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漕運碼頭之隔壁老王

漕運碼頭之隔壁老王

漕運碼頭之隔壁老王



漕運碼頭之隔壁老王

我家老佛爺平時在家辛勞,恰逢五一,說什麼也要我帶著她出去玩。她提議去西集古鎮,我打電話給「通州王」梓夫大哥,梓夫說,西集就是個概念古鎮,概念,就是很抽象的意思,具體的東西一樣沒有。寫過《漕運碼頭》劇本的梓夫大哥說,既然往通州去,那就去大運河漕運碼頭吧。


大概幾年前,我去湖州探視一位朋友,從蘇州前去,一路可見大運河還在發揮作用,雖然不及我想像的寬闊,但往來貨運也不狹窄。這條從吳江縣西南太湖之濱練聚橋至湖州的運河大約有八十餘里,稱為湖塘。前些日子去同里,偷閑去了羅星洲,一眼望去,太湖之水遼闊浩蕩,這大抵是大運河在江南最閃亮的地段,今日的大運河濤聲依舊,依然發揮著現實的水利和航運功能,正可謂「千年常流,惠民無限」。比起勞民傷財禦敵關外不攻自破的長城來說,無論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還是京杭大運河,都稱得上澤被千年,造福萬代。


春秋時期吳國的最後一位國王夫差是大運河「第一鍬」的開挖者,實話說,我對吳王夫差這一鍬沒有太多感性認知,倒是隋煬帝楊廣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至於我小時候學歷史的時候錯誤地認為大運河禍國殃民,要不是費勁巴拉耗費人力物力財力修建大運河,隋煬帝至於亡國嗎? 隋大業六年,楊廣開鑿江南大運河,將蘇浙的糧食和珍寶大量運往京都。到唐代,漕運已空前繁忙。


對於現代人來說,「漕運」是個陌生的辭彙,但在中國的王朝歷史上,特別是明清兩代,忙碌於京杭大運河之上的「漕運」,卻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一根生命線。

漕運碼頭之隔壁老王



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北起點通州,是北京通往天津、河北、東北地區的樞紐要道,堪稱北京的東大門。京杭大運河近千年的漕運歷史為通州區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迹和美景佳談。昔日的通州八景「古塔凌雲」、「長橋映月」、「柳蔭龍舟」等依稀可見,「一枝塔影認通州」、「倒影山河月影搖」等讚美詩句一直流傳至今。


據說歷史上的通州也曾是一幅河湖蕩漾、波光粼粼的美麗畫卷。但如今河床上的湖淀已經逐漸淤淺變小,化成幾灘孤立的淺水,全然沒有當年漕運時千帆競渡的氣象。


清朝時,每年要有幾百萬石漕糧,彙集通州的石壩、土壩,然後沿通惠河,經護城河,轉運到京城倉庫。隨著歲月流逝,通州區幾個古老的碼頭都已不復當年之繁華,只能想像那時的盛況。行進在東二環上,漕運的影子也都無從尋覓,護城河早就被填埋在二環路下,嗯,包括老舍投湖自盡的太平湖也被掩埋成為平地。倒是東直門和朝陽門內的祿米倉、南新倉、北新倉等古老建築,默默地見證著那段漕運史。

漕運碼頭之隔壁老王



在通州大運河邊光著屁股長大的王梓夫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國家一級編劇,就在我去蘇州之前的頭兩天,有一位在山東濟寧大運河畔長大的北師大老師問梓夫大哥,您能不能用一分鐘時間簡單介紹大運河。梓夫大哥噼里啪啦語速極快,果然只用了一分鐘介紹。


梓夫大哥研究運河文化、漕運歷史大約已有三十年,搜集的各種資料摞起來跟他個子一般高。如果說劉紹棠旨在為後人留下一幅20世紀大運河風土人情的畫卷的話,那麼梓夫大哥更多地把目光聚焦於大運河數千年來的歷史文化,儘管閑聊的時候他有一籮筐講不完的風俗故事,野夫曾經講過一個村婦一手舉著簸籮,一手提著褲子的笑話就是來自梓夫大哥的茶餘飯後,準確的說,是梓夫大哥的親身經歷。


「三千里京杭大運河,從通州開端,奔流南下,到了梨花渡拐了一個S形的彎兒。梨花渡依河取勢,一鎮一村正好在這個彎兒里,形成了一個太極圖……」這是梓夫大哥新書《梨花渡》的開篇。

漕運碼頭之隔壁老王



小說里的大運河粗獷、世俗,散發著人間煙火。大哥說,「我想寫一部讓人開懷大笑的書,給苦淡的生活加一點兒調料。寫完之後我才發現,所有的笑都是如此沉重。」「這部作品傾盡了我大半生的生活積累,我自認為熟悉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物,就像熟悉我自己一樣。但最終卻發現,他們是不可知的,包括對自己,我也陌生起來。這一切同樣源於真相。我不能像魯迅先生那樣『時時刻刻解剖別人』,我眷戀身邊的誠善和暖意,哪怕是短暫的甚或是虛幻的;我更不能無情地解剖自己,我怕疼。」


我在靠近通州的地方住了四年,這就準備離開,離開之前,看看這千年碼頭,順便幫大哥做個小說硬廣,算是過了一個愉快的勞動節。

iPhone用戶讚賞通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蒼煙空 的精彩文章:

我為什麼叫蒼煙空
恍然一夢大覺寺

TAG:蒼煙空 |

您可能感興趣

寶慶碼頭傳奇故事之三:李翰林賣碼頭
海南白馬井碼頭:女人撐起半邊天 漁娘們「統治」的碼頭
才村碼頭 終遇洱海遼闊之湛藍
綏中港碼頭釣小黑頭
寺碼頭與蕪湖的「碼頭文化」
中衛黃河碼頭的變遷
濱州黃河小景:鄒平碼頭「護駕坡」其實護的是唐太宗
散文:鹽亭的水碼頭和旱碼頭
吉林市為什麼分頭道碼頭、二道碼頭和三道碼頭?
嘉陵江上 文脈最盛的老碼頭
洋碼頭技術演進之路
黃荊山下花飛舞,大冶碼頭客來頻!
古風古韻船碼頭
等你在楓橋碼頭
越南西貢漕運碼頭
熊貓之後又一直播平台要涼?連他都跑鬥魚給旭旭寶寶「拜碼頭」
童年的記憶——鷹潭大碼頭
洲尾古代碼頭遺址出土了唐宋瓷器、古銅錢……
二十年不解之緣 白燕升情牽《戲碼頭》
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原來在江西景德鎮 東埠碼頭也曾經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