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女船民22歲還沒有來月經,中醫從肺論治藥到病除

女船民22歲還沒有來月經,中醫從肺論治藥到病除

女船民22歲還沒有來月經,中醫從肺論治藥到病除


王小虹 嚴煒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右上角點「關注」,帶你走進中醫的神聖殿堂。

中醫婦科在臟腑辨證方面,重視肝、脾、腎三臟,尤其在月經病治療方面表現甚為突出。然而,治療月經病時,往往忽視調理肺臟的功能。福建省福州吳熙婦科中醫院吳熙教授在多年婦科臨床治療中,深刻體會到月經病從肺論治的重要性,可彌補月經病治法的不足。

女船民22歲還沒有來月經,中醫從肺論治藥到病除

理論依據

肺主氣,月經病氣血辨證勿忘肺

氣是人體賴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遍佈於全身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循環往返,運行不息,上下表裡,無處不到。然其產生與運行皆有肺所主。正如《素問·五臟生成篇》所說:「諸氣者,皆屬於肺。」

婦人雖然以血為本,月經的主要成分是血,月經病又常以血病的形式發生。但是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二者息息相關。往往血病因於氣,氣病因於血。例如:肺氣虛或不降,可以使推動之力減弱或氣機升降運動失常,形成血的運行不利,導致血瘀證,發生月經後期、經量過少、閉經、崩漏、痛經等病。另外,肺病亦可影響脾胃的運化,致血的生化障礙,影響脾的統血功能而發生月經提前、經量過多、經期延長、崩漏、閉經等病。這類月經病在治療時必須審證求因,分清標本,直接從肺著手,方能提高治療效果。中醫婦科治療月經病雖然應用氣血辨證,但大多重視脾胃與氣血的關係;重視肝鬱、血滯、血瘀或寒凝。相對忽視了肺與氣血的關係,因此在選方用藥時就照顧不到肺。

肺主治節、朝百脈,月經病臟腑辨證勿忘肺

中醫認為「肺主治節」。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肺者,相搏之官,治節出焉。」這裡的「治節」即治理調節之意。人體「君主之官」心與「相搏之官」肺因同居胸中,故肺能幫助「心君」調節全身各臟腑組織,使其歸於統一協調,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肺的治節作用能把體內無用的水液下輸於膀胱,或外散於汗孔;把體內的濁氣由鼻孔呼出體外;把新鮮氧氣及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物質通過百脈布散給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調節全身。因為月經病大多屬於內傷日久,臟腑功能損傷,往往因一臟有病而牽連數臟俱病,很易形成臟腑間的協調狀態被破壞,所以肺主治節功能顯得尤為重要。

肺為華蓋,外合皮毛,開竅於鼻,與外界直接相通,它可以根據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來調節汗孔的開合,而維持人體正常體溫,保證氣血平和。若其治節無權,皮毛汗孔開合失司,外邪就會乘虛侵入體內,影響氣血的運行而致月經病。如寒邪侵襲,可使經水凝澀、沖任經脈阻滯,而發生寒凝血瘀型的痛經、閉經、經量過少、經行錯後等病;熱邪侵襲,可使經水沸溢而妄行,沖任不固而發生經量過多、月經提前、崩漏等病;風邪侵襲,可使營衛失調而發生經行發熱、經行身痛、經行風疹等病。以上這些月經病,若能在急則治標(調經)的同時考慮到治本(調肺),則往往收到如鼓應桴之效。

肺藏魄,月經周期與肺有關

女船民22歲還沒有來月經,中醫從肺論治藥到病除

《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張景岳在《類經》中解釋魄時說:「魄之為用,能動能作。」亦指出:「初生之時,耳目必識,手足運動,此魄之靈也。及精神意識,漸有知覺,此肺之神也。魄之為用,痛癢由之而覺也。」從此可以看出,肺存之「魄」與人體神經活動中有關本能的感覺和動作活動的支配有關。如某些絕經前後諸症,不但表現月經方面的異常,而且還表現出全身各臟腑功能失調。有些患者有周身皮膚如有蟲行的感覺,此為魄之為病。這些證候往往用一般的辨證論治很難控制,但從肺論治,常獲捷效。由此推之,月經周期性的變化可能與肺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月經的周期性變化亦屬人體一種本能的生理功能。月經的產生雖然由腎氣所主,但腎氣是腎精化生,先天的腎精來源於父母之精,「魄」是「並精出入」的,其存於肺。所以認為,腎氣是培育天癸的物質基礎,而真正主宰天癸變化的是肺存之「魄」。故有些月經病出現周期紊亂可以通過調理肺和肝腎來治療,方能收效。

歷代醫家例證

從歷代醫家效方中可以找到月經病從肺論治的例證。如傅青主治療婦人血崩使用當歸補血湯加減,由當歸、黃芪、三七末、桑葉四味葯組成,其方葯簡而力猛,療效顯著。方中黃芪功能在於補肺氣。因其性溫燥,有壅氣、助熱、傷陰之弊,而失血之病易發生陰虛火動之憂,配伍以辛涼宣肺之桑葉,一補一宣,一溫一涼,一燥一潤,使補而不壅,溫而不生熱,燥而不傷陰,相互為用,使肺氣得補,治節有權。同時配以當歸、三七末補血活血。故凡屬氣虛而瘀的各種月經病,此方首當其衝。

羅知悌的正氣天香散,方由蘇葉、乾薑、香附、沉香、烏葯五味葯組成,治療婦人因感寒所致的痛經及月經不調諸證療效頗佳。其方功在溫宣肺氣,以散寒行氣止痛。吳熙用此方加減治療經期冒雨涉水而感受寒濕邪氣,或過食生冷寒涼之品所致的痛經、經水不調,屢用屢驗。

李東垣《蘭室秘藏·婦人病門》治療崩漏及月經不調時多重用黃芪,旨在脾肺雙補,且常加用防風、荊芥、羌活等入肺經的風葯。因肺以宣發肅降為順,風葯輕揚宣散,順其性便是補。在治療月經病時,冬季可加入麻黃、杏仁等宣肺散寒之品以取效,如其調經補真湯,內即有麻杏二葯。

病案舉隅

病例一

陳某,22 歲,水上船民,初診於1985 年秋。患者年已22 歲未見來經,曾服中西藥治療3 年余,均無效。來診時間問病史得知,10 歲時患感冒發熱後遺有咳喘未治癒,以後每遇感冒受涼即發。來診時正值咳喘發作,症見面色白光白,微惡風寒,咳嗽氣喘,痰色白質稀,舌淡苔白滑,脈細滑、右寸浮緊,兩尺重按無力。

辨證分析:患者咳嗽時日已久,寒邪客於肺,肺氣受損,治節不行,升降失司,腎水失於滋養,天癸故而不至,沖任不能通調,月經故而不潮。病屬閉經,擬益氣散寒、宣肺之法,方用參蘇飲化裁。

處方:党參15 克,蘇葉6 克,陳皮5 克,炙甘草5 克,生薑5 克,大棗6 枚,水煎服。患者來院治療6 次,共服20 余劑,咳喘治癒,體力逐漸恢復。後改為補中益氣丸合腎氣丸,囑各服1 丸,每日3 次以善後。服用1 個月之餘隨訪患者月經已初潮,次年出嫁後生一男孩。

病例二

鄭某,女,46 歲,家庭主婦,初診於1983 年冬。患者月經無定期已兩年余。伴頭暈眼花,目眼乾澀,烘熱汗出,氣短乏力,心悸失眠、多夢,周身皮膚有蟲行感,手足指(趾)發麻,久治不愈。來診前因患感冒,上述癥狀更重,並增有乾咳喉癢,咽干時有如物梗,面色潮紅,血壓180/120mmHg,苔薄白少津,脈細數而弦。

辨證分析:患者年屆更年期,肺腎兩虛,肺虛治節無權,腎中陰陽失調,各臟腑失於協調故而諸症叢生。加以肺受風邪侵襲,化燥傷陰,而致諸症加重,診為經期前後諸症。因外有感受風燥之邪,故潤燥宣肺、散風為治,方用桑杏湯加減。

處方:桑葉20 克,杏仁(蜜炙)6 克,沙參10 克,川貝6 克,甘草3 克,桔梗6 克,防風5 克,梔子皮5 克,荊芥5 克,水煎服。服上方6 劑,不但乾咳、喉癢等症盡除,且前症亦有所好轉,遂去荊芥、防風,加入五味子5 克,麥冬12 克,菊花5 克,党參10 克。囑水煎再服6 劑。後隨訪患者未服其他葯而諸症逐漸平息,恢復健康。

女船民22歲還沒有來月經,中醫從肺論治藥到病除

按:以上兩個病例均從肺治,使數年痼疾脫然而愈。足見月經病從肺治療之效果迅捷。

肺臟雖然與沖任、胞宮無直接聯繫,但由於肺在人體有主氣、主治節、朝百脈、藏魄等重要生理功能,通過各臟腑經絡氣血的關係而間接影響了月經的生理、病理。故月經病可以通過調整肺的功能而取效,這與傳統的重視肝、脾、腎之觀點並不發生矛盾,還可以相得益彰。這一治法不僅適用於月經病的治療,亦適用於其他婦科病。故吳熙認為臨床治病必須全面分析疾病發生的先因後果,整體地辨證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女船民22歲還沒有來月經,中醫從肺論治藥到病除


友情提示:文章或作者來源於中醫古籍APP,希望獲得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古籍」下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八卦來源河圖洛書和中醫學的關係
中醫?六子孝親湯治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經驗分享
心情舒暢度九十春秋
毛德西教授善用君臣三味方,珍貴經驗分享
顧植山善用蓯蓉牛膝湯,二診治好咳嗽痰血症

TAG:神黃中醫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