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6個月到3歲,這樣帶孩子逛超市,早教的錢都省了!

6個月到3歲,這樣帶孩子逛超市,早教的錢都省了!

大J的話

前段時間做了一次關於0~3歲認知啟蒙的直播(需要回看的,可以去新浪微博或者下載「一直播」App,ID都是「大J小D」)。自己講的過程又發現了兩個也許被大家低估的方面,今天先說第一個。

我們現在都知道,對於孩子的認知啟蒙,最好的途徑就是「從玩中學、不要教」。於是,我們會花很多錢投資繪本玩具,還有上早教班。我們也會根據各種早教啟蒙的知識點去學習如何和孩子玩,如何引導孩子掌握那些認知知識。

但也正因為現在過分強調「從玩中學」,這也無形讓很多媽媽特別焦慮,沒讀完繪本是不是就沒學到啊?孩子玩玩具時就是不按照我說的玩啊?平時我都要上班,沒時間引導怎麼玩玩具啊?

這個焦慮的最大源頭就是,我們忘記了,玩具、繪本、早教班,這些都是載體而不是目標。玩具按照我們說的這樣玩的確可以開發某個認知,但這不意味著孩子沒聽你的方法那樣玩就不是有益的。同樣的道理,讀繪本玩玩具,的確也是認知啟蒙的一部分,但這不意味著每天必需有一段時間孩子坐著配合你玩,這就叫認知開發。生活才是真正的一個大課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帶孩子去超市的經歷?其實逛超市這件事,也是可以不斷延展變成一項認知啟蒙的。我今天就想和大家說說,我是如何從6個月到三歲,帶著小D逛超市來開發認知的。

6個月:感官刺激、語言啟蒙

從小D6個月開始,我就帶著她逛超市了。但作為早教啟蒙了,這裡就需要有個前提,讓孩子有足夠的視野,這時就不能坐在躺在推車裡了,我有時是背在背帶里,有時是放在超市可以供孩子坐的的購物車。

超市裡人聲、背景音樂聲、貨架上玲琅滿目的商品、形形色色的購物者,這些都是很好的感官刺激(當然,避開購物高峰),而且這樣的感官刺激是多維度的。

同時,我在選購任何東西時,都會自帶配音,「小D,媽媽今天要買西紅柿。這就是西紅柿,西紅柿是紅色的,圓形的,非常光滑,你摸摸看」。這樣的描述就是語言啟蒙,而我在描述中又會側重於形容詞的運用,這其實也是感官啟蒙,小D視覺看到的東西,我賦予了意義「紅色圓形」,她觸覺摸到的感受,我也給予了標籤,「光滑」。

我們曾經花錢上過一個感官刺激的早教班,其中就是拿了很多蔬菜水果給這些小娃娃摸一下、聞一下。所以啊,大家免費的早教機會要利用起來啊!

1歲:二維到三維

1歲前的孩子大部分對於物品的認識都是通過繪本的,這是一個二維的認知,因此我們特別需要注意讓他們這個認知可以從二維過渡到三維。

在小D1歲後,我逛超市時,就不再是一個人自言自語了,而是開始提問,「西瓜在哪啊?這是什麼啊?對,這是牛奶!誰最喜歡喝牛奶啊?哦,是小D,我們一起買牛奶!」那時她還無法很好地用語言表達,但會用手勢來表達。

而有時,在超市也會認識一些新的辭彙,回到家後我也會有意識地去找到相對應的繪本或者玩具,又是從「三維空間過度到二維空間」。在孩子早期,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建立這樣的學習模式:「二維-三維-二維」的循環,是非常好的一個學習方式的培養,而且也會不斷強化他們在生活中學習的動機。

1歲半:觀察和選擇

到了1歲半,小D對於蔬菜水果生活日用品都能準確認識,並且全部都可以說出來了。這時,我們逛超市,就會更多讓她參與到「購物」中。一開始,我會自己先從貨架取出一盒草莓、一盒藍莓,然後問她,媽媽今天要買草莓,你能幫我放進籃子里嗎?這樣的二選一就是最簡單的配對。

之後,難度就會升級,路過整排貨架時,我會告訴她,「媽媽要買蝴蝶結麵條,你能幫我拿一下嗎?」整排貨架貨品更多,選擇更多,這也就需要小D更好的觀察能力,而且也是考驗她聽從指令的能力。觀察和聽指令,這是今後學習很關鍵的基礎。

再之後,我還會在數量上進行一些變化。比如她拿了麵條,我會告訴她,媽媽要兩包,然後帶著她一起數數,讓她建立數字和實物一一對應的數理關係。

2歲:短期記憶能力

我以前分享過,我並不推崇學齡前過早開始死記硬背的認識字。但我在小D2歲後開始有意識引導她注意文字,讓她了解文字的作用,激發她自己內在的興趣,這樣的早期啟蒙是值得去做的。

因此,在購物前我會多做一步,就是在她面前一起寫下購買計劃,每寫一個,我都會告訴她這是什麼,「我們今天要買乳酪,你看媽媽就寫下了乳酪」,然後基本上每次都會寫下8~10個要購買的食物。

到了超市後,我就會問小D我們要買什麼,看看她可以複述出多少個,這就是短期記憶能力的培養。從一開始連1個都需要蒙的,到現在基本上可以準確說出5 6個了,這個過程我也切實看到了孩子記憶力的提高。

2歲半:財商早期啟蒙

根據美國的教育大綱,一般要到孩子3、4歲以後,才開始會分辨各種貨幣單位,明白貨幣的作用等,這也是很多幼兒園會開始進行的教學。就像文字啟蒙一樣,對於財商啟蒙,我也開始做了,但是並不是要求她學會什麼,而是開始引進「錢」這個概念。

2歲半後,每次超市購物,我都開始要小D幫我結賬。這邊超市的結賬台會有個小擱板,我就讓小D坐在上面。每次收銀員掃描一下貨物,顯示出金額時,我就會引導小D看,和她講解。最後結賬時,我就會把錢當著她的面點出聲音,然後交給她,讓她付款。

每次結賬完畢後,我都會帶著她去人流不那麼多的角落,馬上回顧,「你看,剛剛我們買了那麼多東西,一共花了35.5美金。剛剛媽媽給了小D三張10元、一張5元和兩個硬幣,一共就是35.5美金。這些就是錢,這些錢可以買這麼多東西」。這樣一個短小的總結,也是在和她強化錢的作用,以及不同的錢的面值是不一樣的。

3歲:長期記憶力

小D現在快接近3歲了,不僅僅是超市購物,其他任何出門做過的事情,回家後我都會引導小D複述出來,這不僅可以培養表達能力,也是一種長期記憶力的鍛煉。

當然,快3歲的孩子並不是每次都想分享的,但有這個意識,時不時鼓勵孩子複述一下,這就是很好的啟蒙。每次只要小D願意分享,我和她的所有娃娃都會認真地聽,而我也會適當引導,鼓勵她說出更多細節描述(這又和我從她6個月開始進行語言啟蒙時會刻意多引進形容詞呼應了)。

以上分享的這些都是可以不斷疊加的,換句話說,1歲的孩子也是可以使用6個月的方法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和狀態隨意組合運用。

我當時掌握了這個思路後,就感覺一下子開竅了,完全不再焦慮今天沒時間做認知啟蒙了,一起做家務時、坐車的路上、公園玩的時候,只要想得到的地方,我都可以巧妙地融入這些認知啟蒙。也希望今天的這個分享可以給大家更多的思路。

就像我以前說過的,家庭教育啟蒙的本質,不是某個時刻某個時間段,和孩子正襟危坐來「學習」,而是每時每刻、隨時隨地的「潤物細無聲」。

關注微信公眾號:大J小D,看更多精彩文章

哈佛教授說,5歲能講故事的孩子,今後學習成績不會差

學會這3招,孩子上學後的記憶力會高於同齡人水平

「你怎麼總粗心大意?」小時候沒引導,大了不要怪孩子

越會玩越聰明,寶寶長大了,玩耍技能有沒有跟著升級?

不用花錢買玩具|6個超酷的感官遊戲在家和寶寶一起玩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微信公眾號:大J小D

新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正在噹噹、京東、亞馬遜、天貓等各大電商持續熱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3歲前帶孩子這樣逛超市,就是上早教課,上早教班的錢都省了
這樣帶孩子逛超市,早教的錢都省了
半歲後,這樣帶孩子逛超市,比上早教班好太多
為什麼那麼多年輕小夥子去超市當保安,他們到底多少錢一個月?
6歲孩子逛超市,隨手拿一個包子就吃了,超市經理看到後驚喜來了
20元一個火龍果,去超市買太貴,不如自己在家種一棵,10年有的吃!
三歲前帶孩子逛超市,機智媽媽這樣做,連上早教班的錢都給省了
去超市遛娃,省掉幾萬塊早教錢!
逛超市時,90%的人都會「超級難堪」的5個瞬間,你中了幾個?
兄弟倆超市門口賣黑色煎餅,10塊錢一個,一天500個都不夠賣!
1歲小男孩超市被抱走,2個小時之後找到,孩子父母都認不出來了
在日本超市買了一份生魚片刺身,不到300塊就4片肉,您看貴嗎
從超市唱歌到達人秀,這個只有十歲的自閉症小男孩,驚艷了所有人…
美國情侶為省錢,每晚翻超市垃圾桶,每月省上千,還能買房養孩子
同樣1斤的醬牛肉,超市賣40而菜市場賣70塊,到底差在哪?
汪峰14歲女兒逛超市,打扮早熟愛拍照,網友:這還沒成年呢
6個月男嬰被扔在超市2個小時沒人認領,寶媽來了後讓人哭笑不得
蘇寧超市瘋搶72小時:這些年貨讓你有面子又有里子
「我一天跑了6個超市都買不到奶粉,都被中國人買走了!」
楊天真5年沒去超市,只讓爸媽住酒店,晚上12點前沒睡過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