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爺爺奶奶帶孩子真的不好嗎,好糾結!

爺爺奶奶帶孩子真的不好嗎,好糾結!

家庭教育,不同家庭成員之間難免有分歧。

這裡我不想去討論婆媳關係如何相處,婆婆多麼不講理,媳婦多麼不孝順。

我只想說,就算你們打起來,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別讓孩子知道。

為什麼?

因為這可能會讓孩子討厭媽媽,或者讓孩子學會了不尊重老人或對老人的憎惡。

我相信這是所有家長(沒有道德底線的巨嬰們除外)都不願意看到的。

那麼,當家庭中的這兩大關係在面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出現分歧的時候,該如何應對呢?屏蔽所有噪音我們家長可能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境:當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會在旁邊阻撓,覺得孩子不應該這麼教育,或者幫助孩子求情。

而這時候,孩子可能會立刻拉攏這個難得的「盟友」,跟媽媽更加蠻不講理,最後可能會在老人的軟硬兼施之下讓孩子「逃離」,最終沒有達到教育目的。

可是上面又說不能在孩子面前跟老人產生分歧。那麼,我們如何去屏蔽這種令人困擾的「教育噪音」呢?

這時候我們可以立刻轉移「教育戰場」,將「陣地」轉移到裡屋,鎖上門。

用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態向老人展示自己的教育決心,也可以避免進一步的分歧衝突。

實在不行,可以立刻帶孩子出門,等教育完了再回來。

常開家庭會議我們可以接納老人的教育參與,因為如果一味的在教育方面排擠老人,也可能會讓老人覺得失落和沒有存在感,尤其是與老人住一起的家庭成員結構。

所以我們可以全家一起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常態化地開家庭會議,當然也讓孩子參與。

一方面,父母的組織和總結可以讓教育的權威性逐漸偏向自己;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會議,設定下一階段的目標,並將監督和管理的職責交給老人,給老人一定的存在感,也能激勵老人更能配合我們的教育。伴侶的支持其實,上面說的兩點,如果沒有伴侶的支持,可能就都很難達成。

因為,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是父母教育好孩子的最基本前提。

配合不好,可能會對孩子的教育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而配合好了,可能會對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爺爺奶奶,我真給你們跪了!
致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懂你們的不容易!
你敢讓爺爺奶奶帶孩子?爸爸又是這樣帶孩子的……
爺爺奶奶真的是萌娃殺手嗎,孩子可交父母幫忙管嗎?
爺爺你好猛,我不想練了!
自己帶的孩子和爺爺奶奶帶的孩子,差距咋就那麼大!真接地氣~
小孩子不能跟爺爺奶奶睡覺嗎?奶爸奶媽要注意了!
爺爺奶奶竟然這樣帶孩子!你家老人是怎麼做的?
孩子留守給給爺爺奶奶帶,其實,好處非常多
六大原因讓孩子愛爺爺奶奶愛的不得了,你學會了嗎?
爺爺,我好想你!
這裡好亂呀,小孩的父親竟然也是孩子的爺爺
辣媽手記丨 爺爺奶奶竟然這樣帶孩子!你家老人是怎麼做的?
爺爺你好猛,寶寶不想練了!
這些玩壞的爺爺輩,比熊孩子們更完蛋!
這對攝影師鏡頭裡的老人,比你還時髦,敢轉給你的爺爺奶奶看嗎
親愛的爺爺奶奶,請別再整天逗著我玩,我需要好好睡覺
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的差別,真不是一般的大,看得人心酸
把女兒送老家後變成這樣!有一種愛叫爺爺奶奶總覺得你還沒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