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把紅軍逼上長征路:蔣介石身邊的「諸葛亮」

誰把紅軍逼上長征路:蔣介石身邊的「諸葛亮」

誰把紅軍逼上長征路:蔣介石身邊的「諸葛亮」



被蔣介石稱為「當代卧龍」的首席軍師楊永泰(廣東茂名人),如今已幾乎無人提起。他才思敏捷,筆力雄健,助蔣剷除「諸侯」,逼迫紅軍長征,為國民黨立下汗馬功勞。若非喋血江畔,民國往事又該添多少傳奇……

楊永泰:蔣介石身邊的「諸葛亮」


說楊永泰是蔣介石的「諸葛亮」,一點都不過分——他初出茅廬,便獻策蔣介石「三分天下」;一道「出師表」,就逼迫工農紅軍移師西去。蔣介石對他言聽計從。不曾想,權重一時的他最後居然血染揚子江畔,做了國民黨派系爭鬥的冤鬼。


「三分軍事,七分政治」逼迫紅軍長征


中原大戰後,蔣介石躊躇滿志,舉兵南進,開始向中共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大舉進攻。然而三次「剿共」連連敗北。蔣介石尤其不明白,各地「諸侯」人馬那麼多,都被逐一剷除了,而共產黨就這麼一點人馬,怎麼就稀里糊塗地輸了?

楊永泰認真分析了前三次「剿共」失敗的原因,發現蔣的失策在於把紅軍看成與北洋軍閥一樣的軍隊。實際上,紅軍絕非烏合之眾,而是一支不怕死、不受撫、不感恩、不懼威的真正「黨軍」。紅軍的最大不同是實行政治建軍,兵民一體,上下同心,因此必須採取新的策略才能「剿」滅。紅軍既然是靠政治起家的,那就來個「政治剿匪」——「三分軍事,七分政治」。


楊永泰派人向蔣呈遞了一份「萬言書」,陳述了自己對於「剿共」的意見:「吾隨先生出師,細觀江西諸地,漸覺共黨不足為慮。所難之點為共黨與『匪區』民眾結為一家,兩者合手,實為一嚴重問題。民眾與共黨合為一家,在於吾地方官吏風氣日下,致使民眾為共黨所利用。」


楊永泰的下面幾句話更是一下子說到了蔣介石的心坎上:


我之所言新的謀略,意即剿共實行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所謂七分政治,在吾,則加強對匪區民眾管理,加強對匪區民眾宣傳,澄清吏治,務使土豪惡霸橫行鄉里者滅絕。對貧窮困苦無孤者,給予救濟,對匪區民眾日常生話給予指導和幫助。這樣,漸使匪區民眾日益脫離共黨,不為共黨所左右。達此目的,即剿共不愁也。所謂三分軍事,在下大力於上述諸務中,然後派重兵對匪區共黨實行嚴厲的圍剿,務使除惡務盡,不留後患。同時對投誠者,要給予寬大和出路,實行先生之剿撫兼施。吾認為,如實行三分軍事,七分政治,變軍事剿共為政治剿共,不出一年,會初見成效。


蔣介石對「萬言書」大為讚賞。1932年4月,蔣到漢口主持鄂豫皖三省「剿共」軍事,決定破格提升楊永泰為鄂豫皖「剿共」司令部秘書長,令其隨行前往武漢。這樣,楊永泰正式成為蔣介石的帳前軍師。

楊永泰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方針可謂老謀深算。蔣介石照此實施,立即在「圍剿」鄂豫皖蘇區中顯示了威力。由於張國燾的指揮錯誤和政治上未能適應蔣介石的新策略,沒有採取應變措施,致使紅軍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據地,向西退去。


蔣介石大喜過望,對楊永泰更加言聽計從。他立即移營江西,全力「圍剿」中央蘇區。


1933年5月7日,蔣介石改「行轅」為軍事委員會委員會長行營,任命楊永泰為南昌行營秘書長,全權總攬政治事務。楊永泰負責的第二廳專營「政治剿共」,所以南昌行營上下又稱楊永泰為「七分廳長」。


第四次「圍剿」準備不充分,蔣介石並未得手。儘管如此,他對楊永泰的方針並沒有動搖,而是馬上組織第五次「圍剿」,調集50萬重兵對付江西中央蘇區。


楊永泰提出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在第五次「圍剿」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運用:他組織求是通訊社,專辦行營新聞發稿工作;組織努力劇團和奮鬥文藝社,作為「剿匪」前線的「文化標兵」;實行軍人獨裁,強化保甲組織,嚴厲實行連坐制,對蘇區民眾實行所謂「軟化、分化、感化」政策。更狠的是,楊永泰建議蔣介石對蘇區實行嚴格的經濟封鎖。國民黨利用軍隊、行政官員、各省黨部以至基層黨部、各地鄉紳等,組成嚴密的網路系統,要與紅軍打一場「政治戰」、「經濟戰」和「立體戰」。

僅一年多時間,這些措施便收到奇效,逼迫中國工農紅軍西去。楊永泰因謀劃「剿共」有功,當選為國民黨第五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兵不血刃奪取「天府之國」


1934年底,中央紅軍主力長征進入西南,蔣介石派大軍尾隨於後。


蔣介石因追剿紅軍入川,發現這一帶山川險要,川西平原富饒,不愧為「天府之國」,如果將來中日開戰,這裡無疑是最好的戰略大後方。於是他產生了借追剿紅軍之機派中央軍入川的想法。

楊永泰看出蔣的意圖,趁機建議:「應撤銷南昌行營,改設重慶行營,一來可以繼續追剿『共匪』,二來中央軍隊可以入川,達到統一四川的目的。」蔣介石聽從其言,很快撤銷南昌行營,任命楊永泰為武昌行營秘書長,伺機圖川。


號稱「巴壁虎」的四川實力派劉湘對蔣早有防備。他積極組織力量圍剿紅軍,並以此阻止蔣軍入川,但遭到紅軍反擊,損兵折將。劉湘無奈,只好跑到南京,請求蔣介石給予經濟和武器方面的援助,並聲明不要蔣的軍隊。


蔣介石本打算就此派中央軍10個師入川,不料劉湘有拒絕軍隊入川的前提條件——楊永泰審時度勢地獻上良策:「目前要先抓到劉湘,答應給錢給軍械,不派兵,只要求派遣一個沒有武裝的參謀團駐重慶,協助川軍計劃作戰。」


賀國光率參謀團隨楊永泰一到四川,便如同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肚子里一般,施展「掏心計」。第一招,便是幫劉湘把四川省政府組建起來,然後擬出一道通電,告示四川大小首腦立即交出防區,擁護四川統一。大小軍事首腦怎敢違抗,紛紛複電表示擁護,樂得「巴壁虎」合不上嘴。


楊永泰趁機建議:打破防區劃分,重新劃定18個行政專署,由省政府派人擔任專員;原來的地方官立即調動,由省府重新任命,對原來官員進行專門培訓。這個建議立即被劉湘採納,通令照辦。但劉湘哪裡知道,楊永泰對督察專員的任命,儘力安排親蔣人士擔任;省政府與委員長行營合辦的各種縣政訓練班,也成了楊永泰控制地方的一大法寶。


趁著「巴壁虎」一打盹的光景,楊永泰把四川省地方官員的後備隊伍抓到了手中。


隨後,楊永泰借川北駐軍田頌堯與紅軍作戰失敗之際,「殺雞儆猴」,將他撤職查辦,樹立了蔣委員長的權威。1935年夏,駐川參謀團改為重慶行營,蔣介石任行營主任,楊永泰為秘書長兼第二廳廳長,管理政治、法規大事。面對這樣一招「換湯換藥」之計,劉湘急得團團轉卻毫無辦法。


楊永泰向蔣介石建議,仿照辦廬山軍官訓練團的辦法,整訓川軍軍官,以便控制川軍。1935年7月,蔣介石在四川峨眉山開辦軍官訓練團,自任團長,並調心腹幹將陳誠任副團長,分批訓練川軍營以上軍官。楊永泰經常到訓練團講話,對川軍進行拉攏分化。訓練團剛結束,一些川軍將領便倒向蔣介石一邊。楊永泰眼見蔣介石的勢力已經在四川扎了根,便建議蔣介石派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到重慶召開「川康整編會議」,逼迫川軍撤防裁兵,實現川軍國家化,川政中央化。


至此,劉湘追悔莫及。抗戰爆發後,蔣介石調劉湘率川軍東下作戰,劉湘則與韓復榘合謀倒蔣。事情敗露,蔣介石一通訓斥,「巴壁虎」口吐鮮血,命喪黃泉。


蔣介石在楊永泰的謀划下,最終將四川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冊上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983年「嚴打」審判女流氓罕見照片
2戰德國罪大惡極的女納粹戰犯:酷好殺害美女的美女
蘇德戰場上最後戰死的士兵
戰爭犧牲品——女人「蘇軍在德國」

TAG:史冊上的那些事兒 |

您可能感興趣

軍史揭秘:長征路上,紅軍真的吃皮帶嗎?
紅軍長征路上真的吃皮帶嗎
是誰逼迫紅軍走上漫漫長征路?
他被張國燾強令戴著鐐銬走過長征路,卻與毛澤東互贈墨寶!
她是走過長征路,打過游擊戰的女紅軍,周恩來為了她跟蔣介石拍桌
長征路上哪兩位元帥異口同聲:「紅軍哪有打紅軍的道理!」
周總理說:沒有他,紅軍恐怕難保,主席說:他是長征路上的燈籠
長征路上紅軍真的吃皮帶嗎?真相在這裡
長征路上毛澤東為何四次落淚?
長征路上,毛主席分別對薛岳和張國燾說了一句高深莫測的話!
毛澤東:四次淚灑長征路
長征中的姊妹花:帶著嬰孩爬雪山過草地走完長征路
長征路上的廖承志
英雄的足跡,重走漢軍西征路
此人只是毛主席警衛員,犧牲在紅軍長征路上,卻改變中國歷史
揭秘:長征路上毛澤東四次落淚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
毛主席究竟有多喜歡看書?馬背、磨盤、市集、窯洞、漫漫長征路
《彝海結盟》熱拍 王偉民帶隊重走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