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勇氣視頻:越野跑中都吃些什麼】


超馬越野賽動輒100公里的距離,幾十個小時的時間跨度。


對普通人來說,肯定會很好奇的問:「你們在跑步的時候吃什麼?」

超馬越野賽中怎麼吃,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補給站。絕大多數比賽都會在賽道上設置補給站,每個補給站的間隔從10~20公里不等,補給站提供基本的飲水和食物。


補給站是參賽選手的最主要食物來源。


另一種是自己攜帶。因為比賽情況複雜,即便兩個補給站間隔只有10公里,也可能因為意外耽擱很長時間,這時候自己攜帶的食物,就是救命的寶貝。正因如此,所有超馬越野賽都要求強制攜帶必要數量的食物。


當然也可能是你知道補給站的食物不好吃,自己帶點合口味的。

補給站的食物更豐富,水果、能量膠、麵食米飯等等,比賽會因為地方不同而提供不同的補給,例如環富士山超級越野賽的納豆飯和味噌湯,在別處就吃不到。


自己攜帶的食物單一,能量膠、能量棒、能量粉等高熱量食品,便於攜帶。


超馬越野賽環境特殊,保證在不壞肚子的前提下吃飽是基本原則,很少有人會在好不好吃上動心思,所以到底吃什麼的問題,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


參加過如此多超馬越野賽的關雅荻,最長時間跨度近150個小時,他也總結出了許多適合自己的補給技巧,例如在MDS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地獄馬拉松,他鐘愛Hammer的能量恢復粉和老壇酸菜面。


正是這來自家鄉的味道,才讓他熬過250公里的沙漠旅程。而且每次沖泡老壇酸菜面時,都能引來周圍選手的讚歎,羨慕他能吃口湯湯水水的。

在《雅荻跑世界》第二季包含的7場比賽里,不僅記錄了他在比賽時遭遇的折磨和艱苦,也有溫馨、幸福以及搞笑瞬間。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1. 喜馬拉雅山脈的丹增希拉里馬拉松,在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的地方完成42.195公里;

2. 與47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跑者向太陽發起挑戰的Beat the Sun,環繞勃朗峰160公里,累積爬升近萬米;


3. 全程80公里,累積爬升超過6000米的,天空跑的代表賽事勃朗峰馬拉松


4. 拉帕爾馬島的Transvulcania,這個比賽全程75公里,累積爬升超過4500米,同樣是天空跑賽事;


5. 分為7個賽段,共250公里的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地獄馬拉松


6. 全世界跑者共同的夢想,全程100英里,累積爬升近萬米的UTMB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


7. 全程350公里,累積爬升25000米的環奧斯塔山谷4KVDA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節目將於明晚8點登錄北京紀實頻道,每周周一至周五晚8點,每天播出一集。同時,全網各視頻平台,每周一、二晚9點,每晚各更新一集。


2017年初,關雅荻接受「離線空間」邀請,發表主題為「積極生活」的演講,講了他在拍攝製作《雅荻跑世界》這麼多年來的收穫。下面是關雅荻的演講原稿。


積極生活


——關雅荻《離線》演講


在很多電影圈朋友眼中,我是個非正常電影人,在很多跑步的朋友那裡,他們甚至不知道我是搞電影的,也有很多人以為我早已離開電影行業,所以想給我貼個標籤,可能不太容易。


我從199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到2013年從小馬奔騰離職,大約用了15年時間搞電視電影製作。但在過去3年里,我的確沒在搞電影製作,而是做了很多跟跑步有關的事情。直到2016下半年,我逐漸重新回到電影製作領域,除自己籌備的幾個電影項目外,現在也在做一部科幻電影的籌備工作,電影大概在今年3月份開機,導演是我的好朋友張小北。


過去4年,我大概在全世界跑了30到40場超馬越野賽,這些比賽難度很大,我大多都完賽了。因為參加比賽,我去了不少國家,如果不是比賽,有些地方,我想這輩子都不會有機會去。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我從內到外改變了很多。


韓寒電影《後會無期》里有句台詞:「世界還沒觀過,談什麼世界觀?」我大概也算用跑步的方式「觀」了世界,但今天我卻沒打算跟大家聊「世界觀」,只是想跟大家說些我自己很私人的感受,也可以說是我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如何積極地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對被動生活的恐懼


2013年前後,我開始反覆問自己一個問題:「做電影十幾年了,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樣的電影?」我腦子裡居然不能馬上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說實話,這把我嚇壞了。正是因為想要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才促使我從電影公司裸辭,我需要思考,需要尋找問題的答案。


我從小喜歡電影,高中畢業後,排除萬難考進北京電影學院。本科畢業後,因為找不到電影行業的工作,重回北京電影學院讀研究生,終於在碩士畢業前找到第一份電影行業的工作,正式進入電影行業一線崗位。在隨後的十多年裡,開始跟電影行業內各類商業主流導演、編劇、製片人學習合作,感覺一直被推著向前走,自己從未真正做過選擇,直到我意識到上面提到的那個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電影發行、製作,還是市場營銷,我都傾盡全力的去學習實踐。就這樣不由自主的被工作向前推,忙忙碌碌的10年過去了。


毫無疑問,我熱愛電影,但在從事電影相關工作中,卻產生「被動生活」的感受,這種感覺非常糟糕!從小到大,我一直認為自己始終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但當面對一個對我有重要意義的問題時,居然不能馬上給出答案,對我來說,這是自我認識的一個很嚴重的缺失。你說你喜歡電影,但是忙忙叨叨這麼多年,你到底在幹什麼?回頭看看,好像自己什麼類型的電影都拍過,愛情片,動作片,文藝片,恐怖片,甚至還有動畫片。但正是因為什麼電影都拍過,才讓我有了「我到底要做什麼樣的電影?」的自我懷疑。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關雅荻開始思考


既然這個問題暫時沒法兒想明白,那就先去參加越野跑比賽吧!時間可能會給我答案。


這幾年超馬越野賽的經驗,我切身感受到,對我來說,體育運動關乎的都是「精神體驗和內心快樂」。以前我喜歡各種運動,比如足球、輪滑、單板滑雪、皮划艇,最後把所有時間都給了越野跑。


在運動之餘,我依然沒找到答案,那個問題時不時的還會蹦到我腦海中:「我為什麼要拍電影?我到底會拍什麼樣的電影?」


我為什麼跑步?


我小時候特別愛運動,什麼運動都玩兒,跑步當然也是我的童年愛好,剛上小學時,我跟我爸每天早晨都會跑7、8公里。可以這麼說,長這麼大我就幹了兩件事兒,一個是電影,另一個就是運動。


在參加各類超馬越野賽的3年里,我速度從來不快,但很有韌性,別人眼中比較難的比賽,我大多都能完成,逐漸就有了「大神」的稱號,微博里也多了問我關於跑步的問題。


在這些問題里,被問到第二多的是:「跑那麼長的距離,你中間都想什麼?」(被問到第一多的問題是:「跑步難道不傷膝蓋嗎?」)我的答案很簡單:「什麼都不能想,除了看著腳下的路,什麼都不想。」當你開始想事情時,就會帶出十幾件甚至上百件其他事情,大腦便開始高速運轉,在如此長距離的比賽中,這是很危險的!


跑長距離超馬越野賽,跟戶外探險一樣,跟日常小區慢跑、公路馬拉松差異很大。跑公路馬拉松,只要速度穩定,最後都能有個比較理想的成績,越野跑則完全不同,它有太多不確定性,你不知道前方路況是什麼,天氣怎樣,什麼都不知道。


在超馬越野賽中,你要體會身體的細微變化,時刻準備著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萬一受傷怎麼辦,到下個補給站還要多久,速度該控制在多少。這個過程有時候需要幾十個小時,有時候甚至需要上百個小時,中間該吃吃,該睡睡,但不能停止思考。還要全神貫注,不能讓自己摔倒,你要路過眾多懸崖峭壁,要經過各種河,可能會不小心滑下去,甚至有丟掉性命的可能。正因超馬越野賽有風險,所以你要學會規避,通過不斷練習,直到最後形成神經記憶,不需過多思考身體就能自然反應。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越野跑經驗豐富的關雅荻


其實無論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還是在超馬越野賽中,都是通過思考解決各種各種的問題,所以練成神經記憶,免不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練習正確的思考模式。


我覺得思考就是學習,對於知識的學習過程,對我來說,最有效的辦法是不停的看書,所以從2006年我碩士畢業,我一直在看書。通過不同的參加超馬越野賽,不停地跑步,對於思考,我的想法有了變化,我現在覺得思考是要敢於面對生活和挫折,讀書不能帶著目的,而是需要享受。


所以說思考更多的還是一個人,自己跟自己對話。這個過程需要反覆練習,但我剛好很偶然的發現,運動,不管是哪種運動,都是在練習如何面對自己,如何擁抱孤獨。其實,要學會如何思考,首先要學會擁抱孤獨。也並不是說必須要對運動感興趣,只不過是我自己恰好喜歡運動,又恰好發現運動是很好的練習擁抱孤獨的方式。大家沒必要必須學我,但如果沒找到該如何練習擁抱孤獨,也可以借鑒我的方式,是有效的,而且還能強壯身體。


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能讓身體成為大腦的拖累。


其實大腦就是一團肉,被包在最堅硬的骨頭裡面,由億萬個神經源構成的一團肉,但又不是肌肉,大腦本身感受不到疲憊。在座的諸位智商都差不多,誰也不會比誰聰明多少,大腦反映能力也都差不多,但最終表現出來的卻並非如此。


不知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感受?有時候大腦會告訴我們,腰有些酸,胃好像不舒服,如果大腦被這些東西佔據,是不是就沒空間去思考了呢?


其實人類在遠古的採集時代,腦容量也不小,能記住所有不能吃的,不能拿的,不能碰的,什麼都要認識,都要記住。那時候人類的身體非常強壯,壽命很短的原因是天災人禍,以及缺乏自我治療,跟身體強不強壯沒關係。再看現在,現代文明裡,我們都是肌肉萎縮的人類,身體嚴重退化的人類。


在座的各位,包括以前的我,患有頸椎病是因為好久不鍛煉。其實頸椎病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只要激活肌肉,讓它們起到該起的作用,自然會保護關節、骨骼、筋膜、軟組織,頸椎病也就好了!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體能釋放大腦的壓力,讓大腦可以自由想像和思考。我經常想,亞里士多德和伯拉圖到底是什麼身材,有沒有八塊腹肌,有沒有人魚線,我挺好奇的!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古希臘哲學家崇尚強健的肉體,不知道他們師傅會有八塊腹肌


雖然沒法確定這些人身體是不是強壯,但至少能從古籍中了解到孔子是可以耍槍弄棒的,能拿佩劍周遊列國,震懾宵小自然不成問題。這些思想家之所以能不停思考人生終極問題,好身體可以說是基礎。


你想想,如果霍金是十項全能高手,他的科學成就會不會更高呢?之所以說這麼多,還是希望能刺激一下大家,在座都是年輕人,都20歲出頭的樣子,雖然現在年輕底子好,但健康的身體是需要付出努力去鍛煉的,別忽視鍛煉,況且身體健康還能幫助大腦思考問題。


你可能不了解,其實超馬距離賽距離越長,中年人就越多,像我這樣的青年還真不多!大家可能覺得那些頂尖的超馬跑者,歲數大了肯定一身傷病,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他們都是越跑越精神。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在摩洛哥地獄馬拉松中的關雅荻


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誤解?往往是因為思考問題的角度過小,如果放在過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維度思考人類的身體是怎樣的,現在身體又是怎樣的,就會發現,身體能夠承受的極限超出我們的認知。


其實,我們不僅對與自己無關的事情缺乏清晰的認知,限于思維模式和思考角度,大部分時候也不能清晰的認識自己。如果自我認知不清晰,就會產生困惑,那該怎麼解決這種困惑呢?這又涉及到終極問題——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給大家分享一本給我很大啟發的書,一位生物學家寫的,書名是《人類的意義》。書裡邊說,人類最重要的特點是「真社會性」,在地球上幾百萬個物種里,只有不超過20種物種存在這種社會結構,具體表現是共同搭建生活環境,共同哺育下一代,物種群體中小部分個體能犧牲自己的利益,以獲取更大利益。


深海里有種蝦有這種社會結構,螞蟻族群也有「真社會性」,但最終只有人類能夠構建高度文明,並統治地球。作者從生物學角度來思考人性,人類的特點是兩種擇態同時發生,一個是個體擇態,一個是群體擇態,個體擇態表現為個體擁有讓自己更牛逼的意願;群體擇態是,我舉個例子,在座的這是一撥人,隔壁還有一撥人,我們要打敗他們,兩撥人都有戰勝對方的慾望,個體也有讓自己所處這撥人整體變強的意願。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在超馬比賽中的關雅荻


在自我進化和相互爭鬥中,人類文明得以進化,但個體擇態和群體擇態之間又是對立統一的。當個人過於強大,則會傷害群體利益,但過多考慮群體而忽視個體,整個群體將會變得溫吞,群體會失去競爭力。


所謂人性,是這兩種擇態此消彼長過程中的不同表現,因為此消彼長過程中始終保持動態平衡,所以人性就會有多變性,既可以好,又可以壞,又可以黑,又可以白,甚至可以灰。


再說回到我自己,2006年的時候,我不怎麼看電影方面的書,只看自己喜歡的文史哲類的書,但我慢慢發現這也不行,我還要多接觸科學技術最前沿的東西。這個發現是我看過這本書後才得到的,也是我想要告訴大家的。


以我的母校北京電影學院為例,作為專科學校的藝術類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素質教育是缺失的,甚至可以說只完成三分之一。電影是一個涉及美術、導演、編劇等等多方面的學科,但這些都是技能,真正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不能只教技術,更重要的是傳道。


首先是電影史,電影史不過120年,並不長,但你不能光學這120年,怎麼能對電影有審美,單單是電影史還不夠,應該多了解藝術史,建立一個更長時間線上的審美尺度。你必須深入了解美的根源,才能判斷什麼是美。但掌握藝術史才完成三分之一。


另外三分之二是什麼呢?第一個三分之一是哲學史,哲學史大概有兩千多年。學習哲學史,能了解哲學家是如何思考終極問題的,世界存在的方式為什麼是現在這樣,而不是一片虛無?無數哲學家用不同的方法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應該去了解哲學史,這是思考的工具。


你了解了哲學史,掌握了人類思考的工具,你了解了藝術史,有了自己的審美,最後我們要知道人類未來的走向,比如說生物技術、基因工程、人工智慧、大數據演算法,還有未來各種不斷湧現的高新科技,能把把人類推向什麼邊緣?比如基因工程技術,在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史中,人類正在第一次主動干預自己的自然進化。這就是最後三分之一,技術發展史。


你試著去想像,當人類的基因被改變,人性是否會發生變化?該如何重新看待人類?這是我為什麼推薦無論什麼學科背景,在當下都要關注技術發展史的意義所在。


哲學史、藝術史和技術發展史,這是三位一體的系統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學習的過程。


關於問題的答案


回到開始的問題:「做電影十幾年了,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樣的電影?」


對我來說,隨著知識結構的建立和深入的思考,我漸漸的建立起了自我評判標準。


有了標準,問題的答案也就清晰了。我想拍的可能是科幻和體育有關的電影,這是我個人的興趣,而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不再隨波逐流,不會只因為票房預期,單純為了討好觀眾的喜好去選擇電影項目。


有了標準,所謂「存在的意義」的終極問題,也就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最後我再說點自己正在乾的事兒,也是我對「存在的意義」的理解。


作為愛跑步的電影人,我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就是要求自己所做的一切要在整個人類文明進程中,都留下一點痕迹,僅此而已!


我現在正在創業,有自己的團隊,留下痕迹的方式就是這個叫做「天生勇氣」的團隊。一年前,我把團隊的創業方向定在「體育+娛樂」優質內容製作,短期內垂直在跑步領域,也包括跟跑步和其他運動相關的娛樂電影的開發和製作。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天生勇氣團隊所有成員


我們這個團隊的使命就是激勵每個人去努力的積極的、主動的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動的、隨波逐流的度過一生。


我跑步這麼多年,如果從一個熱愛電影的人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個過程,可以凝縮為12個字:「穿越時空、凝固記憶、雕刻時光」,這是我努力生活的原因,也是我熱愛電影的原因。


這就是我通過運動對如何積極生活這個問題的一點思考和感受。記得要看《雅荻跑步世界第二季》啊!


《雅荻跑世界》第二季將於明晚8點重返北京紀實頻道,每周周一至周五晚8點,每天播出一集。同時,全網各視頻平台,每周一、二晚9點,每晚各更新一集。敬請期待。與你一起奔跑,共同冒險,跑出勇氣,積極生活。




勇氣視頻:越野跑吃什麼—預告《雅荻跑世界》第二季明晚8點開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生勇氣 的精彩文章:

勇氣故事:23歲中國姑娘背包137天的徒步孤旅
《雅荻跑世界》第二季4月3日夢想歸來——預告:關雅荻是誰?
發春的季節也要知冷暖,皮膚風衣保持溫度與風度的利器!
買跑鞋要大一碼才好?是時候戳破這個武斷的誤區了!

TAG:天生勇氣 |

您可能感興趣

冬季越野跑
當越野激情撞上徽風古韻:徽杭古道越野跑精彩視頻及路線報告
徽杭古道越野跑:五一假期,直闖江南第一關!
一鍵報名▎海淀之巔三峰越野賽,這個冬季最純粹的越野跑!
9月·天津·津門·盤山越野跑挑戰賽:早鳥價最後1天!
錦衣夜行——記第一次越野跑
第一次越野跑在秦嶺
五一假期的正確打開方式:徽杭古道撒歡越野跑
越野跑手冊(下):行為準則
7月·北京·愛江山越野跑夜賽暨鳳凰嶺戶外節:自由山野,盡享仲夏夜之夢
K天王速攀珠峰成功,世界越野跑第一人完成巔峰挑戰!
首次披露!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幕後故事
早也是登山與攀冰運動者的天堂,超級越野跑世界巡迴賽要在這開始
津門·盤山越野跑挑戰賽: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越野跑手冊(上):安全
越野跑鰲太單日速穿紀要
跑步新玩法:越野跑!
越野跑:聽心跳的聲音連起來
逆天!越野跑高手創造珠峰速攀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