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是他,果然是他。


在黑馬狂飆的時代,韓國大選結果沒有出人意料。青瓦台迎來了它的新主人,就是叨姐曾經在「朴槿惠全劇終,這個男人能打破青瓦台魔咒嗎」里介紹過的「政治復讀生」——文在寅。


美國《時代》雜誌5月15日亞洲版的封面提前向文在寅表示了祝賀,稱之為「談判者」。封面上,文在寅緊閉雙唇、正視前方、身著正裝、全黑背景,整個人透出股堅毅鎮定的勁兒。


韓國經歷朴槿惠閨蜜干政門這麼一大折騰,又遇到半島局勢劍拔弩張,迫切需要一位堅毅鎮定的領導人。文在寅將如何作為,能否不負眾望,大多人心裡其實並沒有底。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曾為中國船員辯護


中國人首先關心的自然是文在寅的對華政策。朴槿惠當政時,中韓關係大起大落。大家都知道了,因為「薩德」的事,兩國鬧得有多僵。文在寅在競選期間,曾表達對部署「薩德」的消極態度,這讓中國人天然地對他產生好感。


實際上,這位青瓦台新主人和中國的瓜葛,可考的最早一次,發生在1996年。


那一年,發生了一起震驚中韓的大案。


在韓國遠洋漁船「佩斯卡瑪號」上,6名中國朝鮮族船員不堪韓國籍船長的肆意辱罵、毒打,一怒之下殺死了包括7名韓國船員在內的11名不同國籍船員。後來,這些中國船員被送上釜山的審判庭,一審全部被判處死刑。


這起案件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也引起高度關注。當案情細節被披露後,很多人同情中國船員的不幸遭遇,對「全部處死」的判決結果感到於法於情都不能接受。


一些有正義感的韓國人,包括律師,為這6名中國船員提供了珍貴的幫助。經過艱難的上訴,終審終於得以改判——1人死刑,其餘是無期徒刑,這對於一審判決來說,已經是相當不易的結果。文在寅,不錯,就是今天的韓國總統,當年在二審中就曾為這些中國船員提供辯護。


當然,文在寅大概更多是出於職業精神,或者內心的正義感,去接了這個案子,但不管怎麼樣,中國人是念舊情的。誰幫過我們,我們都不會忘記。而從實際意義來說,文在寅對「薩德」的態度更值得關注。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文在寅曾一直主張,是否在韓部署「薩德」應由下一屆政府決定,且「薩德」問題須獲得國會批准。


「薩德」正式部署之後,文在寅又稱,「我並不認為可以輕易取消韓美之間已經達成的(『薩德』部署)協議」。


他還說過,「如果交由下屆政府,要經過包含國會批准等在內的公開討論過程,還可能擁有說服中國和俄羅斯的機會」。


文在寅也曾告訴媒體,如果朝鮮繼續發展核力量,這有可能促使韓國執意部署「薩德」。


就在幾天前,文在寅接受美國媒體的採訪,他再次完整闡述了自己的「薩德」態度。他表示,在解決朝鮮問題上,美韓兩國具有共同利益,希望「薩德」部署交由下屆政府處理,韓國應成為處理朝核問題的直接方。文在寅認為,現在部署「薩德」的最大問題在於缺乏民主程序,沒有經過環境評估和公眾聽證會的輕率部署,容易導致韓國國內的分裂和對外關係的惡化。


敲黑板!


文在寅的「薩德」立場核心就兩點:第一,是否部署應交給下屆政府決定;第二,是否部署要走民主程序。至於下屆政府走完程序之後,結果該什麼樣就什麼樣。文在寅打的算盤是,有了韓國民意的尚方寶劍,對內對外都好交代。


剛才說了這位韓國新總統的「好」,叨姐想提醒一句,中國切不可自作多情。無論文在寅持什麼樣的外交政策,他都是韓國總統,為韓國國家利益服務。不要幻想其他國家的領導人「親華」,「親華」其實是一個陷阱。中國在這方面不是沒有過教訓,一些被認為「親華」或者「知華」的外國領導人,卻搞出一些「坑華」的政策選擇。


文在寅毫不掩飾自己歷來主張「韓國優先」,這一點也不奇怪,誰會做國際政治領域的活雷鋒,把本國利益拋到一邊,為別國利益捨身取義呢?

我們倒希望韓國總統秉承「韓國優先」,而不是「美國優先」。比如「薩德」對韓國國家利益弊大於利,也傷害中國利益,但符合美國戰略利益。中韓友好顯然符合兩國根本利益,一個清醒的有魄力的政治家,當然能分清大是大非,並做出明智的決策。


對美說「不」,對朝促「談」


大選期間,韓國國內的倒文派實在沒什麼可批評的了,就在文在寅的名字上做文章,他們說「文在寅,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本身就是個問題」。韓文里,「文在」和「問題」同音,這也是醉了。


文在寅是不是問題,叨姐不知道,但誰都清楚,他將面臨一個問題重重的韓國。由於「薩德」入韓和朝鮮挑釁,韓國正處於多事之秋。有人用「Korea Passing」形容韓國的外交處境,說的是多方協商朝鮮半島問題時,韓國卻淪為局外人。


文在寅對此稱,沒有什麼比讓別國為自己國家做決定更危險的了。在最近發表的談話文集《大韓民國問答》中,他寫道,「我也有親美傾向,但現在韓國對於美國的要求,應該懂得協商,並學會說不」。這一說法,經過《紐約時報》報道後引起韓國朝野廣泛爭議。


是個政治家,都會玩兩手平衡術。文在寅這廂舉著對美國說「不」的大旗,並進一步明確,韓國不想坐在一旁聽美國和中國討論如何解決朝核問題,朝鮮半島當事國必須主動介入。他同時又說,當韓國更加充分參與其中時,美國和韓國之間的同盟關係只會進一步加強,比如盧武鉉時期的美韓關係就比最近十年要密切。


對盧武鉉的遺產,文在寅給予了絕對的維護和繼承。當批評人士說,通過「陽光政策」給朝鮮的45億美元援助實際上加速了朝鮮的武器計劃,他迅即給予了反駁。文在寅指出,2005年9月達成的「聯合聲明」,包括用和平方式實現半島無核化,甚至實現朝美關係正常化,這些都是「陽光政策」比過去10年強硬政策更有效的證據。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文在寅據此認為六方會談仍然有效,並提出「韓國作用論」,主要內容就是說服中國重啟六方會談,說服美國改善朝美關係,同時說服並引導朝鮮回到對話桌前。

不得不說,很多韓國民眾對朴槿惠的對外政策感到失望,他們期待韓國能在涉韓事務上擁有更多的發言權和自主權,因此對「韓國優先」和「韓國作用」舉雙手歡迎。


個人的使命VS青瓦台的宿命


每位韓國總統都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如何對待金正恩和朝鮮。


1976年8月18日,板門店共同警備區發生了一場由一棵楊樹引發的血案。


事發時,一支美韓小分隊正準備修剪共同警備區內一棵影響觀察視線的楊樹,這是他們之前做過多次的事情。這一天本和以前沒有什麼不同,變故來得猝不及防。數十名朝鮮人民軍士兵就是不讓美軍動樹,他們甚至用鐵鍬、刀子、棍棒和斧頭群毆這支剪樹小分隊,兩名美軍士兵被斧頭砍死。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當時的監控錄像,戴白色頭盔者是美軍。


美國人怒了,駐韓美軍司令斯蒂威爾下令砍掉那棵惹禍的楊樹,還放話說,如果朝鮮再次阻攔,堅決武力還擊。他同時要求韓國派出特種部隊負責警戒,正在特種部隊服役的文在寅就在其中。文在寅今天再談起那次經歷,仍然心有餘悸,「如果朝鮮試圖干涉,很可能引發戰爭」。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美軍砍掉楊樹的時候,朝鮮人民軍士兵站在遠處默默看著,避免半島重燃戰火。


現在的朝鮮半島,南北衝突一觸即發,文在寅以韓國總統的身份再次站到了「前線」。


文在寅對朝的柔軟態度,頗為韓國國內保守勢力詬病。文在寅祖籍朝鮮,1950年12月,他的父母與數千名難民一起乘坐聯合國的供應船逃離北方。他說,「我母親是她家裡唯一逃到南方的,她現在已經90歲了,最後一個心愿就是想見見生活在北方的妹妹。」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2012年,文在寅和妻子正攙扶著老母親。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是文在寅的政治導師。從始至終,無論坊間對盧武鉉的評價是正面還是負面,文在寅都從沒想過與盧武鉉劃清界限,相反他明確表明將繼續推行盧武鉉的政策路線,他對盧武鉉的追隨與忠誠,超越生死,始終如一。


2007年10月2日,盧武鉉徒步跨過朝韓軍事分界線,前往平壤與金正日進行南北首腦會談,文在寅正是這一次歷史性創舉的背後推手之一。


因為文在寅的這番經歷,朝鮮樂見他的勝選。朝鮮《勞動新聞》5月8日稱,「韓國終結保守派統治、放棄對抗的時刻終於到來。」並且說,「作為同一種族,我們應該團結力量開闢獨立統一的新時代。」

文在寅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大約五千年來,韓國和朝鮮都是擁有相同語言和文化的同一民族,最終我們應該統一」。所以文在寅相信,在南北經歷70年分裂後,將它們拉近,是他的命運。


文在寅認為,李明博時期和朴槿惠時期的對朝強硬政策已經被證明是無濟於事的,「是時候調整對朝鮮的政策了」。不過,他否認了上台後將首先與金正恩會面的消息,表示願意在與美日充分溝通後再前往朝鮮。


他想用自己的方式處理南北問題,而不是用武力說話。為解決朝核問題,他提出了對朝三步走戰略:第一步,阻止朝鮮進行新的核試驗,第二步,防止朝鮮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第三步,促使朝鮮完全棄核。他還順便誇了夸特總統,「我認為特朗普總統會同意我的方法……他本人比他在人們印象中要靠譜得多。」


今天,文在寅就要入主青瓦台,讓我們祝賀他。韓國的政治鬧劇,我們都有些審美疲勞了。但願文在寅能開闢一片新天地。


末了,附送個彩蛋,有沒有人和叨姐一樣覺得年輕時的文在寅高大俊朗,簡直不輸於《太陽的後裔》中的宋仲基。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大學時代的文在寅(左一)與妻子金貞淑(左二)

文在「贏」!他已給出了未來政策的所有線索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微信號:HQSBW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世衛之外,這個世界有的是機會教會你什麼叫一個中國
幻滅!美著名軍事雜誌在說中國時居然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我們誕生在中國》北美票房破千萬美元 自然類紀錄片北美票房第八
朝核危機,誰會是「最大贏家」?

TAG:環球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二胎政策沒出來前,還有個「一胎半」政策,據說知道的人不多
樓市迎來重磅消息,這個政策出台,房子賣不出去,將無人買房?
知乎回應隱私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但做法不當?
二戰後日本為了恢復人口,想出了這麼無恥的政策,實在令人汗顏
二戰後日本為了恢復人口,竟然想出這麼無恥的政策,實在不堪入目
向國家呼籲,殘疾人單身問題再不出強政策,就真的來不及了
完了……新政策出台,我可能連日貨和大牌暢銷款都買不到了!
這兩個政策一出來,炒房者被嚇得要退出樓市!
新政策出台,房價將遭遇「腰斬」,剛需可以出手買房了!
對不起!政策出來了,但你還得去考雅思
炒房客「七寸」已被摸准,此政策把他們最後一絲希望也給破滅
完了……新政策出台,我可能連日貨和大牌暢銷款都買不到了!!
為了支持你生娃,國家又出政策了
沒買房的福音來了!一旦這個政策,全面實施,大量房子賣不出去!
易綱: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退出擴張的貨幣政策
屈辱感,呼之欲出的買房政策來臨,由不得你不買了
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買房?專家:這一政策出台,就是房價下跌的開始!
軍人在部隊上能不能使用手機?新的政策已經出來,只能是你當兵當早了!
政策出台,基礎研究未來怎麼走?
「別墅」本身就不好賣,這一個政策出來,國人真的告別別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