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無論你怎麼想像死亡,它都不是你以為的樣子

無論你怎麼想像死亡,它都不是你以為的樣子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

馬爾克斯曾說:

我對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沒能為愛而死



死亡最令人難過和恐懼的,不是終將分別,而是在我們離開的時候,發現還有那麼多遺憾。




今天要我們平台邀請到的人物,是一位因為「死亡」改變了自己人生方向的女孩紀慈恩,她將和大家分享只活一次的人生,可以如何演繹。




我們來到世界絕對不是為了享樂,


而是要去經歷一些事情





關於死亡,我們總懷著許多恐懼:






  • 和親愛的人還來不及告別,就已永遠分離;



  • 害怕給身邊的人,增添更多的負擔;



  •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變得脆弱,疾病纏身……




博爾赫斯說:「

死亡是活過的生命,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

在面對「死亡」時,什麼力量能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




紀慈恩

和許多人一樣,她也曾經懼怕談及死亡,然而在她20歲的時候,人生軌跡被「死亡」徹底改變了,從此之後,她成為了

臨終關懷志願者、

體驗

死亡工作坊創立人,想要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給予更多人幫助。




《遇見你之前》





電影《遇見你之前》,男主角威爾,

原本是位年輕有為的企業家,一次車禍後,高位截癱。而女主角露露,面對失去求生慾望的威爾,還是用自己一切的耐心與愛陪伴著他,直到他選擇安樂死結束生命的時刻。




而在現實當中,紀慈恩也遭遇了同樣的事情,與影片中不同的是她的生活被這件事完全摧毀。

她曾說:「

我到目前的生命分為兩個部分,20歲之前和20歲之後,和所有人一樣,又不完全一樣。




2006年,紀慈恩最好的朋友得了肝癌,為了陪伴好朋友度過生命最後的日子,

因為朋友在荷蘭留學,所以

她們就一同去了荷蘭。那時紀慈恩連安樂死是什麼都不知道,她的朋友也沒有馬上提出想要安樂死這件事。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因為病痛,她的表現越來越痛苦,為了讓紀慈恩同意簽署安樂死同意書,她拒絕打杜冷丁,每天疼得時候咬自己的胳膊。這時朋友求她,放她一條生路。




那時荷蘭剛剛將安樂死立法不久,整個醫院展現的氛圍是很支持安樂死的。當時紀慈恩年紀還輕,當所有人都說這是一件好事時,也就影響了她對這件事的看法。


然而簽署安樂死同意書這個決定,卻改變了紀慈恩的後半生。




每個人所做出的選擇,都是當時能做到最好的一個。即便它會為我們生活帶來「誤解」,卻也是一份最寶貴的經歷。








在你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所有人都在譴責你,質疑你,就連你最好的朋友,也選擇在這時候離開你,你該如何應對?





回國後,

本以為會得到大家理解的紀慈恩,在

追悼會上,面對所有人都指責她,說她做錯了,謀殺了一個生命。在那一刻她突然開始懷疑:這個決定究竟是不是對的?




最開始,紀慈恩

最好的朋友還會來家中鼓勵她,想要讓她走出來,繼續正常生活。可是一周後,朋友便對她

:「這件事情太沉重了,我要離開,和你劃清界限。」



當我們恐懼什麼,就會為它注入強大的力量。

那時的她心裡很害怕,

覺得哪裡都不安全,所以很長時間,她選擇躲在家中,用自我封閉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那一年,她被確診為PTSD創傷後應激心理障礙。



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紀慈恩也曾想接受心理治療,可是當她去和心理醫生複述這件事時,才發現過去的痛苦絲毫沒有消退。




面對痛苦我們可以有無數種應對方式,關鍵是你有沒有勇氣去面對。




一直在家中自我封閉的紀慈恩,因為姥姥在來看她的路上摔倒了,可是聽到消息的她卻選擇

關上門回到屋子裡去逃避,

那時她就問自己:

你是不是只能這樣了,是不是除了繼續沉淪,你就只能這樣了。




後來為了家人,她決定逼迫自己去接受接受治療,直面「死亡」帶來的傷痛。




現在的她,看回過去發現:

死亡,沒有任何標籤,它和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一樣,它就是一件事情,但卻是所有功課里是最難的一件事情。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絕對不是為了享樂,而是要去經歷一些事情。




死亡可以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絕望






紀慈恩經過長時間的心理治療,過程中她也體驗過失落,然而當她走進孤兒院,和孩子在一起時,感受到了生命里最初始的力量與童真,正是這種力量,讓她更有勇氣去面對死亡。




一段時間過後,醫院的醫生認為她已經康復了,可是紀慈恩的心裡卻明白,自己並沒有完全康復,因為她對死亡

依舊有著巨大的恐懼,那個時候她非常想去了解,

為什麼死亡可以那樣無情和徹底地摧毀一個人?






為了弄清死亡為什麼可以毀掉一個人的生活,紀慈恩決定走進離它最近的地方——臨終關懷醫院。她最初走進關懷醫院並不是因為慈悲,或是想要拯救誰,而是她想弄明白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進入臨終醫院前,紀慈恩曾幻想過許多,比如裡面是什麼樣子的,面對突發情況自己又會如何處理?




可是在她第一天來到的關懷醫院時候,一位護士一面推著輪椅上的老爺爺,一面在向她介紹情況,她們當時路過了一個很熱鬧的病房,裡面有老人在打牌。




然後輪椅上的老爺爺說:「你們這裡好熱鬧啊。」




結果,裡面有個人就對他說:「那等我死了以後,你就搬進來吧」。


那些在關懷醫院的老人可以拿死亡去開玩笑,當他們臨近死亡的時刻,依舊可以用輕鬆的心態來面對。

原來死亡可以是一件很輕鬆的事,不像

我們以為的那麼絕望。










  • 紀慈恩曾經問過一個患有癌症的奶奶:

    癌症的痛苦和生育的痛苦,哪個更痛?





  • 奶奶說:「

    生育,但是生育絲毫不會讓人絕望,可是癌症會讓人絕望。」




所以究竟是癌症可怕,還是我們對於癌症的看法讓我們覺得可怕?

後來,紀慈恩漸漸明白:

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取決於你相信它是什麼。







我們在付出愛的時候,也在收穫愛。

從孩子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童真,從老人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豁達,每一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有意義,哪怕它發生的不是那麼愉快。




紀慈恩曾經被一位艾滋病人誤傷,但當地的醫療條件有所欠缺,需要等待五天才能給出艾滋病的檢測結果,在這五天里,她經歷了內心的恐懼,貼近死亡的「絕望」。




那時紀慈恩才了解,臨終者到底想要聽到什麼?

那個時候,有很多人來看她,但是所有人都過來跟她說了同樣一句話:你是個好人,你不會被感染的。




聽到這句話的紀慈恩內心很憤怒,她當時心想你們憑什麼做這樣的保證。




其實,紀慈恩當時最想聽到的是有人能過來跟她探討兩個問題

她被感染的幾率有多大,如果被感染了,該怎麼辦?這是她最迫切要得到的兩個方案。


就像有一個朋友很傷心地在你身邊哭訴,可是你對她說:「不要哭了」,其實你不是在安慰,而是在制止她。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處在什麼樣的狀況里,可是身邊的人只對他說些美好又安慰的話,

其實就是種傷害。




透過死亡,你會發現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性





每個人對於死亡都會有種恐懼感,而經歷過安樂死、心理創傷和去做臨終關懷志願者的紀慈恩,對於死亡有了更深的感觸。




和死亡相處,不是去解決恐懼,讓自己沒有恐懼,而是讓我們對死亡有一個健康的態度,

所謂健康就是,害怕就是害怕,你需要承認它,同時也要想一想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消解恐懼呢?



所有的事情都有解決辦法,

當你把內心黑暗的東西,拿到太陽底下去曬一曬,而不是去掩蓋自己沒有黑暗,你就會發現黑暗是可以被消融的。








紀慈恩說:「

死亡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死亡來臨時,我們要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它。




從死亡中「重生」後的她創立了

體驗

死亡工作坊,想要幫助更多的人認識死亡,如何面對死亡。就如同她公眾號的名字此生未完成一樣,她想要分享給大家:

我們要如何藉由死亡這個註定的結果,讓我們當下可以好好的活。而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好好地死。




在她的工作坊中,

會通過飛機失事的模擬環節,讓大家了解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15分鐘,當你馬上就要死了,什麼事情對你來說是重要的?這件事就是你現在要去做的,而不是等死亡已經來臨的時候再去做。




其實每個人都會恐懼死亡,你可以害怕,但你

同時

也可以接受這件事情。


你可以隨便說一個

你為什麼恐懼死亡的

原因,你就會發現這些原因里,沒有一個是不能解決的。比如說,你害怕和親人的分離,那你就可以提早面對這件事情,包括提前去談論這個話題,提前去告別。




恐懼是一直都存在的,它是人的本能,所以沒有什麼是你需要去克服的,或者是扼殺的,它就像一種情緒一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但是我們要做的是,當恐懼來臨,我們該如何和它在一起。能解決這一點,恐懼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在她陪伴很多臨終者時發現:如果你能活得很好,生活得很有意義,幹了一些有價值感的事情,那麼你是不害怕死亡的。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死亡不重要



當你知道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就明白了該如何地生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點很可惜,我們都是靠聽說來了解一件事情,就這樣被控制了一輩子。對於死亡,我們從沒有真正經歷過這個過程,我們對於它的認識,

都是從長輩和身邊的人那聽來的。







透過對死亡的思考,你會發現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性。

紀慈恩每年都為自己列下遺願清單。




她說:「

遺願清單是鼓勵你去嘗試自己不敢做的事情,幫助自己打開另外一個可能性,如果你總呆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擁有一些什麼樣的能力。



有時我們被外界的標籤所束縛,我們想要成為看起來「成功」的人。

我們想要掌控,想要所有事情都在我們的預料中。




很多人都在追求穩定,比如,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社交圈……可是你永遠在安全可靠的環境內,你不走出去嘗試新的事物,就會在有限的舒適區生活。



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所呈現的你,不能代表任何事情 ,只有你去嘗試未知的,那些不可把控的,你才能獲得內心上的獨立。




今日互動




親愛的朋友,你是如何度過生命中最艱難的日子?什麼是你最堅強的支持?




歡迎在評論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






張德芬空間·

心靈學院

,一個集合優質師資與課程的

學習平台

,一個開啟內在力量的

成長空間



第二批會員招募已正式開啟


限額1000位




心靈學院第一期線上工作坊


— 德芬解讀「十二個最重要的心靈法則」 —


4月6日即將上線


開課倒計時



6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即可直接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你最適合什麼工作?丨職業性格測試
所有後悔的事都有一個共同點
媽媽,我這麼普通,以後會不會養不起我的孩子
一個人情緒不佳時的說話方式,最見他的素養
遺憾的事,沒有歲月可回頭

TAG:張德芬空間 |

您可能感興趣

死亡其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
可怕的並非死亡,而是你從未真正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胖不是你的錯,關鍵是面對死亡能救命,這就胖子的優勢
如果你養得花卉時不時死亡的,你有沒有覺得是這幾個原因
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你從未真正活過
因為你的疏忽,你家狗就丟了,等待它的可能就是死亡
無法逃避的死亡!當你遇上這些事情的時候,就一定要小心了!因為那很可能是……
如果不是她,張作霖也不會死,最後她自己的死亡也成了未解之謎
死亡不是你想死,想死就能死,歷史上賜死也是有講究的
還不快認清這些食物,如果誤吃,你可能就離死亡更近一步,太可怕
孩子,我想和你既嚴肅又輕鬆地聊一聊有關死亡的話題
索尼高管也玩到了《死亡擱淺》,但他和其他人一樣搞不清那是款怎樣的遊戲
他游泳回來後一周就神秘死亡…「乾性溺死」這個現象,就存在於我們身邊!作為家長的你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小貓咪不是餓死的,那它死亡的原因是什麼呢?
不明真相死亡的鱷魚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結果它是這麼死亡的!
太空行走失敗,人類會怎樣死去?有的死亡方式你可能都不相信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媽媽在打麻將,孩子在身邊死亡竟渾然不知…每個人都該看看!
我曾離死亡那麼近,那麼需要愛和幫助,可你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