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關於架構,都有什麼可以聊的?

關於架構,都有什麼可以聊的?

作者|王概凱


編輯|小智


在軟體行業,架構師和工程師就類似於上帝,創建出形形色色的軟體產品來服務於人類。要想當好這個角色,架構師自然也需要具備某種上帝的視角,來觀察並表達這個世界。什麼是架構、怎樣做好架構、軟體架構如何落地、如何寫好程序、技術、業務和架構之間的關係如何?你還想了解什麼?


什麼是架構?


一直以來,在軟體行業,對於什麼是架構,都有很多的爭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甚至於很多架構師一說架構,就開始談論什麼應用架構、硬體架構、數據架構等等。我曾經也到處尋找過架構的定義,請教過很多人,結果發現,沒有大家都認可的定義。

架構實際上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架構的產出物就是對問題的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它包括:拆分的原則以及理由,溝通合并的原則以及理由,以及拆分,拆分出來的各個部分和合并所對應的角色和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等。


1、根據要解決的問題,對目標系統的邊界進行界定。


2、對目標系統按某個原則的進行切分。切分的原則,要便於不同的角色,對切分出來的部分,並行或串列開展工作,一般並行才能減少時間。並對這些切分出來的部分,設立溝通機制。


3、根據 2,使得這些部分之間能夠進行有機的聯繫,合并組裝成為一個整體,完成目標系統的所有工作。


這就是架構。


為了讓你更好地從本源上理解「架構」這個概念,我們耗時接近兩年,打磨一本名為《聊聊架構》的技術書籍。花上五分鐘,讀完本文,再決定是否要入手這本可能無法成為暢銷書的技術書。

關於架構,都有什麼可以聊的?



認識概念是理解架構的基礎


架構實際上解決的是人的問題,而概念是人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自然概念的認識就非常的重要。

每個概念實際上所解決的,還是人遇到的某個特定的問題,我們把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案,給定了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就是對應的某個特定的概念。對於概念這個詞本身,為了統一指代這些名字,我們稱起這類作用的名字稱為「概念」。我們前文討論的「架構」也是是同樣的一個特定概念,這裡不再詳述。


要做好架構首先必須具備的能力是能夠正確的認識概念,能夠發現概念背後所代表的問題,進而才能夠認識目標領域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這一能力,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適用的,比如我們如果想要學習一項新的技術,如 Hibernate、Spring、PhotoShop、WWW、Internet 等等,如果知道這些概念所要解決的問題,學習這些新的技術或者概念就會如虎添翼,快速的入手;學習一個新的領域,也會非常的快速有效;使用這些概念來解釋問題,甚至發明新的概念都是很容易的事。


為什麼強調這個?因為做架構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在一個新的領域解決問題,必須要快速進入並掌握這個領域,然後才能夠正確的解決問題。


如何做好架構?


第一、識別問題,找到問題的主體


如果把真正的問題找到,那麼問題就已經解決了 80% 了。這個能力基本上就決定了架構師的水平。找出問題的主體,是做架構的首要問題。這也是前面強調的,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一定都是人的問題。


更進一步,作為軟體工程師或者架構師,我們大部分時候是要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別人」是誰,是值得好好思考的。再進一步,我們一定要明白,任何找上架構師的問題,絕對都不是真正的問題。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是真正的問題的話,提問題過來的人肯定都能夠自己解決了,不需要找架構師。架構師都要有這個自覺:發現問題永遠都比解決問題來的更加重要。


一般來說,從問題暴露的點,一點點去溯源查找,一定會找出來誰的問題,以及是什麼問題。最壞情況就是當我們時間或者能力有限,實在是無法定位出是誰的問題的時候,比如系統出故障,也就意味著我們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降低問題發生所帶來的成本,盡量去隔離問題影響的範圍。給我留出時間和空間去識別真正的問題。


總結一下,要正確的認識問題,需要問兩個問題:

這是誰的問題?


有什麼問題?


當得到的回答是支支吾吾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正確的方向在哪兒,以及需要做哪些事了。以我的經驗,問題 1 會花比較多的時間,也是支支吾吾最多的地方,因為架構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但是一旦確定了答案,問題 2 就會變得非常容易。可以這樣說,架構師的能力大部分會體現在問題 1 的識別上。


第二、架構切分,本質上是利益的調整


在識別出是誰的問題之後,會發現,在大部分情況下,問題都迎刃而解,不需要做額外的動作。但總還有一部分確實是有問題的,需要做調整,那麼就必須要有所動作,做相應的調整。這個調整就是架構的切分。簡單來說:


1、架構的切分的導火索是人的負載太重。


2、架構的切分實際就是對 stakeholder 的利益進行切分或合并,使得每個 stakeholder 的權責是對等的,每個 stakeholder 可以為自己的利益負責。


3、架構切分的最終結果都會體現在組織架構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架構落地並推進。


4、架構切分的結果一定是一個樹狀,這也是為什麼會產生分層。層數越多溝通越多,效率越低,分層要越少越好。儘可能變成一顆平衡樹,才能讓整個系統的效率最大化。


如何做架構切分?

切分就是利益的調整


我們要非常的清楚,所有的切分調整,都是對相關人的利益的調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維護自己的利益,是每個人的本性,是在骨子裡面的,我們不能逃避這一點。我們以第一篇文章裡面的例子為例來做解釋。


為什麼需要切分?


當人們認識到要主動的去切分一個系統的時候,毫無疑問,我們不能忘掉利益這個原動力。所有的切分決策都不能夠違背這一點,這是大方向。結合前一篇「識別問題」,一旦確定了問題的主體,那麼系統的利益相關人(用現代管理學語言叫:stockholder)就確定了下來。所發現的問題,會有幾種情況:


某個或者某些利益相關人負載太重。


時間上的負載太重。


空間上的負載太重,本質上還是時間上的負載太重。


某個或者某些利益相關人的權利和義務不對等。


總結:


架構的切分的導火索是人的負載太重。

架構的切分實際就是對 stakeholder 的利益進行切分或合并,使得每個 stakeholder 的權責是對等的,每個 stakeholder 可以為自己的利益負責。


架構切分的最終結果都會體現在組織架構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架構落地並推進。


架構切分的結果一定是一個樹狀,這也是為什麼會產生分層。層數越多溝通越多,效率越低,分層要越少越好。儘可能變成一顆平衡樹,才能讓整個系統的效率最大化。


什麼是軟體?


軟體的歷史,實際上可以說是用機器模擬人的歷史。不管大家(包括在這個歷史過程中的參與者)有沒有意識到,我們都有意無意的在計算機上模仿人類的行為。從馮諾依曼結構開始,程序邏輯開始脫離硬體,採用二進位編碼。加上存儲,配合輸入輸出,一個簡化的大腦就出現了。


軟硬體兩者一結合,一個可編程的大腦出現了,這也是現在為什麼我們把計算機叫做電腦。在硬體上編寫出的程序,就是軟體,是用來控制硬體的行為的。


人們越來越願意把原來只有人才能做的事情,交給計算機來做。結果就導致軟體越來越豐富,能夠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成本也越來越低。


隨著軟體的規模的變大,做好一個軟體也變得越來越難了。早期的程序員寫程序,主要是為了幫助自己研究課題。這些程序員熟練了之後,提高了自己的生產力,並發現還可以幫助別人寫程序,慢慢軟體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行業。程序從早期由一個人完成,也逐漸變成了由很多不同角色的人共同合作來完成。


如同前面描述的架構的定義,軟體架構的出現也是同樣的。一開始是懵懵懂懂的去寫軟體,後來慢慢的就有意識的去切分,演變成了不同的架構。這個背後的動力也是一樣的,就是提升參與的人的利益,降低成本。導火索也是軟體工程師的任務太重,我們需要把很多工作拆分出來。拆分的原則也是一樣的,如何讓權責一致。同樣,這個拆分也是需要組織架構的調整,來保證架構的落地。


所以,軟體的本質,其實就是通過把人類的日常工作生活虛擬化,減少成本,提升單個人員的生產力,提升人類自己的利益

軟體架構要解決什麼問題?


如前所述,軟體實際上就是把現實生活模擬到計算機中,並且軟體是需要在計算機的硬體中運行起來的。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業務問題


具體的現實生活狀態下,沒有軟體的時候,所解決的問題的主體是誰,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是如何解決,如何運作的?


二、計算機問題


如何把現實生活用軟體來模擬?


模擬出來的軟體,需要哪些硬體設施才能夠滿足要求? 並且當訪問量越來越大的時候,軟體能否支持硬體慢慢長大,性能線性擴展?


因為硬體是可能會失效的,軟體如何在硬體失效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可用性,讓用戶能夠不中斷的訪問軟體提供的服務?


怎麼收集軟體產生的數據,為下一階段的工作提供依據?


究竟哪些算是軟體架構呢?

軟體因為流量增大而分拆成不同的運行單元,在不同的機器上部署所形成的架構,屬於軟體架構。每個運行單元為了讓不同角色的人,比如前端,業務,數據存儲等能夠並行工作,所分成的代碼架構,也屬於軟體架構。


所以當我們說軟體架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講清楚,究竟說的是部署的架構,還是代碼的架構。軟體架構的落地,需要軟體的組織架構和流程來保障,離開了這個,軟體架構是一句空話。


另外很多人講,架構是進化出來的。架構實際上是在量不斷的增大,超過了單台伺服器的容量,逐漸的分拆,同時導致超過單個人員的能力,工作人員不斷的增多,工作內容不斷的分拆形成的。這本身就是架構的意義所在。不管怎麼分拆,所達到的目標沒有任何變化,就是完成業務在計算機中的虛擬化。


架構師沒有話語權,還架什麼構!


架構師是要去平衡別人的利益,甚至會調整別人的利益的。一旦架構師是全心全意的為別人的利益服務,自然而然的架構師就擁有了強有力的影響力,肯定會是一個 leader。但是只是民意上的 leader 是沒有用的,不能完全發揮架構師的能量。


架構師必須是一個組織的領導人,有權利調動這個組織的架構,才能夠更好的發揮架構師的作用,更好的把利益的調整落到實處。所以很多公司設了很多架構師的職位,但是並不具備調動組織架構的權利,那麼這個架構師的職位一定是形同虛設。


架構師只能夠通過建立某些流程來行使架構師的權利,比如強制架構 review,反而會造成很多內部不必要的衝突,最終都會導致這些流程流於形式,得不償失。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經歷過這些,但似乎很少有人會去探討這是為什麼。


反過來,具備架構師能力的組織領導人,一定是一個很好的領導,這個組織一定是很健康向上的,因為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就是比較均等的。並且這類領導對於組織成員權利和義務的對等狀況會非常的敏感,會及時的調整組織架構,在問題發生之前就解決了。


這樣這個組織就會具備更好的抗壓能力,能夠更好的為這個組織的客戶服務,這個組織的成員內心一定都是比較平衡的,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比較好的發展。當然讀者可能又會說,這不是管理學的東西嗎? 是的,但也是架構的問題。


所有架構的核心就是組織架構。或者也可以這樣說,一個合格的組織領導人,一定必須是一個合格的架構師。

架構師和技術?


很多人會問,特別是做軟體行業的,架構師是不是需要學習技術,甚至是學習語言? 如果一個架構師還有這個困擾—就如問這個問題的人,說明目前還不具備做架構師的能力,或者說還不具備對自己領域 -- 哪怕是技術領域 -- 的自信,更別談業務領域了。


因為技術和語言,都是用來識別和解決所服務的主體的權責,保護並提升所服務的主體的權利的。特別對於軟體領域來說,必須明白軟體本身是怎麼回事,解決什麼問題,還要解決軟體所服務的對象的領域本身是怎麼回事,解決什麼問題,這就要求更高了。


語言和技術應該是隨手拈來才對,對於架構師這些都是工具。學習技術和語言,如果明白了這些技術和語言要解決的是誰的問題,什麼問題,學起來是非常快,非常容易的。


同樣,採用哪個技術或者語言,只要某個技術或語言所解決的問題的主體,以及所解決的問題,和自己所面對的問題的主體和這個主體要解決的問題,這兩者是匹配的,那麼這個方案是成本是最低的,所採用的技術或者語言就是靠譜的。


沒有趁手的工具或語言的情況下,自己設計一個也不難,因為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要不要自己做,無非是一個成本問題,也就是利益問題。並且從這個思路下去,選擇的工具和語言肯定都是最簡單的,成本是最低的。因為架構畢竟解決的還是人的利益問題,成本越低越好,這個成本當然是長期總體成本,不是眼前的短期成本。


從架構的角度看如何寫好代碼


我們經常會聽說,重寫代碼,推翻原有架構,重新設計等等說法,來說明架構的進化。這實際上就是當初為了完成任務,沒有充分思考所帶來的後果。這也並不是架構進化的事情,而是個人對問題領域的逐漸深入理解的過程。所以有必要再討論一下,代碼的架構應該是怎樣的。


軟體實際上是對現實生活的模擬,虛擬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直接決定了我們的代碼應該分為幾部分。結合每個部署單元所承擔的責任,可以明確的拆分為兩個不同的責任:


表達業務邏輯的代碼。很多人把這部分叫做 Domain Logic,或者叫 Domain Model。這部分實際是來源於生活的,必須保持和現實生活中的切分一致,並非人為的抽象而成。

對用戶提供訪問並保存業務邏輯運行結果的代碼。計算機的狀態保存有一個缺陷,本機保留業務運行結果有很大的問題,一般都在外存儲設備上保存,也便於擴展。


我們真正想快速的完成代碼工作,就要克服自己對時間的恐懼,真正的去研究業務的問題,相關 stakeholder 的利益,把這個變成我們的習慣。寫代碼的時候讓該出現邏輯的地方出現邏輯,讓不該出現的地方不能出現。一旦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了邏輯,那麼要馬上意識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坑,這個問題一定和業務的分析不透徹有關係。


更多相關內容,可參考本文:從架構的角度看如何寫好代碼?

關於架構,都有什麼可以聊的?



理清技術、業務和架構的關係


在很多人的概念裡面,架構和技術實際上是等同的。學會了幾種技術,就認為自己是架構師了,甚至是學習的技術越多,就覺得自己的水平越高。這樣實際上是對自己很不負責任的。要知道任何技術都是為了解決某種問題而存在的,學會了技術,並不代表自己能夠解決問題,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學會的技術的多少,所帶來的差別只是自己解決問題的手段多了罷了。但是手段多了就一定是好事嗎? 很多時候,學習的技術越多,越不知道採用哪種技術好,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


還有另一種很普遍的觀點:技術人普遍看不起業務,認為技術更高端,而業務太低端,並且業務往往喜歡給技術挖坑。業務則覺得技術眼光高,但是實際解決不了問題,總是理解有偏差,但是又無可奈何,因為自己不會。


技術與架構,以及與業務之間的關係


技術總是在人類解決對業務的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產生,目的也是為了獲取更大更好的利益。所以:


技術是為了解決業務的問題而產生的,沒有了業務,技術就沒有了存在的前提。


有了更好的技術,效率更差的技術,就會慢慢的被淘汰,消失,一切都遵從人類的利益訴求——也就是業務。有人會問,不用鑽木取火了,但是弓弦加速轉動木棍還可以用啊? 沒錯,因為弓弦轉動木棍這個技術,不是來生火的,是用來加速木棍轉動的,所解決的問題不一樣。但是兩種不同的技術,合理結合起來,會更好更有效率的解決業務問題。


所以技術與技術之間,有兩種關係:


在解決同一個業務問題的前提下,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技術,會淘汰低效,高成本的技術。這是人類利益訴求所決定的。


一般剛開始解決根本問題的技術(鑽木取火)的效率是比較低的,只是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從這一點上來說,技術才是業務的 enabler)。然後就會有提高效率的需求出現,要求改進這個技術。這個技術的低效率部分就會被其他人(或者技術發明人自己)加以改進,這部分就會形成新的技術。


技術人員和業務人員的關係


技術人員很多時候關心的技術,和業務的主要目標往往不是直接對應的,業務也是負責某一部分的業務,也不是和業務的主要目標直接對應的,都是樹的分支節點(上文已經解釋了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只有直接解決業務問題的那個技術(或業務)-- 樹的根節點 -- 會和業務直接相關。所以一旦產生衝突,一般必須兩個根節點(一般都是領導)碰面才能解決問題。


在軟體行業,這個根節點技術就是軟體。這也是為什麼架構師要認識什麼叫軟體,軟體解決誰的問題,什麼問題,軟體本身又是怎麼分拆的,才能夠更好的組合不同的技術,完成業務的目標。而軟體裡面和業務直接相關的,只有 Business Domain 這一部分。


用人來打比方,Business Domain 相當於人的大腦,而 Service,Repository,Glue Code 等部分所採用的技術,全部都是計算機自己領域的技術,都是為了能夠讓程序跑起來,相當於人的四肢。我們大部分開發人員的工作主要專註於四肢部分。


很多架構師、技術人員主要專註於計算機相關的技術,忽略了業務本身,甚至看不起業務,這也是為什麼技術總是和業務衝突的原因。


架構師應該承擔起解決業務問題的這個角色來,專註於 Business Domain 和軟體本身的架構,讓技術人員致力於為業務在計算機中跑起來而努力。只有把這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業務的目標,才會讓軟體更好地服務於大家。最終一定會得到一個很好的軟體架構,令軟體開發團隊和業務部門都能夠很好地開展工作並降低成本。


只有把這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業務的目標,才會讓軟體更好地服務於大家。最終一定會得到一個很好的軟體架構,令軟體開發團隊和業務部門都能夠很好地開展工作並降低成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百度沙龍免費招募:深度解讀開源資料庫Tera架構與應用
DevOps 工程師第一步:從高質量的持續交付開始
數字產業時代,和Visa來一場支付服務的頭腦風暴
技術漫談:為何KPI毀了索尼,而OKR卻成就了谷歌?
甲骨文副總裁:一位 25年IT 老兵的觀雲心得

TAG:InfoQ |

您可能感興趣

每日一博丨十問 TiDB:關於架構設計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