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蛋龍:被冤枉70年的好爸媽
圖註:孵蛋中的竊蛋龍
我們對於恐龍的認識依靠著古生物學家的發現和研究,本著是人就會犯錯的原則,古生物學家們在過往的研究中也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其中最冤屈的莫過於著名的竊蛋龍啦,竊蛋龍到底冤在哪兒?
蒙古的偷蛋賊
圖註: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組織的蒙古探險,圖片來自網路
20世紀20年代,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為了尋找人類進化的線索,派遣了一支考察隊深入亞洲中部尋找化石,這就是著名的中亞考察團。考察團的團長是有「恐龍牛仔」之稱的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在他的率領下,隊伍於1922年從北京(當時稱為北平)出發,經過今天的河北省和內蒙古省,一路深入蒙古國的戈壁沙漠之中(當時的蒙古還屬於中國)。
1923年夏天,中亞考察團到達了位於蒙古國境內的巴音扎達盆地,在這裡人們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還有恐龍蛋化石。在一個恐龍巢穴中,人們找到了一具頭骨碎裂的化石和周圍的蛋化石,這些化石最後被收集裝箱運回美國。
圖註:最早發現的破碎的竊蛋龍頭骨,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圖註:竊蛋龍的命名者奧斯本,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當化石被送到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後,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本經過研究認為頭骨破碎的化石屬於一種獸腳類恐龍,這隻恐龍在進入原角龍巢穴偷蛋的時候被原角龍發現,然後就被原角龍踩碎了腦袋,這是偷蛋賊應有的下場。奧斯本在1924年將這種偷蛋的恐龍命名為竊蛋龍(Oviraptor),意思是「偷蛋的盜賊」。
圖註:偷蛋中的竊蛋龍,圖片來自網路
為竊蛋龍平冤昭雪
圖註:保存在蛋殼內的竊蛋龍胚胎化石,圖片來自網路
帶著「竊蛋龍」這個名字,它在被命名之後的70年里都被認為是專門偷蛋的恐龍。1993年,古生物學家馬克·羅維爾來到蒙古,他在曾經被認為屬於原角龍的蛋化石中發現了竊蛋龍的胚胎,原來這些蛋屬於竊蛋龍而不是原角龍。羅維爾的發現讓一切真相大白,原來70年前發現的竊蛋龍化石是死在自己的巢穴之中,它很可能是在保護自己的蛋時被入侵者踩碎了腦袋。
圖註:保存了孵蛋姿態的葬火龍化石,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2001年,古生物學家命名另一種發現於蒙古的竊蛋龍類——葬火龍(Citipati),這種恐龍的化石竟然保持了趴在巢穴上孵蛋的姿勢,這進一步證明了竊蛋龍會保護自己的巢穴和蛋。儘管我們知道了竊蛋龍其實是具有獻身精神的好爸媽,但是由於生物命名法則的規定,竊蛋龍的名字無法更改,所以它還要繼續帶著這個名不副實的稱呼!
蒙古史前大火雞
圖註:竊蛋龍的骨骼圖,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竊蛋龍是體型並不大,其體長約2米,身高1米,體重不足50千克。由於身上長有羽毛,所以它們的外形看上去很像大火雞。
圖註:竊蛋龍的頭骨,其無齒的角質喙非常明顯,圖片來自網路
竊蛋龍的腦袋較大,長有一對大眼睛,在腦袋上面有一個隆起的骨質頭冠,這很可能具有性別辨識功能。竊蛋龍的嘴巴類似鸚鵡,是堅硬的角質喙,其嘴巴中並沒有牙齒。在竊蛋龍的腦袋後面是彎曲的脖子,脖子連接著偏瘦的身體。與大部分恐龍不同,竊蛋龍的尾巴很短,並沒有其他恐龍那種長尾巴。與瘦身體和短尾巴相比,竊蛋龍的四肢長而健壯,它們以肌肉發達的後肢行走的奔跑,長著靈活爪子的前肢則用於戰鬥或者覓食等。
圖註:長有羽毛、姿態優雅的竊蛋龍,圖片來自網路
儘管我們並沒有發現竊蛋龍長有羽毛的直接證據,但是它的親戚們是長有羽毛。據此推理,竊蛋龍也應該是長有羽毛的。
白堊紀好爸媽
圖註:竊蛋龍生存時代的蒙古,伶盜龍正在獵殺原角龍,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伶盜龍頭骨,它們是竊蛋龍最需要防備的敵人,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竊蛋龍生存於距今7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當時的蒙古並不像今天這麼荒涼乾燥,陸地上覆蓋著大片的森林,還有湖泊和河流。與竊蛋龍生活在一起的恐龍有同屬於竊蛋龍類的可汗龍、葬火龍,也是食肉的伶盜龍、戈壁獵龍、特暴龍,還有食植物的繪龍、原角龍、近鴨嘴龍等。竊蛋龍既不屬於植食性恐龍,也不屬於肉食性恐龍,它屬於雜食動物,其食譜中有植物也有動物。
圖註:在博物館中展示的屬於竊蛋龍的蛋,可以看到這些蛋呈長圓形,以環形整齊排列著,圖片來自網路
竊蛋龍是白堊紀的好爸媽,它們在產卵前會用泥土築起一個直徑約1.5米的盆裝巢穴。竊蛋龍會在巢穴底部墊上柔軟的樹葉,然後將蛋整齊的產在巢穴中。為了保證蛋能夠正常孵化,竊蛋龍會張開雙臂蹲卧在巢穴之上,為孩子們遮風擋雨。
圖註:竊蛋龍的復原模型,可以看到它們巢穴的樣子以及蛋的排列方式,圖片來自網路
儘管被長期誤解,但竊蛋龍是負責任的父母,它們寧願為保護巢穴獻出生命也不退縮半步,這種偉大的母愛穿越千百萬年感動著今天的我們!
參考資料:
1.Osborn, H.F. (1924). "Three new Theropoda, Protoceratops zone, centralMongoli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144: 12 pages, 8 figs.;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11.7.1924).
2.Dong and Currie, P. (1996). "On the discovery of an oviraptorid skeleton on a nest of eggs at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33: 631-636.
3.Paul, G.S. (2002). Dinosaurs of the Air: The Evolution and Loss of Flight in Dinosaurs and Bird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用石墨烯凈化海水
※漫威動物志
※漫威動物志(上)
※李淼:佛學與科學的關係
※藍色的血肉、變色的瘀傷、骯髒的糞便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