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伯駒與《游春圖》

張伯駒與《游春圖》

張伯駒一生收藏了許多書畫珍品,其中收購《游春圖》的故事頗具傳奇色彩。

張伯駒與《游春圖》

晚年張伯駒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清室被遷出紫禁城,末代皇帝溥儀被驅逐出宮,大量故宮珍寶被溥儀帶到天津,後再被攜至偽滿洲國「首都」長春。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倉皇出逃,長春的偽滿皇宮被洗劫一空,也有不少書畫珍寶流落於東北民間。至1946年初,故宮散失書畫開始在東北出現,引起了當時國內各大收藏家們的極度關注。不久,這些書畫珍寶又陸續現身北平(即北京)。其中就有《游春圖》這一稀世珍寶。

《游春圖》是隋代著名畫家展子虔的傳世作品,是中國山水畫中獨具風格的畫作,亦是中國現存最古的捲軸山水畫,更是一件為歷代鑒賞家所珍視的名畫,在世界上可與梵高的《鳶尾花》、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相媲美,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後幾經輾轉,到民國初年《游春圖》實際上歸溥儀所有了。到此時,《游春圖》這幅無價之寶已被北平琉璃廠一家古玩店老闆穆蟠忱,從長春一家古玩店花很少的銀子買下來了。穆蟠忱回到北平找到琉璃廠玉池山房經理馬霽川,他們認為這是個發大財的好機會,想暗地設法同滬商聯繫,悄悄將此畫轉手洋人,以獲巨額之利。

對於故宮珍寶面臨散落損毀的危局,時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北平美術分會理事長和華北文法學院文哲系教授的張伯駒是一邊痛心,一邊關注。一天,張伯駒吃過早點,正和夫人潘素在家裡論字說畫,忽有人叩門。來人是位中年男子,他向張伯駒夫婦悄悄地報了個信:馬霽川他們得到了《游春圖》,並準備通過滬商賣給外國人。張伯駒聽了來人的話後,怒不可遏,大聲罵道:「馬霽川難道你真要成為民族的敗類嗎?」他心急火燎、不敢耽擱片刻,急忙來到玉池山房,碰到要外出的馬霽川。張伯駒便開門見山問道:「馬掌柜,聽說展子虔的《游春圖》尚在你手裡?你打算怎麼辦?」馬霽川倒也老實承認正在尋找買主。「你開個價吧!」張伯駒極力淡然地說道。馬霽川多年從事文物買賣,尤其精於書畫,更兼字畫裝裱名家,深知《游春圖》的價值所存,更知道張伯駒是最好不過的買主,兩人可謂知己知彼。馬霽川說:「只要你拿得出800兩黃金,這無價之寶就歸您了。」馬接著又說,「我可不敢敲你的竹杠,這《游春圖》舉世無雙,是真正的國寶。這畫要是賣給別人,比如換個洋人,少說也得1000兩黃金。」張伯駒嚴厲地說:「馬掌柜,你怎麼忘記了你是中國人呢!這展子虔的《游春圖》是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誰要是為了多賺幾條金子,把它轉手賣給洋人,誰就是民族的敗類,千古罪人!」據張伯駒所知,馬霽川在收購這幅面時所付並不多,現在卻叫價800兩,明顯是虛高之價,根本不可能成交。自己雖也曾家財萬貫,但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縱然是傾家蕩產,也抵不上此數。為了使《游春圖》不落到洋人之手,張伯駒又急忙找到著名古文字學家于思泊,一起來到故宮博物院,報告馬衡院長,建議應由院方收購此畫,歸國家所有,如院方經費不足,他願意出面周轉。不過馬衡以院方經費不足無力收購作為回應。同時致函北平古玩商會,不準此畫出境。

張伯駒更加著急,無奈之下決定個人出面賭一把。他經過認真思考,決定先給賣方施加壓力,使其不敢輕易把《游春圖》賣給外國人,只要留在國內,便可從長計議。於是,他單槍匹馬上陣了。張伯駒走遍琉璃廠古玩鋪子,到處傳話:「《游春圖》屬於國寶,此畫卷萬萬不能出境。」很快,國寶《游春圖》在個人手中待售的消息傳遍了北平文化界。

馬霽川萬沒想到《游春圖》一事竟鬧得滿城風雨,再僵持下去恐怕於己不利。迫於輿論的壓力,只好同意由墨寶齋的掌柜馬保山作為中間人出面周旋,洽談《游春圖》由張伯駒收購一事。於是,馬保山接受張伯駒的邀請,到崇文門外國餐廳赴宴,商談購買《游春圖》之事。馬保山被張伯駒維護國家尊嚴、保護文物的精神所感動,決心全力以赴玉成此事。馬保山立即找到了自己的摯友、琉璃廠崇古齋老闆李卓卿,在他們二人的合力疏通下,馬霽川、穆蟠忱最終同意要價200兩黃金將《游春圖》賣給張伯駒,但要港條(港條黃金成色好)。

當張伯駒最初接到馬保山的電話時,曾激動地大聲嚷道:「我感謝您,我代表我們的子孫後代謝謝您!」電話一掛,仔細一想,張伯駒又犯愁了。當時,200兩黃金絕非一個小數目,對張伯駒來說已力不從心。十幾年裡,他手裡的錢幾乎都買了古書古畫,萬貫家財已經用盡,因屢收宋元巨跡,手頭拮据。表面上家大業大,其實,內里早已困窘了。因此前不久,文物收藏鑒賞家靳伯聲為所藏有北宋著名畫家、詩人文同作跋的范仲淹《道服贊卷》尋找買主。張伯駒一見:此帖是范仲淹為友人所制道服撰寫的贊文,也是范仲淹唯一傳世手跡。此帖為楷書,行筆瘦勁,風骨峭拔如其人,誠得王羲之所書《樂毅論》筆法。卷中宋印鮮艷奪目,北宋文同之跋亦極罕見,張伯駒見此真跡食不甘味。為此張伯駒變賣部分家產又加以舉債,以110兩黃金才將《道服贊卷》購買到手,因此,手頭也日益拮据起來。這一夜,張伯駒久久不能入睡,一是興奮,二是考慮上哪裡弄那麼多金條!

為能儘快得到《游春圖》,免得夜長夢多、節外生枝,思來想去,最後張伯駒決定只好忍痛將自己位於弓弦胡同佔地15畝的房院出售。這是一處豪宅,原為大清太監李蓮英私邸,也是張伯駒最有價值的家產了。裡面有四五個小院子,花草、果樹、芍藥、牡丹都有,好幾個會客廳、長廊,一向追求雅緻生活的張伯駒十分喜愛這所宅院,但為了購買《游春圖》,張伯駒已顧不上考慮其他了。經過與相鄰的北平鋪仁大學幾經討價還價,張伯駒忍痛將豪宅易主,最終以2.1萬美元出售了。張伯駒又將美元換成20條黃金,因不是港條,成色差,還是湊不夠事先商定的黃金兩數。怎麼辦?潘素看到張伯駒真是沒辦法,她便打開自己不輕易打開的箱子,拿出一包一包的衣服,從箱子底層取出一個包裹,一層一層地打開,縷縷金光閃爍。她用手撫摸著心愛的首飾,看了一會兒,又一層一層地包好,遞給丈夫說:「差人去把它賣掉吧。」伯駒忍痛又賣掉了夫人的首飾。到了約好的成交之日,張伯駒、李卓卿同到馬保山家辦理手續。李卓卿又請來自己的一位會鑒別黃金成色的黃姓親戚,對金條進行成色鑒別,以試金石驗之,因其成色太差,只有足金130多兩。最後,張伯駒答應儘快想法補齊,並由馬保山擔保,李卓卿才親手將展卷交給了張伯駒,至此,《游春圖》才最終為張伯駒所購得。後經幾次補交,到補足170兩黃金時,歷史的時針已指向1949年初,此時北平已和平解放了,新舊交替,社會快速變革,穆蟠忱、馬霽川已無暇顧及舊賬了,張伯駒這才不再補交黃金了。

直到1970年的一天,張伯駒在北京見到馬保山時,還問當年購畫所欠的黃金怎麼辦。馬說:「形勢變了,對方完了,我也完了,你也完了,這事全完了。」說完,二人相覷大笑。為答謝馬保山,潘素又繪山水畫一幅相贈,夫婦還與馬合影留念。1980年,張伯駒又書嵌名字對聯一副送馬保山,再示謝意。其聯語是:「寶劍只宜酬烈士,山珍合應供饕夫。」把馬保山的名字借諧音嵌入其中,頗具情趣,同時也可以看出張伯駒的天真和書生氣。

張伯駒在《叢碧書畫錄序》(張伯駒,字叢碧)中曾自述,自己似乎是註定為收藏而生的。而收藏有兩大要件:「才」和「財」,前者自不必提,張伯駒是愈來愈豐,已具有令人驚嘆的鑒賞本領,而後者,已到崩潰的邊緣了。

《游春圖》描繪的是貴族們游春時的情景。圖中展現了水天相接的廣闊空間。青山疊翠,湖水融融,士人或策馬山徑,或駐足湖邊,仕女泛舟水上,熏風和煦,微波粼粼,桃杏初綻,綠草如茵。全圖以自然景色為主,放目遠眺:青山聳峙,江流無際,花團錦簇,湖光山色,一片春光明媚。人物、佛寺點綴其間。濃烈的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機。畫圖色彩濃麗厚重,以青綠的色彩為主調,人物、馬匹和建築物也施以紅、白等色,既統一和諧,又富有變化,代表了中國山水畫的早期風貌。隋代《游春圖》的創作,標誌著我國的山水畫即將進入成熟期,藝術上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結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樹木若伸臂布指」繪畫的早期幼稚階段,使山水畫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全畫富麗而古艷,充分展示出我國早期山水設色的「青綠重彩、工細巧整」的樣式。自此始開青綠山水之源,啟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游春圖》境界闊大,氣宇軒昂,色彩明麗,這不僅是這幅面的特色,也是早期綠水青山畫法的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對推動綠水青山的畫法起了重大作用。

《游春圖》是長卷,為絹本,橫80.5厘米,設色縱43厘米。作者展子虔,是北齊至隋朝之間的一位大畫家,擅畫山水人物,他的山水畫成就很大,宋朝的《宣和畫譜》稱讚他「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畫被後世視為「唐畫之祖」。這幅畫是他傳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年代最早的著名畫家所繪的捲軸山水畫,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真可謂國之重寶,價值連城。

張伯駒忍痛賣掉弓弦胡同的宅院後,一家人又搬到早年買下的一處住宅名叫承澤園的宅院住下。儘管買下《游春圖》是艱辛備嘗,但他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欣慰和喜悅,很快就把自己的住所更名為「展春園」,一是為了紀念,二是以此表達對此件國寶的珍愛。就在展春園裡,張伯駒每日里還給自己定了一門功課,就是把他所收藏的書畫進行整理編目成書,定名為《叢碧書畫錄》。

張伯駒購買《游春圖》後月余,時任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秘書長的張群來到北平,聞聽此事後即派人找到張伯駒家,轉告張群的話說:「願以500兩黃金再把《游春圖》從張伯駒手中買走」。聽了這位來客的話,張伯駒說:「這位秘書長可真稱得上豪富,500兩黃金視若等閑,而故宮博物院卻連維持正常的業務經費都沒有,真是沒法比呀!」接著,他非常氣憤地告訴來客:「凡經我張伯駒收藏的東西,一概不轉賣給別人,不管他是誰!」斷然予以拒絕。馬霽川聞聽此事後,頗感後悔,但木已成舟,也只能是懊悔而已。

後來,張伯駒因收藏《游春圖》,而自號「春遊主人」,一直都沉浸在能購得《游春圖》這一古之珍寶的喜悅之中。1952年,張伯駒夫婦把展子虔的《游春圖》、唐伯虎的《三美圖》連同幾幅清代山水畫軸均以原價轉讓給了故宮博物院。自從張伯駒收到《游春圖》後,不知有多少人願出高價求購,他都決不出手。但在這時能毫不猶豫地將這稀世珍寶轉讓給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非常難得。所以,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稱讚張伯駒這是難能可貴的愛國之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許廣平在《魯迅全集》出版前後
「為人民服務」成為黨的宗旨內情
魯迅研究新論五則
世界上最早的核試驗
張作霖的「人情味」

TAG:文史精華 |

您可能感興趣

《虢國夫人游春圖》徽廟摹張萱
賞畫 | 唐 張萱 《虢國夫人游春圖》
王鐸題趙佶《虢國夫人游春圖》 欣賞附全圖
文物介紹——唐代畫家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
文物介紹——隋朝畫家展子虔的《游春圖》
漢橋話畫:趙喦《八達游春圖》鞍馬人物傳世佳作
《虢國夫人游春圖》解密
明崇禎刻本《杜子美沽酒游春記》
夕禾宋錦 虢國游春
閱讀與欣賞 風俗畫,游春圖《詩經 溱洧》賞析
台北故宮珍藏五代後梁趙喦《八達游春圖》里的時代痕迹
漢橋話畫: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山水畫卷《游春圖》
漢橋話畫:《虢國夫人游春圖》中「虢國夫人」究竟是哪位?
展子虔《游春圖》帶出的一段歷史迷案
金豬送福!《大話西遊》手游春節活動大揭秘
隋代展子虔「游春圖」為後世的青綠山水畫樹立了一個標杆
漫筆游春
一幅虢國夫人游春圖,呈現盛唐宮廷生活的驕縱
重點推薦「劉大為游春圖」 誠尋大收藏家
《夢幻西遊》手游春季門派調整測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