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丁學良:看美國「兩岸」 思中國「一帶」

丁學良:看美國「兩岸」 思中國「一帶」


龐大的美國有東西兩岸像兩個大輪子一樣帶動著全國的創新創富大潮,這兩岸的民眾和社區也是全美最熱衷於全球化、對外開放度最高的群體。


可是中國並沒有美國東西兩岸的大車輪地帶強力牽引,咱們迄今只有一帶,即從北京到深圳的東邊一帶。究其根源,便是經濟地理的大格局限制——因為中國的西部和北部遠離海洋。


筆者越是閱讀經濟地理著作,越是對此堅信不疑:假如中國的東海岸有幾個城市始終瞄準美國東西海岸的幾個城市,外加歐洲西北海岸的幾個城市,以外部世界的亮點城市為競爭目標,持續吸引來自中國內地和境外的創意人力資源,它們就能升級為創富中心。

今年三月中旬,哈佛大學向全球校友通告:本年度的哈佛第366屆畢業典禮上,將發表主題演講的人選,確定為「臉譜」公司的創辦人和總裁扎克伯格。在筆者的記憶里,這恐怕是哈佛幾百年歷史上最年輕的畢業典禮主講人了,小夥子才33歲。比如說,當過兩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早年畢業於哈佛商學院,至今也未獲得被選定為畢業典禮主講人的榮譽。哈佛大學校長福斯特教授的簡短聲明為扎克伯格此一人選列出兩條主要理由——他領導的技術創新已經被19億人使用,深刻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社會互動的方式;他立志把由此而創造的巨量財富用於慈善事業。


由東西兩岸牽引著的美國


挺有趣的是,Harvard Gazette (《哈佛公報》)的此項通告配以一幅大錄像照,顯示扎克伯格如何虛心請教正在吃乾果薯片的比爾.蓋茨,因為後者從前也曾被邀請返回母校作畢業典禮的演講人,扎克伯格也曾得到過「微軟」的僱傭聘書。



丁學良:看美國「兩岸」 思中國「一帶」

談話中的扎克伯格(左)和比爾·蓋茨(右)



這幅大錄像照,生動體現了跨世紀美國科技創新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學組合——美國東西兩岸的智力、膽略、風險投資體制三維交匯,搭起了改變全球經濟生態和社會交往的技術高台。這兩個人都是憑藉著在美國東部卓越大學裡受到的啟迪,聯手美國西部的IT高手,再憑藉著美國對高風險投資帶來的高額回報多層保障的靈活合理體制,譜寫出當代全球創新創富的童話般的兩個奇蹟——在三月下旬剛發布的《福布斯》全球超級富豪榜上,比爾·蓋茨名列第一,扎克伯格名列第五。這兩個夥計當年啥也不是!


眼前展現的《哈佛公報》告示和大錄像照,刺激著筆者立刻萌生出一個疑問:美國有奇蹟頻現的東西兩岸,咱們中國也有相似的創新創富的特別地帶嗎?旁觀他國之道,尋思中國之事,歷來就是筆者的海外遊學旨趣。


看美國的兩岸,思中國的一帶

尋思一番,有一條地帶似乎接近於以上那種可喜的狀況——從北京到深圳這兩個亮點串聯起來的一帶。筆者近期應邀參與拍制一部年輕群體創業紀錄片,從收集各地素材的製作小組處獲悉:以深圳市及周邊為基地的科技產業,每年都會提前到北京著名高校里挖掘即將畢業的優秀學生,大批地牽引他們來深圳公司做信息工程創新和相關的配套支持業務。與此相呼應,從國外高校畢業的中國大陸年輕人,加上香港高校畢業的內地學生,也紛紛來到深圳,做金融、科技、設計、環球物流等產業。筆者本人也曾鼓勵家鄉親戚的孩子,從英國名校帝國理工學院畢業後,立馬到深圳來融入新人拼搏的洪流。



丁學良:看美國「兩岸」 思中國「一帶」


深圳夜景



筆者得知,這些年輕人做事方式最富特色的一點,是不依賴縱向布置,也就是從上到下按層級發布指令、讓前沿一線的操作者干具體活的那種傳統機構運行模式,而是自己四處探詢、八方聯手、平面協作、邊試邊干、隨機合夥或分手。這種模式特別鼓舞人心,因為十多年前筆者去韓國開會,了解到「三星」公司很多年裡以東亞慣常的方式層級指令,越來越難出新意新產品(關於這種hierarchic coordination弊病的經典研究,參閱Harvey Leibenstein, Inside the Firm. The Inefficiencies of Hierarch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筆者當年有緣在這位管理學名教授家裡喝著他的酒聽他對公司的點評)。然後「三星」就虛心向「蘋果」公司學習,一改縱向布置為平面互動協調,打破原來的各部門多單元分隔運行的框架,大大刺激了年輕員工的主動性,擴展了各單元自行聯手試驗創作的空間。「三星」公司由此快步邁上國際競爭的新台階。

以上從深圳及周邊獲悉的資訊,展現的都是21世紀初期應有的領頭羊趨勢。可是這些年輕人從北京和海外的高校被招引到深圳後,卻立刻陷入兩大困境,一是缺房住,二是缺創業風險資金的支撐。像「華為」這樣的大公司有優勢,搶先在鄰近的東莞建職工宿舍,速度也還趕不上。在深圳市內租房,價格太高年輕人吃不消。於是城中村就成了熱門貨——每人拿出月租金五、六百元,三到四個人合租一小間,窩在裡面也能睡覺了。筆者去看過這類城中村,裡面生活條件還方便,就是比周邊的市區更擁擠、衛生差一些。



丁學良:看美國「兩岸」 思中國「一帶」



圖片中央為倫敦金融城的地標建築「小黃瓜」(The Gherkin)及右側的對講機大廈(the Walkie-Talkie Building)。

筆者覺得深圳市要想點奇招,比如,不妨參照房地產天價的大倫敦市,在市區周邊的河道上建置停泊在岸邊的船上小房間,平價出租給新來者。還有就是模仿澳大利亞的海邊熱門城市,那裡的房租也是過高,於是執照的商家就在城郊區建置外租的大卡車宿舍,裡面有上下鋪,也有小廚房和熱水淋浴間。停車場傍邊有衛生設施和零售店,生活挺方便,還有幾分爛漫氣息。船上和卡車上的宿舍另有一個方便之處,就是可以移動,縮短上下班的路途時間。


至於缺乏創業風險資金,這已經呼籲了好多年,總不能老是靠非正規的地下金融渠道來解渴吧?深圳周邊多餘的資金非常龐大,在法規和管理機制上推陳出新,立馬就能設立開流數百億元人民幣的扶持創業基金。缺少了這樣的金援,深圳冒頭湧現像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那樣的幸運兒就機會少少。深圳市區的房價目前飆升不止,也是缺乏更多的投資創富之路導致的扭曲後果。據筆者在海外讀到的眾多報道,近年來每月經由鄰近香港澳門的內地錢莊流到海外的資金,都是幾百億元的規模。如果內地創富的機會更敞開和更公平,很多的資金就不必這麼暗流出境了,暗流的風險和成本都是相當大的。


中國往西部比法國往東方更難開拓


龐大的美國有東西兩岸像兩個大輪子一樣帶動著全國的創新創富大潮,這兩岸的民眾和社區也是全美最熱衷於全球化、對外開放度最高的群體。眼下特朗普怎麼拼力阻止這兩大地帶的先進步伐和對外開放程度,大半也是徒勞無功。如果我們再回顧一下更早一波全球化的歐洲舊大陸,也有類似於北美新大陸的極具啟發意義的「先進地帶拉動龐大內陸」的發展動力機制。



丁學良:看美國「兩岸」 思中國「一帶」


位於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



大史學家布羅代爾從幾百年的長程視野考察,強調十八世紀歐陸最發達的大國法國,「在其海岸擁有若干『終點』和海洋轉運站……。不妨說這是法蘭西一號。法蘭西二號則是遼闊的、多樣的內陸。還有法蘭西三號,這是由十幾個城市組成的一條長長的鎖鏈」。他發出感嘆:從「法蘭西三號」向東方的開拓困難重重,十分緩慢。而面向海洋的「法蘭西一號」區域里取得的經濟貿易拓展的成功,「全靠行動和創業的自由」,那裡的港口和沿海城市有諸多的習慣和法規支撐的自主權(布羅代爾:《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北京:三聯書店1993年譯本第390-393頁)。


我們中國比起當年最大的歐陸國家法國要大好多倍,可是中國並沒有美國東西兩岸的大車輪地帶強力牽引,咱們迄今只有一帶,即從北京到深圳的東邊一帶。究其根源,便是經濟地理的大格局限制——因為中國的西部和北部遠離海洋。法國當年往內陸的東方開拓之難,遠遠比不上當今中國往西部的開拓之難,因為中國往西部的內陸延伸更廣大,鄰近的周邊國家更滯後於現代化潮流。這個經濟地理的大格局造成的經濟發展之台階遞減效應,不是一兩代人可以彌補的,更遑論扭轉。對此,我們必須要有理智的認識。


有更好的「點」,才能有更強韌的「帶」


目前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讓中國僅有的一帶獲得更多和更持續的「行動和創業的自由」,尤其是那幾個港口和海岸城市,它們理應享有像「法蘭西一號」那樣更多和更堅實的對外交往的自主權益。把這樣的城市「點」做得更好,中國僅有的一帶才能變得更加強韌,也才能揮發出對廣大內陸的更多刺激和牽引效應。


整整三年之前,《經濟學人》周刊發布了該刊對迄今到2030年期間中國的發展趨勢專題報告,強調中國將來怎樣地影響世界,要取決於中國自己的城市如何發(」China』s Future:The cities that will change the world」, The Economist, 19-25 April 2014, pp.24-25 and Special Report pp. 1-16)。筆者越是閱讀經濟地理著作,越是對此堅信不疑:假如中國的東海岸有幾個城市始終瞄準美國東西海岸的幾個城市,外加歐洲西北海岸的幾個城市,以外部世界的亮點城市為競爭目標,持續吸引來自中國內地和境外的創意人力資源,它們就能升級為創富中心。靠著這些亮點城市組成的中國東海岸一帶的牽引,中國內陸才能逐步跟上。若此,到了2030年,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機會便能顯著增加。(文/丁學良 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本文原標題——《美國兩岸 法國三號 中國一帶》 )


編輯:棒茬粥



丁學良:看美國「兩岸」 思中國「一帶」



丁學良,出身於皖南農村,求學於上海高校,見習於北京中心,遊學於美國東北,就業於亞太美歐。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後,先後在哈佛本科生院、國立澳大利亞大學亞太研究院、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教學或研究。目前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深圳大學中國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指導。他的英文和中文著作分別由劍橋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台灣聯經出版公司、韓國成均館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發行。他的新近著作包括《中國模式:贊成與反對》《我讀天下無字書》《革命與反革命追憶》《中國的軟實力和周邊國家》。


歡迎持續關注一枚每天帶給你驚喜的小石頭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枚石頭 的精彩文章:

中華文明的藝術底蘊
馮瑋:明治政府「脫殖民化」的外交算計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薛國中:東西方重商與抑商的歷史結局
韋民:如何認知和闡釋變遷中的小國?

TAG:一枚石頭 |

您可能感興趣

丁學良:美國靠不住,盟友找出路
「讀書蟲」丁學良告訴你國際上如何解讀「中國夢」
丁學良:本土保守主義反撲國際自由主義
丁學良:憤怒的政治,驚恐的世界——全球迎接特朗普時代
丁學良:從學術文章撤稿看學術規範「易摔跟頭之處」
丁學良:搶人的,總有一天會被人搶
丁學良:槍支不危險,病人才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