手十指頭、兩臂灣、兩足十趾頭、兩腿灣。強調放痧必須放盡,否則輕者變重,而食積、血痰之類阻滯痧毒,還可導致放痧數次而不愈,這時也要先消除其食積、血痰之類,盡放其痧毒。並強調了放法針刺深淺及注意事項:「腿上大筋不可刺,刺亦無毒血,反令人心煩。腿兩邊硬筋上筋,不可刺,刺之恐令人筋吊……其指尖刺之太近指甲, 雖無大害,當知令人頭眩。」放痧的器具,郭氏最為推崇銀針,「余惟以銀針刺之。則銀性最良,入肉無毒,以之治至深之痧毒,不尤愈於鐵針乎?此余所以刺痧筋者,獨有取乎銀針也。」郭氏還指出了刮法、放法、刺法的應用原則:「凡氣分有痧宜用刮,血分有痧宜用放,此不易之法, 至臟腑經絡有痧,若昏迷不醒等瘧,非放刮所得治,兼用藥療之無足怪也。刺時只需針鋒微微入肉,不必深入。刺頭頂心時,須挑破略見微血即可,不可直刺。」這與現代常用不鏽鋼三棱針進行刺絡放血的方法和機制一致。所謂「淬痧療法」,一名「燈火焦法」,是用燈芯蘸油,點燃後,在病人皮膚上紅點處快速燃燒。這種療法主要適用於寒性痧證的治療。《仙傳外科秘方》:「攪腸沙證發,即腹痛難忍,但陰沙腹痛而手足冷,看其身上紅點,以燈草蘸油點火燒之……」《養生鏡》中也提到淬痧療法:「紅珠稟氣厚實,重感穢邪,風熱無從發泄,卒然周身毛孔透出紅點如珠,若紅珠綻出,滿身作脹,睛定牙緊,人事不省者, 急用淬法……」
江靜波先生於1960年著《刮痧療法》一書,將刮痧、 放痧、拍法等以「刮痧」概之,使刮痧由原來局限的「痧病」和「出痧」走上了學術論壇,為之正名。今天我們根據刮痧部位、刮拭力度、速度、接觸面積等,將刮痧手法發展為近30種,如按刮拭力量大小分為輕刮法、重刮法; 按刮痧板移動速度可分為快刮法、慢刮法、顫刮法;按刮拭方向分為直線刮法、弧線刮法、逆刮法、旋轉法、推刮法;按刮痧板接觸體表部位分為摩擦法、梳刮法、點壓法、 按揉法、角刮法、邊刮法;雙推法、平抹法、平推法、平壓法等面部常用手法;彈撥法、拍打法、雙刮法、揪痧法、 挑痧法等刮痧特殊手法;以及刮痧配合方法刮痧拔罐法、 刮痧按摩法等。如此不僅規範了刮痧操作,提高了刮痧的治療效果,而且又保證了刮痧治療的安全性。
三、刮痧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
古代刮痧是針對痧病而產生的一種外治法,多用於治療痧病。痧病相當於西醫學的什麼病?目前尚難確定。它是許多疾病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在體表皮膚的—種共性表現,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痧象,痧是其共同證候,統稱之為「痧證」。隨著對痧證病因病機認識的不斷完善,古代醫家推崇用「痧證」統領各種常見急危重症,對其進行概括和總結,形成痧證與雜病、傷寒等兼雜,加上常常根據癥狀來命名,使痧證病名繁多,這種現象清代尤為明顯。 清代各書以痧命名的病症多達百餘種以上,內容包括內科、 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疾病。如《痧脹玉衡》論述 了80餘種痧證的診斷和治療,《雜病源流犀燭》載36種正痧名和36種變症,其他痧科專著中亦出現不少痧證名稱。 於是有人感嘆曰:「無人不痧,無症不痧」,「百病皆可發痧」。對古代各種痧證病名進行甄別,發現一些是根據各種疼痛的部位命名的,如十二經的痧、頭痛痧、心痛痧、腰 痛痧、小腹痛痧、脅痛痧、盤腸痧、撲鵝痧、爛喉痧;一些痧證是痧病表現的特殊癥狀,如類似西醫學破傷風的角弓反張痧,類似急性闌尾炎的縮腳癰痧,類似腹股溝斜疝 的墜腸痧,似指產後發熱的產後痧,類似腹水的膨脹痧, 類似腸梗阻的盤腸痧,類似偏頭痛的頭瘋痧,類似癲癇發 作的羔羊痧,類似癔病發作的鷹痧,還有形容腹脹痛而亂 滾的蛇痧,形容上吐下瀉時搖頭擺尾的蚯蚓痧,形容手足麻木、蟻走感的螞蟻痧;還有一些是與雜病同時出現的, 如驚風痰熱痧、半身不遂痧、偏身腫脹痧、痰喘氣急痧、 咳嗽嘔噦痧、傷風咳嗽痧等是症;以及一些病後變證,如 痧變鼓脹、痧變癆瘵、痧變發斑、痧變發黃等。誠如清·章 楠《醫門棒喝·痧脹論》所述:「痧脹書,始於近代,補古 未備,原有救濟之功。惜未詳論六氣之理,以明其源。但稱為痧,而敘證狀,多列名目,淺學未能細辨,每與雜病牽混。夫痧者,雜證中之一證,今名目多於雜證,使人目眩,而莫知其緒。」這一方面說明了痧證病因複雜,臨床極易混淆不清,同時也足以說明刮痧療法的應用範圍之廣。 雖然當時以「痧證」統率百病,但並不是僅用刮法治療, 古代醫家重放痧、葯痧等法。「其治之大略,有三法焉:如痧在肌膚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此二者 皆其痧之淺焉者也,雖重亦輕。若夫痧之深而重者,脹塞 腸胃,壅阻經絡,直攻乎少陰心君……即欲刮之放之,而 痧脹之極,已難於刮放矣……痧症至此,信乎非葯不能救 醒,非葯莫能回生。則刮放之外又必用藥以濟之。」
現代刮痧,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辨證論治,常常配合針灸、拔罐、按摩、刺絡放血等方法使用,效果明顯。其適應證涉及內外婦兒各科,如:頭痛、感冒、發熱、咳嗽、 哮喘、胃痛、腹瀉、便秘、痹症、痿症、失眠、高血壓、 動脈硬化、中風後遺症、頸椎病、肩周炎、痛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腰腿疼痛、各種神經疼痛、軟組織勞損、 肥胖等等,尤其對於外感類疾病,骨關節疼痛性病變以及 神經肌肉血管病變和病後康復等有比較好的療效。同時由於其驗、簡、便、廉的特點,廣泛應用於疾病預防和康復以及大眾的自我保健。
縱觀刮痧療法古今發展過程,它已由原來粗淺、直觀、 單一的經驗療法,上升到有系統中醫理論指導、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適應病種廣泛的自然療法之一。在理論上,由經驗刮痧發展成為中醫針灸經絡理論指導,循經走 穴,內症外治的辨證刮痧;在實踐中,擴大了刮痧療法的 應用範圍,由原來的治療痧病發展到內外婦兒等科近400種 病症,並涉及消除疲勞、減肥、養顏美容等養生保健領域; 在機制研究上,從活血化瘀、免疫調節、改善新陳代謝等 方面進行研究。刮痧療法已不僅僅是仍然流行於民間的特色療法,也是當今醫療機構對於骨關節疼痛性疾病的常用治療方法,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和深入研究。
約稿啟示:歡迎各級醫務工作者,尤其是中醫針灸臨床、教育、科研人員投稿,一經發表,支付高額稿酬。投稿郵箱:wfasedu@qq.com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註冊,教委備案的國家最早從事中醫、針灸、按摩的培訓機構,2016年被中國社會組織評為5A級機構,三十年來培養了大批國內外中醫針灸人才。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
課程諮詢微信:13811920563
責任編輯:水生木
※黃芪——祛病健身的良藥
※睡覺流口水得查!說不定是一種大病先兆
※白花蛇舌草合當歸治腸梗阻不全
※肢寒症針灸治療高招
※騎車姿勢不正確可導致前列腺炎 這些癥狀要注意
TAG:傳承中醫 |
※武術與書法的比較研究
※影片中困境的比較研究
※量化與比較:量化比較方法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中的運用
※中外數據新聞實踐的比較研究
※歷史研究須處理好古今關係
※古瓷探妙?關於古瓷的研究方法
※印度研究:禿頂比肥胖更易患心臟病
※研究僧真的是搞研究的呀
※情感史研究的一些想法
※中印兩國經濟軟實力比較研究
※對十神的研究和看法
※「永恆法、自然法、人法」與「天命、人性教化」的對比研究
※最近的研究有·熱測法是最不準確的牙髓測試方法?
※研究表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程度高於比特幣
※大同窯、渾源窯黑釉剔花器的比較研究
※史學研究中的這「三病」當須「治」
※炎症癥狀也有生物鐘 法研究發現相關控病蛋白
※研究發現酒對大腦健康的傷害比較大
※今人對古籍中的這種習見珍禽已十分陌生,研究也較為有限
※如果存在鬼魂,那從古至今死去的科學家們會不會以鬼魂的方式繼續研究發展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