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居士、雲林子,或雲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閑仙卿、幻霞子、東海農、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江蘇無錫人。倪瓚博學好古,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閣集》,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為元季四家。


倪瓚是影響後世最大的元代畫家,他簡約、疏淡的山水畫風是明清大師們追逐的對象,如董其昌、石濤等巨匠均引其為鼻祖。石濤的書法題畫,從精神到體式皆是以倪瓚為法。倪瓚亦是一個以復古為旗幟,而追求藝術個性化的書法家,與張雨、楊維楨一樣,既屬於這個時代,又不屬於這個時代,這就是藝術對時代的超越性價值。


畫作有:《江岸望山圖》《竹樹野石圖》《溪山圖》《六君子圖》《水竹居圖》《松林亭子圖》《獅子林圖》卷、《西林禪室圖》《幽澗寒松圖》《秋林山色圖》《春雨新篁圖》《小山竹樹圖》《修竹圖》《紫芝山房圖》《梧竹秀石圖》《新雁題詩圖》《容膝齋圖》等。


有《水竹居圖》《容膝齋圖》《漁庄秋霽圖》《虞山林壑圖》《幽澗寒松圖》《秋亭嘉樹圖》《怪石叢篁圖》《竹枝圖》《溪山仙館》《霜林湍石》等傳世。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漁庄秋霽圖紙本水墨 1355年作 縱96厘米 橫4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題識: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此圖余乙未歲戲寫於王雲浦漁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棄捐,感懷疇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瓚。


《漁庄秋霽圖》是1355年秋,寄居在友人王雲浦漁庄時的作品。描繪風雨之後「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的湖邊景色。作者在十八年後(1372年)七十二歲時重見此畫時感懷往昔,補題詩款。裱邊有董其昌行書題籤,又有孫克弘、董其昌、宋旭題跋。


作品充分展現了他成熟時期的典型畫風。畫卷描繪江南漁村秋景及平遠山水,以其獨特的構圖顯露個人特色,即所謂的「三段式」。畫面以上、中、下分為三段,上段為遠景,三五座山巒平緩地展開;中段為中景,不著一筆,以虛為實,權作渺闊平靜的湖面;下段為近景,坡丘上數棵高樹,參差錯落,枝葉疏朗,風姿綽約。整幅畫不見飛鳥,不見帆影,也不見人跡,一片空曠孤寂之境。中國畫極為講究筆法。倪瓚在前人所創「披麻皴」的基礎上,再創「折帶皴」,以此表現太湖一帶的山石,如畫遠山坡石,用硬毫側筆橫擦,濃淡相錯,頗有韻味。其畫中之樹也用枯筆,結體有力,樹頭枝椏用雀爪之筆型點劃,帶有書法意味。畫的中右方以小楷長題連接上下景物,使全圖渾然一體,達到詩、書、畫的完美結合。倪瓚平實簡約的構圖、剔透松靈的筆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對明以後的文人畫家產生很大的影響。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秋亭嘉樹圖紙本墨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七月六日雨,宿雲岫翁幽居,文伯賢良以此紙索畫,因寫秋亭嘉樹圖並詩以贈。風雨蕭條晚作涼,兩株嘉樹近當窗。結廬人境無來轍,寓跡醉鄉真樂邦。南渚殘雲宿虛牖,西山青影落秋江。臨流染翰摹幽意,忽有沖煙白鶴雙。瓚。


《秋亭嘉樹圖》,為雲林晚年所作,用筆略硬而有折楞,顯然含荊、關遺意。畫樹不一筆寫出,而是用線界勾,再以淡墨皴補。有意到筆不到者,也有筆到意不到者。三株樹的幹完全相同,但葉不同,其一以「介」字式撇葉,其二橫點,墨較干而略濃;其三「個」字點。三者都很稀疏,用筆十分隨意。遠山仍以線勾形,略加皴擦,點苔較重,和董、巨的皴法不分內外輕重,完全不同。水中勾出幾根長線,又以淡墨略染,似水紋,又似汀渚。整個畫面十分簡淡蕭疏,如洞庭月色,萬籟無聲,毫無熱鬧塵俗之氣,反映了作者純凈清雅、淡泊自守的情懷。畫中沒有霜月,卻有霜月的感覺。吳憲題詩道:「千年霜月積靈氣,結入倪郎手與心。一掣便歸天上去,人間留影尚森森。」對此畫認識至深。

倪瓚作品主要有兩大格式,一是一河兩岸三段式,一是枯木竹石,《秋亭嘉樹圖》屬於前者。對中國山水畫來說,無論在境界上還是在技巧上,這種簡單的美均超過繁複的美。通過作品確立了新的創作理念和審美標準,這應該是倪瓚對中國畫最大的貢獻。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容膝齋圖紙本水墨 1372年作 台灣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壬子歲(1372)七月五日,雲林生寫。


題識:屋角春風多杏花,小齋容膝度年華。金梭躍水池魚戲,彩鳳棲林澗竹斜。斖斖清淡霏玉屑,蕭蕭白髮岸烏紗。而今不二韓康價,市上懸壺未足誇。甲寅(1374)三月四日,檗軒翁復攜此圖來索謬詩,贈寄仁仲醫師。且錫山予之故鄉也,容膝齋則仁中燕居之所。他日將歸故鄉,登斯齋,持卮酒,展斯圖,為仁中壽,當遂吾志也。雲林子識。


倪瓚少小聰明,早年專意讀書,家中清秘閣藏書數千卷,經史子集,佛道經典,他都專心閱讀批校,所藏法書名畫,亦悉心臨學。其書法天然古淡,有魏晉人風格。倪瓚隱居於太湖四周的宜興、常州、湖州、松江一帶,常領略這裡秀麗清幽的湖光山色,他的畫也多取材於此。


此幅成於洪武壬子(1372年),七十二歲所作,二年後再題,方知此圖乃是寄放在醫師仁仲之「容膝齋」,以備他日為仁仲祝壽之用。此幀先寫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又寄贈醫師仲仁,請雲林補詩,容膝齋即仲仁居處,是先有畫而後有題。此圖寫的是江南春景,平遠山水。近處為山石陂陀,林木蕭疏,作為近景與遠景之間的過渡部分則多為大片空白,不著一墨, 是為湖水。圖上側遠岫遙岑,橫于波際。這種三段式的構圖,是倪瓚山水的特徵之一。其山水胎息於董源,磯頭兩點,石上橫拖披麻,皴法清逸。其樹法參差變,結體有骨力,而樹頭枝梢,每多生意。喜多作枯樹,擦以枯筆,墨色濃淡錯綜而滋潤渾厚。《容膝齋圖》便是其晚年的精品,作於去世前兩年,筆墨爐火純青。比之17年前畫的《漁庄秋霽圖》,雖章法相似,但用筆更剛勁洒脫,「折帶皴」更顯得老辣純熟,風神飄逸。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水竹居圖紙本設色 癸未(1343年)作 縱55.5 厘米橫28.2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款識:至正三年癸末歲八月望日,進道余林下為言,僦居蘇州城東,有水竹之勝,因想像圖此,並賦詩其上云:僦得城東二畝居,水光竹色照琴書。晨起開軒驚宿鳥,詩成洗硯沒游魚。倪瓚題。鈐印:倪元鎮氏(朱文篆書)


題跋:好在雲林一老迂,書圖寄到玉山居;向來王謝原同調,宜向城東共讀書。龍門良琦。


《水竹居圖》是倪瓚為好友高進道遷居而作,繪江南初秋景物,遠岫平林,山前溪水渚坡,坡上雜樹五株,樹後茅屋叢篁。畫法謹嚴,用筆圓潤渾厚,略有董、巨遺法。倪瓚為好友想像著在此隱居,與琴詩為伴的理想生活。隱逸山林、不問世事的精神理想,在南宋深得文人認同。


《水竹居圖》是倪雲林生平難得一見的設色山水,且用筆細密、景物設色描寫繁密,與其中後期作品用筆精簡、意境疏淡的風格大為不同。畫面近景是溪邊的五株雜樹,樹後兩間茅屋掩映在幾叢翠竹中,呼應著綿延起伏、林木叢生的遠山。畫法嚴謹持重,用披麻皴,運筆圓潤渾厚,青綠設色濃重,構圖上,相比於後期的蕭散,更為緊湊,也更趨於寫實。


《水竹居圖》作於至正三年,即1343年。目前所知倪瓚最早的可信作品,是現藏於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的《秋林野興圖》,作於至元乙卯,即1339年。就設色山水而言,《水竹居圖》則是最早的。作者時年四十三歲。本幅左上另有元釋良琦詩題,詩塘、裱邊有文徵明、董其昌、弘曆、梁詩正、董邦達、蔣溥等題跋七則,項子京等收藏鑒賞印四十六方。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六君子圖紙本水墨 1345年作 上海博物館收藏


款識:廬山甫每見輒求作畫。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燈出此紙苦征畫,時已憊甚,只得勉以應之。大痴老師見之必大笑也。倪瓚。


題跋:遠望雲山隔秋水,近有古木擁披陁。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大痴贊雲林畫。


江頭碧樹動秋風,江上青山接遠空。岩向坡心添釣艇,頃畫我作釣魚翁。朽木居士。


黃公別去已多年,忽見雲林畫里傳。二老風流遼鶴語,悠然長卷對江天。吳興錢雲。


隔水:雲林畫雖寂寥小景,自有煙霞之色,非畫家者流縱橫俗狀也。此幅有子久詩,又倪迂稱子久為師,俱所創見,真可寶也。壬寅重九後二日觀。董其昌。


《六君子圖》因黃公望題詩得名,是倪雲林應一個叫廬山甫先生之求所作的畫,乃典型的文人寄情寓意的畫作。寫江南秋色,畫面寬闊的湖面一直延伸至山下,前景樹木的樹梢低於對岸的地平線,一大片波瀾不驚的湖面佔據了畫面主要的空間。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疏密掩映,姿勢挺拔。圖的上部有遠山地抹。全圖氣象蕭疏,近乎荒涼,筆墨簡潔、筆法空靈,具有沖淡淳雅的韻味,已經顯現出他為之追求的「天真幽淡」的藝術格調。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紫芝山房圖紙本水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一河兩岸的構圖,空無一人的景色是其特色。畫中眼前土坡窠石,上生雜樹三五株,間有新篁修竹依傍,臨水置一茅亭。中景以水相隔,或有洲渚。遠處山巒清晰可見。一種「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的淡泊曠達的心態盡現紙上。畫面疏朗清淡,畫上有冗長的題款,是整個畫面的一部份。字體的橫直筆法與畫法很像,實際上是用寫字作畫,純粹在表現內心的風景,而非真山水。此幅無年款,但根據畫風特色,推測為倪氏七十歲左右所作。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小山竹樹水墨絹本


款識:二月獨憑欄,微茫煙樹間。提魚來就煮,問馬只看山。岸柳渾無賴,孤雲相與還。持杯競須飲,春場易闌珊。雲林生寫小山竹樹,為蘗軒老友。


此幅小山竹樹為老友蘗軒所做,水墨絹本,倪氏傳世作品中絹本很少,所知只有《溪山仙館》等幾件。本幅構圖上採用其特色的平遠構圖,近坡高樹數株,中間是遼闊的湖面,遠景亦是枯樹水岸,構成兩段式章法,使畫面具有遼闊曠遠的特殊藝術效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之景,意境蕭散簡遠,此境此法影響深遠矣。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溪山圖紙本墨筆 1364年作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為風格蒼潤的平遠山水。以簡略的筆墨畫出河岸的山丘,寬闊的水面連接著前景的坡石樹木。圖中自題中點明此畫於至正甲辰(公元1364年)四月八日為周伯昂所作,作者時年64歲。後又有作者戊申(公元1368年)六月詩題。畫幅中另有張監(天民)、邵貫詩題。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霜林湍石圖立軸紙本


款識:王猷宅里開窗坐,(政)望見虞山松檜林。一酌松肪嘗筍脯,為君呼筆寫蕭森。戲寫霜林湍石,並題小詩,贈守道先生。十一日。瓚。


此畫為十分罕見的倪雲林精品。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五十亦有記載。倪瓚題詩中所謂的王猷,或為上款中之守道先生。此人庶幾為虞山旺族,倪瓚好友。畫幅上最早的收藏印應是左下角的「海虞王氏藏書畫印」,或為守道先生後人所有。海虞地靈,時出大家。王石谷書畫世家,常題畫自稱「海虞王翚」,或為守道先生一族。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幽澗寒松圖紙本墨筆 約作於洪武五年(1372) 縱59.7厘米 橫 50.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倪瓚的山水畫秀麗、清幽。他作畫喜用干筆皴擦,以側峰著紙,稚嫩中見蒼老,簡淡中見厚重。焦墨只用在點苔或寫景樹叢。


此幅《幽澗寒松圖》是為友人周遜學所作,並題五言詩:「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澗松,清蔭滿庭戶。寒泉溜崖石,白雲集朝暮。懷哉如金玉,周子美無度。息景以橋對,笑言思與晤。」倪瓚清高持節,一生不仕,他不僅自己抱守出世的生活態度,而且對朋友們的入世為官也堅決反對。此幅一為友人贈別,更是勸友人「罷」征路,「息」仕思,含有強烈的「招隱之意」。平遠畫溪澗幽谷,山石依次漸遠,二株松樹挺立於杳無人跡的澗底寒泉,意境荒寒,超然出塵,似乎暗寓著仕途的險惡和歸隱的自得。構圖不用常見的「一河兩岸」兩段式章法,近乎正方形的幅面和平面的取景方法,使畫家不得不採用特殊的構圖方式,將通常所畫的寬廣水面壓縮成一條溪流,從前景緩緩流過。但畫幅上方和其大多數作品一樣,留出大片空白,讓觀者分不清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山石墨色清淡,筆法秀峭,渴筆側鋒作折帶皴,乾淨利落而富於變化。松樹取蕭疏之態,筆力勁拔。此幅作品簡淡超逸,未署年款,從書法由豎長變為扁方以及名款和畫風來看,當是晚年之作。

倪瓚此幅,筆墨無多但意境深幽,「疏而不簡」,「簡而不少」。他的這種筆簡形具,注重抒寫性靈的畫格被後人稱之為「逸品」。到了明代,更是「江南人家以有無為清濁」,其清標高格,在歷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始終被尊為「高士中的高士」。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梧竹秀石圖紙本墨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款識:貞居道師將往常熟山中訪王君章高士,余因寫梧竹秀石奉寄仲素孝廉,並賦詩云: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聲入坐寒。想得此時窗戶暖,果園撲栗紫團團。倪瓚。


御題:梧如遇雨竹搖風,石畔相依氣味同;數百年來傳墨戲,展觀濕潤鎮瀠瀠。乙卯春月,御題。


題跋:青桐陰下一株石,回棹來看口未消。展圖彷彿雲林影,肯向燈前玩楚腰。寫此紙附老僕至蒲軒即景書畫上,雨。鈐印:句曲外史、幻仙、貞居、句曲外史張天雨印


整幅畫卷雖以梧桐、竹石為主要自然景物進行描繪,湖石挺立,高梧疏竹映帶左右。樹榦和秀石行筆匆匆急就,以闊筆濕墨描繪梧葉,雖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之作,卻頗得蒼潤淋漓之墨趣,別開生面。但卻不再是「可居、可游」之地,而是達到了「可望、可思」之境。綜觀畫面,畫家是以極其冷漠的心態來觀照現實世界的。此時作者雖還沒有後期歷盡挫折後的空寂、悲涼,但清冷幽寂之旨已是融於畫面之中了。畫面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孤涼、幽怨,帶有一種遠離世間煙火的哀傷。


關於《梧竹秀石圖》確切的創作年代,胡建君在《斯世與斯人邈矣不可攀》中云:「元至正五年(1345),雲林在無錫弓河的船上為友人盧山甫寫下著名的《六君子圖》。這時期,雲林廣泛交際,友人多為和尚、道士或詩人、畫家。此時期雲林為好友張伯雨精心繪製了《梧竹秀石圖》。」(《倪瓚山水》)據此可知,此卷約作於元至正五年。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獅子林圖》卷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倪瓚 虞山林壑圖 水墨紙本 94.6×34.9cm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虞山林壑圖》是倪瓚晚期山水畫作品。構圖平遠,景物極簡,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是「淡墨筆畫,林亭樹石,並遠峰一角」的典型體現。


《虞山林壑圖》取「一河兩岸」模式,構圖較為繁密。遠山近坡,河水橫隔其間。畫中用筆變中鋒為側鋒,用折帶皴畫山石,枯筆干墨,層巒疊嶂,潤澤華滋,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


此圖以三段式為基礎進行布陣,畫面表現平林遠岫的景象。水中有五道洲渚及一組雜樹,淡墨皴染較多。全圖墨氣濃郁,枯、濕、濃、淡相互滲透,給人一種遠崗寥曠、湖水清涼的感覺。


此圖在空間布局上與以往《六君子》《漁庄秋霽》等相異,不以較單純的近舉叢木、遠山合攏來結構畫面,而是中部兩邊各伸出一抹灘渚,以沙洲、雜樹等景物,充實畫面,增加了曲折婉轉的意味,使整個構圖有所變化。可見倪瓚至暮年仍不斷追求「圖式結構」的變革。


《虞山林壑圖》作於辛亥,為明洪武四年,是倪瓚受友人伯琬高士之邀,赴常熟而作。 畫首有倪瓚自題五言詩: 「陳蕃懸榻處,徐孺過門時。甘冽言游井,荒涼虞仲祠。 看雲聊弄翰,把酒更題詩。此日交歡意,依依去後思。」 署款跋云:「辛亥十二月十三日,訪伯琬高士,因寫虞山林壑並題五言,以記來游。倪瓚。」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溪山仙館》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元 倪瓚 竹枝圖卷 紙本水墨 33.8x75.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倪瓚的墨竹以蕭爽清麗著稱,他論畫主張抒發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作者「胸中逸氣」,不求形似,說「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倪瓚《竹枝圖》卷畫一枝新竹,枝、干細而挺,稍帶弧曲,竹葉細、短而上挺,至梢頭略有低垂,疏密有致,優美地展現新篁的秀嫩而生機勃勃。此圖用筆勁峭,布置停勻,枝葉勃發,生意盎然,絲毫也沒有「筆老手倦」的痕迹。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元 倪瓚 小山竹樹 立軸 水墨絹本 成交價632.5萬元


倪瓚的繪畫開創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畫風,在繪畫史上被列為元代中後期的「元季四大家」之一,倪瓚原名璉,後改名瓚。自稱倪迂,變姓名曰奚元朗,又曰元映。字元鎮,號雲林,又署雲林子或雲林散人。別號有很多:荊蠻子,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蕭山閉卿,幻霞子。他是無錫人。清人在《一峰道人遣集序》中直言不諱,「元代人才,雖不若趙宋之盛,而高士特著,高士之中,首推倪黃」。所以在明清畫家中,倪瓚的詩、文、書、畫,受到了極大的重視。著有《雲林詩集》、《清悶閣集》。


倪瓚善畫山水、竹石,早年宗董源,後師法荊、關。畫法墨色清淡,用側鋒,有輕有重,以干而帶毛的「渴筆」畫山石樹木,作折帶皴,間用披麻皴,多用橫點點苔,皴擦多於渲染,畫樹多取松疏姿態,樹葉用松針點、介字點、仰葉點、圓點、垂藤點等數種;夾葉很少用,好寫汀諸遙嶺,小山竹樹等平遠景色。中右方以小楷長題連接上下景,使全圖渾然一體。


此幅小山竹樹為老友蘗軒所做,水墨絹本,倪氏傳世作品中絹本很少,所知只有《溪山仙館》等幾件。本幅構圖上採用其特色的平遠構圖,近坡高樹數株,中間是遼闊的湖面,遠景亦是枯樹水岸,構成兩段式章法,使畫面具有遼闊曠遠的特殊藝術效果。疏林坡岸,淺水遙岑之景,意境蕭散簡遠,此境此法影響深遠矣。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修竹圖》款題云:二月六日夜宿幻住精舍。明日寫竹枝遺無學上人。並賦長句。春水蒲芽匝岸生。閶門山色上衣青。出郊已覺清心目。適俗寧堪養性靈。花落鳥啼風嫋嫋。日沉雲碧思冥冥。禪扉一宿聽魚鼓。喚得愁中醉夢醒。無住庵主。寶雲居士懶瓚。甲寅(1374年)。


橫梢一枝,得清簡之韻。挺然數筆,體勁秀之情。此不徒具竹之形貌,兼且得竹之性情。而雲林寫竹,猶有似蘆之誚,真沒奈觀者何矣。此圖成於洪武甲寅二月六日,年七十四歲,即於是年十一月卒。


上方張紳題雲。窗前疎雨(衍一裏字)過。石上晚雲生。不是雲林叟。無人有此清。門山居士紳。鈐印三。張紳私印。土行父。雲門山房。又王汝玉題雲。瘦倚清風玉一枝。(桑田點去)滄溟回首已塵飛。三生石上因緣在。應化遼東白鶴歸。青城山人王汝玉。鈐印一。玉堂清趣。又有題句雲。曉出閭門道。西山滿意青。金壺有遺墨。寫得鳳凰翎。後署東皋妙聲。又題句雲。以墨畫竹。以言作贊。竹如泡影。贊如夢幻。即之非無。覓之不見。謂依幻人。作如是觀。後署丁巳逃虛子戲語七字。二則俱左旋讀。詩塘有杜堇題雲。記得曾攜枕簟游。葑溪溪上草堂幽。北來誰識賢君子。歸卧江南煙雨秋。里居杜堇。又吳寬題雲。寫竹仍題句。僧房一宿淹。如何書甲子。猶學晉陶潛。鹿場居士寬。鈐印一。原博。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江岸望山圖》為倪瓚六十三歲(1363)作,由畫上題詩,知為贈行而作,受贈者由水路去會稽,因而畫舟中望兩岸之景。款上稱「並寫江岸望山圖奉送惟允友契之會稽」,惟允為陳汝言之字,但「惟允」二字,與其他題詩之字比較起來,筆跡不似,疑係後人妄改,藉以增加此畫之身價。


倪氏早年從董巨入手,五十幾歲時,山石全用披麻長皴;至六十歲則漸入荊關,筆簡氣壯。晚年則是明顯的折帶皴法,呈現靜穆蕭疏的風格。該幅畫高樹空亭,隔岸望山,山上長皴,未成折帶,利用苔點﹑深淺皴法及留白的運用,將山石立體實感呈現而出,氣勢雄壯,與其晚年渴筆皴擦之冷峻堅實的山石較不同。清吳升曾評此畫:「皴法全用大披麻,得巨然神髓。迂翁畫大抵平遠山峰,不多作樹;似此高崖峭壁,具太華削成之勢;大小樹點葉紛披,都非向來面目,乃知此翁繪妙中掃空蹊徑,有如許大手筆也。」



元四家:倪瓚國畫作品代表作欣賞



倪瓚 梧竹秀石圖 紙本墨筆 96×36.5cm 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自題:「貞居道師將往常熟山中訪王君章高士,余因寫梧竹秀石奉寄仲素孝廉,並賦詩云: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聲入坐寒。想得此時窗戶暖,果園撲栗紫團團。倪瓚。」又有張雨題詩一首。鈐印「句曲外史」、「幻仙」、「貞居」、「句曲外史張天雨印」。另有清乾隆帝御題詩一首。鈐梁清標、安岐及乾隆內府、龐萊臣等鑒藏印記共18方。


圖中繪湖石挺立,高梧疏竹映帶左右。樹榦和秀石行筆匆匆急就,以闊筆濕墨描繪梧葉,雖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之作,卻頗得蒼潤淋漓之墨趣,別開生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luo 的精彩文章: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最愛帶的書畫是什麼?
工筆畫線描花卉畫譜:菊花篇
這樣的風景油畫,好養眼!
你是否知道,陸遊是個一等一的書法高手?
書畫家的「三從四德」

TAG:藝術luo |

您可能感興趣

歷代鍾馗題材國畫作品欣賞
畫家秦志華國畫作品欣賞
女畫家中國畫作品欣賞
畫家楊懋森中國畫作品欣賞
國畫藝術作品欣賞:黃永玉、范曾作品
元代畫家黃公望繪畫作品欣賞!
中國當代粉畫名家李虹作品欣賞
李卡國畫作品欣賞
藝術鑒賞:國畫名家王建輝作品欣賞
現當代名家:蔡鶴汀國畫作品欣賞
王紫薇中國畫作品欣賞
當代實力派畫家李君生國畫作品欣賞
田雷國畫作品欣賞
國畫名家 石魯作品欣賞
當代實力派畫家王曉巍國畫作品欣賞
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家李玉華作品欣賞
劉繼卣國畫人物作品欣賞
李東中國畫作品欣賞
陳怡勝國畫作品欣賞!
現當代名家:馬晉國畫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