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 《楊淮表記》隸書摩崖石刻
《楊淮表記》全稱《司隸校尉楊淮表記》,東漢隸書摩崖石刻,熹平二年刻於褒科道崖壁。
《金石萃編》載:石高八丈三寸,寬二尺二寸,字共七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隸法圓勁遒逸。《涵真閣漢碑跋》稱:「字體與《石門頌》彷彿而疏盪過之。」傳世墨本以「黃卞玉」等字未損者為佳,考見《校碑隨筆》。
《楊淮表記》為漢著名摩崖刻石之一,原鐫刻在陝西褒城石門西壁,後遷入漢中市博物館,為《石門《楊淮表記》十三品》之一。刻於東漢熹平二年(173),全稱「司隸校尉楊淮從事下邳湘弼表記」,亦稱「楊淮碑」。楊淮、楊弼兄弟是《石門頌》中司隸校尉楊孟文(楊渙)之孫。東漢熹平二年(173)二月,同郡卞玉過石門,見《石門頌》,有感於楊氏祖孫業績,因作此表紀,故又稱《卞玉過石門頌表紀》。
《楊淮表記》為摩崖隸書,碑文7行,行25、26字不等,共計173字。該碑書法奇逸古雅,與《石門頌》相近。
清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評此石云:「潤澤如玉,出於『石門頌』,而又與石經《論語》近,但疏盪過之。」誠如康氏所言,「楊碑」最大的書法特色就是古奇縱逸,疏盪天成,後世之《爨龍顏》、《靈廟碑》大由所出,其字樸拙真率,巧奪天工,觀之則生迥出塵寰,飄然物外之感。但凡古隸,尚欠周正規矩,唯獨於此,天人合一,而古意存焉。日常臨寫,心摹手追,渾思度外,可矯帖學習氣之弊。
《楊淮表記》書法雄古遒勁,筆勢開張,用筆沉著紮實,結字參差古拙。其章法,因石勢而書,縱成列,橫不成行,字態因字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為此行末字,故形體較大,第七行「過、此、追、述」四字,波筆舒展,極盡開張之勢。石壁上部寬而五、六、七行行距遠,下部窄而行距密,渾然天成。若將此刻與《石門頌》、《開通褒斜道摩崖》等視為一組,與同時期山東曲阜一帶《史晨碑》、《孔彪碑》等廟堂碑相較,則見兩地迥異之地域書風。
釋文:
故司隸校尉楊君,厥諱淮,字伯邳。舉孝廉、尚書侍郎,上蔡、雒陽令,將軍長史、任城、金城、河東、山陽太守。御史中丞,三為尚書,尚書令。司隸校尉,將作大匠,河南尹。伯邳從弟諱弼,字穎伯,舉孝廉,西鄂長。伯母憂,去官。復舉孝廉,尚書侍郎,遷左丞,冀州刺史,大醫令,不邳相。兄(解釋)弟功德牟盛,當究三事,不幸早隕。國喪名臣,州里失覆。二君清,約身自守,俱大司隸孟文之元孫也。黃門同郡卞玉,字子珪,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二日謁歸過此,追述勒銘,故財表紀。
※中國書法-楷書四大家
※故宮典藏行書《十宮貼》
※讀《書譜》學草書 體會
※書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指導青少年會寫字,寫好字,想寫字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東漢摩崖 | 《楊淮表記》
※北周隸楷書欣賞《葛山摩崖石刻》
※東漢隸書摩崖石刻——張汜以詔請雨銘
※北齊《葛山摩崖》
※安道壹鐵山摩崖刻經《石頌》,可與「書聖」媲美
※氣勢雄偉、意趣天成:北魏摩崖石刻《石門銘》書法欣賞
※《西狹頌》摩崖原石實拍
※洒脫內秀、肥腴渾厚:北齊楷隸《葛山摩崖》書法欣賞
※北魏摩崖石刻《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
※安道一鐵山摩崖刻經《石頌》,可與「書聖」媲美
※北魏摩崖石刻《石門銘》飛逸奇渾,翩翩欲仙!
※香山摩崖石刻
※隸書集聯 摩崖刻石
※國寶級摩崖石刻——漢隸之首《何君閣道碑》附石拓同賞
※北周《葛山摩崖石刻》,天然萌!
※象河關山及佛溝摩崖石刻
※褚遂良早期大楷《伊闕佛龕碑》罕見摩崖書風
※赤峰克什克騰旗境內新發現回鶻蒙古文、漢文、八思巴文摩崖題記群
※杭州餘杭南山摩崖造像探訪記
※漢碑菁華:最早的東漢摩崖刻石,被稱為中國交通第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