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Nvidia讓Intel慌了!

Nvidia讓Intel慌了!

日前,以CPU為主的英特爾和GPU為主的英偉達先後發布了自己今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雙方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45%和48%,按理說雙方利潤的增長都相當可觀,尤其是對於英特爾,在當季PC市場依然下滑之時,仍以PC晶元為主的英特爾能夠實現如此的利潤增長實屬可貴,但事實遠沒有看起來那般簡單。

反映在資本市場中,英特爾在取得了看似不錯的財報後,其股價不漲反跌,跌幅高達6%左右,相比之下,英偉達的股價則大幅上揚了14%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同是利潤增長,且增長幅度幾乎相同,但雙方在股價上的表現卻大相徑庭呢?這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又預示著晶元產業怎樣的趨勢?

其實只要稍微留意雙方的財報和業內的分析就不難發現其中的緣由。由於雲服務提供商的數據中心對於晶元的需求非常旺盛,英偉達第一財季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為4.0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一倍以上,輕鬆擊敗了分析師預期的3.182億美元。

與之相比,英特爾的數據中心業務(DCG)收入為42億美元,儘管增長了6%,但因不及預期,導致英特爾股價大跌3%。也就是說雙方在數據中心(晶元)市場的表現才是決定股價的關鍵。

如果說上述是因為外部(主要來自英偉達)競爭壓力導致英特爾股價下跌的話,英特爾內部業務的表現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從構成英特爾營收和利潤的兩大主力業務看,據英特爾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以PC晶元為主的客戶端計算事業部(CCG)的運營利潤為30.31億美元,同比增長60%,而以數據中心伺服器晶元為主DCG運營利潤則同比下降了16%至14.87億美元。

而眾所周知的事實是,CCG業務所在的PC產業日漸走低,以數據中心伺服器晶元為主DCG業務才是英特爾現在和未來增長的動力,這已是業內(包括英特爾自己)的共識。更何況本季度CCG業務的運營利潤增長並不具備可持續性,這點從PC市場依然下滑,英特爾CEO科再奇在財報發布上的今年全年,這一業務仍然會出現個位數下滑的預測可見一斑,也進而再次證明了以數據中心伺服器晶元為主DCG業務表現對於英特爾的重要性。

實際上,分析師對本季度英特爾的DCG業務運營利潤下滑均感到不解,紛紛在電話會議期間進行詢問。而英特爾給出的原因是把未來製程節點作為了首選,成本較高所致。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現在,全世界各大互聯網和雲服務提供商都在使用英偉達的GPU晶元。」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在財報電話會議結束後說。不知業內看到這句話有何感想?我們看到的是,克雷斯說的這些大公司包括社交網路Facebook、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IBM、微軟和阿里巴巴集團。甚至連亞馬遜AWS雲服務都在使用英偉達的晶元。而這些公司其實也是英特爾DCG業務的主要客戶。

在此,也許有人會質疑,在目前佔有數據中心伺服器晶元市場90%以上市場份額的英特爾,英偉達的衝擊真的會對其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嗎?這裡我們不妨看看英偉達的GPU在數據中心伺服器晶元市場的表現。

以其去年發布的Tesla P100為例,由8塊Tesla P100搭建的DGX-1,其GPU吞吐量相當於 250台傳統伺服器的水平。除此之外,DGX-1系統還包含一套深度學習軟體,即深度學習GPU訓練系統 (DIGITS),可用於設計深度神經網路 (DNN)。

據了解DGX-1可以將深度學習的培訓速度加快75倍,將CPU性能提升56倍,即英特爾雙路至強系統需要250多個節點和150個小時來訓練Alexnet,而DGX-1隻需要一個節點2個小時。值得一提的是,在谷歌大腦項目中,3台機器中配置了12顆GPU,性能就達到了包含1000個節點的CPU簇的水平。

進入到今年,英偉達推出了新的Tesla V100,這款AI晶元有210億個晶體管,比一年前的Tesla P100還要強大,同時Tesla V100具有5120個CUDA處理內核。對此,英偉達CEO黃仁勛表示,這種晶元的能力和能源效率有助於雲服務供應商大幅提升其使用AI的能力(雲服務和數據中心提供業務的發展趨勢),可以將數據中心的能力提高15倍,替代400台傳統CPU的伺服器,甚至無需建立新的數據中心。

看到這裡想必業內應該清楚英偉達對於英特爾的影響了吧,即現在和未來,英偉達主打AI領域的GPU都會在不同程度上衝擊英特爾在數據中心晶元市場CPU的銷量、營收和利潤。其實這種衝擊在本季度就應該有所顯現,只是英特爾以未來製程節點作為了首選,成本較高所致其運營利潤下滑,避重就輕罷了。

更讓業內擔心的是,在日前英偉達主辦的GTC 2017上,英偉達宣布GTC參加人數在五年內上升了三倍,今年達到7000人,GPU開發者增長了11倍達到50多萬,CUDA驅動程序和SDK的下載量也超過了百萬。

此外,英偉達還推出GPU雲平台和開源Xavier DLA,我們看到的是英偉達不僅在GPU本身,而是以此為基礎正在打造以滿足AI需求的未來數據中心的新生態,這才是讓英特爾細思極恐之處,畢竟在傳統的數據中心和雲服務市場,英特爾最大的護城河也是其圍繞x86架構建立的CPU生態。

針對上述雲服務和數據中心提供商,基於自身和提供具有AI功能業務需求的轉變及英偉達的快速發展,英特爾並非沒有意識和動作。

但英偉達早在2011年左右就開始AI晶元的研究和布局不同,後知後覺的英特爾採用的是「買買買」的併購方式:去年5月,收購計算視覺軟體公司Itseez;6月收購FPGA製造商Altera;8月收購深度學習初創公司Nervana Systems;9月收購機器視覺初創公司Movidius等,一系列集中爆發的併購都與AI有關。

從理論上講,英特爾併購的上述企業在AI晶元方面都具有自己的優勢,例如雖然GPU相比CPU有一定的優勢,但與Altera的FPGA相比依然遜色不少(有研究人員測試,相比GPU,FPGA的架構更靈活,單位能耗下性能更強),深度學習演算法在FPGA上能夠更快、更有效地運行,而且功耗也能做到更低;Nervana Systems研究的深度學習晶元,其性價比高於GPU,處理速度是GPU的10倍等特點。

對於英特爾上述在AI晶元的種種布局,黃仁勛則代表英偉達表示質疑:如果說至強融核(Xeon Phi)處理器(英特爾去年發布的所謂AI伺服器晶元,並因此引發過與英偉達GPU相比,誰優誰劣的評測口水戰)對於AI非常適用,那為什麼要收購Altera?既然買了Altera,Altera又非常適合AI的話,為什麼要買Nervada Systems?

如果Nervada Systems才是真正的AI方面的技術,要進行開發和產品推出的話,那至強融核協處理器又怎麼辦?如果說這三個都適合AI,那是不是意味著至強融核協處理器就不適合AI呢?

儘管上述言論不排除黃仁勛偏袒自家AI晶元之嫌,但也間接說明英特爾目前在AI領域尚處於選擇路徑和整合的階段,且行動緩慢,尚需最終的產品和市場來證明。這也解釋了為何同是利潤增長,英偉達股價暴漲而英特爾股價下跌的真正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tel 的精彩文章:

第八代酷睿終於來了:Intel將展示PC、VR遊戲未來
DIY周報:Intel i7-7740K曝下月發布
Intel發布最後一代安騰處理器:32nm翻新馬甲、特供惠普
是時候刷一波信仰了,2017年裝機AMD和Intel怎麼選?

TAG:intel |

您可能感興趣

給WorkStation飛一般的感覺,NVIDIA Stuido猛獸來襲
Nvidia公布RTX Technology
Nvidia Shield獲得了一個新的UI,Android奧利奧更新
Nvidia 圖片風格轉換工具——FastPhotoStyle
啥!Nvidia顯卡能用AMD FreeSync!
TensorFlow 攜手 NVIDIA,使用 TensorRT 優化 TensorFlow Serving 性能
Google和Nvidia 強強聯手,帶來優化版 TensorFlow 1.7
Google 和 Nvidia 強強聯手,帶來優化版 TensorFlow 1.7
傳Nvidia下代遊戲顯卡跳過Volta使用Ampere架構
Oracle將Nvidia基於Volta的Tesla GPU帶入雲基礎設施
Nvidia宣布GeForce Now將獲得RTX伺服器
任天堂Switch遭破解,漏洞竟在Nvidia Tegra晶元
Nvidia蹭AMD熱度,intel酸了!紅綠CP搞起來
intel反水:獨顯並不便宜!AMD、Nvidia鬆口氣
intel嘲諷Nvidia和AMD,一句話戳到兩家痛處!
Preferred Networks將推出搭載NVIDIA Tesla V100
NVIDIA FrameView發布,3款G-sync Compatible顯示器發布
爆料:AMD 正在準備一款「Nvidia Killer」顯卡
NVIDIA推出Quadro Experience軟體 專業卡更爽了
Intel重返獨立顯卡市場,力壓AMD和Nvi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