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族是怎麼形成的?--從地緣角度看華夏文明的形成(1)
上次坐觀君說過,會分享從地緣角度看華夏文明演進的文章。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文章。英國簡史會穿插分享。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知識旅程吧。
作者:溫駿軒
原載:地緣看世界
編輯:坐觀君
1
套用一句西方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放在中國身上也是一樣。中國之所以能夠形成今天的版圖,是經歷過5000年的歷史磨合,其間的地緣軌跡異常清晰。我們只需按照歷史的脈絡,隨著中華民族擴張的路線解讀下去就行了。
當然,儘管每一個王朝的循環看似都有些類似,但其實都有各自的地緣重點。如果把握住這一點,才是中國部分的關鍵。
既然準備按照歷史的脈絡來寫,那麼從什麼時代開始亦是一個問題。如果要追要溯源的話,也許要從史前人類走出非洲開始了。這樣的工程實在不是我能承受的,事實上現在也沒有定論。如果從這一塊開始的話,大家又會陷入到DNA的爭論中去。
如果僅從有明確記載的歷史時期開始,那麼
西周的共和元年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公元前841年)。從那時起,中國的歷史就有了明確的紀年。不過對於華夏民族的最初起源,始終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因此我們還是要從炎黃時代談起。這一部分一直到商代,之前都被西方認為是神話時代。當然甲古文的發現讓這部分歷史變得有了可信度,因此中國古代對於這一部分的記載也可以部分採信了。當然,我並不想介入「專家」們對那些生僻的漢字及名詞解讀的爭論當中。我更想做的仍然是用簡單的邏輯關係,結合一部分可信度較高的史料,解讀一下
華夏文明形成的地緣因素。
2
先從全景的角度先審視一下中國的地緣結構。
之前我曾經將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直至海洋的中國疆土稱之為「古中國核心區」,換而言之也就是漢人主要居住開發的區域。而其餘的東北地區、蒙古高原、西域盆地區、青藏高原都被列為曾經的邊緣地區。當然這種分類方法都只是相對的,這些所謂的邊緣地區,現在都已經明白無誤的成為中國主權完整的一部分了。之所以要這樣劃分是想讓大家清楚,
中國的歷史很大程度就是這幾塊邊緣地區與核心區的反覆博弈過程。而今天之中國能夠擁有這這些地區,是有無數先人流血犧牲而造就的。
當然正如在歷史上,這些所謂的「邊緣地區」需要時間成為中國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樣。所謂的「核心區」也不是一天造就的。在這張地緣結構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按照各自的地緣特點,
古中國的核心區可以由北至南,由西至東大致被劃為6個區域,即黃土高原區、華北平原——山東丘陵區、四川盆地區、長江中下流平原——丘陵區、雲貴高原區(包括橫斷山脈)、東南沿海丘陵區。
這6個地理單元成為華夏核心區的順序大致是由北向南的,起點就是在黃土高原。不過今天的主角卻不僅僅是黃土高原,最起碼在它的東方,山東丘陵乃至遼河平原應當與之獲得同樣的地位。
在我們所接受的傳統教育當中,黃河和黃土高原一直是做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而印在我們的腦海當中的,因此黃河也被稱之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這一點曾經讓年幼時的我很不理解,最起碼對於生活在長江流域的人來說,長度更長、水更清的長江更應該享有這個資格。
不過
如果仔細研究過中國的歷史和地緣結構的話,黃河的確有資格成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將黃土高原當做中華文明的唯一起源地就不夠準確了。
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有一個名詞或者說是「族群」的影子是揮之不去的,特別是對於西周以前的歷史來說,那就是
「東夷」
。在周人所建立的華夷五方格局
中,位於華夏族四個方位的邊緣族群看似都屬於受歧視的民族。
但從字的原始結構來看,東「夷」和西「戎」明顯屬於中性,並帶有武力色彩。前者的意思為持弓之人,後者則直接代指兵器。而對於南、北兩個方向的邊緣族群,周人明顯就沒有這麼客氣了。南蠻、北狄分別被貼上了「蟲」族和「獸」族的屬性。
對於周人高看西方的邊緣民族,我們可以理解,畢竟於傳統史觀來看,也承認從黃土高原上走出的華夏民族,與這些位於青藏高原邊緣的民族有者血緣上的聯繫。不過沒有為東面的「夷」族貼上一個更為惡劣的標籤,卻讓後世很多以華夏正統自居的人所看不懂。當然,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看得懂字義本身所帶有的屬性。不過對於後世很多人來說,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西戎」還是「東夷」都已經徹底的淪為貶義詞了。儘管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這四個方位的族群結構並不相同(特別是所謂「東夷」)。
3
在周人還沒有佔據中原,並形成華夷五方格局之前,最初的「中國」(如果我們能將之稱為「中國」的話)是由兩大族群組成的。分別是居於西方黃土高坡的「原始西羌」族群,和分布於東部沿海地區的「原始東夷」族群。
之所以用這兩個名詞來概括這兩大族群,是為了與「專家」們的文字遊戲劃清界線。否則僅僅是「夷」這個字所代表的屬性就要被爭辯上幾個月。儘管他們所提出的所謂「史料」最多也就2000多年的記載時間,而我們今天所要談論的族群卻生活在4、5000千年以前。關於「原始西羌」的定義,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和後世所稱的「華夏族」劃等號。之所以在這裡不直接用「華夏族」這個符合代表黃土高原上的先民,是因為後世所稱的「華夏族」很大程度上是由東西兩大族群融合而成的。
如果單從文化上的貢獻來看,東部的族群可能還要大些。當然,最後取得政治勝利的是來自黃土高原上的族群。因此後來在華夷五方中處於中心地位的族群被當然的貼上的「華夏族」的標籤。從政治的角度看,這無疑是正確的。畢竟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但
如果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僅僅將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非常不嚴謹的。
這就好像兩家公司合并重組,新的公司可能會使用原先一方的名稱,但這並不代表另一家公司原有的影響就不存在了。只是時間久了,後人多會根據名稱來單線尋找歷史的軌跡罷了。關於「羌」字的使用是和「夷」字相對應的。前者之意可解讀為「牧羊之人」,後者可理解為「持弓之人」。
這分別代表了兩者的主要生產方式。黃土高原上的族群所處之地多山多草,以放牧山羊做為最初的生產方式是自然的選擇。即使是在今天,你仍然可以看到黃土高原上的老漢扎著白羊肚手巾,趕著一群羊在山坡上行走。儘管那些山丘遠望過去已經是光禿禿一片了。
而東部沿海的地形地貌顯然更適合「漁獵」的生產方式。無論是對付林中的野獸,還是水裡的魚,弓箭都是不錯的工具。這種生產方式的影響一直沿續到現在,儘管對付林中動物的工具已經變成了「槍」(由於政治原因,已經不讓用了),而對付水產品的工具早以被效率更高的「漁網」所代替。
關於這東西兩大部族原始的聚落區域,我們需要有一個了解。概而言之就是「原始西羌」居於黃土高原之上;而「原始東夷」則散佈於遼河平原向南,直至「東南沿海丘陵」北沿的沿海地帶。如果用一個漢字來比喻他們之間的地緣關係,那就是左轉90度的「旦」字,或者是是左右翻轉180度的「舊」字。
原始華夏文明地緣結構圖
關於「原始東夷」的分布區域,我們可以確切的知道是在東部沿海地區。也就是說他們比之黃土高原上的族群要更具有「海洋屬性」,這也讓他們能夠沿著漫長的海岸線進行遷徙並傳播文化,由此也形成了三個主要的文化區。即位於遼東半島西側,以遼河平原為主的
「遼河文明」區
;山東半島上,地形特點為「丘陵」地帶的「海岱文明」區
(「海」為黃海,「岱」為泰山);長江以南,位於太湖周邊,南至「東南沿海丘陵地帶」北沿的「環太湖平原」的「太湖文明區」
。關於這三個文明區之間的關係,目前已為考古方面所證實。最為顯著的證明是生活在這幾個地區的先民們,都具有類似的制陶工藝(黑陶)和玉器文化。事實上在華夏族尚未完全融合這一地區的時候,也的確將之冠以不同的前綴命名為各類「夷」族(如「徐夷」「鳥夷」一類的)。
由於後世按照考古發現的地點而命名他們所發現的所謂「文化區」,因此即使是有著強烈親緣關係的文化也會有不同的名稱。這種習慣並非現在所有,古代的史官們也經常做這種「盲人摸象」的事,同一個民族由不同人記載會有N多不同的名稱。這種混亂的情況使得一般的非專業人士無法洞查其中的聯繫。
當然,以原始先民的交通能力而言,在地理相隔較遠的區域內,相同的文明來源經過較長時間的演變,的確也會產生差異。將之命名為不同的文明也說得過去。
就我們今天所在說的「原始東夷」的三個主要聚落區來說,按照現世考古學家的命名,我們可以分別找出三個有代表性的文明符號來。即以遼河流域為中心的
「紅山文明」
;以山東丘陵地帶為中心的「龍山文明」
;以及太湖以南的「良渚文明」
。4
有朋友提到,古代的海岸線和現在的海岸線有所不同。的確是這樣。由於上古時期的溫度要比現在高,因此南北兩極的冰也沒現在那麼厚,海水的也相對的比現在高。換而言之就是我們所擔心的「溫室效應」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第一次開始氣候變冷是在商周之交,具體的情況以後會提到。
就我們現在所要說的時空,大概處4000年前,也就是所謂的「夏朝」以前的事。或者說是大約6000年——4000年之間的這段歷史。在這一時期可以確認的事,中原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以至於先民們隨時可以看到大象的出沒。
由於溫度的原因,當時的海岸線要比現在更靠西。可以說從渤海——黃海——東海,海岸線都要比現在後退幾十公里。當然這意味著現在的天津、上海包括江蘇的部分沿海城市當時都並不存在。不過大家也別把這種變化想像的過於嚴重。相比於整個地質變遷的過程,幾千年時間只是彈指一揮間。海岸線的這些變化對於中國的的地緣格局並沒有實際的改變。
我做了一張〈華北平原岸線變遷示意圖〉,大致標示出了黃河下流地區的這種變化。其大致的起始日期是在6150年前,在此之後海岸線開始向東推移,也就是說在我們所要講述的歷史當中,這是海洋所能推進的極限了。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黃土高原上的「原始西羌」來說,海水的高低並沒有實質的影響。而對於處在東部沿海的「原始東夷」族來說,卻要直接面對岸線變化的影響。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想看坐觀君之前分享的類似文章,
在公眾號回復「歷史」,各種文章都能看到。
想關注我?
長按下面二維碼
想了解我?
點「閱讀原文」
※維京時代┃阿爾弗雷德大帝┃諾曼征服┃征服者威廉—極簡英國史(二)
※極簡隋朝史(爆笑收藏版)
※震撼視頻┃如此渺小,又如此神奇。
※如何從歷史、地緣和現實角度看雄安新區?
※古羌人┃三苗┃百越┃東夷┃印歐人┃雅利安人┃日耳曼人,他們都從哪裡來?
TAG:坐井觀天 |
※從「靖康之恥」的角度看《清明上河圖》,別有一番風味
※這個角度看南京玄武湖,彷彿馬爾地夫!
※換個角度看西嶽華山!美的驚為天人,毫不誇張
※不一樣的角度看紐西蘭-南島植物掠影 3 蒂阿瑙和米爾福德峽灣
※華為星盤:從星座的角度看公司特質
※從美國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模式,前景幾何?
※江南憤青:從概率和賠率角度看金融科技的悖論
※經典解析,換個角度看徐克版《黃飛鴻》三部曲
※從這個角度看看,成吉思汗是不是英雄?
※換個角度看世界!東方夏威夷「芭堤雅」別樣的城市美景!
※換個角度看創新:亞太區的創新遊戲
※從會計角度看趙麗穎和馮紹峰的結婚官宣
※【國關青年說】劉一洲: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伊核問題」的爆發
※換個角度看迪拜,沙塵暴與迪拜公路的創意攝影
※換個角度看泰國Part1:時髦又輕鬆地玩轉曼谷的日與夜
※4個角度看梅西天外飛仙:每一幀都是藝術,齊祖世紀進球重現!
※換個角度看蝦峙,大海、島嶼、漁村……盡收眼底,美爆了!
※武俠泰斗金庸逝世,眾星發文悼念,古天樂:不防從另一個角度看
※換個角度看世界!全球9個城市的俯視圖,迪拜最驚艷,北京最壯觀!
※海賊王:路飛的夢想,從不同角度看,他理想的海賊王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