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這是一組抗日時期美國飛虎隊員拍攝的彩色照片,反映了當時國內杭州、重慶、成都、昆明的民情風貌,彌足珍貴。當時彩色膠捲剛問世不久,可以說是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一批有關內地風情的彩色照片。此部份為當時中國山水景色的真實樣貌,這些照片可說是當時的美軍意外贈送給當今中國人的最好的禮物。豹子頭選擇其中有關四川的部分照片,以此可見當時的城市、鄉村風貌。


這組照片來自一本書——《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是飛虎隊員在1944——1945年間所拍攝的攝影作品集,反映了特殊年代中特殊人群眼中的中國社會。書籍中的照片是由艾倫·拉森、威廉·迪柏兩人用柯達相機拍攝。據悉,艾倫·拉森居住美國,2010年時已年近九十。照片的另一拍攝者、他的戰友威廉·迪柏已於2004年1月31日去世。由於絕大部分圖片並無詳細拍攝說明,為後人辨認其中景象帶來了難度,豹子頭儘力考證了其中一些圖片背景,以饗各位親!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繁華的綢緞商鋪街的入口。這個成都城內的電影院門口,有雙「十」慶祝的標示,車水馬龍,很是繁華。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在這塊標有「成都市顧綉業同業公會」字樣的牌匾下,成都民俗學者、老作家陳稻心認定,位置在春熙路側的大科甲巷。「顧綉」源於明代松江府上海縣顧名世家的一種刺繡藝術。它以名畫為藍本,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清代四大名綉(蘇、粵、湘、蜀)皆得益於顧綉。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成都,河邊雲集的小船。(威廉?迪柏攝)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成都,艾倫與小船上的船夫們。(威廉?迪柏攝)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重慶江邊碼頭擁擠的街道。「永華煙店」的招牌頗為醒目。滑竿上的女人顯然是官家太太,但從她的長相、表情上判斷,她多半是抗戰時期進入四川的「下江人」,後面一個滑竿,坐的應該是她兒子。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這是重慶的幼年搬運工。他雙腿全是碰傷的痕迹,足見生活的艱辛。但是他的表情告訴我們,長大後他不會是棒棒,而是袍哥大爺。其城府與世故,宛如最準確地賦形。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在成都的南河上。從乘船人員判斷,應該是渡河船。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成都的水路碼頭。對岸有不少建築,不像是農村,估計應該在府河。推著雞公車的農民竟然從跳板上直接推車上船,技術高超。威廉·迪柏正在與船工談話。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原圖說明是,成都城內等候客人的黃包車們。街道有高聳的電線杆,由於沒有路燈,因此推斷應該是東大街。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成都的商鋪。中心是一家裘衣商店。右邊是四川省商會聯合會。左邊裕昌源號應該是有名的茶業公司,隱約可見「(蒙)山名茶」的招牌。陳稻心先生指出,此商店應該在總府街上。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成都,沙石路上推獨輪車的民夫。車上的東西有人估計是做菜用的豌豆粉條。旁邊都是軍人,大概在機場附近。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成都的煙具店。長長的竹煙桿,兩頭是玉石或金屬(白銅)的煙斗和煙嘴。陳稻心先生認為,此店應該在大科甲巷。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原書標明:「成都圖書館」。此建築應為「華西協合大學圖書館」。當時「成都市立圖書舘」在祠堂街,背靠少城公園,屬市民眾教育舘領導,由於經費不足,藏書不豐,因而讀者甚少。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華西協和大學一景。草地上有狗在漫步,空中有一隻飛鷹,這才體現出飛虎隊的隱喻。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修建新津空軍機場的民工。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漂亮的農家姑娘。必是出自殷實人家。



美軍飛虎隊的禮物:四川第一次在彩色膠片上定格



圖註:艾倫?拉森與可愛的農家小姑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豹子頭蔣藍 的精彩文章:

TAG:豹子頭蔣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