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清明節的懷念
往期推薦:散文:說給姥姥的話
漢墓故事:紫帛咒(中)
【作者簡介】邵建強,貴州貴陽人。貴州省忠庄,監獄退休警官。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至今,清明時節,紀念已逝去的前人,始終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振興中華的共同心愿與情懷……
小雨,漸漸瀝瀝,終於止住。今天,不知是否?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景緻。大巴車上,中華路沿線,車水馬龍。商鋪的生意,一如即往,十分的火爆。忙裡偷閒,去天龍山公墓,給已逝去的姨姐孫際平,上個早墳。掛親的人們,逐步增多。人們的臉上疑重思親的外表,是那麼的清淅可見,寄予自己,深深的哀思與無足的思念……
前幾天,二哥提議,是否提前?給已離世多年的父母上墳。不用說,三弟兄,以往都是各忙各的事,好不容易一同去上墳。今年,總算聚在一起,機會難得。
二
父親,於1954年,從貴陽蔡沖煤礦,調遵義磷肥廠工作,母親一起前往。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國家經濟,處在「三年」困難時期。當時,為減少城鎮人口,「下放」回家,從事農業生產。母親,與廠里的不少家屬一樣,回到原籍老家,務農時間不長,根據黨的政策,又辦回廠里。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魯家坪(小山堡上),是廠里的醫院,後來搬遷。幾排平房,改為簡陋的家屬房。一排平方,分為兩面,一面住八戶人家。那時,不管你家,有多少人口,只有一套房子。怎麼辦?家家如此,自力更生。拾點爛磚頭,解決居住擁擠的問題……
少時,聽父親講:下班後,經常去離家很遠的當壩,擔煤回家來燒。老鄰居,張德雲(四川人,已逝多年),與我的父親,就是去當壩擔煤的常客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廠里,在土堰的「五七」幹校,雖然已荒廢。後來,多次去小溝玩耍的我,多次從破爛不堪(地基尚存)的小平房旁邊走過……
那時候,城鎮居民,家裡的「購糧本」。今天看來,就是「計劃經濟」時代,標誌性的憑證。遵義磷肥廠,在遵義縣(現紅花崗區)的區域。牛締糧店,是磷肥廠家屬們,每個月必去之地。那時,同學唐嘉磷的母親,是牛締糧店的職工,為人謙合,口碑極佳。每次,去魯家坪楊國番家串門。家屬們,總是親切叫她「王孃孃」。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廠里才有自己的糧店,結束去牛蹄街上買糧,背糧的歷史……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大哥在遵義老城大井坎,購買一套商品房。父母從此,告別了廠里簡陋的平房,搬到遵義城區,與大哥一家,共同居住。有時侯,回到魯家坪,與老鄰居們,打點小牌。見到昔日的老街坊們,父親的心情,總是十分愉快。彷彿又回到幾十年前,風雨兼程的時光,從相交、交知中,尋找到他們這一代人,苦盡甜來的記憶中去。在遵義,閑時,父親喜歡與老朋友,黃晉安(鈣鎂車間,多年的莫逆之交)等,一起玩「小麻將」,娛樂一下。直到2013年6月25日,生病送遵義醫院,經搶救無效,辭世……
三
父親,1932年生,貴陽烏當區人。曾在貴陽城萬中學,讀過初中。那時侯,在貧脊的貴州,讀過初中的人,算一個「小知識」分子吧!少時,聽父親講述:時常,租一輛自行車,在貴陽六廣門廣場附近玩耍。今天的話來說:當時,父親同樣是一個「貪玩」的中學生吧!
從我記事起,父親,用厚厚的牛皮紙,訂成練字的本子。在昏暗的日光燈下,練字不止,形成自己的一種端莊、大氣的字體。我的父親,一生性格急燥。少時,父親在家中,找他的夾鉗之類的工具。又找不到,瞪著一雙大眼晴,詢問:「那個給我拿去賣了?」等話語。今天回憶起來,就是我父親的性格吧!
母親,1928年生,年長父親四歲,兩家相距不過三十公里左右。幾十年來,與父親風雨同舟!父親年輕時,心急的秉性!印象中,母親總是讓著他多些。父親多少有一些文化,也總是適可而止。
母親人到中年,參加「五七」廠。在鈣鎂料場,與同學高艷瓊的母親等,一起打焦碳。後來年齡大了,從「五七廠」退休。那時,廠里的家屬們,承擔糊邊紙袋、抬包、鈣鎂料場下車等活計。從事的是繁重的體力勞動,同樣見證了廠,由興到衰的過程……
母親一生,勤儉持家,善家務。把家裡整理得井井有條。左鄰右舍的伯媽們,對母親評價較高,稱乎她為「汪孃孃」。母親晚年,糖尿病折磨她多年。母親,堅強的個性,與病魔作了長期的鬥爭!2010年,母親八十二歲的人生!走到了終點!不辛離開了我們……
四
回首往事!父親辭世時,靈杦停放於風凰山(殯儀館)。三兄弟頓失慈父,心中的悲痛不勝言表。三兄弟在同一系統,各自的同學、同事、朋友,彙集於靈堂,弔唁逝者,慰生者。當時,我在三岔工作,同事們紛紛前往靈堂弔唁!至今,回想起來倍感親切,銘記心中。父親出殯天龍山公墓,送別的有庄洪春、楊昌明、雷宗偉等朋友。至今不時在我的大腦中出現。
母親辭世時,靈杦停放在廠殯儀館,老鄰居們,同事(朋友)聞訊後,紛紛駕車向牛蹄趕去。此時,我已調往遵義磚瓦廠。三弟兄守靈在母親的遺體前,悲戚的心情,可想而知!出殯時,車隊經過新場,公務車將老百姓的鴨子壓死一隻。程龍鐵代付30元錢。知情後,我幾弟兄將錢還與龍鐵。幾十年的鄰居,同學康鴻翔,親自陪同我們將我母親安埋完畢,才肯離開……
驀然回首!父親辭別人間,已近十四年,母親已有近七年。十多年來,除在單位值班,那就只能推遲些日子。春節(初一、十五、清明),去天龍山公墓,總是我們少不了情愫。古人曰:「前人走,後人跟」,就是中華民族的心緒與情結。我們這一代人,延續幾千年來悠久燦爛的文化,新的高度,新的啟點,那就讓我們發揚光大吧!
清明已近,願我逝去的父母親,在天龍山公墓,長眠之地,永遠地安息吧!
(圖片來自於網路)
《作家薈》微信號stzx123456789
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
《寫乎》微信號:hongyupt
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姚小紅、洪與、鄒舟
TAG:作家薈 |
※散文:清明時節的父親
※清明節作文_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節的歷史由來,為何清明節需要掃墓?
※清明節的忌諱
※清凈明潔:清明節的儒學傳統 你了解嗎?
※盪鞦韆是古代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所以清明節也稱「鞦韆節」
※【陝西散文論壇】中秋節的懷念
※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
※清明節的由來傳說
※清明節的名言
※散文父親節的思念
※清明節的由來
※生活美文:清明節的各種流芳百世的詩詞
※中國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的傳說與由來!
※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
※清明節,來說說高風亮節的介之推
※清明節的由來,晉文公並不是真想殺介之推
※清明節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