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史 太 Long

從元朝開始的所有包公戲,除了包拯的名字是真的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文吳鉤


1.包公的臉是黑色的嗎?


在京劇以及眾多地方戲中,包公的臉譜是黑色的。電視劇《包青天》里的包拯相貌,雖然不像戲劇里的那麼誇張,但也是黑如奧巴馬,直讓人懷疑,包拯是不是有非洲血統。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京劇里的包公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電視劇里的包青天


「黑包公」當然是坊間文人想像出來的形象,史料從未說過包拯面如黑炭。倒是清代有一位在包拯故里廬州當知州的學者,看了廬州包公祠供奉的包拯像,曾說道:「公肖像滿天下,向時所見,皆稜角峭厲,使人汗駭僵走,不敢仰視。今奉命守廬,拜公於香花墩上,嶽嶽懷方,和藹溢於眉睫,無外間妄塑非常狀,甚矣人之好怪也!」可見包拯相貌並無「非常狀」。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故宮南薰殿舊藏包拯畫像

故宮南薰殿舊藏曆代名臣畫像中,也有一幅包拯畫像,繪出的包拯形象長得濃眉大耳,面目慈祥,與一般士大夫沒什麼不同。南薰殿舊藏包拯畫像繪製的年代相當早,很可能是從宋代傳下來的,顯然是我們了解包公相貌最可靠的圖像史料。


2.包公的官服是這樣子的嗎?


電視劇《包青天》中的包青天,穿著一身花里胡哨的「官服」。這絕對不是宋朝人的服裝,而是後世舞台上的戲服。另一部電視劇《神探包青天》中,包拯的官服不那麼花哨了,不過胸前卻綉了一個花鳥圖案。這樣的圖案,叫做「補子」。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神探包青天》劇照


「補子」是明清官服的標配,但宋朝的官服卻是沒有「補子」的。宋代官服為單色,沒有什麼花哨的圖案,只以顏色來區分品秩,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綠色,九品以上青色。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宋朝官服


3.包公主政的開封府真的有三口鍘刀嗎?


傳說開封府有「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三道鍘刀,龍頭鍘專殺貴族,虎頭鍘專殺官吏,狗頭鍘專殺平民。


實際上,包公的這三口鍘刀也是民間文人幻想出來的刑具,歷代都未見將鍘刀列為行刑工具,很可能是入元之後,民間文人從蒙古人用於鍘草的鍘刀獲得靈感,才想到了給包公打造一副銅鍘的情節。但由於戲劇、小說傳播極廣,許多人都真的相信包公有三口鍘刀。


今天建於開封市的人造景區——開封府,按照清代衙門樣式與民間傳說「複製」宋代的開封府,裡面也安放了三口鍘刀,實在太誤導遊客。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偽造的開封府三口鍘刀


4.包公有尚方寶劍嗎?


戲劇里的包公還有一口皇帝御賜的尚方寶劍,可以「上斬昏君,下斬佞臣」。毫無疑問,這也是坊間小文人想像出來的東西。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文人想像出來的尚方大寶劍


宋代並沒有御賜尚方寶劍的制度,要到明代萬曆年間,才出現了尚方寶劍之制,皇帝才經常給出巡的監察御史賜尚方寶劍,賦予持劍人「如朕親臨」、「先斬後奏」的超級權力。但這東西,宋朝人是沒有的。


5.包拯身邊有沒有公孫策這個人?


答案是:沒有。公孫策是民間說書人根據清代刑名師爺角色塑造出來的文學人物,歷史上並不存在這一號人。別說公孫策這個人,就是公孫策所代表的師爺這一角色,宋朝也是沒有的。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這個公孫策,是虛構的


師爺流行於明清時期,有專職的刑名師爺、錢穀師爺等,這是因為:明清的地方編製簡略,朝廷沒有給州縣長官配備專業的幕職官;同時,朝廷以八股取士,選拔出來的地方官,對「兵刑、財賦、河渠、邊塞之利病,皆以為無與於己,而漠不關其心。及夫授之以官,界之以政,懵然於中而無以應」,由於地方長官嚴重缺乏司法、理財等專業技能,因此不得不依賴刑名師爺、錢穀師爺對付公務。


而宋代的地方政府,一般都配備有主持具體公務的幕職官,比如開封府,設有判官、推官、司錄參、左右軍巡使、軍巡判官、左右廂公事幹當官,都是負有司法職能的幕職官,根本就不需要公孫策這樣的刑名師爺。


順便說一下,包公戲中的展照、王朝、馬漢,也都是虛構出來的人物。


6.包公當過幾年開封府尹?


拜戲文影響所賜,在我們的印象中,包公與開封府幾乎是相捆綁的。很多包公審案故事都發生在開封府。但實際上,包拯擔任開封府府尹的時間非常短,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只是在包公的光芒之下,其他開封府尹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了,其實他們當中大多都是聲名完全不亞於包拯的一代名臣,比如歐陽修、張方平、蔡襄。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開封府題名記碑


今天在開封市博物館,收藏有一塊開封府題名記碑,上面銘刻了從宋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到宋徽宗崇寧四年閏二月開封府歷任府尹的名錄。其中你找不到包拯的姓名,這又是為什麼?相傳是因為歷代參觀這塊開封府題名記碑的人,都要摸一下包拯的名字,時間久了,居然就將包拯姓名抹掉了,只留下一個小坑。不過這個傳說也未必可靠,說得好像那些遊客都練過「大力金剛指」似的。


7.包公又叫做「包文正」?


在一些戲文中,包拯又被稱為「包文正」。「文正」是謚號,但包拯的謚號並不是「文正」,而是「孝肅」。顯然,「文正」只是民間文人贈送給包公的溢美的私謚。


在宋人的觀念中,「文正」是「謚之至美,無以復加」。既然是至美至榮之謚,當然不可以輕易與人,北宋一百餘年,能獲得「文正」之謚的士大夫,屈指可數,只有那些堪稱為士人典範中的典範,才可以得到「文正」的賜謚,比如范仲淹。以包拯當時的政聲、成就,還夠不上謚文正的資格。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人造景區「開封府」


8.包公戲講的故事,都是真的嗎?


宋朝並沒有包公戲,包公戲是從元朝興起的,盛行於明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包公戲講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元朝以降的文人虛構出來的,都不是宋代發生的真事,包括那個著名的「狸貓換太子」、「陳世美與秦香蓮」。「狸貓換太子」可能有故事原型,但這個原型跟宋仁宗沒有關係,很可能是明代文人根據明孝宗的身世演義而來。

誰說包公臉黑?你小時候一定看了假的包公戲



「狸貓換太子」連環畫


從元朝開始的所有包公戲,除了包拯的名字是真的之外(但包文正的謚號也是假的),其他的全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將包公戲當成文藝來娛娛情倒沒什麼,如果以為那戲文里講的是宋朝歷史,那就被文人帶進陰溝里去了。


有網友給我留言說:「包公戲的真偽都無所謂,主要是老百姓對於黑暗勢力無奈而幻想出來的精神寄託!不要連這點念想都搞得飛灰湮滅了。」說得似乎有點道理。但是,如果你了解宋代的司法制度,就會發現,真實存在過的宋朝司法制度,可是遠比文人捏造出來的包公故事更煥發出文明的光芒,更值得懷念。


對宋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閱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薩特、波伏娃和杜拉斯的墓地前,永遠有崇拜者來緬懷
馬雲再登美國《財富》封面:這是中國第一位世界級商界領袖
春遊、賞櫻及中產階級焦慮
別黑大甜甜了,《新·金剛》沒有一個性格豐滿的角色好嗎?
LGBT代孕之路:我們的娃來自地下交易

TAG:南都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都說包公臉黑,他的臉卻比包公的臉還要黑
包公臉真的有那麼黑嗎
不要再被矇騙了!包公的臉一點都不黑,人家白著呢
歷史上的包公,臉其實並不黑,那是誰讓他的臉變黑了?
包公其實不是黑臉他只所以黑是因為這件事沒做好
包公也有黑歷史?解讀包公與這位陪嫁女那些不為人知的秘事
包公為什麼只能出現在宋朝?薪水說明了一切
十元紙幣中的「黑包公」,看到這樣的一張可以換一輛寶馬
這隻「包公臉」的貓贏了!連主人新買的被子都不放過…
傳說包公扔了一塊端硯在江中,還真有一個官員去打撈了
這部影片濟公變包公捉妖怪也就罷了,竟然還有最丑公孫策談感情?
夫妻承包公司小食堂,一天15塊錢,這些菜式看起來真不錯
為什麼說包公親自審理狸貓換太子一案,是歷史的杜撰?
為什麼說包公審理狸貓換太子一案,是歷史的杜撰?
都說包公長的黑,但事實上他真的不黑
防晒|拒絕包公臉,我們白著呢!
再帥也架不住這樣折騰,陳坤變老,古天樂比包公還黑!
開封奇談:我從來沒見過這麼白的包公!
喂,朱珠and包公子姐兒,你們時裝周的內衣都哪裡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