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王不敢老,只怕無所依

老王不敢老,只怕無所依



圖為王鳳合。像許多沒有技能的農民工一樣,他不能退休還得繼續幹活。




記者/攝影

Chun Han Wong




就在61歲生日快要到來時,王鳳合(音)花了三天時間來到這座地處哈薩克邊境的貿易站阿拉山口市。這個地方風雪瀰漫,而他所在的施工隊將為這裡的一個銅廠鋪設屋頂。



在零度以下的環境中作業加劇了他的關節炎疼痛。王鳳合幾乎沒有退休金,他奔著這個每天33美元收入的活兒而來,他所在的施工隊接替了前一個施工隊,那組人已經逃離了這片冰天雪地。




阿拉山口在建銅廠工地上,王鳳合(中)和工友將玻璃纖維板從地面吊升。




王鳳合是第一代進城務工的農民,為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走出了農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能力在務工的城市主張權益,也無法從社會保障體系中受益。現在,他們面臨著在人生暮年仍要繼續工作的前景。


王鳳合說,能幹到70歲我也得干,我不幹活沒人養我。



他的困境凸顯出,中國要將財富增長的利益擴大至全體民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政府已經承諾,要改善建築業的環境,改善農村貧困人口的處境。但在王鳳合的有生之年,政府承諾的改善恐怕不會兌現。






出生於1980年之前的進城務工人員約有30%在建築業,因為缺少別的技能而不得不在一個條件惡劣、勞動權益經常無法保障的行業中謀生。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1980年之後出生的進城務工人員,在建築業謀生的人數不足六分之一。



北京勞工維權人士李大君稱,如果農民工有其他選擇,他們不會進入這個行業。他表示,這份工作又臟又累,安全性又差,還經常被拖欠工資。李大君主要研究中國的建築行業,根據政府數據,中國該行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擁有5,100萬農民工。


四年前北京郊區一處工地頂樓發生坍塌事故,幾乎令四川籍農民工劉順雄喪命,他的一位工友在事故中喪生。劉順雄的右臂至今仍然有些殘疾,他表示,他仍然會耳鳴。一場長達兩年的索賠官司耗盡了他的所有積蓄。在這次事故後他再次開始工作時,又遭遇了承包商捲款跑路事件。



劉順雄馬上就滿55歲,這是中國工人的平均退休年齡,但如今負債纍纍,預計別無選擇,只能在建築工地上再多干幾年。他說,這是他的命。


王鳳合在2016年冬季阿拉山口的施工隊中年齡最大。他負責從地面上將玻璃纖維板吊升到20多英尺(約合6米)高腳手架上的工友手中。



他們的工頭、43歲的賈書學(音)表示,「老王」非常能幹。他表示,他寧可雇一些紮實肯乾的人,也不原雇那些身體條件更好卻不願吃苦的年輕人。






老王和工友們在宿舍的電磁爐上做飯,宿舍里的陳設只有金屬床架和舊床單。





對於非技術工人來說,建築業的薪資水平相對較高。但由於沒有工作保障、福利或意外傷害保護,王鳳合和劉順雄這樣的民工一直無法進入那個本應幫助中國過渡到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的中產階層。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沒有回復有關農民工養老的問題。近月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多次呼籲要加大扶貧力度。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說,政府正採取措施對建築業進行結構調整。他在3月份接受採訪時表示,必須真正幫助農民工實現職業化,這樣他們就能獲得社保福利和一定的退休保障。他承認,這種改革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王鳳合對如此艱苦的條件安之若素,他說,他是農村長大的,這就是他的命,得過這種生活。


王鳳合1955年出生在中國東北的貧困地區,小學畢業後加入了當地的農村合作社。他說,在「保衛祖國、保衛毛主席」口號的召喚下,1975年他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75年,

王鳳合

應徵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當了一名步兵通訊員。1976年,他參加了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他所在的部隊行軍三天進入地震災區,幫助挖掘一處塌陷煤礦里的遇難者遺體。這次地震導致70萬人喪生。王鳳合說,自那之後他得了慢性胃病,他認為這是因當時供應給士兵的劣質米粥所引起的。



王鳳合沒有獲得任何退伍軍人養老金,為了省錢他已經不再吃藥。王鳳合和他的妻子每個月拿很少的低保,但從未享受過農村養老金。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中國政府2009年推出一個農村養老金計劃,向6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發放養老金,最低的只有約人民幣60-70元(約合10美元),相當於城鎮職工平均養老金的3%左右。



截至2015年,該計劃覆蓋了4.81億人口,約相當於中國農村人口的80%,但專家稱,每月發放的這些錢不夠滿足很多退休人員的需求。




退伍後,老王在親友們的牽線下認識了比自己大三歲的胡鳳仙(音)。幾個月後,兩人於1978年結婚。他們夫婦有兩個孩子,兒子出生於1980年,女兒出生於1983年。



王鳳合家每年收穫的玉米一般能帶來約人民幣數千元(合幾百美元)的收入,但2014年,他家的玉米因旱災幾乎全部絕收。王鳳合稱,他們靠天老爺吃飯。他認為自己基本沒受過傷,而且還能幹活,已經算幸運了。



許多農民從子女那裡獲得經濟資助,但王鳳合36歲的兒子已經花掉了家裡不少錢,他兩次婚姻的聘禮以及三次開餐館失敗的經歷都花了不少錢。他現在也在建築工地上班。王鳳合夫婦33歲的女兒在一家飯店工作。這兄妹倆的收入都用來撫養他們自己的孩子。






王鳳合與妻子在內蒙古家中。



在阿拉山口的夜晚,王鳳合和他的工友們圍擠在鐵架床中間的一個電爐旁,喝著啤酒和熱米酒,吃著他們的晚飯──雞蛋面。王鳳合離家時很少與家人通話,更多的是用手機播放民歌。阿拉山口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關口,常年狂風肆虐。



1月份,王鳳合在工期結束後返鄉。他奢侈地買了一張火車卧鋪票。他說:我想躺下來。




你可能還關注:


為何中國中年男性死亡率上升?



「殺老送終」:日本的老齡化哀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日報·派 的精彩文章:

住進迪士尼風格的法國童話城堡|環域居
剛上小學的女兒開始追求性感打扮,家長應如何應對?

TAG:華爾街日報·派 |

您可能感興趣

若你老無所依 如何自處?
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最後真的老無所依嗎?現實和你想的不同
「女兒,你不能遠嫁,我和你媽不想老無所依!」「好,我不遠嫁」
張愛玲也曾有過孩子,可惜瀨雅不願意,晚年孤苦,老無所依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值得深思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而是…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依靠的不是孩子(值得深思)
老無所依之——賣菜秧的老人們,自力更生讓人欣慰
帶老婆看望老無所依的大伯,老婆給他做飯菜,吃飯時他突然哭了
不生小孩成了錯,邏輯粗暴嗎?沒孩子除了老無所依還有更嚴重的!
電影《老無所依》,這個殺手太冷了,他的原則一般人看不懂!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
陳魯豫:我享受獨身,註定將來就老無所依?
曾是金雞獎得主讓陳道明折服,如今老無所依讓人惋惜!
人到40,不怕老無所依,就怕教子無方(深度好文)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最大的依靠不是孩子(深度好文)
對孩子嬌生慣養,後來竟成了老無所依的老人,居住荒地無人問津
老人的「老無所依」,是因為年輕時,沒有一碗水端平
真正的晚景凄涼,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兒女雙全,卻「老無所依」
獨居老人家中出意外無人知,這幾點不注意,老無所依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