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椎動脈型頸椎病易引發眩暈、頭痛、噁心、嘔吐、猝倒,如何破?

椎動脈型頸椎病易引發眩暈、頭痛、噁心、嘔吐、猝倒,如何破?

什麼是椎動脈型頸椎病?

由於頸部交感神經受激惹致椎動脈受累可引起眩暈視力模糊等綜合癥狀,稱之為椎動脈型頸椎病、椎動脈壓迫綜合征、頸性眩暈、椎動脈缺血綜合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椎動脈型頸椎病較之脊髓型頸椎病略為多見,因其中大多系由於椎節不穩所致。

椎動脈型頸椎病易引發眩暈、頭痛、噁心、嘔吐、猝倒,如何破?

椎動脈頸椎病不治會導致哪些危害?

1、部分患者會神經衰弱,椎動脈型頸椎病會憂亂患者精神和睡眠,長此以往很可能會有失眠、神經衰弱等病症,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

2、椎動脈型頸椎病不治療還會導致患者突然暈倒,在咳嗽、低頭、仰視、走路急轉彎、急轉項或頸過曲過伸時,均容易誘發眩暈發作或加劇原有的癥狀,造成突然暈倒,如果救治不及時的話,會帶來嚴重後果。

3、腦部供血不足也是椎動脈型頸椎病不治療的後果之一,出現頭暈、噁心、耳鳴、視物模糊等癥狀,或致血流速度減慢,易形成血栓,引發中風偏癱。絕大多數中風病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病。

4、椎動脈型頸椎病部分頸椎病患者也會出現心血管疾病。頸椎病久拖不治可能會引起心臟冠狀動脈急劇收縮,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進而導致病人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心悸或血壓升高等類似冠心病的癥狀,極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椎動脈頸椎病的好發人群有哪些?

椎動脈型頸椎病,發病年齡較高,一般在50-60歲。頸椎病患者中約70%有椎動脈受累。50歲以上頭暈、頭痛者,有50%以上是與頸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動脈受累有關,因此本病在臨床上容易出現"頸椎眩暈","椎動脈壓迫綜合症"等診斷,又稱為"頸性偏頭痛"。

在椎動脈型頸椎病中,頭、面部癥狀較多見。偏頭痛最多見,大約每10個病人中至少7個具有一側性偏頭痛。1/10病人雙側都痛,表明兩側的椎動脈都有病變。其次是耳部癥狀,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及耳性眩暈等,發生率也佔70%左右。再次是視力障礙,約佔4/10。影響發音的大概佔兩成。

椎動脈型頸椎病易引發眩暈、頭痛、噁心、嘔吐、猝倒,如何破?

椎動脈型頸椎病常見癥狀

(1)眩暈。最為常見,幾乎每個患者都有此癥狀。患者常在頭部活動,如頭向上仰、突然轉頭或反覆左右轉頭時發生眩暈或眩暈加重,嚴重者可發生暈厥或昏迷。頭頸部活動和姿勢改變誘發或加重眩暈是本病的一個重要特點。

(2)頭痛。這是是一種固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側支循環血管擴張而引起的一種血管性頭痛,呈發作性出現,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甚至數日與偏頭痛的表現相似,有人稱之為頸性偏頭痛。

(3)猝倒。這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特有的癥狀。有的在眩暈劇烈或頸部活動時發生,病人可突然感到四肢麻木、軟弱無力而跌倒,但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來與頭部突然活動或姿勢改變有關。

(4)出現一些眼部癥狀,如視霧、眼前閃光、暗點、一過性黑朦、暫時性視野缺損、視力減退、復視、幻視以及失明等。這些眼部癥狀主要是由大腦後動脈缺血所致,因此容易與眼部疾病混繞。

(5)感覺障礙。可能會出現面部、口周、舌體、四肢或半身麻木,有的伴有針刺感、蟻行感,有的可有深感覺障礙。

(6)延髓麻痹及其他腦神經癥狀。如語言不清、吞咽障礙、咽反射消失、喝水返嗆、軟齶麻痹、聲音嘶啞、伸舌障礙、眼面肌抽動及面神經麻痹等。

椎動脈型頸椎病易引發眩暈、頭痛、噁心、嘔吐、猝倒,如何破?

為何會得椎動脈型頸椎病?

人體有七根頸椎,在頸椎兩側各有一對孔,名為橫突孔,橫突孔穿行的是椎動脈。椎動脈對於人體非常重要。如把人的大腦比作發動機,椎動脈就相當於兩根輸油管。人體的大腦非常「耗油」,有相當一部分「油料」是通過椎動脈輸送到大腦的,以保證大腦這個發動機可以高效運轉。如果由於長期的不正確姿勢以及老化等原因,「輸油管」會逐漸硬化,旁邊的頸椎骨質增生,附近的頸椎小關節微小的錯位,附近軟組織長期的痙攣的壓迫,都會導致椎動脈受壓。這時輸送到大腦的「石油」就會減少,由此產生一系列的癥狀,例如眩暈頭疼、視力障礙、猝倒等。椎動脈型頸椎病根本的原因是人體的「輸油管」出了問題。所以很多患者檢查的時候發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大多數就是這個情況。具體的原因又可歸納如下:

1、骨刺的影響:頸6以上有增生的骨刺如椎間盤病變時,可刺激椎動脈痙攣,也可壓迫使其管腔狹窄。

2、血管的變異:正常情況下,椎動脈管徑大小是頸動脈的二分之一。約為4毫米,且左右動脈相等,保證腦部正常的供血量。但在病理情況下如椎動脈受到刺激時,會發生痙攣或狹窄,可能出現供血不足的癥狀。此種因素不僅較為複雜,且易變性大。主要表現為:

① 血管動力學異常。本病多見於中年以後,除因頸椎本身的退變因素 外,與血管的彈性回縮力減弱亦有直接關係。一方面由於年齡因素的 作用,另一方面與頸椎的活動量大,尤其是旋轉、前屈等均使椎動脈 處於被牽拉狀態,從而加速了血管的退變。

②動脈硬化性改變。中年以後全身動脈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硬化性改變, 椎動脈亦不例外,其程度與年齡成正比。如果血管壁上再出現粥狀 斑(椎動脈為好發部位之一),則加速這一病變過程。

③椎間隙間距改變對椎動脈的影響。在諸節椎間隙退變的同時,由於各 個間距變狹以致引起椎動脈相對過長,此不僅直接破壞了椎動脈本 身與頸椎骨骼之間原有的平衡,且易出現折曲、增粗及彎曲等改變 ,以致血流受阻。

④血管變異。解剖材料表明椎動脈及椎靜脈(叢)易出現變異,包括橫突 孔的分隔(少數可分成2~3個)、環椎上方椎動脈溝的返祖(骨環形成 )、矢徑及橫徑的改變、血管數量的差異、兩側血管的不對稱及口徑不一等與本病的發生及發展有著直接關係。

3、管腔狹窄:這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發病原因的動力性方面的因素,主要由於椎節失穩後鉤椎關節鬆動及移位而波及側方上下橫突孔,以致出現軸向或側向移位,而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引起痙攣、狹窄或折曲改變。此種因素最為常見,多屬早期輕型。

椎動脈型頸椎病如何治療?

1、非手術療法

非手術療法是首選,80%—90%的病人經非手術治療可好轉和治癒。輕者可用頸圍保護,重者則需要採用牽引療法,一般需卧床持續牽引3—4周,再用頜—頸石膏頸部制動4—6周,有效率可達90%以上。

非手術治療法(枕頭承托牽引、做臭氧、銀質針或射頻熱凝等針對性去除神經卡壓、頸交感神經阻滯或脈衝射頻)適用於頸椎不穩者,治療期間病人應注意坐姿,還要注意休息及運動。治癒疾病後,病人前期不能做劇烈運動,後期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機能。

(1)牽引:牽引的目的是限制頸椎活動,減少負重,使椎動脈受壓減輕或緩解。牽引最基本的工具是頜枕弔帶。

注意: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牽引器械,這些器械都試圖使頸椎牽引方法更簡單、更有效,但不管哪一種方法均需具備牽引和對抗牽引來實現,故應慎重選擇使用;

(2)制動:制動的目的是使頸部肌肉休息,減少對椎動脈和壓迫物之間的摩擦。

注意:制動主要應用塑料頸托或頸圍領。有時需用石膏圍領,但後者較麻煩,使用不方便。

(3)推薦一種新療法:經穴刺激療法

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中醫「眩暈」範疇,其發病原因中醫認為是肝陽上亢、氣血虧虛、痰濕中阻所致。現代醫學認為是由於頸部長期勞損,其椎間盤組織以及骨與關節逐漸發生退行性變,影響附近的神經、脊髓、椎動脈而出現各種臨床癥狀。

華絡疼痛治療儀的多效經穴刺激無損療法可以改善上述癥狀從而使頸椎恢復健康。它可以利用電刺激技術深度打通經絡,促進神經傳導,加快血液循環,提高人體自愈能力,從而在短時間內快速止痛和恢復健康。特點:不打針,不吃藥,不動手術。

【治療處方】

椎動脈型頸椎病易引發眩暈、頭痛、噁心、嘔吐、猝倒,如何破?

(相同數字貼片為同一路輸出)

1 、1 肩井穴 ,2 、2 大椎穴

【組方功效】

上述穴位組合使用,可補益臟臟、增強體質、調和氣血、祛風散寒、舒筋通絡,從而解痙止痛,有效緩解頸椎病引起的各種不適癥狀,延緩或逆轉其病程。

【穴位功能與主治】

肩井穴——【功能與主治】具有通經止痛、益氣補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祛風活絡功能。適當刺激肩井穴能促進血液運行周身,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有效緩解頸肩不適。

大椎穴——【功能與主治】具有益氣、清熱熄風、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免疫力低下、頸椎病、頸肩酸疼、手臂麻痹等。

2、手術治療

10%--20%的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需要做減壓性手術。手術療法適用於個別久治無效或反覆發作已影響工作、生活者,尤其是伴有脊神經根或脊髓受壓時,手術率更高。常用手術有頸前路前方減壓固定融合術。對於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採用手術方法,一般採取前側方入路,切除椎體側方骨質及鉤椎關節、增生的骨贅達到松解椎動脈、解除壓迫的目的。

如你有肩頸腰腿肘腕等關節方面的疼痛問題需要諮詢,可在文章底部留言,我們會安排資深專家為您在線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絡健康 的精彩文章:

膝蓋積水(膝關節滑膜炎)怎麼辦?這些療法你一定要知道!
8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糖尿病併發症,如何防治?
12招教你預防腰椎骨質增生

TAG:華絡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血型影響疾病易感性!只有一種血型最不易患心臟病
你是高危人群嗎?哪些慢性病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乳腺癌有哪些癥狀?哪些疾病易和乳腺癌混淆
除了糖尿病易引起胰腺癌,還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胰腺癌?
驚!這5種疾病易導致睾丸疼痛
大寒是道「坎兒」,心腦血管疾病易加重
糖尿病易致眼病嗎?做好3件事是糖友的「福音」,防眼病更健康!
4種良性胃病易發展成胃癌?
三種乳腺疾病易與乳腺癌混淆,醫生教你如何區分和鑒別!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突變的致病機制
突發意識喪失,警惕急性心梗!冠心病易患人群,更需小心!
小心!這些婦科病易病變成癌
胸痛不一定就是心臟病,這七種疾病易「偽裝」心臟病,要分清
糖尿病易患的6種口腔疾病,再不注意就晚了!
糖尿病易感人群,小心各種疾病找上你!
這些疾病易發生食管癌,要重視其防治策略!
暑天傳染病易發 小心腹瀉找上你
四種胃病易發展成胃癌 預防胃癌掌握「五招」
心臟病易忽視的6根導火索
四種胃病易演變胃癌 預防胃癌需掌握五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