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懂得:大智知止,小智惟謀
「止」字最初有「腳趾」的意思,後來人們又因之衍生出其它含義。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是「停止」的意思。
隋朝時的大儒文中子王道,還專門寫過一本名叫《止學》的書,其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大智知止,小智惟謀。」
意思是在蠅頭小利上的蠅營狗苟只是末流的小智,真正有大智慧的是「知止」之人。
《道德經》里說,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同樣,「止學」也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與之相仿的智慧。
《墨子》一書中早就說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生而有欲,但貴在「知止」,也就是適可而止的意思。
唯有以「知止」為始,才能以「得」為終。利無盡處,命有盡時,《周易》在「即濟」卦象之後是「未濟」,也是這個道理。
當然,止,在中國文化中不僅有「停」的意思,還有「居,在」的意思——人生於世,在面對自身與社會關係時,首先應該儘力找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早在《大學》里就有「知其所止」的道理。「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大學》中接下來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一個人只有明確了自己應該身處哪個位置,才能沒有迷茫和猶豫,而後才能靜下心來思考問題,規劃人生,最後獲得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結局。
這樣看來,「大智知止」,說的不僅僅是遇事知足的相反相成之道,更是身處迷茫和困惑環境下定心的基石。
「知止」二字的背後,更為深刻反映的是一種清明心性,是一種尊道貴德、惜物愛人的做人標準與追求。
對名利多一些淡定,對進退多一些坦然,在其位而謀其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本文由學國學網(微信號:lexueguoxue)發布,歡迎關注學國學網公眾號
※國學故事之誠:前仆後繼直書國史
※做人要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口不言人之過
※國學故事之禮:晏嬰惜賢,禮遇賢士
※真正的道教文化,你了解多少?
TAG:學國學 |
※懂得吃虧,是最大的智慧
※人:要懂得知足
※鬼谷子智慧:要想成功,需懂得人生的五種智慧,悟透受益終生!
※做人,要懂得沉靜
※懂得拐彎,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好文悅讀:人,要懂得適可而止!
※佛說:人,要懂得適可而止
※做人,要懂得容忍
※鬼谷子致勝絕學:做人要懂得守弱,愛逞強的人很容易吃虧!
※做人,要懂得閉嘴,知進知退!
※命好的人,都懂得知足
※做人,要懂得拒絕
※做人要懂得: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得寸進尺」,長知識了
※鬼谷子國學大智慧:做人要懂得管住自己的嘴,說越多,錯越多!
※《道德經》:做人要懂得迂迴的智慧,成事要懂得後退的哲學
※女人,要懂得與自己和解
※懂得轉彎,是人生的大智慧
※做人,要懂得忍耐
※做人要懂得:這三種便宜,最好永遠別占
※人生有得必有舍,懂得捨棄之道,才是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