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文/丐丏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作者簡介】丐丏,本名張新春,遼寧新民人,1963年11月生人,市作協會員,編輯職稱,喜愛文史,些有文章見媒獲獎出版,現為國企管理人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出遊正方興未艾;想來,亦可有一種說停就停的出遊,這當更瀟洒、更神秘、更刺激——不止讓出發心血來潮,更讓停駐頭腦一熱,為一棵樹、一條河、一座橋、一塊匾刻、一個村莊、一處遺迹、一幕場景……慢下來,停下來。湖州知州蘇軾先生就是這麼乾的,他「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端午遍游諸寺》)。退隱了的王維先生也是這麼乾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他有得是時間率性。信馬由韁,先賢的足跡依稀。


——說停就停當然是不能乘飛機火車、坐公共車輛的,也不能是隨團、隨群的,要自駕、自騎或自步;還要身能由己,最好是如王維那樣有閑,且不說有錢;當然還要有個大方向,比如正西北。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唐代崑山朱子,在赴京趕考的途中,遇到一位叫玄素的禪師。見朱子志慧超異,玄素便對他說:「你若能出家,必得如來知見。」朱子當下了悟自心,接受剃度,法名「道欽」。幾日後,玄素又導引他說:「你乘流而行,遇徑即止。」道欽遂順水南行,遇雙徑,即下船登山築庵;後來,唐代宗詔令在此修建了徑山寺(杭州),並賜道欽「國一禪師」。


江南水系發達,有條件的,出行可用舟。北宋吳山高僧凈端要出去化緣,便喊小和尚備舟。登舟後,凈端說:「風向何方?風往哪邊吹,咱們就往哪邊去。」就這樣,凈端一行說走就走了,甚至連大方向都沒有。風停舟停,靠岸上岸……人們都願意施捨,他們或滿載而不歸。這凈端、道欽,真是順風順水啊!


出遊不比出家,出家人四海為家、義無反顧,說走就走、說停就停是他們基本的漂泊模式,他們甚至能說死就死——坐化。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一天,閑來無事,從後晉禮部尚書崗位退下來的素有官場瘋子之稱的大書法家楊凝式要出遊。小僕問:咱們去哪兒?楊說:咱們東遊廣愛寺吧!小僕說:不如西遊石壁寺。楊說:我看還是游廣愛寺。小僕說:最好還是去石壁寺。楊說:那就去石壁寺。一行人鼓掌歡呼,相擁上路。也許楊去過石壁寺而沒去過廣愛寺,仆可能恰恰相反,那就從了仆所願,再看一次石壁寺無妨,廣愛寺早看晚看、看與不看無所謂。《論語·微子》中列舉了7個逸民,孔子明確評論了6個,然後說:「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意思是說:我跟他們不一樣,「吾」既不降志辱身,也不隱居放言。凈端、道欽以及蘇軾、王維是說停就停,楊凝式便是這無可無不可。


真而不較真,不較真而真。如上諸賢的精神是一致的: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無能子·答華陽子問》中謂:「聖人宜處則處,宜行則行。」見聖思賢,見賢思齊,非聖非賢,我們或可先從皮毛齊起,比如出遊。


——無可無不可,滿腦子禮儀規矩的孔聖人難道比逸民還逸?《孟子·公孫丑上》中謂:「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原來,孔聖人的無可無不可是就「仕」而言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中記:「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拜訪了70多位君王而沒有得到任用,孔聖人真是夠不厭其煩的。「苟有用我者……」欲與滿朝「斗筲之人」同流而不可得,孔聖人也只好這樣無可無不可了。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無可無不可,符合儒家一貫的中庸思想。自從孔聖人以切身經歷撂下這5字金句,便得到了先賢們的響應、發揮和踐行,不僅限於「仕」與否。


陶淵明可謂是無可無不可的代表,其在仕途上的說停就停,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蘇軾曾在《書李簡夫詩集後》論到陶淵明,如孟子之論孔子:「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求食,飽則具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

蘇軾是得了陶淵明的真傳。元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天下士》引《漫浪野錄》中議:蘇軾泛愛天下士人,無論賢善不肖,均能熱情對待;並記蘇軾曾自謂「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晚年蘇軾尤喜陶淵明,竟作《和陶淵明詩》4卷。


說起陶淵明,南宋羅願《陶令祠堂記》的語氣和先輩蘇軾的差不多,且也說到「真」:「(陶淵明)仕不曰行志,聊資三徑而己;去不曰為高,情在駿奔而己。飢則求食,醉便遣客。不藉琴以為雅,故無弦亦可;不因酒以為達,放把菊自足。真風所播,直掃魏晉澆習。」三徑,窮家院里三條小路,溫飽無虞可進出。澆習,就是淺薄的習俗。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辭官後回到故里山陰(紹興)閑居。一天夜裡,一覺醒來的他,推門見大雪鋪天蓋地,便命僕人備酒。白茫茫的山野,讓他徘徊彷徨……他一邊小酌,一邊吟誦起了左思的《招隱》詩:「杖策招隱士,荒塗橫古今。……」忽然,他想起了在剡(嵊州)隱逸的老友戴逵,便命仆備船,連夜前去拜訪;劃啊劃,天快亮了,才到戴逵家。這時,讓人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星夜兼程的他竟沒有扣門而「招」,略一遲疑便打道回府了。仆問這是為何,他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因想見而說走就走,卻因不再想見而說回就回了,他的說停就停和如上意義的說停就停正相反;其所謂乘之興,可能就是酒興,酒勁兒過去了,也就索然而無可無不可了,也許他要的就是這雪夜行船的過程和氛圍。試想,如果戴逵就住在隔壁,那會怎樣?——不嘆其任性,不析其心理,王徽之此舉別富哲理。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說停就停,也就是說不停就不停,也即可停可不停,體現的也是無可無不可精神。這種精神可用在仕途上,可用在旅途上,可發揮在人生的方方面面——玩世而非不恭,真而非不認真,關鍵在於把握分寸。


唐人《玉泉子》中記名相裴度的人生態度是:「雞豬魚(薤)蒜,逢著即吃;生老病死,時至則行。」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曠達。套用一下,今天,我們可:春夏秋冬,興起即行;勝景佳境,逢著則停。


——我忽然想到一種肯定不是忽然興起的說走就走,卻一定是充滿艱辛的說停就停。行走天下,差旅八方,看一些扶貧報道,我們會感嘆:那麼偏遠荒僻蒼涼貧瘠的地方竟也有村莊、也有人居住!真是不可思議!比如雲南巧家縣鸚哥村,竟是一個要靠溜索才能到達的地方(最近剛架了橋)。比如河南輝縣郭亮村,竟位於壁立千仞的懸崖上,人們開鑿了「掛壁公路」才能到達這「太行明珠」。比如重慶開州區雙坪村,村民自發在峭壁上「摳槽」出一條「天路」才得以比較順利地進出。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當初,一定有那麼一個人或一群人,不是乘興的出遊,而是主動或被動的背井離鄉,比如闖關東,走累了,走不動了,或有人病了、死了,就停下來了,不再走了,於是村莊就有了,什麼蘇家屯、李其村、白鹿原、張家口、石家莊之類——足夠美好宜居之地的村莊漸漸都發展擴大成都市城鎮了。


徐兆壽《從民間修家譜熱談開去》一文中言:「隨著城市化和全球化的發展,人類的漂泊感越來越強烈。」時代在呼喚!說走就走、說停就停吧!沒人阻止你,也沒人催促你。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古人的洒脫:「說停就停」與「無可無不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古代青樓的約炮三原則
中國古代法律中那些不可思議的規定:斷子絕孫才執刑完畢
自從成了漢姦夫人,張愛玲的愛情就殘了
劉備是怎麼盤剝蜀地的?是這個怪人出的主意,不是諸葛亮
《本草》植物志之杜鵑花:花中西施原來是她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愛了就無憂無慮的星座配對,就是這麼洒脫?
過去的事不後悔;將來的事不害怕,無所謂洒脫,只想過自己
那些富的毫無痕迹,洒脫的有錢人,就像隨處可見的平凡人
我們所缺的,往往就是想做就做的勇氣和洒脫
背景圖·無愛·洒脫,「可能是你厭倦了吧,分開之後你會想我嗎」
「無情則剛強,無愛則洒脫」
只有遺憾但從不後悔的星座,做事做人坦蕩又洒脫!
縱使我足夠洒脫,依舊有道不完的悲傷
孫允珠:握不住的沙不如就揚了它,等不到的人不如就洒脫一點
有些話,狠霸氣、夠洒脫、不將就!
張宇無限期停工:從來不洒脫,所以才要裝的很洒脫
致自己霸氣洒脫的句子:不強求,不挽留,不將就
讓人看不慣又除不掉,活的特別自由洒脫的星座!
天生很酷,不屬於自己的愛情就放手:無謂失去,洒脫行走
不經心的雅緻讓你洒脫不羈,短髮純潔!
愛到最後,無論是執著還是洒脫,《值得》就好!
想做個洒脫的人,說不愛就不愛了
轉戰秀場,吳昕:不做主持人的她,竟可以如此洒脫!
我沒你那麼洒脫,愛不愛都隨口說
這些竟然都是蘇軾寫的!夠洒脫,夠豪放,夠深情!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