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被忽略的一首詩
作者:謝泳
1952年,陳寅恪有《偶觀〈十三妹〉新劇戲作》一首,原詩如下:
塗脂抹粉厚幾許,欲改衰翁成奼女;
滿堂觀眾笑且憐,黃花一枝秋帶雨。
紅柳村中怪事多,閑人燕北費描摹;
周三狡計原因爾,鄧九甘心可奈何。
因此詩作於1952年,歷來解陳詩的人,都判斷出本詩暗含的意義是寫當時的思想改造運動。至於「衰翁」具體何指,眾說不一,劉夢溪、黃裳認為是指陳垣。還有人認為是代指當時北京名校教授。本詩餘英時、劉夢溪、胡文輝均有解說,但都沒有坐實。
陳詩所詠內容,如同時可由抽象和具體處解釋時,以具體所詠可能性為高,因作詩習慣,多由感性事物引起。此詩寫思想改造運動中的周恩來和翁文灝。陳詩詩題多有深旨,凡出「戲」字,均別有深意。
《十三妹》由《兒女英雄傳》改編,我們就先從這裡說起。
陳寅恪《論再生緣》一開始即說他從小喜讀小說,「雖至鄙陋者亦取寓目」,他也喜讀林譯小說。在中國小說中,陳寅恪最欣賞文康的《兒女英雄傳》,以為「轉勝於曹書」,原因即在其「結構精密,頗有系統」。陳寅恪詩文中常用《兒女英雄傳》故實,足證他對這部小說的熟悉和喜愛。
魯迅對《兒女英雄傳》評價不高,但胡適、周作人都很喜歡這部白話長篇小說。馮友蘭也說過,中國小說中,《兒女英雄傳》最好,認為它技巧很高,十三妹出場不交代家門,乃中國小說中首見。他常和女兒宗璞交流這個感想。
1950年9月18日,陳寅恪給吳宓的信中,感慨《元白詩箋證稿》這樣的書以後恐無再出版機會後,有這樣兩句話:「《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敦古意集腋報師門』,今日四海困窮,有財力足以濟人之急者皆已遠走高飛,而《儒林外史》中作八股之徒觸處皆是。吾輩之困苦,精神、肉體兩方面有加無已,自不待言矣。」(《陳寅恪集·書信集》,三聯書店2000年版)
《陳寅恪集·書信集》中,此信由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一書中轉來,原書有一處筆誤「第三十回」應當是「第十三回」。「敦古意集腋報師門」系《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題目。吳學昭原書將「今日四海困窮,有財力足以濟人之急者皆已遠走高飛,而《儒林外史》中作八股之徒觸處皆是」這幾句省略了,可見當時確有忌諱。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題目「敦古意集腋報師門,感舊情掛冠尋孤女」,此回前一段敘安學海在山陽縣河工知縣任上,為人陷害,後得學生烏明阿重金幫助,原書寫道:「烏大爺道:『這也非門生一人的意思。沒接著老師的信以前,並且還不曾看見京報,便接著管子京、何麥舟他兩家老伯的急腳信,曉得了老師這場不得意。門生即刻給同門受過師恩的眾門生分頭寫了信去,派了數兒,教他們量力盡行。因門生差次不久,他們又不能各各的專人前來,便教他們只發信來,把銀子匯京,都交到門生家裡。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京的一萬銀子。門生合他說明,先用了他的,到京再由門生家裡歸還。這萬金內一半作為門生的盡心,一半作為眾門生的集腋。將來他們匯到門生那裡,再從門生那裡扣存也是一樣。此時且應老師的急用。老師接到他們的信,只要付一封收到的回信就完了事了。」(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8頁,上海書店出版社1981年版)
陳寅恪和吳宓提這個典故,意思甚明,他的學生靠不住。「有財力足以濟人之急者皆已遠走高飛」,當指他的老朋友如俞大維、傅斯年、胡適、梅貽琦、杭立武、朱家驊等當年幫助過他的人。「《儒林外史》中作八股之徒觸處皆是」,語極憤怒,此處雖不能坐實所指何人,但可以理解為那些迎合時勢的老朋友和舊門生,「《儒林外史》」限制了所指範圍,當是學術界熟人無疑。
了解這個背景,則能理解陳寅恪1954年給科學院答覆中「所有周一良也好,王永興也好,從我之說即是我的學生,否則即不是」的深意。
再回到思想改造運動。1952年9月29日,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興起後,周恩來受中央委託,向京津高校教師作《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的報告。同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學校中進行思想改造和組織清理的指示》,要求在學校教職員和高中以上學生中普遍開展學習運動,號召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聯繫實際,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運動的目的主要是分清革命和反革命,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此後運動由教育界逐步擴展到文藝界和整個知識界,1952年秋基本結束。陳寅恪內心對思想改造運動反感。周恩來的報告,講到思想改造不能強迫時,提到兩個人,一個是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一個是1951年取道法國由香港回中國的地質學家、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翁文灝,他當時是中共的「戰犯」之一。陳寅恪1949年曾有《哀金圓》詩,諷刺當時的幣制改革,詩中明諷王雲五,但此事恰是翁文灝主政行政院時發生的。
「塗脂抹粉厚幾許,欲改衰翁成奼女」,一語雙關。第二句中「衰翁」即用習語暗出「翁」字,此句明用《兒女英雄傳》故事,實寫周的講話中表揚翁文灝回國一事。
《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酒合歡義結鄧九公,話投機演說十三妹」,寫的是綠林中人,綽號「海馬」的周三周得勝,五年前在牤牛山為鄧九公一鞭所敗,後乘鄧九公在家設宴,前來尋釁,想用男扮女裝登台演戲的方式羞辱鄧九公,鄧九公時年八十有七,「衰翁」是也。被激不過,比武論輸贏,因年邁力衰,幾為所敗,幸得十三妹出場解圍。
周三對鄧九公說:「我這盒裡裝著一碗兒雙紅胭脂,一匣滴珠香粉,兩朵時樣的通草花兒,你打扮好了,就在這台上扭個周遭兒我瞧瞧,我塵土不沾,拍腿就走。」(《兒女英雄傳》)
陳寅恪明白知識分子改造為何事,所以用了《十三妹》中的這個情節,發出如此感嘆。故事情節恰好與思想改造意涵相應——
學界曾流傳一則掌故,抗戰時期,陳寅恪一度在成都燕京大學任教,曾對他的研究生石泉講過留學時代的一則趣事。一天晚上,陳寅恪去柏林一家華僑開的飯館,無意中遇到周恩來和曹谷冰等幾個中國人,打過招呼,同在一桌吃飯。由於政見不同,彼此爭論起來。周恩來頗為雄辯,曹谷冰等人都說不過他,於是惱羞成怒中放下麵包,掄拳便打,順便把陳寅恪也掄了幾拳。周恩來自感力不能敵,與陳寅恪撒腿便跑,情急中竟誤入了老闆娘房間。多虧老闆娘此時正在外面張羅客人飯菜,未鬧出更大的亂子。周與陳二人急忙把門關上,並用肩膀拚命頂住,任憑外面如何捶打,就是置之不理,直到曹谷冰等人自感無趣退走後才出來。
如此則掌故不虛,某些意味與陳詩比喻相合。
「紅柳村中怪事多,閑人燕北費描摹」,紅柳村是《兒女英雄傳》中一地名,全稱是「二十八棵紅柳樹」。陳寅恪為詩為文,極有智慧,此為高妙暗喻,「二十八」令人聯想中國習語「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紅柳村」中「紅」字,不言而喻。「閑人燕北」是文康別稱。「怪事多」即思想改造運動。
陳寅恪有玩文字遊戲的習慣,「對對子」是他終身愛好,這已廣為人知。在大背景確定的前提下,由陳詩中尋出與詩意有關的暗示,哪怕流於穿鑿附會,在學術研究中,也不能說沒有意義。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即指出明清人作詩,習慣在詩中暗藏人名或姓氏,他常用此法解釋錢柳詩。
陳詩結句用姓氏暗示,恰合周恩來動員思想改造運動意義時表揚翁文灝主動回國一事,此處極見陳詩造語之妙。
最後說一句,《兒女英雄傳》中,周三、鄧九公一段故事的發生地在淮安府山陽縣,此處恰是周恩來的家鄉。
(作者系文史學者、廈門大學教授)
※這本書讓我期待了好久——《宋詩選》傅抱石插圖版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納米防水防塵噴霧
※清末的粵商自治
※蔣氏父子在溪口的最後日子
※長征落腳點為何選在陝北
TAG:水煮百年 |
※陳奕迅、楊千嬅和林宥嘉曾經被忽略的好歌,每一首都想單曲循環
※詩鬼李賀的兩首詠懷詩,一首對比鮮明,一首飽含哲理
※張祜的一首詩,選自唐詩三百首,構思和表現手法都與眾不同
※唐朝一才女,遭遇丈夫的背叛,她淡定吟詩一首,被載入《全唐詩》
※朱淑真最經典的一首詩,放在盛唐,也堪稱一流佳作
※詩仙和詩聖的交集:李白一共寫給杜甫兩首唐詩,這一首最為深情
※統帥詩人的一首詩,風格剛健,杜甫讚賞不已,即興和了一首詩
※竹韻,一首抒情的詩
※李商隱的一首詩,首句一問一答盡顯惆悵和無奈!
※朱元璋還是詩人,一首詩讓朝臣閉嘴,一首詩令士子無言
※陳奕迅最經典的一首歌,也是紀念哥哥張國榮逝去的一首歌
※唐朝最厲害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首詩,憑其中一首打敗李白和杜甫
※王昌齡的一首詩,以陳阿嬌的遭遇暗喻封建帝王喜新厭舊的腐朽生活
※一首詞造就詩仙,一首詞造就詩聖,一首讓詩魔家喻戶曉
※哪吒一共作了四首詩,前三首太喪,最後一首給敖丙的太犯規!
※朱元璋還是詩人,一首詩讓朝臣閉嘴,一首令士子無言
※史上最俗里俗氣的一首詩,卻被譽為「一字難改」,全唐詩僅此一首
※詩佛王維一首傑出的五言律詩
※林俊傑給陳奕迅寫了5首歌,一首比一首經典
※梁永堅 詩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