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文 / 光泉法師


佛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推進與發展,佛教去商業化已經成為當今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但怎麼定義商業化?如何正確區分佛教自養與商業化?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討論。


其實,佛教去商業化的本質不應否定佛教寺院的一切經濟活動,而是如何正確引導佛教經濟與社會主義相適應,同時保持佛教文化的原本屬性。


縱觀歷史,中國佛教具有其特殊性。對於寺院而言,如何保障僧人衣食無憂,安心修道,大多基本的生存問題。世界上的宗教理念基本上都是信奉安貧樂道,但事實上,大多無法擺脫經濟上的困擾。很多宗教場所,在人員的自養與日常維護管理上,存在著很大的資金缺口。從這個角度講,如果完全不考慮經濟問題,又顯得不現實。

佛教在印度的時候,僧人大多依靠「著衣、持缽、乞食」維持生活,同時也接受商人的供養。在《阿彌陀經》和《金剛經》中,開卷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這裡的祇樹給孤獨園就是舍衛國的須達長者奉獻給佛陀的一座精舍,這裡的「長者」也就是富豪、商人。公元3世紀至4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與中國社會相適應,不再「著衣、持缽、乞食」,因此,絕大多數僧人依山建寺,修行弘法。一方面是由於戰亂的原因,貴族勢力沒落,百姓顛沛流離,無法供養僧人;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不完全認同佛教托缽乞食的習慣,因此,寺院的僧眾開始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到了唐代,百丈懷海禪師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清規」。到了宋朝,和尚不僅種田種菜,而且還經營工商業。直到明末,雲貴邊境的荒地開墾大都完成於苦修的和尚之手。


中國「禪農並重」的形成,不僅改變了佛教在印度時托缽乞食的傳統,而且還產生了佛教後來大部分與經濟相關的事業。隨著僧人的增多,寺院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形成了屬於寺院的田產、法物流通等等。這時候的「農禪」,已經不是原始意義上的「農禪」了,它已發展成了後來的「寺院經濟」。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各宗教共同遵守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自治、自養、自傳的原則。自養是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方針的物質基礎,是切實加強宗教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


縱觀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佛教,寺院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是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從佛教自身來說,佛教的自養經濟之所以能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具有深刻的理論根據和現實基礎。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第一,佛教自養的性質決定了它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社會功能。佛教自養與一般經濟活動不同,它具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始終以實現自養而不是以獲取最大利潤為宗旨;二是具有突出的公益性特點,而不是功利主義的。佛教寺院的自養方式主要有4種:寺院門票、舉辦公益慈善活動、法事活動、信眾個人的捐贈。前三種自養形式主要是為信教群眾服務、為社會服務,特別是扶助弱勢群體,體現佛教扶危濟困的宗旨。第四種收入全憑信眾的自覺。佛教自養的公益性統一了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寺院與國家、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利益,成為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基石。


第二,佛教教義中的慈悲觀、布施觀、和平觀是其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根本保障。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在實現佛教屬性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寺院的現有資源,引導社會積極向善,提高道德修養。


在不同的時代和社會中,佛教並非完全為他世他界服務,也要為現實社會服務,教化不同根性的眾生,幫助人們解決人生中的問題,從而實現離苦得樂的終極理想。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實施「人間佛教」的社會實踐,從而使部分類型的社會經濟活動成為佛教走進人間、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



第三,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宗教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內在要求。佛教寺院作為宗教場所,要處理好商業活動與正常宗教活動之間的關係。香客興旺、遊客眾多,雖然給寺院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但這並不意味著寺院就可以全盤商業化。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寺院的發展不能與教義漸行漸遠。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任何一種宗教只有適應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才能得以生存並相應地發展。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佛教也逐漸面臨新的社會環境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只有積極面對和探索自身的發展模式,不斷開拓自養取道,不斷改善和推進自養工作,才能更好地立足於社會。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寺院應如何發展,如何保持自身的純潔?僧人又應如何自處?這些問題是值得探討的。寺院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不僅受到經濟浪潮的影響,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佛教商業化和世俗化等問題。古人云,深山藏古寺。但在信息全覆蓋的今天,古剎已經藏不住了,只有面對和承擔,勇敢地走入滾滾紅塵,高樹法幢,彰顯佛教的神聖與莊嚴,順應時代的潮流。


首先,佛教寺院應把握好開放的尺度,不干擾僧眾的正常修行。否則,會對佛教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對於僧人而言,不能止步於追求寺院開支無憂,應進一步探索與討論如何讓佛教發揮應有的社會功能。不再糾結於是否商業化,而是要努力在寺院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培養更多的「僧才」,讓佛教釋放更多的人文魅力。


其次,通過戒律和禪修來提高僧人的自身素質,明確出家人的本分與職責,加強僧眾乃至整個僧團的道風建設,堅定佛教信仰,抵制社會的諸多誘惑,從而自覺維護個人乃至僧團的純潔性。


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在中肯批評佛教界存在問題的同時,不要以「點」蓋「面」、見「風」是「雨」,而要就事論事、客觀全面地分析。多一點隨喜讚歎,少一些指責謾罵,佛教的含義就是讓人摒棄一切惡念,無欲無求地尋求自己內心的信仰。


最後,佛教的發展必須要有創造和開拓精神,做到佛教僧侶入世而不世俗化、發展經濟但不商業化、問政而不官僚化。僧人也不必因循古貌,活在舊制里,而應發揚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在適應時代、恆順眾生的同時,給社會提供正能量,發揮引領社會道德建設的作用。在當下,如何將現代管理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而又不讓傳統文化變味,顯得尤其重要。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如今,社會在加速轉型,生活與生存的方式也在轉變,寺院不可能原封不動。雖然說入世和出世看似有著嚴格的區別,但是,修行本無區別。無論如何發展,福田都在心裡。謀生和修行本不矛盾,生存是修行的基礎。僧人出家修行的目的是自度和度人,但是,不能追求其他利益而忽視了修行。佛教給眾生提供的精神食糧以施捨為妥,眾生給寺廟的回報以供養為妙。


當代寺院的功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單一的出家人的修行和生活之場所。因此,無論從歷史和現代、佛法與世間法佛教的角度來看,要正確看待並區分佛教的自養與商業化,同時,保持佛教自身的宗教文化特色。其實,有些人並非真的反對寺院經濟活動,只是看不慣寺院不是想像中的清貧形象,彷彿出家人就應該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如何把來自於十方的財富用之於十方,為社會服務、弘法利生,這才是當代佛教界和社會各界必須認真思考和探討的問題。佛教唯有契應時代、契合佛法,才能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完成佛法弘化人間的事業。


佛教是圓滿揭示宇宙、人生實相的理論體系,圓融涵蓋了世間法和出世法,同樣,也蘊涵了現代社會的經濟倫理和商業精神。佛教不但對社會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也在適應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佛陀的教言必須根據不同時代的特點,從出世法和世間法的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如何才能既不背離佛陀本懷、保持禪者風骨,又能實現寺院發展?市場化浪潮之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想通這一層道理。


本文來源:中華民族電子報。

何處惹塵埃——佛教去商業化之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彌陀要解》 難度能度,諸佛轉贊
大乘到底是啥意思?(上)
如何使護法成為你的修行?
記述千古一人的聖哲傳記——玄奘法師傳(二):3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莊子擺脫社會之困的方法論探討及其生態解讀
探討明英宗生母之謎
小島秀夫將出席《死亡擱淺》論壇 探討如何推動遊戲行業邊界
桂枝治療嘔吐的臨床理論探討
商頭條產業峰會圓桌論壇深度探討「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
【她 · 教育】陪讀父母之對加拿大社會階層的一些探討
礦山廢水的處理概念及工藝探討
藝恩將於北影節舉辦行業對話,探討中國電影匠人之「芯」
關於留守兒童現狀問題之探討
用AI方法論,探討科技教育的未來
灸法之施灸方向探討
《當世界又老又窮》探討如何面對全球老齡化大衝擊
「中以科技創新論壇」舉辦 探討文化行業發展未來
「魯青論壇」探討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
專家探討慕課教育困境 本土化等問題需要改進
博鰲論壇上眾教育界人士探討民辦教育:社會辦學主體未來更多樣化
抗戰地下兵工廠辦夜校:探討國父孫中山的著作,也學習數理化
德勤:民辦教育行業人才激勵現狀與趨勢探討
「掃黑除惡」恩施論壇開講,專家匯聚探討相關法律問題
論王岱輿對回儒佛三教報應思想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