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楚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國,最後為何沒有實現?

楚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國,最後為何沒有實現?


要說天子腳下最不聽話的孩子,那必須得是楚國,當時的四大「少數民族」分別是「西戎」「東夷」「南蠻」「北狄」,楚國就是這其中的南蠻。


你看看中原各大諸侯都叫什麼秦某公、宋某公、晉某公等等,唯獨到了楚國這裡就來了個楚庄「王」,楚成「王」;就拿楚莊王而言,在天子腳下叫楚莊王,到了國內又叫「荊庄王」,可見楚國的特殊性,畢竟人家在當時是「少數民族」,南蠻之首。



楚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國,最後為何沒有實現?


從「假王壓真公」窺見楚國的獨霸心理


周襄王十三年,宋襄公在鹿地首次會盟諸侯,還以盟主之位自居,楚成王早就看他不爽了,沒實力談什麼盟主?結果宋襄公沒有經過楚國的同意又在當年秋天約定盂地匯合諸侯。



楚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國,最後為何沒有實現?


盂地之會,宋襄公仿效齊桓公的做法,訂立盟約,這時楚成王便問,誰來當這個盟主呢?宋襄公說,有功的論功,無功的論爵。


宋國是公爵,爵位最高,按照宋襄公的說法自然是他來當這個盟主,楚國是子爵比宋國整整低三個級別,連齊國都比不上。楚成王說道,楚國早就稱王,這個盟主的位子自然應該讓他來坐,宋襄公罵他「以假王壓真公」,楚成王雖是天子分封的諸侯,心中卻是「楚王」,自然不會讓宋襄公當上盟主,宋襄公求霸不成,最後還成了楚國的階下囚。



楚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國,最後為何沒有實現?


問鼎中原


「邲之戰」後楚國打敗晉國,威震天下,後為稱霸中原大力北上,將宋國打得幾乎滅國,而作為宋國盟友的晉國居然無力相救,之後魯國臣服楚國,楚國又與齊國通好,一時間楚莊王坐鎮中原幾乎無敵於天下,霸權完全掌握在了楚國手上。


楚莊王以抵禦外敵為理由,攻陸渾之戎,陳兵洛邑郊外,周定王知道楚莊王聲勢浩大,派王孫滿前去犒勞楚軍。



楚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國,最後為何沒有實現?


楚莊王問王孫滿周鼎有多重,意欲取周而代之,王孫滿雖然嚇了一跳,但還算是一個比較機變的人,不然怎麼在天子身旁混,於是說道,鼎不在於輕重而在於德行,「周德雖衰,天命未改」。楚莊王見時機還未成熟,便使楚軍退去。


你一定會感嘆為什麼楚莊王不推翻周王室


楚莊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楚國的言行與作為可以看出當時楚國在中原諸侯國當中的特殊地位,雖然「問鼎」不成,但當時的楚國處在巔峰期,甚至已經擁有和周王室抗衡的力量。



楚國是第一個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諸侯國,最後為何沒有實現?


那麼為什麼楚莊王不推翻周王室呢?這裡除了實力方面的考慮之外,更多的原因還在於當時「稱霸」的思想深入人心,而稱霸最大的前提是在天子腳下活動,沒有了天子也就失去了權威;就像在學校里好好學習是為了拿全班第一,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當老師,沒有了老師這一權威,就沒有了競爭的氛圍,班級第一也就失去了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鄧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皇位傳孫不傳兒,背後的原因令人心酸不已
顯赫一時的太平天國聽王陳炳文因投降由王爺變成一個大清三品官
中國人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不承認,這6大證據不由得你不信
朱元璋幼時偷牛給玩伴吃,卻換來了四大開國功臣!
史上這六位洞徹天機的神人廣為人知,但還有一位更神,卻不為人知

TAG:小鄧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統一天下的不是楚國,而是秦國呢?
為什麼統一天下的不是楚國,而是秦國呢?
戰國末年秦楚爭霸,為何最終統一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楚國?
楚國最亂的時期,若非這5個人,楚昭王就成亡國之君
這個縣曾是上古強國,後來被楚國所滅,今天有個成語就是嘲笑他們
魯國一直都是齊國的菜,為何最後卻讓楚國給吞併了?
為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最強大的楚國?
單挑周王朝的楚國那麼牛,為何會被中原諸國瞧不起?
這四個原因,使楚國失去了與秦國一爭天下的機會
此國滅了楚國,本可取代楚國成戰國七雄,卻因家裡出了件事,功虧一簣
為何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最強大的楚國?
戰國時坐擁半壁江山的楚國,為何讓秦國統一了天下?
楚國曾是一代霸主,為什麼後來統一六國的會是秦國?
秦國用五張羊皮,跟楚國換回一個奴隸,從此奠定了秦國的崛起
春秋戰國楚國人到底來自於哪裡,有人說是蚩尤後代
說孫武:我不是踏不平楚國,而是故人已去,贏了天下又如何
她是首個因宮斗而出名的后妃,楚國因她而走向衰亡!
楚國有一位國王,短短時間打敗晉國,一鳴驚人,不愧是一代霸主!
楚國在戰國時期乏善可陳,為何於秦末卻迸發驚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