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西域三十六國「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焉耆國歷史
古西域國名。《漢書·焉耆國傳》載:「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擊胡候,卻胡候、輔國候、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左右君、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
它是一個建立在綠洲上的農耕生活形態的城郭,是漢通西域北道必經之地。那裡土地肥沃,種有稻、粟、麥,兼畜牧;那裡的人有喝葡萄酒的習俗,也熱愛音樂;那裡資源豐富,文化發達,佛教在其國內有著很高的地位和眾多的信徒,佛教藝術也曾繁盛燦爛;那裡盛產胭脂,也盛產良駒,還有魚鹽蒲葦之饒。那就是焉耆國。
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擊胡侯,卻胡侯、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左右君、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
焉耆國,西域三十六古國之一,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當年玄奘去印度取經,從高昌國向西出發,第一個到達的就是焉耆國。
玄奘曾經對焉耆國這樣描述說:阿耆尼(即焉耆)國的幅員,東西有600多里,南北400多里。焉耆國的都城叫做員渠城,方圓6里以上,四面有山作為屏障,道路艱險難行,因而易於防守。焉耆國境內泉水溪流交織如帶,水便被引來灌溉田地。那裡四季氣候溫和,舒暢宜人。焉耆人風俗淳樸,互相真摯相處。國境內有寺廟10餘座,僧徒有2000多人。他們研習的是小乘佛法,所有信徒都恪守戒律儀軌,持身清潔,刻苦勤奮。
焉耆國具體位於今天新疆焉耆縣境東,是一個綠洲農耕生活形態的城郭。從焉耆縣向西北大約行走30公里,就會看到一處保存著很多古代遺址的地方,維吾爾族人稱之為「七格星明屋」,意思就是「千間房子」。
「七格星明屋」是由南、北兩個寺院遺址和一個小型的石窟群所組成的。南、北兩個寺院的規模非常大,用「千間房子」來形容當年這裡的佛寺景象,並不為過。這兩座寺院都是由大殿、僧房、佛塔等建築遺迹構成的,建築物的牆是採用土坯間雜葦草的砌築方法,大概是唐朝到元朝期間的建築遺址,但開創的時間至少可以上推到南北朝時代。
在北大寺西北山的南面,大約開鑿了10所石窟,有的與別處的洞窟相同,但有的構造就顯得比較特別,例如有些洞窟的地面當中設置了一個長方形低壇,低壇的後面立著一個大背屏,直通窟頂,環繞著這個低壇。這種洞窟是模仿寺院殿堂所做的作法用的佛壇窟,除在焉耆東邊的敦煌莫高窟晚唐與五代時期大型佛壇窟中有相似的形制,就只有焉耆國才有,別處沒有發現類似的石窟。另外,焉耆佛壇窟頂部還繪有雲朵紋、纏枝花紋、波狀套連的枝蔓圖案、菩薩、化生童子等等,都具有強烈的漢族藝術風格。
公元692年(大周武后長壽元年),武則天把焉耆確立為安西都護府下面的四鎮之一,漢人在焉耆國的活動很頻繁。所以,七格星明屋石窟里的漢族風格,可能就是在那段時期由漢族僧侶傳到這裡來的。七格星明屋石窟里還可以看到龜茲風格的菱形方格紋,這表明,東來西往的佛教僧侶,都在焉耆這個沙漠北道中的重鎮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可惜的是,今天,中國人很難在焉耆國遺址中找到珍貴的文物了。因為,早在20世紀初期,英國大盜斯坦因、德國大盜勒科克等人就到過焉耆國遺址,對佛教遺迹進行過調查與發掘,將大量的精美佛教雕塑品運到了國外,收藏在大英博物館、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現在,站在石窟前,我們也只能知道,焉耆國曾經是一個佛國,是個東西文化交流中心。那麼,真實的焉耆國是怎樣的呢?
西漢初時,焉耆國是匈奴的附屬國。公元前60年(西漢神爵二年),漢朝設置西域都護,在焉耆西南的烏壘城駐紮軍隊,監視、保護絲綢之路北道的各國。東漢初年,焉耆被莎車國征服,淪為莎車國的附屬國。公元75年(東漢明帝永平十八年),焉耆國又被匈奴的殘餘勢力征服。直到公元91年(東漢和帝永元三年),班超到達西域,降服龜茲,重設都護府,焉耆等國受匈奴挾持,不肯降服。公元127年(東漢順帝永建二年),漢軍攻入焉耆,焉耆王元孟遣子入東漢為質,表示歸順。三國時期,焉耆國漸漸強大,成為絲路北道的大國。公元448年(北魏太平真君九年),焉耆被北魏軍打敗,北魏在此設鎮管轄。經此一敗,焉耆國勢大衰,不久就又被柔然、高車控制,又被嚈噠(yan dā)破滅。後來,焉耆龍姓王族重新執政,焉耆國才重新振興。
之後,焉耆國又曾先後附屬於西突厥、鐵勒、隋朝。唐朝時,焉耆國與唐朝加強了聯繫,武則天就在焉耆設立了西域都護府,焉耆成為唐安西都護府下屬四鎮之一。但唐中期爆發了安史之亂,對西域的控制力下降,吐蕃趁機攻佔了焉耆。不久,回鶻打敗吐蕃,焉耆歸屬漠北回鶻汗國,國王與回鶻族官吏共同執政。回鶻汗國崩潰後,回鶻人進入焉耆國,成為統治者,焉耆龍姓王朝終結,直到蒙古興起後,焉耆國仍是回鶻人的領地。13世紀末,回鶻人的畏兀兒王國滅亡,焉耆也結束了獨立或半獨立的時代,不復以國的形式存在了。
說到寶馬良駒,很多人都知道當年的大宛國有號稱「天馬」的大宛馬,卻很少有人知道焉耆馬也是久享聲譽的優良馬種。早在漢朝時,焉耆馬就在中原和西域享有盛名,到隋唐時,焉耆年產馬達10萬匹。
早在漢代,土著焉耆馬就以耐走、輕捷、靈活、平穩等特長在中原和西域享有盛名,與馳名全國的伊犁馬相媲美,後與中亞馬雜交,特性更加明顯。它體質結構堅實,較蒙古馬緊湊、秀麗,毛色有騮毛、黑毛、粟色海騮等。焉耆馬的身架緊湊適中,馬頭秀麗壯美,馬眼炯炯有神,馬耳長立威風凜凜,鼻孔大有吞千里之勢,嘴鄂寬有嘗百草之福,頸中等長,多為鹿頸,傾斜適度,馬背高長而挺拔,馬胸發育適度。寬深端正,腹形良好,四肢長而壯實,蹄形小而善賓士。體長一般為1.45米左右,體高1.40米左右,胸圍1.7 米左右,體重350公斤以上。騎乘速度1千米為1分23秒,5千米為8分23秒,單馬載重為600千克。焉耆馬特別善走,甚至初生幼駒即行側步,故有「焉耆馬胎走」之美譽。
焉耆馬還有「龍駒」、「海馬」之美稱。關於這兩個名稱,有一段神話傳說。在焉耆,有一座博斯騰湖,神話中稱之為西海。掌管西海的西海龍王有三個兒子,心地都非常善良。有一年,焉耆地區火神當值,大地久旱,牧草枯萎,人畜都餓死了,西海龍王的三個兒子看著不忍心,背著父親,違反天條,吸貯了西海之水後騰空而起,行雲布雨。驟然之間,天地間風馳雷鳴,瑞雨普降,一晝夜,三位龍子就用甘霖驅除了旱災,拯救了焉耆。儘管三位龍子做了好事,卻冒犯了天條,因此被貶為馬,放逐焉耆。龍王之子所化的神馬,與凡馬代代交配繁衍,焉耆從此遍布神駿。因為這些馬是龍王之子的後代,焉耆人於是就稱之為「龍駒」、「海馬」。
提示:關注 訪秘記 微信公眾號:fangmiji 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閱!
※「尼雅河綠洲」西域三十六國——精絕國
※盤點中國歷史上十大愛好特殊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跌入茅廁致死的國君
※揭秘歷史上的他們!先秦四大荒唐的好色君王!驚呆!
※震驚!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著名「毒婦」
TAG:訪秘記 |
※訪秘記:西域三十六國之焉耆國
※兩「長安」小伙搭車旅行走古絲綢之路,昨日獨庫公路陷死局,翻雪山抵西域「焉耆」舉杯邀月
※新疆焉耆縣一孕婦高空墜落幸運生還 十三天後產子男友失蹤
※新疆焉耆縣最美庭院迎來了一位特殊客人
※焉耆縣小鄉村招商引資招來「金鳳凰」
※微距:焉耆相思湖荷花唯美
※大唐王朝為何要消滅焉耆這個國家?
※他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
※「助夢前行·愛無止境」2017焉耆海爾專賣店首屆少兒親子繪畫大賽順利舉行
※新疆焉耆縣良種場村民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開工
※有一處地標,叫焉耆葡萄酒
※中考第二天,為幫同學拿鑰匙,焉耆15歲男孩摔下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