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儘管谷歌的首席電影製片人Jessica Brillhart在「解鎖VR敘事」一文中,提供了相對傳統電影拍攝而言比較反叛和先鋒的理念(How to Greet a Rebel: Unlocking the Storyteller in VR)。然而並不是所有的VR電影都由谷歌包辦,也不是所有的電影人都有與谷歌製片人在VR敘事上保持一致的想法。在VR電影上,谷歌也是探路者之一。

就目前的VR電影嘗試來說,絕大部分作品依然是在傳統拍攝規範的基礎上向六度空間的拓展,這表現在:

從創作理念和製作方式上,依然延續著傳統影視的流程。

在敘事上依然是傳統電影講故事的節奏。

絕大多數目前進入VR電影製作的藝術家們來自傳統影視行業。

但是,VR電影用來突破「第四面牆」的絕不僅僅是機位,除了體驗和工具,更多的還是製作者思維和邏輯上的轉換。

Filmatics是一家總部在洛杉磯的跨媒體內容製作工作室,專註於生產用於各種媒介發布的作品。曾經拍攝過一系列VR短片。與Wevr 合作製作了短片Eye for an Eye。在就這部VR作品的製作上與nofilmschool(全球電影社區,簡稱NFS)進行了一番對話,解鎖了Eye for an Eye的製作全過程,從六象限腳本創作到拼接的具體細節、從具體拍攝到視效編輯等重點環節都有清晰和詳細的解釋。

尤其是主創們在這次對話的最後,對VR敘事是非真的存在本身提出的思考,對於同樣從事拍攝製作VR短片的同行極具啟發和參考價值,IN2在不更改原意的基礎上翻譯分享。因為篇幅較長,我們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發表,今天給大家推出的內容是關於如何在6象限維度上的腳本創作以及POV的設定。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參與對話的Filmatics團隊主要有:創始人和導演Elia Petridis、負責技術的Devin Embil以及VR方面的顧問Zeynep Abes。

NFS:你們之前都有VR工作的經驗嗎?是如何開始製作VR故事的?

Devin Embil:我們都來自非常傳統的電影行業,之前的經驗完全基於傳統電影製作。嘗試用VR講故事是想拓展一下故事的媒介。

Elia Petridis:我原來的工作是拍攝音樂視頻和廣告片的導演。但是最初我應聘的職位是編劇。所以跟Wevr 合作拍VR短片時我的角色就成了創意編劇。Wevr 就技術方面給我們的建議的:我們有很多VR內容,但是我們真正想嘗試一個具有故事結構和人物角色,對話和情節的故事片,我們想了解它(這個故事)在虛擬現實中的體驗。如何在VR中製作一部既不像舞台劇同時又不是任何其他媒介敘事的故事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挑戰。我回家全盤想了一下,然後決定試試。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如何在腳本創作中植入VR體驗

我們都認為,(拍電影)根本從頭到尾都是腳本創作的事情:你必須在開拍之前就想好所有的體驗。為什麼VR電影就該有所不同?

NFS:所以你們認為拍傳統電影與拍VR電影的過程究竟有什麼不同?

embil:我們遵循了很多傳統的電影製作方式,從創意到腳本,從角色定位到劇本朗讀(table read)——所有拍攝2D短片的步驟和方法,我們只是把它們都用到了VR短片拍攝中。

腳本中能體現的最大的不同表現在預演上,它是以非傳統的方式寫作的——我們想以一種你可以在VR中看到的方式撰寫腳本。事實上Elia Petridis是用代表不同象限故事邏輯的顏色符號寫的(如圖)。這樣做的結果是在腳本上打破了平面的象限。所以你能直觀地看到有6個象限:前、後、左、右、上、下。他分別使用不同的顏色來代表,比如前面是黑色的,後面是藍色的,紫色代表著豎軸的方向等等。這讓腳本變得非常直觀,看一眼就明白該怎麼做動作、沖哪裡說話和如何走位,你知道該如何面對鏡頭。

Petridis:我個人喜歡說頂部和底部,或者天空和地板來表達立體的維度,但這些概念準確地講應該被稱為象限,因為它們是用四個攝影機拍攝的。其中一個相機捕捉到頂部和底部,因為鏡頭非常廣,可以拍攝到上下。在紙上,每個象限都有不同的顏色,以便大家在閱讀劇本時可以想像一下視線方向。這樣一來,在拍攝具體畫面之前可以先體驗一下實際的場景。

embil:對於大部分電影來說,主要的劇情的確發生在你面前(視野),因為觀眾最自然的觀看方式就是向前看。(但是在VR電影)如果有角色在你身後說話,或者有隻小鳥正從身後的窗外飛進來,你能從腳本上就知道這些劇情即將發生在哪些位置。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NFS:為什麼讓相機成為第一人稱POV

Zeynep Abes:原因之一是,現在其實有很多VR電影,觀眾並不真的具有進入故事中成為其中一員的體驗。他們只是進入一個沉浸式的環境,看著這個故事。但既然這是虛擬現實,我們就想讓觀眾成為故事中的一員,所以觀眾會與所有正在說話的角色正面發生面對面的交互。這樣做只是增加了一個新的讓觀眾更具沉浸感的手段。

Embil:我們總是在強調VR的「沉浸感」。要讓觀眾獲得充分的沉浸感,就得讓觀眾真正在那裡,要讓他們真正感覺自己就在那(故事)里,要讓故事中的角色與任何戴上頭顯的人發生關聯,無論男女老少,任何人都會覺得自己與劇情相關,更多的沉浸感就是指要增強這部分體驗。

Abes:我們在把這部短片(Eye for an Eye)帶去 SXSW之前,在好萊塢VR高峰論壇上展示過,當時我們使用了一張圓桌,讓觀眾圍坐在桌旁,就像在VR電影中看到的一樣,這讓那些進入體驗的觀眾,產生一種(與身邊現實世界關聯)的全新體驗。相比就讓一個人獨自戴上頭顯觀看這個作品,會讓這個VR作品顯得非常特別,更像是一種全新的媒介。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現場拍攝的小秘訣

在淡入淡出之間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表演過程。如果演員出鏡或走錯了位,或者在開拍後四五分鐘內出現了任何問題,你都得繼續拍攝下去。

NFS:360度電影和普通電影在拍攝過程中有什麼區別?

embil:拍VR和360視頻最好玩的一點是,你必須清場整個空間。你不能藏在攝影機後面。這就是為什麼作為一個電影製作人,我以前總是習慣說自己「躲在攝影機背後」,而現在拍VR,我習慣說的是「我在另一個房間」。

事實上,通常情況下,導演是在桌子下面,拿著監視器,監控拍攝現場,我們有3個監視器分別用於前面和左右象限的觀察,方便導演隨時給出指令。

你真的需要清空整個房間。因為觀眾的視野就是攝影機的鏡頭。我們要確保場景中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劇組成員不能四處亂走。

Petridis:首先,觀眾看到的一切都是主觀視角。他們就像沒有台詞的主角,在淡入淡出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故事的一部分。如果有演員出了鏡頭或者走錯了位,或者在開拍之後4、5分鐘出現了問題,你不能喊cut,得繼續拍下去,因為你無法輕易叫停再反覆補拍後期剪輯,同樣的場景都有三、四個攝影機同時在拍攝,按照腳本我們為每一個場景都選擇了一個主觀視角。我們沒法隨意更換這些視角。一旦因為出現問題你喊停其中一個,就等於同時中斷了故事其他幾個邏輯上的線索。

其次,每一部攝影機都是這個故事的一個「角色」,它們打破了「第四面牆」,直接進入其他的鏡頭,就像場景中的角色一樣。攝影機的視野很大,能夠看到其他的鏡頭,並且能與其他鏡頭「交談」溝通。

此外,在沉浸式的電影中,你必須搞清楚如何控制那些在2D電影中的小事、小物件,因為它們一旦到了VR電影中就會變得極有挑戰性。比如一根燃燒的蠟燭,你在拍攝的時候會有熄滅的場景,但是你不可能讓演員們一邊表演,一邊讓助理上來弄熄它。這就像音樂舞台劇的拍攝一樣。遇到這鐘情況我會喊「冰棍」,然後所有的演員立刻像冰棍一樣原地「凍結」,然後暫停拍攝,讓現場保持「凍結」狀態,等工作人員上來吹熄蠟燭後,我會喊「解凍」然後繼續現場拍攝。

從腳本到發布:解鎖VR短片全流程製作要點

最後還可以支個小招:我們會先拍攝一個空無一物的空間,把它當作一個備份,然後我們會只拍蠟燭點燃和熄滅的鏡頭,然後將所有這些鏡頭後期疊加進這個空白的場景。感覺就像把一根蠟燭直接扔進了一個沉浸式的空間。

拍VR故事的過程感覺很酷,因為我從不認為任何兩個拍攝過程是相同的,它們各有各的故事,非常有趣。

後期製作怎麼搞:

拍攝就相當於我們先搭建了一個空房子,然後進入的是負責特效的夥計們,然後是編輯和調色師傅,當他們一一在這間尚未搭建好的房子里各自找到位置開工後,你就可以繼續在這個沉浸式的空間中一層框架套著一層框架地繼續搭建整個房子了。

NFS:如何在VR中作特效?VR電影的後期處理是怎樣的?

Embil:現場拍攝時,Wevr會派一個團隊來做縫合。只是一個簡單的縫合,為了看看拍攝的效果,通常我們在早上拍的鏡頭,午餐後就可以看到粗縫後的效果了。

Petridis:我們有後期編輯和助理,他們把所有拍攝好的素材整理好,然後Wevr在Premiere中做個初步拼接,然後就開始做特效。在綠幕上用替身拍攝。然後把特效縫入沉浸式空間。

embil:做特效的時候,沉浸式場景里的所有替身都對應著現場的演員,他們的動作和姿態都是按照人物原型設計出來的。看起來就像是他們的虛擬替身。

Petridis:別忘了剛才我說過我們有「空白的備選空間素材」。我們給每個場景都拍攝了空白的背景。這像做比薩餅皮一樣:整個故事框架就是比薩餅皮,在整塊披薩被切成三角之前,你得先在整張餅皮上放好番茄和橄欖。披薩餅皮本身就像一個空的框架,上面暫時沒有任何東西。

製作一個空的框架意味著用四個GoPro鏡頭拍攝一個空的房間。裡面什麼都沒有,然後植入特效,然後開始編輯和調色,然後你繼續搭建下一個空白的空間。

VR技術就在那裡,它唾手可得,但是比技術更重要的還是創意

NFS:對於那些想在VR中嘗試講故事的人來說,你們有什麼建議?

Embil:你可以用4個GoPro拍攝VR影片,有很多種拼接解決方案。另外也有很多其他VR拍攝設備可以買,你甚至都不需要GoPro,先用一個消費級的VR相機就可以試一下拍VR視頻。然後拼接一下。所有的技術都是現成的,它們都被親測有效。但是比技術更重要的是先要有一個(關於VR故事)的想法。這就像是找到合適的紅酒來灌滿一個空瓶子的過程,然後你真的去找到這些適合自己的紅酒並且真的親手灌進了酒瓶。

許多電影人正在嘗試VR,就像從熟悉的媒介進入另一種全新的媒介一樣,試圖創造一種講故事的新方式。我個人認為VR就是另一種敘事方式,它不會替代電影。

Petridis:這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把VR拍成一部電影呢?它不能是一場戲嗎?不能就是一個簡短的故事嗎?畢竟電影是昂貴的。

如果你已經在做VR了,那麼繼續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它真的是一種媒介嗎?為什麼不能是戲劇?為什麼不能只是一個短小的故事?圍繞你的6度空間究竟有什麼?VR真的能挖掘更深層面的故事?

搞清楚這些問題本身就是尋找你的「紅酒」的過程。它不一定複雜、也不一定昂貴。但是如果真的能夠驗證VR是一種能傳遞故事的新媒介的話,那真的很棒。

後記

看Filmatics團隊主創們談拍攝和製作一部VR短片的過程,感覺非常有意思。他們帶著自己在傳統影視製作上的經驗,在一個被打破框架的空間中,試圖想出各種已知的辦法去探索這個其實自己很陌生的、毫無把握的6度象限。對VR作為媒介的功能心存質疑。而這種邊質疑邊尋找解釋的過程,正是我們進入一種全新領域的過程和樂趣。

所有的答案都是未知。谷歌、臉書誰也不能現在就肯定VR是不是一種新媒介?VR敘事是不是一個偽命題?當然對這一切的否定也需要被驗證。與此同時,每一個命題相信每個人找到的答案也都會不同。但是我們似乎沒有別的出路。尋找就是人類進化的本能和方式。否則你也可以永遠選擇待在已知的、熟悉的、低維空間中。

相關閱讀:

VR腳本創作:如何讓觀眾擁有沉浸感

景框概念不存在了 如何在VR作品中畫故事板

谷歌VR導演談VR影像(下):如何用興趣焦點進行剪輯

視場角、角色及情感感知 VR敘事實驗的要點分析

[資訊來自NFS IN2原創資訊轉載請註明來源及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虛擬現實影像 的精彩文章:

三星曝了最新版VR三件套 為啥我們一點也不興奮
Facebook全線進入360直播時代 全景相機迎來小高潮
成為沃茲:一個VR吉祥物的黯然離場
《攻殼機動隊》VR曝光 體驗「寡姐」斯嘉麗信仰之躍
直播搜索顛覆巨頭:Snap機器視覺和新演算法重新定義相機和用戶

TAG:IN2虛擬現實影像 |

您可能感興趣

微縱晚報 VIVO領先蘋果將全球首發屏幕下指紋解鎖
前瞻蘋果發布會AI技術,全新解鎖方式開啟刷臉時代
屏幕指紋解鎖,vivo要首發?
周琦做好三點,尤其是最後一點,立足NBA各種問題全解鎖
聯想ZUK Edge發布,驚艷外形,旗艦配置,指紋解鎖是亮點
盤點動漫中那些摸頭殺瞬間,這項技能解鎖的關鍵在於顏值,懂否?
解鎖一個算我輸!盤點CS:GO里的那些無解成就
指紋、刷臉不足為奇 日本正開發握拳解鎖
肯達爾全透視上陣牛仔布片遮兩點 解鎖新潮流頻捋發獲保鏢護駕
除了全屏和面部解鎖,蘋果的前置攝像頭也將有 AR 功能?
vivo同時發布了兩項指紋解鎖技術,看起來都非常酷!
跟ISEUL一起解鎖你的初顏密碼,任性到停不下來!
高通發布第三代超聲波指紋:屏下隱藏式解鎖終於到來
vivo走向國際化第一步 全球首發屏幕下指紋解鎖
尷尬,蘋果發布會上首次通過面容ID解鎖失敗
【前沿】vivo國內首發隱形指紋!按下屏幕就解鎖
史上最具特點的尷尬穿幫鏡頭,那姑娘是怎麼做到的?瞬間解鎖
iPhone X發布,段子手的節日也到了,面部解鎖被黑慘
vivo全球首發屏下光學指紋解鎖:全面屏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