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過程中,愛與溺愛的尺度在這裡
「無條件的愛」,這個詞,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陌生了吧。現在隨便翻開一本育兒書籍,基本都會提到這個詞的。但我相信,很多父母和我當初一樣有個困惑,無條件的愛,和溺愛有什麼區別啊?孩子需要管教的,不能一味無條件的愛吧?
我當時就是帶著這樣的疑問在養育小D,在實踐過程中慢慢變得清晰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幾年的認識吧。
溺愛:「取悅型」家長的誤區
沒有一個家長是不希望孩子快樂的,但當我們把希望孩子時刻快樂作為養育的終極目標,這就是「溺愛」的溫床。
我們這代的情感教育是缺失的,從小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孩子不哭」的,所以我們一直以來對情感是有偏見的,開心愉快是好的,難過憤怒是不好的。這樣的潛意識就會造就一類「取悅型」家長,他們不希望孩子哭,更加見不得孩子哭。於是,只要孩子一哭,馬上繳械投降,把之前學到的所有育兒知識都拋在腦後,第一反應就是,如何讓孩子不哭。
這個應激反應是很危險的,它只是在掩蓋問題,得不到玩具哭了,馬上買一個;吃飯時想要看電視,一哭馬上打開電視機。它沒有教會孩子怎樣是與他人、與世界的有效互動方式。長久下來,會給孩子一個錯覺,外面的世界是圍繞著我的,而且是圍繞著我的哭聲建立的,這就是自我中心,這就是溺愛造成的結果。
「請把電視機的音量調小,你爸爸正在做你的功課」
有條件的愛:將愛作為教育孩子的交換條件
我小時候有段時間是外婆帶的,外婆最習慣說的就是,「外婆帶你很辛苦的,你一定要懂事成績好,不然外婆就不喜歡你了」。這其實就是最典型的「有條件的愛」,這讓我很小就明白了,外婆對我的愛是要基於我乖、我成績好的,我那時的確是很乖成績也很好。但現在回想,我其實是缺少愛的滋養的,我更多的是害怕。
另外一種更加極端的就是威脅,比如,「你這樣父母的臉都被你丟光了!」,「你這樣要氣死我啊!」。要知道,再頑劣的孩子他們都是愛我們的,對孩子最大的懲罰莫過於說這樣的話,這是用愛在綁架孩子,給孩子深深的愧疚感。
有條件愛的根源其實是界限感模糊,分不清「對事」和「對人」的區別。孩子一定會犯錯,但我們需要時刻讓孩子明白的是,「媽媽仍然愛你,但我不喜歡這個行為」,而不是因為孩子的一個行為,全盤否定孩子這個人,更加不該是因為把愛變成讓孩子聽話的籌碼。
「如果你愛我,就要聽我話」
說個題外話,在生活中區分「對人」還是「對事」,真的可以少了很多無謂的爭吵或者自己生悶氣的。多少夫妻一吵架就是人身攻擊,其實就是氣頭上把「對事」變成了「對人」。
有條件的愛會讓孩子學會一種不健康的關係互動模式,以交換和威脅作為基礎的。比如我們成年後,總能聽到有些人喜歡把「分手離婚」掛嘴邊,「你再XX,我們就分手」,但其實她並不是真的想分手。
更容易讓孩子的自信心受損,就像我自己童年的這段經歷,當我盡了最大努力卻沒有達到外婆要求時,我是感到自卑的。這讓我很長一段時間都從骨子裡認為自己不夠好,「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現在孩子得不到的東西,他長大後也不會付出」
無條件的愛:情感上溫柔,執行時堅定
談到無條件的愛,大家都知道的概念今天就不談了。今天就想特別談一下,在管教孩子時,怎麼做才是真正地踐行「無條件的愛」。我以前寫過很多管教孩子的文章分享,裡面提到過無數次「溫柔堅定」這個詞,在我看來這是最好的注釋了。
比如,我家因為之前吃零食影響了正餐的胃口,於是就執行一條零食規則,零食只能在零食時間吃(一般是上下午兩次),吃零食時也必須坐在餐椅上吃。小D有段時間在吃正餐的時候會要吃零食,我就會重申我們的零食規則,「現在在吃午飯,零食只能在零食時間吃,午飯時間沒有零食」。
她肯定會反抗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碗和食物全部扔在地上,然後自己就大哭大叫起來。這時,我溫柔的是對她情緒的反饋,「嗯,我知道你很生氣,因為你很想很想吃零食,最好馬上吃到」,但我堅定的是規則的執行,「但是媽媽告訴過你,零食只能在零食時間吃。我們需要先吃完午飯,然後去午睡,睡醒了我們就可以吃零食了」。
這些說完,她還是會很難過,拚命哭大聲叫,我會繼續特別溫柔平靜地告訴她,「我知道吃不到零食,你很難過很難過。你可以哭一會,媽媽陪著你,直到你平靜下來」。然後我會觀察她的哭聲,如果發現她哭聲有轉弱的趨勢,我會及時說,「我們需要讓身體平靜下來,深呼吸,吸氣~吐氣~,我們要學會讓自己平靜下來」。
這整個過程,我接納了小D的情緒,而不是去制止她不許哭。但我是用愛陪伴著她,去度過這段不好受的情緒,並且告訴她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整個過程中我自己的情緒控制,溫柔的語氣本身也是在向她演示如何控制情緒)。同時,我沒有因為她的哭而妥協我對於規則的執行。
這整個過程,小D能感受到我的愛,而且是我對她的結納,即使是她的壞脾氣我也是接納和理解的。但更重要的是她也開始明白了,世界真的不是圍繞著她轉的,有些規則儘管不讓人開心,但我們需要遵守。
無條件的愛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無條件地接受壞行為
而這點上,很多父母卻常常容易弄反了。孩子一哭,他們情感上是粗暴的,「不許哭,怎麼這麼不聽話?再哭,媽媽打你了」。但執行上卻是軟弱的,有時孩子還是繼續哭,哭到最後他們沒招了,就會說,「好好好,那你不要哭了,媽媽去給你拿零食。這次吃完,下次不吃了哦」。或者運用哄騙,「你現在把飯吃了,回頭我給你買汽車模型」。
但我們都知道啊,這次吃完,一定還有下次。慢慢地,你覺得自己管教不好孩子,而孩子也開始知道自己哭聲的威力。而最關鍵的是,整個過程中,孩子是沒有得到愛的滋養的,他接受到的就是,媽媽在威脅我不哭,我可以進一步用哭來威脅她。
無條件的愛,愛本身是沒有條件的,但對孩子的行為是有要求、有約束、有規則的。
無條件的愛,是不拿愛當做交換條件,而是父母出於愛、帶著愛去教育引導孩子。
愛的態度應該無條件,但愛的方法是需要有策略的
溫柔而堅定,情感上溫柔,執行時堅定!
關注微信公眾號:大J小D,看更多精彩文章
倔強熊孩子是「績優股」,關鍵我們要會正確管教引導
情緒管理|憤怒的家長,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的軟弱
不用每次又吼又叫的,有時用遊戲同樣可以管教孩子
Terrible Two,孩子的第一次獨立宣言,你懂嗎?
越大越黏人,融入新環境慢,你給予寶寶足夠安全感了嗎?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微信公眾號:大J小D
新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正在噹噹、京東、亞馬遜、天貓等各大電商持續熱銷。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你自己懂得如何學習嗎?
※美國教授傳授給我的育兒經,值得每個父母反思
※孩子的認知啟蒙,忽略這點,其他都抓瞎
※上幼兒園遲到,園長竟然說沒關係,比這更重要的是...
※幾張小圖片,幫助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
TAG:大J小D |
※養育孩子,愛與溺愛的尺度在這裡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在職媽媽的哀與樂
※養育孩子是為了告別的相愛
※我們養育孩子的時候,愛與溺愛的界限到底該怎樣定?
※母愛是最佳的開心素, 從避世起先養育愛笑好孩子
※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決定著他離凌霸和性侵有多遠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是否成了一個沒有幹勁的人
※早戀,是父母養育的傷
※從養育孩子角度,高齡母親表現更好
※不同國家的母親在養育孩子方面有哪些不同?
※影視 | 養育了六年的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
※遠離「怪獸媽媽」的狀態,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面對熊孩子的哭鬧,父母如何不懲罰、不驕縱的養育孩子?
※為了犒勞爸爸這麼多年的養育,它決定讓出心愛的大肥鵝
※養育兒子竟然和女兒有這麼多不同?
※養育兒女不易 作為父母的你這點舉動 正在摧毀孩子的自信
※糾結的父母,無法養育出從容的孩子,親子是我們和自己關係的投射
※施琪嘉-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母親面孔
※送給媽媽的愛,感謝媽媽的養育和陪伴,孩子已經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