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六十年來的中國性史

六十年來的中國性史

六十年來的中國性史



通過對60年間《人民日報》的文本分析,可以大致看清涉性話語在我國所經歷的軌跡。

這60年的基本性氛圍是禁慾反性的,性在中國所處的地位是被當作舊時代的污泥濁水,在所有涉性的領域,一度有相當徹底的掃蕩。這個掃蕩從50年代開始一直持續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並在其間達到了巔峰。性政治的基調是禁慾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反性禁慾完全沒有宗教色彩,而是出於革命的意識形態和傳統中國的世俗文化。80年代是一個轉折點,在後30年,性氛圍從嚴峻轉為寬鬆,報紙上出現了涉性議題的中性報道和理論探討,例如弗洛伊德的理論,甚至出現關於禁欲主義的討論。中國人不再談性色變,但是從對性文化、性文學和涉性話語的泛濫的抱怨,還是可以看出,人們在性的問題上仍有很多焦慮。好在由於性學研究的勃興,社會對性的看法越來越正面,幾乎達到可以不過於糾結的地步。總的看來,性氛圍的走向是正確的:對人類這一基本活動方式的肯定和接納。


60年間,在文學藝術中涉性描寫和表達的規範上,社會也經歷了一個從嚴到寬的變化過程:從既不可以寫愛也不可以寫性,到只可以寫愛不可以寫性,最終發展到既可以寫愛也可以寫性。但是對於文學藝術中的涉性描寫規範,還是充滿爭議的,主流價值觀認為,只可以人性地描寫,不可以獸性地描寫;或者說,只可以寫性的人性的一面,不可以寫性的獸性的一面。這也是被允許的涉性描寫與淫穢品的主要區別之所在。事實上,在人類的性活動中,既有人性的一面,也有獸性的一面,或者說既有心理的一面,也有生理的一面。硬要將二者分開,在中間劃清界限,為心理的一面貼上高尚的標籤,為生理的一面貼上低級下流的標籤,不但毫無道理,而且無法實施。


在對淫穢色情品的管理方面,60年經歷了前後兩個階段:在前30年,淫穢品幾乎被掃蕩一空;但是在後30年,淫穢品呈泛濫之勢,控制與反控制經歷了長達30年的拉鋸戰,最終還是一個失控的局面。掃黃30年的結果在令人感到無奈的同時,引發了改變管理思路的思考。其中最具爭議的問題是成年人的淫穢品消費需求與現行法律的矛盾;公民言論自由的憲法權利與淫穢品法的矛盾;成年人與青少年不同需求之間的矛盾。引進其他國家的淫穢品管理辦法,即成年人與青少年分級管理機制,已經迫在眉睫,而且將是唯一可行的合理的管理方法。


對賣淫的管理基本上是60年一以貫之的思路,就是徹底取締。但是,在前30年,這個思路是成功的;在後30年卻是不成功的,目前狀況是基本失控。原因主要是市場經濟的引進和貧富分化的形成。在社會環境已經改變之後,留戀於對50年代「中國奇蹟」的回憶和陳舊的管理思路,並不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借鑒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引進一些新的觀念(例如「性工作者」的概念),用積極務實的思路去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負責任的態度。由於100%安全套工程的挑戰,舊的管理思路顯得不能自圓其說,邏輯混亂,令人無所適從。打破傳統的道德評判,探索務實的方法解決賣淫管理,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賣淫管理問題,而是一個防止艾滋病蔓延的關係到國民健康的大問題。

對性病的管理60年經歷了一個U形軌跡:從50年代開始控制性病,到60年代中期基本在中國消滅性病,到80年代性病重新流行,一直到艾滋病的迅速傳播,中國的性病控制思路也經歷了相應的改變。從對性病的道德評判和敵視態度,漸漸轉變為務實的就病論病態度,並進一步轉變為對性病和性病病人的反歧視態度。中國人終於理順了對性病的心態:一種疾病就是一種疾病,不應當為它貼上道德的標籤。用關愛的態度而不是歧視的態度對待患病的人,不但能夠拯救病人,而且也是拯救健康人和拯救社會的唯一正確態度。因為歧視會導致病人轉入地下狀態,只會加速性病向一般人群的傳播;只有關愛的態度才能使病人積極檢測、治療,最終達到防止性病傳播的目標。


在人口的管理方面,60年經歷了一個艱難的計劃生育推進過程。與西方的個人本位文化相對應,中國的文化是家庭本位的,生育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與西方人大相徑庭,它集文化、習俗、人生觀、價值觀甚至宗教感於一身,有一種非理性的強大力量在抵制計劃生育。因此計劃生育這個在其他文化中並不困難的事情,在中國被稱為「天下第一難」(其實應改為「中國第一難」,因為在一些國家它不但不難,而且不得不採取鼓勵生育的辦法以維持人口規模,如俄羅斯)。在要不要計劃生育,可以生幾個孩子的問題上,個人需求和社會管控之間形成強大張力。圍繞著人工流產、優生學和性別比問題,都有著激烈的論爭。舊的問題沒有解決,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從50年代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論到計劃生育成為國策,全體中國人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取得了極大的成績,為中國的發展和世界人口控制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在爭論中前行,在荊棘中摸索,中國的計劃生育事業還在繼續做著艱苦的努力。


對婚外性活動的管理包括50年代的反對重婚納妾和80年代的反對婚外戀、包二奶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情境不太一樣,人們的關注點也不同。在50年代,由於重點是反對包辦婚姻和舊式的重婚納妾,所以主流價值觀對於自由戀愛和婚外性活動有一種辯護的態度,至少認為它是事出有因;在80年代,婚外戀、包二奶已經沒有了堂皇的理由,只是舊習俗的沉滓泛起,再加上這些現象與官員腐敗如影隨形,所以人們對它的厭惡大大多於同情。儘管如此,在應當用法律制裁還是道德約束的辦法來解決婚外戀問題上,還是引起了激烈的論爭。主流意見認為只有重婚的問題應當由刑法來解決;而對於婚外戀和包二奶問題則只能用道德約束。在這場爭論中,理性務實的意見戰勝了非理性的激進意見。


在對婚前性活動的管理上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婚前守貞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婚前性行為規範相應改變;婚前性行為比例成倍增長;婚前同居、婚前懷孕和婚前流產大量增加。青春期性教育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由於性教育阻力很大,推進非常艱難。在開展什麼樣的性教育問題上同樣存在兩種力量的激烈論爭,一種主張是做婚前守貞教育;另一種主張是做全面的綜合性教育,要把性的知識像其他科學知識一樣傳授給青少年,同時要讓他們對性有正確健康的科學觀念,而不是反性、禁慾、守貞一類錯誤的觀念。儘管這一論爭還在持續,健康的科學性教育已經在全國各地蓬勃地開展起來。


在對同性戀的管理方面,60年經歷了從基本上全是負面否定態度到中性客觀態度的轉變。無論是在政治方面、文化藝術方面還是社會方面,歧視的態度轉變為尊重同性戀人權的態度;道德譴責的氛圍轉變為尊重少數族群的氛圍。艾滋病出現之後,同性戀群體的社會能見度大大增加,但是同時也出現了同性戀議題「被艾滋病綁架」的問題。中國同性戀權利的真正實現還要經過漫長的艱辛過程。但是,人們大都認識到,無論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還是性傾向歧視,都是不合潮流的、錯誤的,而和諧社會的前提正是有差異人群的和諧相處。我們可以期待,在社會和諧成為主流價值觀之後,同性戀者的人格將受到人們的尊重,同性戀者的各項權利將得到全面實現。

60年來,雖然走了不少彎路,犯了不少錯誤,中國的性話語和人們的性實踐已經走向了正確方向,沿著這個進步的方向,我們可以期待一個更加文明、更加理性的性秩序在未來的中國逐漸形成。


往期精彩閱讀在這裡~

六十年來的中國性史



虐戀中短篇小說集三卷本《黑騎士的王國》李銀河著

插圖設計:胡曉江


購買信息:香港各大書店、香港機場五大書店有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銀河 的精彩文章:

嫉妒唯一的功能是把人的心情搞成地獄
李銀河 x 程耳:今天,我們如何讀王小波
義大利Fabio Fabbi油畫人物作品欣賞
意在筆先,走心的素描是鬆動的繪畫

TAG:李銀河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開寫《性史》的人——「性學博士」張競生
名嘴金星的變性史,如今年過五十,生命岌岌可危
她是上個世紀最美的女人,性史和攝影成就了傳奇的一生
艷史性史野史全在這裡了!
他因一部《性史》得半生罵名
金星的傳奇變性史!與前妻結婚十年只是契約,網友:這是真女人!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今日上映:黑白影像講述女性史詩
此人不愛江山不愛美人,卻獨愛一美男,可謂是同性史上的千古絕唱
綜合性史學刊物《南開史學》復刊
《性史》作者張競生緣不敢娶歐婦
任性史官:按照自己的喜好大加修飾,著作被稱作穢史,死後被挖墳
佛教與性史:主張男女雙修的佛教宗派——密宗
《將夜》首發「冷鋒出鞘·見眾生」預告 動靜相宜匠蘊人性史詩
能查出女生性史,網上瘋傳的GPAL是什麼鬼?婦科醫生打臉怒批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