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做人貴三知

做人貴三知


做人貴三知:知愧,知讓,知恩




0

1


知愧



漢初,與劉邦爭奪天下的人中有兩個是「知愧而自刎」的。一個是敗走麥城的項籍,當烏江亭長勸他「東渡而王」時,他說:「……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哉?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另一個是避匿海島的田橫,當高祖以「大可封王,小亦封侯」的承諾派使來召時,他引咎自責道:同是「南面稱孤」的人,今卻「北面事之,其愧固已甚矣」,並且我將酈食其處以烹刑,現在又與其弟「並肩而事主,吾獨不愧於心乎」?項籍與田橫因心中有愧而死,死得值得!




早在兩千年前,荀子就教誨他的弟子說:「不知羞愧,乃不能成人。」




自然界有一種叫含羞草的植物,據說只要用手輕輕碰它一下,頓時,它的葉片閉合,枝幹低垂,用生物學的名詞說,這叫生物的刺激感應性。這也是植物維護自身生命,使其正常發育而不受侵害的條件。「含羞」二字是很能表現它的品格的。而對人來說,「知愧」首先包含著主動清醒的自我反思。一個人,倘能時時事事「知愧」,就能像孔明誤用馬謖那樣引咎自責,像楊炯(初唐四傑)「恥在勃後,愧居盧前」那樣正確估價自己,進而也便有了高適當縣太爺、韋應物當太守時的不安:「龍鍾還忝兩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其實,「知愧」的可貴,在於進而能使人自勉。




古人謂:「仰不愧天,俯不怍地」,皆在闡明人之心志當要光明磊落。一生中不過數十寒暑,活到八十歲在人間也不過二萬多個日子,千萬不要愧對良心而遺憾終身!



然而,縱觀當前社會風氣,似乎「知愧」早已失去。放眼天下,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已被「利」字所取代,故道德低落,固守良心的那把尺「羞恥心」已喪失了。試想,人若不知有「愧心」、不能反思自己的行誼,則任何傷天害理、為非作歹之事焉有不敢作之理。因此,「知愧」之有無,對於我們一生迎向光明,或步入黑暗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為,慚愧心能發露懺悔、能改過向善。倘若,自幼就能教導「知愧心」,則將來必是正人君子。




古人造字極富深義,「愧」字的意涵,正是教育著我們做人要坦誠不欺,心中不要有鬼。







0

2


知讓




《晏子春秋》,一個強烈的印象是晏子的辭讓精神:給他配備好馬好車,他推辭了,原因是自己已經有馬有車,無非是馬老了一點,車破了一點,但他覺得這比沒馬沒車者強多了;給他提高俸祿,以養家親,他又辭退了,說是多高的職位享受多少的薪水,自己的那份報酬養家已綽綽有餘。




利之所在,容易使人忘乎所以,為什麼晏子把待遇福利看得如此雲淡風輕?「廉之謂公正,讓之謂保德」「讓者,德之主也」,對「讓」之德,晏子有著清醒認識。尊重是涵養的體現,淡泊是美德的基石,謙就是尊重別人,讓即是淡泊名利。在接人待物上謙遜禮讓,正是高尚道德品質的體現。



知讓謂之有德。晏子說:「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怨利生孽,維義可以為長存。且分爭者不勝其禍,辭讓者不失其福。」讓還是爭,雖一字之差,內在的品質頗耐尋味,而後果更是相差甚遠。讓看似失,其實是得,得到的是心安,得到是信任,得到的是福而不是禍。而爭就不同了,爭看上去是得,可一旦過分,就會失去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比如認可,比如和諧的人際關係。「盛滿易為災,謙沖恆受福」,吃虧是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讓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







0

3


知恩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潦倒時,在城下釣魚,漂洗絲絮的老婦中有一位見他飢餓,便拿飯給他吃,一連幾十天如此。韓信感激,說將來一定會報答她。她卻凜然說:「男子漢連自己都不能養活,我伶憫公子才會送飯,哪裡圖什麼報答!」韓信以後作楚王時,找到那位漂母,贈她千金。




《世說新語》:顧榮[字彥先,西晉末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支持司馬睿建立東晉的江南士族領袖官至散騎常侍]。應邀赴宴,見烤肉者垂涎,便將自己的那份讓給他吃。同席者恥笑顧榮,他說:「一個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後來戰亂四起,他逃難南遷。每到危難之際,總有一個人隨身保護他,顧榮問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受炙人」。



知恩報恩,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別人對自己有滴水的恩德,都應該銘記在心,更何況是父母、師長的大恩大德,我們更要念念不忘;這是培養自己忠厚的品德。別人對我不好,不必放在心上;別人有好處,則要念念不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覺敏 的精彩文章:

對當今中國90後及00後最深入骨髓的剖析:活在「第三隻籠子」里
世界最全80種牡丹,朵朵驚艷, 太難得一見!
用文言文說現在的流行語是什麼感覺?
三位美女,三種樂器演奏《在那遙遠的地方》,驚艷無比!
微小說:好戲!

TAG: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