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3小伙救犧牲95老人值不值?先看看30年的「金子換石頭」

23小伙救犧牲95老人值不值?先看看30年的「金子換石頭」


歡迎關注「銳評趣說」,微信號(rg_photo),關注熱點有態度。


23小伙救犧牲95老人值不值,先看看30年的「金子換石頭」


日前,福建寧德某地一民宅起火,兩名老人被困室內。還有半個月才年滿23歲的消防戰士姚為君為救95歲的被困老人,被埋壓在了傾倒的牆體下壯烈犧牲。


23小伙救犧牲95老人值不值?先看看30年的「金子換石頭」



在普遍讚譽的同時,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提出「23換95,到底值不值」。


其實這樣異議並不鮮見,1982年7月11日,第四軍醫大學的大學生張華救跌入糞池的老農犧牲,當時也引發了爭議——金子換石頭。


23小伙救犧牲95老人值不值?先看看30年的「金子換石頭」



討論形成了兩種觀點:


一種認為張華救人犧牲是社會的一種高尚品質,值得人們去學習。


另一類人則不否認張華行為本身的高尚,但卻認為以大學生換老農民,社會獲益少,「不值得」。

近30年過去,類似的討論又再次掀起,爭議雙方的主要觀點,相比「金子換石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支持方認為,生死一線,不管多少歲,都是人命,生命不是計算題,道德也不能用加減乘除來換算,見義勇為是道德行為,不能用「值不值」來衡量。


反對方的觀點是,見義勇為值得贊,23換95,太過惋惜,23歲還可以為社會做很多貢獻,不管對社會還是個人都不值。


可以看出,雖然過去了30年,雙方的交鋒還是一樣。持肯定意見的人主要的視角停留在道德層面,而持反對意見的人主要的視角則是社會效益。



23小伙救犧牲95老人值不值?先看看30年的「金子換石頭」


當年,整個社會討論之後,形成的共識是:


「生命的價值從來都不在於等價交換。在生命的天平上,難道精英就比老農更重?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怎能如此勢利?」


事實也是這樣,當年的張華精神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這次的討論雖然看起來支持和反對並不平衡,但更多的不同聲音將討論引向了多個方向。



23小伙救犧牲95老人值不值?先看看30年的「金子換石頭」



在值與不值的評價上,除了道德和社會效益外,有一些聲音也值得關注。


23歲青年的身份——消防戰士,指出沒有值不值,只有有沒有認真履職。


救人的目的,救人是為了讓被救者活下去,只要被救者認真地熱愛生命活下去,犧牲了的施救者就是值得的。


30年前的討論,有著特定的背景:改革剛開始,曾經被絕對宣揚的集體主義思想開始是消退,人道主義思想正在形成熱潮。


而今的討論,則更是思想活躍,價值多元的體現。


討論不會有答案,但討論本身卻是有價值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銳評趣說 的精彩文章:

諾貝爾和平獎 川普的小目標
這門外國功夫曾是武林王者 多年後卻被中華武術秒殺
淡定 楊露禪傳人被KO如同毛筆敗給鋼筆
故事很精彩 72戶投訴拆除後147天801戶求恢復
中國國產航母下水,「最受傷」的國家不是美國

TAG:銳評趣說 |

您可能感興趣

老人拿出國寶要價800萬,博物館說根本不值,最後拍了1800萬!
這位58歲的老人養了300多隻貓
64歲老人把北極熊養成「哈士奇」,16年長了700多斤
老人5300元買的「神葯」其實就值20元
從170斤節食瘦到只剩50斤,23歲的她看起來就像60歲老人,減肥不是作死!
「三寸金蓮」的105歲老人,55年沒人見過她的腳的真實樣子!
68歲老人花40分鐘釣上怪魚,重117斤比她人還大
「三寸金蓮」的105歲老人,55年沒人見過她的腳的樣子!看完心酸
6旬老人4小時採摘108斤玫瑰花 一天賺108元
日本76歲老人給24歲戀人說的一句話,竟看哭了1000萬人···
88歲老人,五十多年攢了3000多個煙盒
擁有「黃金手臂」的81歲老人,一生獻血1173次,拯救了240萬嬰兒
老人10年前救了2隻「鸚鵡」,而如今卻要幫4000隻鸚鵡做飯
溫碧霞厲害了!53歲的花甲老人嫩回23歲,你讓18歲的少女怎麼穿?
1965年52歲屬蛇人的後50年,老人講的話真不是騙你的!為了家庭,抽空也要看完
40多年裡每天2個,64歲老人吃下第30000個漢堡
中國去年底60歲以上老人佔17.3% 到2050年將近5億
石河子一老人在養老院自縊,養老院賠償20556.42元
82歲老人借5塊錢,尋找50年歸還100塊,被提名感動隰縣十大人物
74歲老人賣涼粉30年,好吃用手抓,1天只賣80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