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當一個家庭病了,孩子才會有各種問題|熱文回放

當一個家庭病了,孩子才會有各種問題|熱文回放

↗↗↗回復「

100

」,

免費下載100本名著錄音





來源:新浪博客(量程父母邦)


作者:佚名(歡迎原作者與本站聯繫)




當一個家庭生了病,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表現出來。而

這個人往往會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

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




家庭和各種社會系統一樣,有自己存在、運行的規則和需求。家庭需要一對關係良好的父母,只有父母之間的婚姻關係運作正常,他們才能安心撫養孩子,孩子才有機會健康成長。如果夫妻之間關係不佳,家庭中的成員就會被迫做出不良的適應,利用自我防衛來保護自己。這些即時、自動的防衛方式,既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







許多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偏差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輔導之後,往往發現是他們的婚姻先有問題。她們進一步成長之後,了解到

孩子的偏差行為是為了化解父母婚姻關係中的衝突和壓力

。也就是說,孩子借著自己的問題行為來維繫整個家庭的平和,

他們寧可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為家庭帶來一些幫助

。而且,他們往往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心理疾病(長期積累導致生理疾病)、行為偏差(多動、暴躁、飲食失調、網戀、早戀、輟學、逆反、自卑、自大、憂鬱、精神分裂等),永遠不是單獨的、個人的現象

是因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為問題的某一成員只是病態家庭的「發言人」、「代理人」而已。

個人的問題意味著家庭的病態,家庭系統的病態則反映出整個社會體系的病態。




當孩子出生進入原生家庭系統,成為家庭系統三角關係中的一角後,孩子也會成為父母關係的焦點。家庭系統中缺席的角色會有人自動補缺,這個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個。








如果母親忙於事業,整天在外奔波,沒有在妻子和母親的位置上;或者母親停留在少女時代,不從父母處獨立,而是帶著孩子寄養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那麼由於母親沒有扮演她的角色,家庭在親密關係上就會出現空缺(真空)狀態。然而,

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須有人扮演跟父親平等的角色來維持婚姻關係

,於是,

女兒可能會成為媽媽的「代理人」。




當爸爸忙於工作時

,也許孩子會擔負起照顧家庭、媽媽及更幼小孩子的責任。

這樣的孩子會變成「超級負責人」或「代理父親」。




如果一個家庭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

,其中一個孩子會扮演可愛滑稽的角色取悅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這樣的孩子是

減少父母摩擦的「開心果」

。還有一個孩子會在家中扮演「超人」、「聖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裡永遠是第一名、贏得榮譽、當選班長,這個孩子榮耀父母,為家庭提供面子。

也許會有一個孩子產生反社會行為,借著這些行為來表達父親(母親)隱藏在內心的對母親(父親)的憤怒

。這個孩子也許是不學習、惹麻煩、多動、憂鬱、自卑,他(她)的問題可能會轉移父母之間的衝突,

甚至會使父母因為擔心他(她)而彼此親密起來

。獨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個孩子反串所有的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擔家庭的一切問題和需求。








因父親家外有家,在父母瀕臨離婚的幾個月間,上中學的安靜、文雅、優秀的女兒突然成績下滑、憂鬱、輟學、自閉,最後離家出走並試圖自殺。當母親因為女兒的狀況向父親示弱,父母二人協力來關懷女兒,並因為血緣關係難以割捨,

父親最終回歸家庭之後,女兒豁然痊癒

。父親因此感慨萬端,演繹一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




家庭中的兒子上中學時極其優秀,功課均優,幾乎每個學年都以全票當選班長。

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幾個月,卻出現腹痛、腹瀉癥狀,持續多月,無法正常上學。

父母帶著他去上海、北京各大醫院檢查,均無法查出病因。無奈休學,重讀初三。此時的家庭狀況是父親有關係親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親極為苦惱。

當兒子莫名其妙的病症影響中考和身體的成長時,父親開始回歸家庭並全力治療兒子,夫妻關係因齊心協力關照兒子而緩和

。暑假過後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兒子復原了。



這樣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替罪羊」通常是家庭問題的承擔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孩子的問題尋求治療,使家庭有機會面對真正的問題。可以說,孩子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犧牲、貢獻和服務。








孩子這麼做是出於家庭動力而非個人選擇。家庭系統中的個人有填滿處於「真空」狀態關係的傾向,孩子,往往是自動滿足系統需求及隱含空缺的人選。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受到父母關係的影響。當家庭關係面臨危機時,個人會扮演多種角色以適應壓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而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觀家庭的文化背景及個人成熟度。



由於我國獨特的國情,

過去由幾個孩子共同承擔的期待和壓力現在由獨生子女一人承擔,孩子更容易出現行為偏差及各種身心問題。

如果父母的婚姻關係良好,則對獨生孩子是好的;倘若家庭處在不良婚姻中,獨生子會承擔所有潛藏的問題。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個人扮演健康的角色。父母的角色主要是提供示範:

如何扮演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如何扮演丈夫或太太的角色;如何扮演父親或母親的角色;如何培養親密關係;如何做個正常、健康、有價值的人;如何與他人保持適當界線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




孩子是最佳的學習者,他們時刻以敏感於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觀察、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

孩子是最糟糕的詮釋者和表達者,他(她)沒有建構起完整的、邏輯的、合理的意義的能力,也沒有對應的豐富辭彙來表達出他(她)思考、懷疑和好奇的一切。作為學習者,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指引。




找出自己家中特有的問題,是每個人的重要功課。

一旦我們根據因果律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能做出些補救措施。家中的焦慮便不會由一個人吸收和承擔,造成「問題兒童」、「精疲力竭的妻子(丈夫)」或身心病症。

免費MP3音頻資料







影響世界的100本名著(MP3音頻)下載


從小聽名著的孩子,語文不會差






長按掃描關注,回複數字

100

即可


重要說明:由於網盤資料比較大,100本名著總計145段音頻,建議先用電腦下載再傳手機




關於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ID: satirxinli


專註你的婚姻和孩子教育
每天分享最深刻的心理情感文章


主編在這,等你呢


推薦閱讀

7歲孩子模仿爸爸和「小三」聊天,在場全淚奔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鄭爽?唉……
孩子不敢交往,往往是缺乏這種情感
經常對孩子說"謝謝",影響竟這麼大!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學做飯?

TAG: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兩個同齡小孩子來家裡玩,不同家庭教育,倆孩子的表現一個天一個地
什麼樣的家庭出什麼樣的孩子,這8類家庭的孩子,很難有出息!
這幾種家庭容易養出「懶」孩子,不要驚訝是真的
一家三口患上同一種癌,這4種家庭也要注意!
容易讓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三種家庭
當好家庭主婦, 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能
這種家庭出生的孩子沒法談戀愛,那怎樣才可以?
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什麼樣的孩子,這8類家庭的孩子,難有出息!
這三種家庭會養出弱不經風的孩子,你家是嗎?趕緊改別誤孩子前程
在街上看到這樣孩子一定要留意,也許這樣舉動,可以拯救一個家庭
中國家庭的十種「界限不清病」,你家有哪一種?
這次才是家庭!為了讓父母不再孤獨,這群日本人用最溫暖的黑科技,爆改了一個家!
孩子有了「網癮」,是家庭出了問題嗎?
一個人需要掙多少錢,才能維繫一個家庭?答案驚呆了
兒子的一句話,差點毀了一個家庭!背後真相讓所有媽媽沉默
愛上了別人的妻子,卻給不了她一個家庭!
朋友們帶孩子來我家做客,兩個家庭教出來的孩子真是天壤之別
當好家庭主婦, 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