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祭祖悼念詩:睹物思人 撫衿長嘆

祭祖悼念詩:睹物思人 撫衿長嘆

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從周代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祭祀祖先,就是表達對已故之人的思念,不免睹物思人,以手撫膺坐長嘆。在悼念已逝的人時,古代的文人墨客總會將他們濃重的情感傾注在詩詞、文字中,寄託對死者哀痛的懷念。


今天給大家分享幾首情深意濃的悼念詩。

祭祖悼念詩:睹物思人 撫衿長嘆


岳鄂王墓 趙孟頫(音fu三聲)


鄂王墓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這首詩是趙孟頫看見岳飛墓,為悼念岳飛而做的。表達了詩人對抗金英雄岳飛被害屈死的嘆息,對南宋統治者不明是非、置百姓生死於不顧的斥責,流露出對故國深沉的思念。南宋的衰落已成定局,見此情景,回憶往昔,一屆文人,也只得傷痛。統治者和君臣誤國,落得個荒草離離,留得湖光山色、天地萬物同悲不已。

祭祖悼念詩:睹物思人 撫衿長嘆


吊白居易 李忱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皇帝為詩人作詩,在歷史上實屬罕見。這首詩是唐宣宗李忱在得知白居易去世的消息後所作,抒發了唐宣宗對白居易逝去的悲痛和惋惜,能夠感受到李忱對他的器重和讚賞。能有皇帝為詩人作詩懷念,不問何德何能,只因白居易有值得悼念的才情,無需太多言語,只能扼腕長嘆。

祭祖悼念詩:睹物思人 撫衿長嘆



夢微之 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這是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詩歌。他們在生時為彼此的文采折服,又在政治上反對宦官專權、提倡輕徭薄賦,兩人相見恨晚。後來兩人同時被貶,又成就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佳話。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聽到元稹(音zhen三聲)去世,悲痛不已,揮淚作此詩。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尤其是在艱難的時候,能有一個人懂你、諒你,同談天下大事,抒心中所向。白居易遇到了元稹,是他一生的彌足珍貴。

祭祖悼念詩:睹物思人 撫衿長嘆



黃鳥 《詩經》


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音zhui四聲)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這首先秦詩歌是悼念詩中很特別的。秦穆公生時就想讓群臣隨他殉葬,去世時殉葬者達一百七十七人,其中有很多賢臣才子。人們為了哀悼這些賢明之人,作這首詩歌表達對他們的惋惜,以及對皇帝的憎恨。古代的一些君王貪得無厭,總想死去時帶走珍貴的東西,可是帶走了賢臣、美人,留下了什麼呢?留下的,是後人的緊迫、悲哀、凄苦。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雨,這魂,定是為已故之人而下、而斷。「故人幽夢長,生死兩茫茫。」清明節祭祖掃墓時,夢中的相聚,現實的分離,懷念的悲痛與哀傷,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睹物思人,撫衿長嘆,抒己之傷,綿綿無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緬懷過去 珍惜當下:致敬2016年去世的偉人們
歐陽修悼亡父:千古名文中的家教智慧 世代受益!
清明好詩這麼多,別再說你只知道「牧童遙指杏花村」了
清凈明潔:清明節的儒學傳統 你了解嗎?
牧童「指」出的「杏花村」之爭:你的家鄉參與了嗎?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尋根祭祖,緬懷祖德
中元節撫順赫舍里氏修譜祭祖
清明祭祖 忠孝為祀
越南人祭祖為何祭拜的炎帝?
故事:王恩祭祖
乾隆七世孫主持祭祖大典:穿龍袍,戴龍冠,率百官跪拜祖先!
泰國美女總理廣東祭祖,坦誠:「我的祖先是姜子牙」
乾隆七世孫主持祭祖大典:穿龍袍,戴龍冠,率百官跪拜祖先
乾隆七世孫主持祭祖大典實拍:穿龍袍,帶龍冠,率百官跪拜祖先!
清明祭祖——我們華夏兒女的信仰!
泰國美女總理來廣東祭祖,坦誠:「我的祖先是姜子牙」
此人自稱乾隆七世孫,曾當眾皇袍加身,攜滿族後裔聚清永陵祭祖!
清明祭祖,子孫尋根:中國十大姓氏的始祖墓地
清永陵上演皇帝祭祖大典
周公解夢之夢見祭祖的解析
韓國前總統來山東祭祖,坦誠「我的祖先是姜子牙」!
韓國前總統來山東祭祖,坦誠:「我的祖先是姜子牙」
看看韓國劉氏宗親是怎麼祭祖的
清明祭祖與丹道的觀師默像、聽父憶毌及丹田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