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統一進程中的名相,卻都落得如此下場
中國歷史進入到戰國時期的時候,儼然成為了各大國相繼崛起的歷史。戰國初期,魏國率先崛起,成為戰國第一雄國;而後楚國、齊國相繼崛起。直到戰國中期,秦國才真正開始崛起。
縱觀秦國崛起的過程,一旦崛起,便愈發不可收拾。最終,秦國掃平六國,一統華夏。在秦國崛起統一的進程中,良相的作用可謂至關重要。在秦國整個崛起的歷程中,有名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們各有千秋,交相輝映,以自己的青春熱血推動著秦國的崛起和統一。
第一位:商鞅
大秦崛起第一功臣,改變秦國國運的第一人。他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戶籍制度, 實行什伍連坐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 、嚴懲私鬥、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改法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公元前349年,商鞅在秦國實行第二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開阡陌封疆,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 、推行縣制等改革方略。
商鞅實行的這兩次變法,史稱「商鞅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商君之功,天地可鑒!
第二位:張儀
秦國歷史上僅次於商鞅的又一名相,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張儀首創了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
張儀以其出色的口才,傑出的謀略,使秦國在戰國時期縱橫捭闔,雄起于山東六國。時人評價張儀曰: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第三位:魏冉
秦國丞相,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之舅。
秦武王23歲因舉鼎而死,沒有兒子,各兄弟爭位。魏冉實力較大,擁立了秦昭王,亦幫秦昭王清除了爭位的對手。
之後魏冉憑著他與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國獨攬大權,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
曾保舉白起為將,東向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戰績卓著,威震諸侯,「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秦」。
魏冉一生主要有兩大貢獻:一是扶立了秦昭襄王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二是發掘並培養了秦國戰神白起。
第四位:范睢
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并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係。范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
公元前前266年,秦昭襄王廢太后,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
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范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
范睢在秦昭襄王時代大放異彩,是秦國歷史上繼商鞅與秦孝公、張儀與秦惠文王之後的有一對絕佳的君臣組合。
縱觀秦國名相,能得善終者寥寥無幾。真不知這是他們的悲哀,還是秦國的悲哀,亦或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剛果盆地兩個國家國名相同,首都挨在一起,我們如何區分的?
※一代名相魏徵,後代家道中落,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救濟一下吧
※為秦國的統一鞠躬盡瘁4位名相,商鞅上榜,竟還有敵人幫自己?
※歷史上最有淵源的兩位皇后,不止姓名相同,遭遇也是如此相似
※他靠裝死才能撿回一命,最後竟成了助秦國一統天下的一代名相
※這兩位名相大器晚成,他們的愛情卻是截然相反!
※此人首創「遠交近攻」,堪稱秦國一代名相,如今卻還有成語在罵他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相,當然是我一家之言
※一名相出一上聯,蘇軾到死都沒想出下聯,明朝一落魄秀才輕鬆對出
※新加坡首都名和國名相同,而與新加坡一樣國家還有哪幾個?
※小孩爭搶果子,他卻巋然不動,還產生一成語,長大後成一代名相
※北宋一代名相,為了施政連皇帝都綁架,卻活成了歷史書中的完人
※此人是中國歷史上最牛宰相之一,一生換了6個主人,卻成千古名相
※秦國名相范雎到底是不是間諜?不僅削弱趙國,還廢了兩位秦國名將
※上聯: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考生作答下聯很經典
※此人是大宋名相曾三起三落,經他之手又培養出了三個著名宰相
※千古絕對!上聯: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下聯更經典
※本來是家徒四壁、一介布衣,被苻堅起用之後,成為了一代名相
※一皇帝,不想做皇帝,被架上皇位,病重立詔,名相又跳出來讓重寫
※此人隨時一代名相,卻以人乳為食,小妾比皇帝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