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我們談到書法、篆刻是作為中國畫家的一項重要修鍊而被潘天壽先生重視、實踐的,結果是潘天壽先生的書法在他繪畫之外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造詣之高,幾與繪畫之地位相伯仲。此正應了他說的「故知畫者,必知書」。但難免「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時人論述不多」(沙孟海先生語)。令人欣慰的是現在隨著對潘天壽先生研究的深入,他的書法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先談談潘天壽先生書法的線條美。「強其骨」,這是潘天壽先生的一方常用閑章。確實,骨力是潘天壽先生藝術中最典型的本質與靈魂。關於骨法,潘天壽先生認為「在『六法』中,『骨法用筆』是相當重要的一法。骨法歸之於用筆,是用筆的結果,也就是骨的表現方法在於用筆」。這裡談的雖然是繪畫中的線條和用筆,其實也等於在談書法線條。因為潘天壽先生是相信「書畫同源」說的,他也曾說「題款的書法,須與畫面調和配合」。事實上潘天壽先生書法與繪畫、甚至印章的風格也是統一的,關於用筆,潘天壽先生在有關文論中曾提到「金剛杵」,如「用筆忌浮滑。浮乃飄忽不道,滑乃柔弱無力,須筆端有金剛杵乃佳」。「筆端如有金剛杵,柔中有剛,可以力透紙背」。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次談潘天壽先生書法中的章法與形式美。


首先,我個人認為「畫家書法」一詞並非貶意(儘管某些人的本意是想貶低),其實和學者書法、書家書法一樣,只是強調了一下書寫者在社會上主要被認可的方面而已。如果水平不高,雖然極力標榜自己書法的正統性,其實只是表現出了非常的不自信與自私的心態而已是濃重的小農經濟意識——祖上留下的一片本不大的田地,也有被人分享的威脅了。另一方畫,只要我們稍稍回顧一下近現代書法史,就會發現如果少了「畫家書法」這一塊,將是多麼單調、貧乏的事情。與有些人的認識相反,潘天壽先生是非常注重藝術之傳承的,他不僅書法有淵源,而且也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去實踐、研究。他在書法的學習上提出過獨到的見解,比如「學正楷要知道行、草書,學行草應先學草書,再學行行書,行書介於正、草之間」。學行草先學草書,這就有異於一般的說法。我以為潘天壽先生所說為科學,在實際學習中,如果不懂草法而學習行草書,勢必對其中出現的一些草字不知其所以然,照貓畫虎,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潘天壽先生作為一位傑出的畫家,對書法作品的視覺及形式的重視自是順理成章的事。章法奇是潘先生書法的一個顯著的特點,他在早年一幅「設色山水」畫上題道「書家每以險絕為奇,畫家亦以險絕為奇。此意唯顏魯公石濤和尚得之。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潘天壽先生從結體、行款、章法布局以及形式美上作突破口,以此建立自我面目。在章法上,潘天壽先生常用欹側多姿、左衝右突、互相映帶之法,從這裡是可以看出一些明人章法的消息,但潘先生寫得更隨意、更天真爛漫,章法考慮更為周全。我們因此稱潘天壽先生為章法大師,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關於形式美,我們不妨結合潘天壽先生的題跋藝術一同來探討。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是中國畫的一個優秀傳統,可以說,沒有一個在藝術上達到很高水平的畫家會輕視書法、篆刻與畫作的關係。反過來我們甚至可以說,字寫不好,跋的位置不當或不會用印,那麼這個畫家的藝術成就是不會達到什麼高度的。中國畫家是以修養勝,而詩書印正是畫家修養的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高的要求。經過努力,最後達到意境、氣韻、格調的最高境界。


關於題款,潘天壽先生在1957年《中國畫題款研究》一文,敘述頗為周詳,他說:「吾國繪畫的題款,在空白上發展後,因此長於文辭書法的畫家,常將長篇的詩文題跋,均搬到畫面上去,以增畫之光彩,其原因也為題款之布置與畫材之布置,發生聯繫的關係,並由聯繫的關係,發生相互的變化而成一種題款美,形成世界繪畫上的一種特殊形式。」關於題款與印章,潘天壽先生在1959年《談談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中論述也很詳細。認為題款和印章能使畫面更豐富,更具有獨特的形式美。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當代書家沙孟海先生調其書"從結體、行款,到整幅布局,慘淡經營,成竹在胸,揮灑縱橫,氣勢磅磷,富有節奏感,可說獨步一時。"書家余任天先生也說:"沒有潘天壽的書法,就沒有潘天壽的繪畫。"筆者以為都是頗有見地的中肯之論。  "天驚地怪見落筆"是吳昌碩大師贊其畫句,移稱其書亦頗允當。潘天壽提倡"書中有畫,畫中有書",我們在欣賞其書時確也很;很容易聯想到其繪畫。他繪畫代表作的風致,幾乎都與其書風相吻合、眾所周知,潘天壽畫風是以奇險寓平穩的、其致險破除之藝術膽魄殊非常人所能及,即使在名家之林也堪稱獨步。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畫名滿天下,書名為畫名所掩」——論潘天壽的書法藝術



「誰有創造,誰就能在歷史上佔一席之地,誰沒有創造,誰就會被歷史淘汰」,這是四十年代潘先生對學生說過的話,在二十四世紀的今天,聽來也是諍諍作響、振聾發聵。這正是我們今天來探討潘天壽先生藝術的現實意義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傳媒 的精彩文章:

啟功向張大千女弟子方召麐伸出了大拇指說:你是真正的大丈夫!
惡搞課本插畫,美術老師使勁誇,你們將來個個都是藝術家!
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庚:叫李可染畫派不如叫中國畫派
李鐸的書風古拙沉雄、蒼勁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暢
趙忠祥:畫好驢也能致富

TAG:書畫傳媒 |

您可能感興趣

書畫名人●張冊
名人書畫與書畫名人有怎樣的區別
歷代書畫名家筆下的月
書畫名家:黃秋園
當代書畫名家
童真童趣,名畫名詩
中國古代書畫名跡的著錄
唐代書畫名家名畫雲集 影響力不止波及後世 還遍及日本!
自學書法精通各體,名氣為畫名所掩,今天是他逝世53周年
中國著名書畫名家蘆青葉老師佳作鑒賞
書畫名家黃葆戉(下)
唐代書畫名家:李昭道繪畫作品欣賞
以畫名世,亦為畫名所掩,人多不知他的書法造詣之深!
『寶雞書畫名家』藝境——楊雄
中國當代書畫名家
油畫名家畫筆下的《梨園戲魂》
新鄉書畫名家:梁冰
書畫名家:《芥子園畫譜》精選山水
清代早期人物畫名家,《晚笑堂畫傳》作者上官周繪《瑤島仙居圖》
國畫名家秦天柱花鳥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