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兩個牛人中間,為何明朝隆慶皇帝的存在感比雍正皇帝低很多?
學過初中歷史的都知道,清朝有 「康乾盛世」。按某百科的說法,此一百三四十年時間裡,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獲得了極致的發展,進行了很多改革,國力強盛,社會穩定,人口迅速增長,疆域遼闊。然而,在專業人士眼裡,這段所謂盛世的正確叫法應該冠以康雍乾之名。因為中間還有個雍正皇帝。從這名字我們就知道,雍正皇帝曾經被有意無意的遮蔽了。很多人熟悉康熙、乾隆,對胤禛卻有些陌生。然而,隨著清穿戲的火爆,四爺一舉成名天下知,大有超越其父其子之勢。於是,在戲說了乾隆、康熙之後,對雍正的演繹,進入高潮。他若有泉下有知,終於跟老爹和兒子並列,或許會興奮莫名?
(雍正 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然,與雍正比起來,同是夾在兩個在位時間既長、名聲又大的牛人皇帝之間,明穆宗隆慶皇帝的知名度就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當然,這裡有個限定,前面那句判斷,得把研究明史以及喜好明史的朋友排除在外,單說歷史知識主要來自教科書和電視劇的吃瓜群眾。《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皇帝的兒子、萬曆皇帝他爸,裕王朱載垕是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朝廷清流的領袖,與嚴嵩、嚴世蕃一黨明爭暗鬥;與父親朱厚熜的關係也很一般,時不時被喜怒無常的老爸嚇得涕淚橫流、癱倒在床。然而,看完全劇,相信觀眾對楊金水這個出場時間跟裕王可能差不多的太監,反而印象更深刻。現實生活里,對隆慶帝歷史了解的,應該也類似。
(裕王 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為何會如此?我想其一是在位時長。隆慶皇帝嘉靖四十五(1566)年十二月即位,至隆慶六年(1572)五月駕崩,實際五年五個月,四捨五入,算他六年。不但比嘉靖與萬曆皇帝少得多,就算跟雍正比,也少了七年。古代國家級正史中皇帝們的本紀的編撰,基本以年月累積,從當政第一年起直到駕崩,值得書寫的大事便記錄在案,比如《明史 穆宗本紀》里的「方士悉付法司治罪……免明年天下田賦之半……釋戶部主事海瑞於獄」。《清史稿 世宗本紀》里的「夏四月乙巳,聖祖文集刊成,頒賜廷臣。丁巳,停止廣東開採。」在位時間短,可記的事自然少,可供後人研究、把玩的空間也就小。就此一點,隆慶帝比雍正帝少了很多資料。
(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當然,儘管有些人在位時間不長,卻很能折騰,因此也被人所牢記,但隆慶皇帝卻是個守成之君。在任上廢除了父親的弊政,得到百官百姓交口稱讚;隆慶和議,與蒙古韃靼結束大規模戰事;隆慶開關讓海上貿易得以順利開展,倭寇之患基本解除……他的這些成功,卻反而成為他難以成為小說、影視劇主角的原因——仗都不打了,和平了,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了,對習慣於獵奇的讀者與觀眾而言,也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不過,最主要的是,嘉靖皇帝八個兒子,五個早逝,一個活了十七歲,一個活了二十八歲。唯有裕王,活過了他爸。無人爭儲,哪裡會有那些步步驚心的橋段呢?
※韓國皇族異類:全力反日,76歲生女兒,有個女兒是韓國「女皇」
※唐朝名相姚崇父親墓中既無棺材也無屍骨也沒被盜,古怪!
※韓國皇族大帥哥李鍝,被日本同化,參加侵略軍,死得很慘!
※項少龍穿越到了秦朝,嫪毐卻「穿越」到了明朝,且附身抗倭名將
TAG:歷史與現實 |
※在眾多皇子中,乾隆選嘉慶做皇帝的背後原因竟是這個,真讓人唏噓
※在歷朝的開國皇帝中李淵的存在感很低,這是為什麼
※光緒新婚洞房之夜,躺在皇后懷裡大哭,慈禧太后:皇帝算是絕後了
※唐朝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是到底有多胖,有哪些地方吸引著皇帝
※還珠:現在才明白,除了令妃,皇帝的寵愛對每個女人都是災難!
※清朝的皇帝相比於明朝皇帝真的就是勤勉多了
※袁崇煥的死,全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嗎?崇禎皇帝也不是傻瓜
※他不是皇帝,卻過的比皇帝還要好,甚至比乾隆皇帝過的還要享受!
※歷史上的嘉慶皇帝是昏君還是明君呢?
※爺爺和孫子兩人當皇帝都是很牛,但榮譽的光芒都被這個皇帝罩住了
※明朝皇帝有一癖好,妃子宮女遭了殃,還引起很多大臣不滿!
※皇帝可以坐擁三千佳麗,那王爺能娶多少呢?有個王爺比皇帝還多!
※這個錦衣衛太牛了,皇帝都不忍臨幸的美女,卻被他強行納為小妾
※本以為是個傀儡皇帝,結果這個皇帝太聰明,不久朝中上下紛紛拜倒
※康熙皇帝的9個兒子爭位,為何老三是雍正最大的威脅?
※唐朝最牛的太監,皇帝愛打獵,他卻在宮裡睡妃子,最後還滅了皇帝
※宮女意外懷孕,皇帝:不是我做的,太監拿出此物,皇帝:封為貴妃
※雖然嘉慶皇帝弄死了何坤!但是嘉慶皇帝還不是何坤的對手!
※和珅跌倒後,嘉慶皇帝怎麼沒有成為清朝最富有的皇帝?
※大臣出征前:我要皇帝的兩個愛妃,皇帝笑而不語,讓兒子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