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中藥臟腑用藥規律表
心
1、養心陰安心神----酸棗仁,柏子仁,地黃,龍眼肉,丹參,麥冬,當歸,白芍,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藤,合歡花。
2、助心陽----肉桂,桂枝,附子,乾薑。
3、益心氣----人蔘,黃芪,党參,茯苓,五味子,遠志,炙甘草。
4、瀉心火----黃連,木通,黃芩,山梔,生地,大黃,丹皮,連翹,竹葉,蓮子心。
5、鎮心神----硃砂,琥珀,珍珠母。
6、開心竅----菖蒲,遠志,鬱金,冰片。
肝
1、養肝血----當歸,白芍,首烏,杞子,牛膝,大棗,木瓜,雞血藤。
2、滋肝陰----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女貞子,杜仲,阿膠,鱉甲,白芍,烏梅,龜板。
3、溫肝寒----吳茱萸,肉桂,小茴香,荔枝核,肉蓯蓉。
4、平肝潛陽
(1)平肝:菊花,川楝子,天麻,鉤藤。
(2)潛肝:石決明,珍珠母,生龍骨,生牡蠣。
(3)鎮肝:代赭石,靈磁石。
5、熄肝風----鉤藤,天麻,僵蠶,全蠍,蜈蚣,地龍,蟬蛻,菊花。
6、理肝氣----柴胡,香附,鬱金,青皮,枳實,蘇梗,川楝子,元胡,木香,沉香,薄荷,旋復花。
7、化肝瘀----川芎,桃仁,紅花,三棱,乳香,沒藥,五靈脂,澤蘭。
脾
1、補脾氣----人蔘,黃芪,党參,白朮,扁豆,炙甘草,升麻,蓮子肉,葛根,山藥,大棗,芡實。
2、溫脾陽----吳茱萸,蒼朮,乾薑,半夏,肉豆叩,白叩仁,砂仁,草豆叩,益智仁,附子。
3、養脾陰----白芍,山藥,芡實,黃精,蜂蜜,大棗。
4、燥脾濕----蒼朮,白朮,如米,厚朴,半夏,茯苓。
5、理脾氣----砂仁,叩仁,陳皮,木香,藿香,厚朴,枳殼,大腹皮,佩蘭。
6、消脾積----枳實,大黃,山楂,神曲,麥芽。
7、清脾熱----黃連,黃芩,大黃,連翹,石膏,山梔子,芒硝,西瓜,綠豆.
肺
1、滋肺陰----天冬,麥冬,沙參,山藥,阿膠,百合,川貝,黃精,玉竹,花粉,石斛。
2、補肺氣——人蔘,黃芪,党參,炙甘草。
3、斂肺氣——白果,五味子,訶子,烏梅,粟殼,白芍。
4、止肺氣——白芨,仙鶴草。
5、通鼻竅——辛夷花,蒼耳子。
6、溫肺寒——麻黃,蘇葉,細辛,乾薑,生薑,紫苑,款冬花
7、清肺熱——桑葉,黃芩,知母,梔子,瓜蔞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蘆根,茅根,枇杷葉。
8、宣肺氣——桔梗,杏仁,前胡,射干,牛蒡子,桑葉,蟬蛻,百部。
9、降肺氣--百前,前胡,枇杷葉,馬兜鈴,萊菔子,蘇子,款冬花,旋復花。
10、清熱痰--貝母,瓜蔞,天竺黃,竹瀝水,膽星,射干,百前,黃芩,蘆根。
11、溫寒痰--白芥子,半夏,細辛,陳皮。
12、化痰核--夏枯草,貝母,瓦楞子。
13、瀉肺水--葶藶子,桑白皮,黑白二丑,冬瓜皮。
腎
1、滋腎陰--熟地,龜板,阿膠,女貞子,旱蓮草,元參,天冬,枸杞子,黃精,紫河車,山萸肉,懷牛膝,制首烏,桑寄生,沙苑子
2、溫腎陽--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補骨脂,巴天,肉蓯蓉,狗脊,續斷,沉香, 葫蘆巴。
3、固腎精--金櫻子,菟絲子,桑螵蛸,蓮須,芡實,五味子,龍骨,杜蠣,益智仁。
4、填腎精--鹿茸,鹿角膠,紫河車,阿膠,龜板膠。
5、壯筋骨--杜仲,續斷,狗脊,懷牛膝。
6、瀉相火--知母,黃柏,澤瀉,丹皮,地骨皮,元參。
膽
1、溫膽(補膽)--酸棗仁,山萸肉,五味子,地黃,陳皮,半夏,生薑,乾薑,當歸。
2、清膽(利膽)--柴胡,青皮,鬱金,香附,川穹,金錢草,苦參,梔子,茵陳,竹茹。
3、瀉膽--龍膽草,茵陳,黃芩,川楝子,梔子,青蒿,黃連。
小腸
1、溫小腸--同溫脾胃藥。
2、清小腸熱--木通,澤瀉,梔子,黃芩,燈芯,瞿麥,滑石,茯苓,小薊,蒲黃,車前子,茅根,豬苓。
胃
1、溫胃陽--同溫脾陽。
2、益胃陰--石斛,麥冬,花粉,玉竹,蘆根,烏梅,沙參,生地。
3、清胃熱--生石膏,知母,黃連,大黃,滑石,大青葉,蘆根。
4、散胃寒--良姜,生薑,丁香,草寇,畢澄茄,肉桂心。
5、消食積--山楂,神曲,麥芽,雞內金,萊菔子。
6、瀉胃實--大黃,芒硝,枳實,厚朴,檳榔,黑白二丑。
7、降胃氣--沉香,丁香,柿蒂,枇杷葉,半夏,竹茹,烏葯。
大腸
1、溫大腸--同溫脾胃藥。
2、澀大腸--石子,訶子,烏梅,秦皮,肉豆,蓮肉,芡實,煅龍骨,煅牡蠣,伏龍肝,粟殼。
3、清腸熱--黃連,黃柏,黃芩,大黃,敗醬草,馬齒莧,白頭翁,槐花,地榆,側柏葉,連翹, 芒硝,黑白丑。
4、滌腸熱--檳榔,厚朴,大腹皮,枳殼,大黃,芒硝,黑白丑。
5、潤腸燥--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蔞仁,肉蓯蓉,當歸,元參,麥冬,生地。
6、殺腸蟲--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檳榔,鶴虱,榧子。
膀胱
1、固膀胱--龍骨,益智仁,鹿角霜,白果。
2、溫膀胱--小茴香,肉桂,烏葯,沉香,畢澄茄,山茱萸。
3、利 水--茯苓,豬苓,澤瀉,木通,滑石,防己,地膚子,車前子,通草,冬瓜皮。
4、通 淋--扁蓄,瞿麥,海金砂,土茯苓,金錢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5、利濕熱--茵陳,梔子,地膚子,知母,黃柏,龍膽草,金錢草。
※小兒推拿如何調理水痘?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那些年我們背過的《藥性賦》
※祛濕中成藥一覽
※夏季伴侶—清暑益氣湯
TAG:國醫在線 |
※皮膚病用藥規律
※孫思邈治療皮膚病的用藥規律
※淺析脾胃病用藥規律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這樣學真省事!
※糖尿病飲食規律
※鄭欽安扶陽方用藥規律
※飲食指導原則 中醫教你健康飲食規律
※順應規律,利用規律,和違背規律
※重樓藥用資源、生長發育規律
※藥師佛文化之因果規律
※視覺慣性!在版式中的運用規律
※書法變化中的原則和規律
※行書結體和筆法規律,經典實用
※用經濟學規律可消滅病菌
※把握藝術規律 傳承書法文化
※「變化與和諧」在書法中有什麼原則和規律?
※在律動中尋找美的規律
※史上最全的香料的烹飪規律和用法
※書法中的變化有什麼原則和規律?
※飲食作息不規律,用眼過度出問題——看中醫如何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