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國一直強大的根本原因!諸葛亮看的最為透徹!

魏國一直強大的根本原因!諸葛亮看的最為透徹!


不論是從三足鼎立的雛形剛剛開始,一直到最後司馬氏篡政滅吳,一直想不通為何魏國內部經歷了幾次政事動蕩,卻依然以一種巨無霸的形式凌駕於吳蜀兩國之上,直到最近重讀了諸葛亮傳,才發現了其中的根本原因,這首先要從兩個人說起。


徐庶自元直,原本名字叫單福,年輕時行俠仗義,習得一手好劍法,為人報仇殺了人結果被官府所抓。後來被朋友們救出來的單福放棄了仗劍走天涯的大俠夢,開始虛心求學,逐漸習得滿腹經綸,是最初跟隨劉備的智囊之一。



魏國一直強大的根本原因!諸葛亮看的最為透徹!


徐庶


徐庶這個人是個大才,讀書時別人看不起他殺人犯的身份,他就對人家愈發尊敬有加,求學的態度十分謙恭。一個人從性格暴躁的遊俠到尊師敬道的學者,面對侮辱自己的人還能保持謙和,徐庶這份心境顯然就是一個可成大器的人。後來曹操破荊州,抓了徐庶老母,徐庶自覺方寸大亂,已經不能進靜下心來謀划出策,便辭別了劉備,北附曹操。


另一個人是潁川石韜,字廣元,是諸葛亮,龐統和徐庶的密友,史書上記載不多,但我想就憑前三個人的才華和名聲,能和他們成為密友,自然才華應該不差多少,後來也和徐庶一同歸附曹操。

這兩個人和諸葛亮關係匪淺,諸葛亮也看重他們的才能,直到後來諸葛亮北伐中原,專門向俘虜問了下他倆的情況,得知倆人仕官都不高,才悵然感嘆道:


「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意思就是,曹魏的人才為何如此之多,這倆人的才能難道都不值得重用么。



魏國一直強大的根本原因!諸葛亮看的最為透徹!


諸葛亮和司馬懿


就這一句話,道盡了曹魏一直強勢的根本原因,從曹操時代就開始,唯才是舉,不論品德,不論出身,只要有才就重用,只要有能就提拔。這一制度也一直影響著曹魏後世的帝王和官員,曹家和夏侯家本來就是人才濟濟,曹仁,曹洪到曹真,曹休;夏侯惇,夏侯淵到夏侯尚,夏侯玄,還有出身平民或俘虜的五子良將到後期背景平凡的鄧艾,杜預等等,魏國在人才的選拔這一方面遠遠超越了吳蜀兩國。


蜀國本來就地處偏僻,人心難附,再加上劉備夷陵之戰死的死降的降,早已凋零大半,以至於後期執政的蔣琬,費禕,都是劉備留下來的人才,就一個姜維,是劉備死後唯一自己提拔起來的大將。



魏國一直強大的根本原因!諸葛亮看的最為透徹!


姜維


吳國一直採取門閥制,子承父爵,子帶父兵,這些公子哥仗著先輩們出生入死換來的榮耀卻難以有大的建樹,自從陸遜死後,人才徹底凋零,不論是諸葛恪還是孫峻,都是世家大族留下的紙上談兵之輩。唯有一個延續國祚的陸抗,也是難以得到信任,自嘆力不能及。


三國興衰,其實國力的影響並不是主要因素,歷史上以小搏大的例子不在少數,諸葛亮在世時照樣把軍事奇才司馬懿打的堅守不出,畏蜀如畏虎。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才培養體系的匱乏,魏國不論誰當政,從未聽過宦官干政的醜聞,就算是位列《佞幸傳》的秦朗,都能帶兵打敗十萬鮮卑鐵騎,對比劉禪,孫皓,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所以說,諸葛亮這一句話,便是已經看透了三國的成敗,當然,人才再多,也得有一個可以用人的君主,能夠馭才的領導,要不,司馬懿就是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笑知友 的精彩文章:

康熙是如何剷除鰲拜,不要再被電視劇欺騙了
孔子那麼厲害,兒子會是什麼樣?超乎你想像!
三國最強預言,不是曹操煮酒論英雄,而是一位女子的嚎叫

TAG:搞笑知友 |

您可能感興趣

蜀國有諸葛亮坐鎮,卻還是打不過曹操的魏國,有三大原因
歷史上的三國,真的叫,魏國,蜀國,吳國嗎?一起來看看
魏蜀吳三國的面積差不多,憑什麼說魏國的實力是最強的?
為何吳國有了荊州之後還是一直被魏國壓著?有何原因?來看看!
諸葛亮的死,對於蜀國來說是大難,其實也害苦了魏國
魏國最後的迴光返照,罕見的大敗秦軍,如果此人做魏王,秦國一統天下要打問號!
為什麼吳國有了荊州之後還是不如魏國、一直被魏國壓著?其實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原本是魏國人的姜維,在投降後比劉禪更想要復國呢?
三國中魏國和吳國最強的大將,誰更厲害?
魏國和蜀國強弱分明,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屢次北伐曹魏?
都說這是諸葛亮一生最漂亮的一次戰役,還宣告魏國一個傳奇的終結
諸葛亮全靠賣蜀錦支撐北伐,為何魏國還要大量進口?原因很簡單
赤壁一戰曹雖大敗於此,然而此戰卻更利於魏國,你知道原因么?
兩名魏國大將的隕落,就因姜維的一句話,諸葛亮嫡傳弟子就是不一樣!
魏國曾一度如此強大,最終為何被秦國吞併了?有三個致命原因
三國時候,誰才是魏國的最大威脅,東吳還是蜀漢?
戰國爭霸,李悝在魏國皮了一下?!
魏國原本是戰國霸主,卻因為這四場大戰而走向衰落!
這三人都是魏國的大才,卻都為秦國效力,功勞最大的結局最悲慘!
正史中,魏國真的會害怕一個千瘡百孔的蜀漢?諸葛亮真有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