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遼、宋、金三國軍隊大比拼 你最喜歡的是哪國軍?

遼、宋、金三國軍隊大比拼 你最喜歡的是哪國軍?

遊騎兵

似乎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哪個國家的軍隊更強。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時候是人為因素或者偶發因素,並非由於戰敗方的軍事體制問題。因此,很有必要把遼、宋、金三國的軍隊做一個大比較。

最高領導機構:

遼:皇帝

宋:樞密院

金:早期是都勃極烈,後是都元帥府

皇帝親軍:

遼:宮帳(御帳親軍)。從耶律阿保機起,每一個皇帝都有自己的宮帳。遼國皇帝死後,宮帳並不撤掉。新即位的皇帝自己組建宮帳。因此,遼國有多少個皇帝,就有多少個宮帳。外加:耶律阿保機皇后述律平的長寧宮、、遼景宗皇后蕭綽的崇德宮、興聖宮(遼)、丞相韓德讓(耶律隆運)的文忠王府等人的宮帳。皇帝的宮帳兵力在4千到1萬人之間。

宋:禁軍。宋的禁軍分很多路軍,就不一一列舉。禁軍中有上軍、班值等升遷機制。

金:合紥謀克(後改為合紥猛安),主要有完顏阿骨打、完顏宗幹、完顏宗翰三大宗親部族組成。

兵役來源

遼:前期是徵兵制,後期是募兵制。

宋:地方兵力是徵兵制,禁軍是從地方兵力中招募、挑選而來。

金:主要是徵兵制,從猛安、謀克、州縣中徵調。金中後期也有募兵制。

步軍

裝備:

遼:1名士兵必須配備:3匹馬(1匹為戰馬,2匹為行軍馬)、2個輔助(打草谷家丁1個、守營鋪家丁1個)、護甲(人和馬的護甲)、5種武器(4張弓、400枝箭、長短槍、鐵骨朵、斧鉞)、其他物資。

宋:宋主要為步軍,武器和器甲為國家發放,主要是刀、槍、弓弩、器甲等。

金:金早期主要是學習遼,因此配置和遼差不多。1名士兵配備:2匹馬(戰馬和行軍馬各一匹)、1個輔助人員(阿里喜)、武器(弓箭、刀、槍)、其他軍需等。

後期保障:

遼:無後期保障,出征途中派出打草谷家丁掠奪糧草來做保障。

宋:調發人馬運輸糧草。

金:征伐前發放糧草給軍隊,軍隊自己帶糧草,戰勝後掠奪當地保障軍需。糧草不夠就回師。

著名的軍隊:

遼:鐵林軍。遼軍主要是以快速、遠攻為主的遊騎兵為主,但也開始有了重甲騎兵,如:鐵林軍等。不過在數量估計不多,還沒能成為主力。

宋:宋雖然以禁軍為主力,但作戰成果以西軍(陝西地方)出名。

金:金以拐子馬(遊騎兵)、鐵浮屠(重騎兵)結合的猛虎謀克軍出名。

鐵浮屠

戰鬥陣法。

遼:以500或700騎兵為一列,10列組成一個方陣,在敵方陣列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輪番衝擊敵陣,以達到打亂、擊潰敵陣的目的,隨後以騎兵遠程射擊敵方亂兵。

宋:3人一組,9人一隊,50人一大隊,組成一個基本方陣。

金:金軍的陣勢為:中央為鐵浮屠(《三朝北盟彙編》中稱呼為硬軍或馬軍)布為圓陣(宋人的稱呼),兩側部屬輕騎兵(拐子馬)作為迂迴側擊。具體人數不明,攻城(險關)以3人一組。

關於鐵浮屠的鎧甲重量,金國沒有記載。但南宋學習金軍的鐵浮屠時,宋軍的鎧甲重量:最輕的37宋斤(現在的44斤),最重的58宋斤(現在的69斤)。

除了鎧甲,鐵浮屠還需要攜帶:一把刀、長槍、弓、100枝箭左右。即一個鐵浮屠所攜帶的重量:65—90斤左右。

這種重量,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何況還要騎馬、攻城、殺敵等大運動的動作。鐵浮屠能夠上3個小時的戰場,已經是體力非常強悍了。

金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箭的箭頭很長。箭頭長達6、7寸(類似一個中指的長度,或更長)。人被射中後,很難拔出箭頭。

金軍的鐵浮屠被稱呼為硬軍,除了裝備全鎧甲、體力超能之外,還在於意志堅韌。南宋的吳璘(吳玠的弟弟)曾參與仙人關之戰。他在評價金軍時說:和西夏兵打仗,一次的衝殺,就能夠分出勝負;和金軍打,勝不追,敗不亂,沒有幾天的連續衝殺,根本分不出勝負。對此,女真人自稱:「不能打一百餘個回合,何以謂馬軍!」

金軍的重甲、堅韌是滅遼、滅宋的關鍵。遼的騎兵沖不亂,宋的步兵打不到,猶如是一個刺蝟,無從下嘴。

總結:遼軍是遊騎兵,擅長快戰、伏擊,不善攻城;宋軍是步兵,善於守城(險關),不善野戰;金軍是遊騎兵與重騎兵結合,擅長野戰、攻城,缺點是體能素質高、人數少。

本人曾經比較過馬其頓方陣和秦軍之後,認為馬其頓方陣會以嚴密配合來戰勝秦軍。秦軍的箭弩在馬其頓的兩側騎兵和盾牌下發揮不出很大的功效。金軍和馬其頓方陣類似,只是全部為騎兵而已。

最後的問題是,你喜歡的是哪個國家的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