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本文轉載自「BioArt」,原標題:【熱烈祝賀】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丨BioArt特別關注。

美國當地時間5月9日上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HHMI)的官方網站公布了第二批「科學家早期生涯項目(Early Career Scientist Program)」入選者名單,其中我國共有7名科學家入選,他們分別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國紅研究員和王艷麗研究員、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頡偉研究和醫學院祁海研究員、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劉穎研究員、中科院上海生化與細胞研究所陳玲玲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員(詳見下圖)。他們將獲得HHMI為期5年的資助,總資助經費為65萬美元。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入選的7名中國科學家中,有三位為80後(頡偉、劉穎、付巧妹),另有兩位70後,年齡稍長。其中最年輕的為出生於1984年的劉穎,於2014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任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線粒體質量控制和營養感覺機制的相關研究;付巧妹正式回國建立實驗室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去年入選《自然》雜誌評選的十位中國「科學家之星」,最近還進入了第十三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公示名單;而頡偉於2013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並在清華大學建立實驗室,主要通過應用實驗生物學和計算生物學研究細胞命運決定中的表觀遺傳調控和人類疾病相關的表觀遺傳調控機理。

另外,此次入選的7位科學家中有4位女性,這充分展示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女性科學家的魅力與中流砥柱作用。

據悉,入選第二批HHMI「科學家早期生涯項目」的41科學家來自16個國家,是從1500餘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我國成為入選者最多的國家。早在2012年,我國共有7名科學家(顏寧、邵峰、朱冰、王曉晨、張宏、唐淳和胡俊傑,見下圖)獲得該項目的資助(為期五年,每人共獲得65萬美金資助)。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HHMI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非盈利性私立醫學研究機構,由著名飛行員,工程師 Howard Hughes於1953年成立。HHMI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私立基金會之一 , 長期致力於支持生物醫學前沿基礎研究 , 在美國抑或是世界生物醫學研究的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研究所每年從來自全美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提名人選中,通過嚴格選拔,遴選出若干最傑出的生命科學家成為HHMI研究員,無償為其提供研究支持和資助。每位研究員每年可獲得100萬美金的資助,以支持具有創造性但可能具有高風險的研究領域,並使這些科學家集中精力進行科學研究,不必再為申請基金而分心。目前該研究所在美國共有304位研究員(HHMI Investigator),其中16人是諾貝爾獎得主(下圖),160人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近年來,為鼓勵美國之外的科學家從事生物醫學基礎科學研究,HHMI還設立了國際青年科學家項目,以資助美國以外的其它國家的傑出科學家,此前已有37位(International Early Career Scientist項目科學家24位,五年共獲得65萬美金資助;Seni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cholar項目科學家13位,五年共獲得50萬美金資助)美國以外的其它國家的傑出科學獲得了HHMI的資助。入選人員一般是已經或者具有潛力成為科研領軍人才的青年科學家,而且正處於開展獨立科研的初始關鍵階段,一般建立實驗室不超過7年。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深藍色部分表示HHMI資助美國以外的其它青年科學家所在的國家

7位中國入選者簡介:

第一位李國紅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李國紅,博士,現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青」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創新領軍人才、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副主任,J Biol Chem和Genome Biol雜誌編委。1995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病毒系,2003年於德國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新澤西醫科大學和紐約大學醫學院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MMI)從事博士後研究。2010年全職回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PI。李國紅研究員長期致力於染色質高級結構與表觀遺傳調控的研究。主要貢獻包括利用染色質體外組裝體系和冷凍電鏡三維重構技術,解析了30nm染色質纖維的高解析度結構,發現了全新的30nm染色質纖維左手雙螺旋結構模型;闡明了重要組蛋白變體CENP-A和H3.3特異識別和裝配,以及它們調控染色質高級結構與功能的分子機理。2010年回國後以通訊作者/共同通訊作者在Science, Dev. Cell, Mol. Cell, Nat Struct Mol Biol, Genes & Dev (2篇), eLife,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雜誌發表研究論文10多篇。

第二位王艷麗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王艷麗,博士,現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1992年進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專業學習,2004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2011年美國斯隆-凱瑟琳癌症研究中心Dinshaw J Patel 實驗室博後,2011年起回國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PI。主要從事於CRISPR/Cas系統的作用機理和小分子介導的基因沉默的結構生物學研究。近期成果包括成功解析了解析度為3埃的E.coli Cascade複合物結構,揭示了由11個Cas蛋白以及一個61核苷酸的crRNA共同組成的分子量為405kDa的Cascade複合物的精確的組裝方式,揭示了CRISPR作用的分子機理,同時也為進一步了解靶標的識別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Zhao et al.,Nature,2014);解析了Cas1-Cas2與多種類型DNA的複合物的晶體結構,發現了Cas1-Cas2識別外源入侵DNA分子機制,揭示了外源核酸片段的長度是如何確定的,同時也解釋了該階段中的核心蛋白Cas1和Cas2各自的功能,該成果為揭示原核生物這一新的抵禦病毒及遺傳物質的入侵的機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Wang et al.,Cell,2015);解析了嗜熱菌Argonaute(TtAgo)和5磷酸化引導DNA(gDNA)和一系列靶點DNA三元複合物的晶體結構,在結構生物學水平闡明了細菌的Agos蛋白指導導向DNA雙鏈切割靶標DNA雙鏈的機制,這一發現在分子生物學水平也證明了細菌通過Argonaute蛋白介導的DNA干擾機制來對抗轉座子和可移動的遺傳原件(Sheng et al.,PNAS,2014);解析了AcrF3以及AcrF3-Cas3複合物的結構,闡述了AcrF3在對抗CRISPR/Cas系統發揮的作用,揭示了病毒與細菌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相互拮抗的作用機制(Wang et al.,Cell Research,2016);解析了結合有sgRNA的C2c1晶體結構(Liu et al.,Mol Cell,2016);解析Ⅵ型CRISPR-Cas系統C2c2-RNA複合物結構(Liu et al.,Cell,2017);合作發現細菌Argonaute蛋白生成和載入DNA引導鏈的分子機制(Stwarts et al.,Mol Cell,2017)。曾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創新獎)」。

第三位頡偉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頡偉,博士,現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PI,中組部「青年千人」,國家「優青」獲得者。頡偉研究員1981年出生,1999年成為甘肅省理科狀元,2003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科學專業,2008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完成生物分子學博士以及統計學碩士(雙學位)學習,並於2009-2013年在美國Ludwig癌症研究所(UCSD)任兵教授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13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並加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研究員,同時入選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PI。頡偉課題組同時應用實驗生物學和計算生物學研究細胞命運決定中的表觀遺傳調控和人類疾病相關的表觀遺傳調控機理。頡偉研究員2013年起到清華建立自己的實驗室,2014年獲得「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2016年連續發表多篇重要論文(包括兩篇Nature和兩篇篇Mol Cell)報道了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質動態調控圖譜和小鼠植入前胚胎髮育過程中的組蛋白修飾圖譜(入選BioArt評選的「2017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詳見:BioArt推選出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丨歲末鉅獻),以及揭示TET蛋白通過亞型轉換調控代間表觀遺傳記憶機制。目前,頡偉老師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身份在Cell、Science、Nature和Mol cell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研究性論文多篇,谷歌學術顯示總引用數超過4000次。詳見:【學術重磅】清華頡偉組和同濟高紹榮組在《自然》發表「背靠背」論文,揭示早期胚胎髮育的表觀遺傳圖景;清華頡偉組在《自然》長文報道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質動態調控圖譜。

第四位祁海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祁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2003年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學分部(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Galveston)實驗病理學博士學位,2003-2009年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傳染病與變態反應病研究所免疫實驗室博士後,2009年回國任職清華大學醫學院,2015年晉陞為清華大學教授。祁海教授還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在2014年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2015年獲第八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創新獎,2016年獲得第十一屆華人生物學家協會青年獎。祁海教授綜合運用分子與細胞免疫學手段、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以及基於雙光子顯微鏡的活體動態成像技術,致力於研究免疫細胞相互作用、粘附、遷徙以及反應性組織結構生成的機制,同時探索這些機制在諸如先天性免疫缺陷及自身免疫病等免疫病理過程中的作用。近年來,祁海教授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包括Nature、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JEM、Cell Report等雜誌上發表多篇高水平研究性論文。此外,祁海教授還在Nature Review Immunology、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Current Opininon in Immunology雜誌上發表特邀綜述。今年4月13日,祁海課題組以長文形式在Science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Ephrin-B1-mediated repulsion andsignaling control germinal center T-cell territoriality and func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了一種維持抗體免疫應答正常運轉的新機制,有助於為抗艾滋病和針對其它病毒的抗體疫苗研發開拓思路。

第五位劉穎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劉穎,博士,研究員,現任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PI,中組部「青年千人」。劉穎研究員200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化學系,2011年在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Harvard Medical School做博士後研究,並於2014年獲得哈佛中國生命科學年度傑出研究獎,同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任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於線粒體質量控制和營養感覺機制的相關研究。在Nature, Science, Mol. Cell,Nat. Struct. Mol. Biol. , Cell Res,Mol. Cell Biol. , RNA, Toxicology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劉穎研究員回國建立實驗室後迅速做出了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2016年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在Cell Res雜誌上的論文,揭示細胞非自主性的線粒體應激新機制。詳見:北大劉穎組封面文章揭示細胞非自主性的線粒體UPR新機制丨BioArt深度解讀

第六位陳玲玲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陳玲玲研究員2009年2月畢業於美國University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ter 獲得生物醫學博士學位,並同時獲得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同年5月作為獨立PI獲得Connecticut Stem Cell Seed Award研究經費資助,受聘於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Stem Cell Institute 從事博士後研究,並於2010年5月起任助理教授。主要從事RNA編輯和長非編碼RNA對基因表達調控和幹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制研究。從2011年起擔任上海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建立獨立實驗室以來,在Cell, Molecular Cell, Genes & Development, Cell Research, Nat Rev Mol Cell Biol, Trends Cell Biol, Trends Biochem Sci等雜誌上以通訊作者發表研究論文和綜述論文10多篇。 目前擔任國際期刊Trends in genetics、Genome biology、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編委。陳玲玲研究組從事長非編碼RNA研究,近年來揭示細胞核內非編碼RNA參與基因表達調控的機制(Genes Dev, 2015; Cell Res, 2014, 2015)。也首次創建非poly(A)轉錄組純化體系(Genome Biol, 2011),系統發現一系列新RNA分子家族,揭示其生成加工機制及生物學功能,其中包括sno-lncRNAs (Mol Cell, 2012; NAR, 2015;Mol Cell, 2016),內含子來源環形RNA (Mol Cell, 2013)及外顯子反向剪接環形RNA (Cell, 2014)。相關研究極大地推動了長非編碼RNA和環形RNA研究領域的發展。目前是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第八屆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和第十一屆華人生物學家協會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今日,陳玲玲研究組又在Cell雜誌上發表論文,究首次在人類細胞中發現了可以調控Pol I轉錄的長非編碼RNA,並闡釋了此RNA與眾不同的功能,拓展了長非編碼RNA的作用機制。詳見:陳玲玲組Cell首次發現調控RNA聚合酶轉錄的lncRNA—附專家點評丨BioArt特別推薦

第七位付巧妹

7位中國科學家入選HHMI國際青年學者!

付巧妹,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入選第十三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公示名單。2007年在西北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2013年在德國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研究所獲生物演化遺傳博士學位(導師Svante P??bo)。2013年2月-2014年2月德國馬克思.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演化遺傳系做博士後,隨後,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美國哈佛醫學院遺傳系做博士後,合作導師為David Reich。2016年1月起任研究員且聘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主任。 2016年入選《自然》雜誌評選出的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付巧妹研究員目前已發表SCI論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三篇)、PNAS、Current Biology等雜誌上發表論文7篇,以共同作者在Nature、Science、PNA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等SCI雜誌上發表論文十幾篇,引用次數超過2000次,其中一項由其負責的研究被《自然》雜誌評為"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之一。此外,她曾在美國冷泉港的生物基因組會議(CSHL-BOG)、國際分子生物與演化會議(SMBE)等國際重要會議上做大會報告。她目前已經建立起跟國際同行的深入科研合作,曾主持和參與了對田園洞、西伯利亞Denisova、Ust"-Ishim及歐洲十幾個遺址地點的古DNA基因組研究,還參與了新石器時代農業對歐洲人群的影響研究。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演化遺傳及群體遺傳方面的研究,使用分子遺傳手段了解滅絕古人類之間的關係及與現代人基因交流情況,亞洲早期現代人遷徙路線, 早期現代人與本地現在的現代人的遺傳關係;通過古DNA研究,探究農業對歐洲及亞洲人群新石器時代人口轉換模式的影響及地方適應性方面的研究(如眼睛顏色、膚色等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逆轉肌肉衰老,幹細胞研究發現關鍵第一步
華人科學家顧臻新成果:「智能」遞送胰島素,有效降低血糖48小時
NAT MED:讓衰老大腦「返老還童」的神葯,藏在大麻中?
Nature Medicine:減緩疼痛?多睡一會
臨床測序重磅成果!300多種腫瘤,「無與倫比」的突變數據集問世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河海大學材料科學學科進入ESI國際排名前1%
「漢風遊學」——2018慕尼黑國際學校MIS團隊中國行
新加坡SIM國際學校新增國際A水準課程,15萬獎學金,等你來申請!
2018年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國際青年學者論壇誠邀全球英才
梧桐珆:DOUBLOVE 從職場到生活,全方位演繹精緻美學中國國際時裝周18AW
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26屆年會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召開
香港國際星攜手MISSOSE驚艷2018中國國際時裝周
FASHION MARKET丨中國國際時裝周2018AW ×三里屯太古里
中國國際時裝周第七屆10+3SHOWROOM青年設計師基地計劃評選公告
英國留學之教育學專業英國大學TOP10——聖安國際教育
AFAN國際占星聯盟獎學金出爐
「我在大學等你」 -學長學姐教我選專業國際商務創新CIMA
中國斬獲57項國際大獎,匠心打造IMTA中美時尚周
2018IDPA中日國際先鋒設計大獎-國際評審團
華中地區首家生殖醫學中心通過新版ISO9001國際認證!
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學生國際化
BICAF北京國際動漫展8月震撼登陸國家會議中心
Panoply在2018年太庫和英特爾中國國際大數據融合創新·人工智慧全球大賽中榮獲第一名
18A/W中國國際時裝周#Day7
中國國際學校「學院制」的嘗鮮與模仿——根植於英國公學的Hous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