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憨山大師:福慧雙修如何修?

憨山大師:福慧雙修如何修?



憨山大師:福慧雙修如何修?




憨山大師:福慧雙修如何修?


佛言。汝等比丘。每於辰朝當自摩頭。此語最為親切。老人每每思之。吾佛慈悲。痛徹骨髓。常謂末法比丘。多所受用。安居四事種種供養。各各自謂所應得者。更不思我是何人。物從何來。為何而受。所以知恩者希。而報恩者少。特未一摩其頭耳。苟回光一摩其頭。則不覺自驚曰。吾為何剃除鬚髮。不與俗人為伍耶。苟知形與俗異。則居不敢近俗。身不敢入俗。心不敢念俗。如此則樂遠離行。不待知識之教。而自發勇猛。入山唯恐不深矣。又安忍混從市俗。縱浪身心。為無慚人。作無益行耶。


自覺禪人。向住人閑。來匡山。禮老人。願枯心住山。修出世行。老人因示之以福慧雙修之行。


修慧在乎觀心。修福在乎萬行。觀心以念佛為最。萬行以供養為先。是二者。乃為總持。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動念。皆是妄想。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成凈土因。是為樂果。若念佛心心不斷。妄想消滅。心光發露。智慧現前。則成佛法身。然眾生所以貧窮無福慧者。由生生世世。未嘗一念供養三寶。以求福德。直為生死苦身。念念貪求五欲之樂。以資苦本。今以貪求一己之心。轉而供養三寶。以有限之身命。隨心量力。供養十方。乃至一香一華。粒米莖菜。則如滴水入滄溟。一塵落大地。縱海有枯而地有盡。其福無窮。故感佛果華藏莊嚴。為己將來自受用地。舍此則無成佛妙行矣。禪人如生疲厭。當自摩頭。則自發無量勇猛也。

——《憨山老人夢遊集》之示自覺智禪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蟬友圈佛旅網 的精彩文章:

虛雲老和尚:勿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一生二十個般舟佛七的妙蓮老和尚,為你詳細開示念佛法門的奧妙
著名中醫:不是要吃素,是看清了不敢吃肉
成全!——兩個小男孩的舉動讓全世界感動!
佛源老和尚: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

TAG:蟬友圈佛旅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憨山大師:《師心銘》
【憨山大師】《師心銘》
憨山大師:士貴乎志,志貴乎修也
憨山大師:有志君子,豈容情於自己哉?
憨山大師:觀心銘
憨山大師《師心銘》
憨山大師 修悟下手處
憨山大師:志道者,損之為貴
禪宗墨跡:憨山大師行書
憨山大師:無情佛性義說
【憨山大師】《觀心銘》
憨山大師:念佛與參禪
憨山大師:觀心說
【憨山大師】《誠心說》
憨山大師:念佛法門的關鍵是什麼?
書法-憨山大師書法《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之一,佛性怡然!
憨山大師書法,靈動!
憨山大師《書法鉤玄》
憨山大師山居詩
憨山大師書法《永嘉證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