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2、元代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基本上客觀地道出了趙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無論是研究中國繪畫史,還是研究中國文人畫史,他都是一個不可繞開的關鍵人物。如果說,唐宋繪畫的意趣在於以文學化造境,而元以後的繪畫意趣更多地體現在書法化的寫意上,那麼,他在其間起到了橋樑作用。如果說,元以前的文人畫運動主要表現為輿論上的準備,元以後的文人畫運動以其成功的實踐逐步取代正規畫而演為畫壇的主流,那末,引發這種變化的巨擘仍是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卷》畫濟南郊外鵲、華兩山的秋天景色。畫面上鵲、華兩山遙遙相對, 右邊的華不注山, 自平地拔起, 峻峭有餘; 左邊的鵲山, 則巒頭圓厚。平原上, 洲諸紅樹、蘆荻、茅屋、魚罾, 行人往來如蟻。此畫初看甚是平淡, 甚至草率, 細析有兩大特點,一是平沙原野構圖設景,不再象以往那種奇峭山峰,二是景物全用聚鋒尖筆勾肋而成,除遠山外,幾乎無渲染,即所謂的書法用筆。這兩點是前所未有的新畫法,似乎是追求一種清潤、秀美和樸拙的格調, 表現一種淡泊與平淡的意趣, 極富筆墨趣味。明董其昌評此畫說:「兼右丞、北苑二家畫法」。元人讚譽此畫是「一洗工氣」, 「風尚古俊, 脫去凡近」。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3、元趙孟頫《雙松平遠圖》

《雙松平遠圖》秉承了趙孟頫的南派風格,是成熟的典型畫法,一河兩岸的平遠構圖,以樹為主的設景方式,清淡的筆墨格調,隨意的皴擦方法,巳然完全構成了南派的基本規範。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4、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黃公望(1269年~1354年)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全真派道士。本姓陸(有待考證),名堅,漢族,平江常熟人氏;後過繼永嘉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後入 「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道藏》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訣》一卷,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同時,他著有《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等傳世。

《富春山居圖》足以代表他一生繪畫的最高成就。圖為長卷,縱僅33厘米,橫636.9厘米,山峰起伏,林巒蜿蜒,平崗連綿,江水如鏡,境界開闊遼遠,雄秀蒼莽,簡潔清潤。凡數十峰,一峰一狀;數百樹,一樹一態;變化無窮。其山或濃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筆勾皴,疏朗簡秀,清爽瀟洒,遠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見筆痕。水紋用濃枯墨勾寫,偶加淡墨復勾。樹榦或兩筆寫出,或沒骨寫出,樹葉或橫點,或豎點,或斜點,勾寫松針,或干墨,或濕墨,或枯筆。山和水全以乾枯的線條寫出,無大筆的墨,惟樹葉有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遠處的樹有以濃墨點後再點以淡墨,皆隨意而柔和。雖師出董巨,又超出董巨,把趙孟頫在《水村圖》、《鵲華秋色圖》、《雙松平遠圖》中所創造的新法又推向一個高峰,自出一格。元畫的特殊面貌和中國山水畫的又一次變法賴此得以完成。元畫的抒情性也全見於此卷。後世的畫家對此圖評價極高。董其昌題識:「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嶽,都具是矣。」「此卷一觀,如詣寶所,虛往實歸,自謂一日清福,心脾俱暢。」「誠為藝林飛仙,迥出塵埃之外者也。」鄒之麟題識謂:「知者論子久畫,書中之右軍(王羲之)也,聖矣。至若《富春山居圖》,筆端變化鼓舞,又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5、元代黃公望《丹崖雲樹圖》

黃公望的繪畫受趙孟頫影響較深,遠宗董、巨,間及荊浩、關仝、李成, 晚年大變其法, 自成一家。黃公望常攜帶筆墨, 寄身於深山大川之間, 「領略山川之情韻」, 手摩心記。《丹崖雲樹圖》畫重峰疊嶺,高松層崖,山石用董源、巨然之披麻皴法,多作礬頭石。筆法松秀、設色淡冶。「自有一種天機活潑隱現出沒於其間」。本幅上有一題,無款印,又有元·張翥題詩中有云:「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筆前生應畫師。」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6、元代黃公望《水閣清幽圖》

此圖景物以雲氣間隔,可分為遠近兩部分。近景描繪一山間溪流從遠處密林中涓涓而來。溪流兩岸,坡石層疊,樹木成林,蔥鬱茂盛。山谷之間,雲氣瀰漫,其後遠景中一主峰聳立,兩旁低峰迴護,前伸的山頂平台,使遠近之景相互呼應。此畫筆法與黃公望其它典型作品有所不同,除山石輪廓及屋樹多以勾點法之外,山石紋理則多用拖擦的筆法,從而給畫面增添了一種舒曠灑落的氣質。此畫布景簡潔凝練,意境開闊大方,勢態端莊渾穆,平淡天然之趣,由此可見一斑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7、元代吳鎮《洞庭漁隱圖》

吳鎮生於元至元十七年,卒於元至十四年,終年七十五歲。吳鎮年輕時從毗陵柳天驥學「天人性命之學」,一意韜晦,隱居終身。除研究儒家經典外,旁通佛、道學說。常往來於嘉興、杭州一帶,以占卜為主。後長住魏塘,深居簡出。吳鎮於六十八歲〔至正七年(1347年)〕僑寓春波門外(今嘉興城區)春波客舍。時與友人會於精嚴寺僧舍,心儀佛門,始自稱「梅沙彌」。四年後回到魏塘,歿前自選生壙,自書碑文:「梅花和尚之塔」。墓在今梅花庵側。

此圖畫嘉興東洞庭的湖山景色,秋巒蔥鬱,長鬆勁拔,漁舟細小如葉在水面飄浮。構圖用闊遠的二段式,突出了江南山重水複的自然之美,內容亦為畫家長年活動的湖澤沙渚,黃蘆短荻。山石作披麻皴,再加濕筆濃墨點苔,充分發揮了水墨氤氳的特性,抒發了幽閑澹遠的情致。自識:「梅花道人戲墨」,「嘉興吳鎮仲圭書畫記」白方印。幅上又自題詞:「洞庭湖上晚風生,風攪湖心一葉橫。蘭棹穩,草花新,只釣鱸魚不釣石。至正元年秋九月,梅花道人並書。」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8、元代吳鎮《雙檜平遠圖》

《雙檜平遠圖》畫平地上並立古檜兩株,參天聳立,氣勢雄偉挺秀,形態古樸別緻,充分發揮了他善畫樹的特長,下臨坡石溪流,遠山層疊,具有平遠之勢,筆力堅實,筆墨圓潤。此為吳鎮現存最早的山水畫。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59、元代倪瓚《江亭山色圖》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後字元鎮,號雲林居士、雲林子,或雲林散人,別號荊蠻民、凈名居士、朱陽館主、莆閑仙卿、幻霞子、東海農、無住庵主、絕聽子、曲全叟、滄海漫士、懶瓚、東海瓚、奚元朗。江蘇無錫人。倪瓚信奉道教(全真教), 崇尚佛學, 常與和尚和道士們為友, 也許因研習佛道之故, 養成他孤僻狷介的性格, 加之他愛潔成癖, 故世人稱他為「倪迂」。倪瓚主張作品要表現畫家的「胸中逸氣」, 強調主觀意興的抒發, 反對刻意求工、求似, 曾云:「仆之所謂畫者, 不過逸筆草草, 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余之竹聊以寫胸中之逸氣耳!」倪瓚博學好古,家雄於財,四方名士日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家財給親故,未幾兵興,逃漁舟以免。入明,黃冠野服,混跡編氓。工詩畫,畫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閣集》,與黃公望、王蒙、吳鎮為元季四家。

倪瓚在繪畫方面形成了以「文人畫」為主流的山水畫派,對明清兩代,乃至現當代畫壇都有極大的影響,以致江浙一帶能否以收藏他的畫分儒雅,董其昌則將其評為元四家中,在其它三家之上。他的作品傳世很少,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一件,上海博物館收藏兩件,故宮博物院收藏六件,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四件。

創作這一作品時倪瓚69歲,離去世僅兩年,可以稱為倪瓚極晚年的代表作。《江亭山色圖》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春山圖》作於同年,但尺幅要大很多,也是倪瓚一生中畫得較為復繁的一件作品,與他一貫的一河兩岸兩段式簡練構圖略有區別,但其枯筆淡墨折帶皴和簡筆式樹木筆墨技法一以貫之,因而更為珍貴。《江亭山色圖》高94厘米,寬44厘米,。而這一作品的創作目的是贈送給畫家的一位隱居、不圖名利的朋友所作,並配以長詩,是一幅極為完美的「文人畫」。而從流傳上說,鈐蓋的「焦林」、「觀其大略」兩方印章,就能證明曾經被著名收藏家梁清標收藏。解放初期,相關專家曾一直徵集這件珍貴藝術品未果。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60、元代倪瓚《漁庄秋霽圖》

《漁庄秋霽圖》一畫是倪瓚山水畫典型風格的作品,一河兩岸構圖,草草勾畫的樹木,清淡的筆墨格調,破筆皴擦的折帶皴法。近景是平坡, 上有雜樹五六枝, 中景是一片空白, 實為浩森的湖水, 遠景是低平的巒頭,境界極為曠遠。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61、元代倪瓚《六君子圖》

《六君子圖》也是他的典型畫法,寫江南秋色, 坡陀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種樹木, 疏密掩映, 姿勢挺拔。圖的上部有遠山地抹。全圖氣象蕭疏, 近乎荒涼, 用筆簡潔疏放。此圖後有黃公望題詩云:「遠望雲山隔秋水, 近有古木擁披陀, 居然相對六君子, 正直特立無偏頗。」《六君子圖》因此得名。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62、元代王蒙《夏山高隱圖》

王蒙,1308年生,1385年逝世。元代傑出畫家。字叔明(一作叔銘),晚年居黃鶴山,稱黃鶴山樵。又自稱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今吳興)人。王蒙是元初著名畫家趙孟頫的外孫,出身書畫世家,曾一度任官,後來棄官隱居於臨平(今浙江餘杭)的黃鶴山。元朝滅亡後,王蒙山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廳事,與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案發被捕,王蒙也受到牽連下獄,死於獄中。王蒙博學強記,詩文書畫都有很好的功底。其繪畫主要師法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畫面構圖繁複周密,縱逸多姿,筆墨繁密松秀,自成一家。與倪雲林、黃公望、吳鎮齊名並有交往,後人稱「元四家」。

他創造的「水暈墨章」,豐富了民族繪畫的表現技法。他的獨特風格,表現在「元氣磅礴」、用筆熟練、「縱橫離奇,莫辨端倪」。《畫史繪要》中說:「王蒙山水師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惲南田更說他「遠宗摩詰(王維)」。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兩種,其特徵,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筆,以用筆撳變和「繁密」著稱;另一是用「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餘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郁然深秀」。倪雲林曾在他的作品中題道:「叔明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他的畫從各種手法表現江南林木的蒼鬱茂盛和濕潤感,是元代具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大師,明清及近代畫家幾乎都學過他的畫。傳世畫跡有《夏日山居圖》、《夏日高隱圖》、《葛稚川移居圖》等。

《夏日高隱圖》以深遠和高遠兼用的布局手法描繪了深山。遠景為一群峰涌動的險峻高山,一條細瀑從前川直掛而下,融入山下輕霧之中,並沿著畫面下半部低峰深壑向近處蜿蜒流淌。山溪在碎石間跌蕩,似能聽到悅耳的迴響。兩岸山石層疊,林木蔥鬱,屋宇掩映。近處林蔭蔽日,涼氣襲人,隱士、書童、仕女、樵夫在屋中、房前、溪邊、道上品茗、談天、汲水、行走,各行其事。整個畫面景物繁密,造型謹嚴,境界深邃而又開闊,有炎夏清涼之意。畫家以其最常用的牛毛皴畫山石,筆法沉著穩健,墨色層次豐富,設色清淡,色墨互融,為其中年力作之一。

歷代傳統山水名畫220幅技法解之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圖文結合,講透了章法中的輕重、承應、宜忌
篆刻也有寫意的
吳鎮墨竹譜全欣賞
高昌墓表八種 故宮珍藏曆代墓誌
另類 插畫 系列欣賞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山水藝術學堂2018
明代100幅山水精品賞析
當代著名畫家潘文良精品山水畫100幅
枯山水100圖詳解
10位畫家花7個月完成的215尺長卷山水,巨養眼!
唐鳳鳴2018年山水畫作品鑒賞
3800㎡東方山水空間
3800㎡ 東方山水空間
人間至味·山水大藏——2019當代名家書畫藝術聯展
陸儼少《山水畫芻議》第11—15節
盤點2017年山水比德60個建成項目
中國攝影報頭版照片 | 山水有清音(2019.07.26)
青綠山水專輯:《私享藝術》2018年第一期
618米巨幅焦墨山水畫圓滿收筆
山水環境預計2018年半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63%至219%
「第383期」宋文治:20世紀山水畫不可忽視的大人物
山水畫家2018亮寶台收藏推介
創時空設計丨建發?首院售樓會所:山水成畫,抒寫風雅文韻【A963第1519期】
中國古畫欣賞:山水精品100幅
白石翁 齊白石價值9.315億的山水十二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