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蒼朮一味,諸症皆消

蒼朮一味,諸症皆消

點擊

上方

藍色字

中醫思維十

可快速關注








導讀


蒼朮一味而諸症皆消源於宋代

許叔微,

許叔微素嗜飲酒,傷了脾胃,脾虛則水濕不化,而蒼朮性溫,味苦,能醒脾化濕,

許叔微

用蒼朮粉調成丸藥,服藥數月後,他的怪病逐漸減輕,直至獲得痊癒~

本文詳解蒼朮的功效及臨床應用,乾貨滿滿。




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 功能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於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躄,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夜盲。 臨床主治濕困脾胃引起的倦怠嗜卧;胞痞腹脹;食欲不振;哎吐泄瀉;痰飲;濕腫;表證夾濕;頭身重痛;痹證溫性;肢節酸痛重著;痿襞等症。



蒼朮袪濕傳奇




蒼朮的傳奇



從前有個許學士,這是人們對宋代醫道高明的大醫學家許叔微的尊稱。相傳青年時代的叔微異常勤奮,每天攻讀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許學士有一個睡前飲酒的習慣,大概是取民諺「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養生之意吧!




幾年後,他時時感到胃中漉漉作響,脅下疼痛,飲食減少,每過十天半月還會嘔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來。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會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這到底是種什麼怪病?許叔微陷入深思並四處求治。




誰知遍求名醫卻總不見效,他心中十分苦惱。於是,許學士摒棄了「醫不自治」的信條,開始自已解救自己。他對自己的病情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認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濕阻胃」引起的。於是,他按照自己「用藥在精」的一貫學術思想,選用蒼朮一味為主葯,用蒼朮粉1斤,大棗15枚,生麻油半兩調合製成小丸,堅持每天服用50粒。以後又逐漸增加劑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藥數月後,他的怪病逐漸減輕,直至獲得痊癒。



蒼朮的功效



為什麼一味蒼朮有如此效力,對於許叔微的怪病有這樣奇特的治療效果呢?原來,許叔微素嗜飲酒,傷及了脾胃,脾虛不運則水濕不化,脾與胃互為表裡而致「濕阻胃」,從而出現了胃中漉漉有聲和夏天左半邊身軀無汗而右半邊有汗及嘔吐胃液等內濕癥狀。




脾屬土,土愛暖而喜芳香。蒼朮氣味芳香,性辛、溫而味苦,歸脾胃二經。葯證相合,氣味相投。

蒼朮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濕,濕邪屬陰之氣,得溫則化。許叔微辨證準確,選葯精當,一味葯而收神功。還要認識的是,許氏堅持長期用藥,且不斷加大用藥劑量的方法也是有良苦用心的。他深知濕邪性粘膩而滯,不易速去。只有堅持長期服藥並逐漸加大劑量,才能增加藥力在體內的積蓄,最終攻克濕邪。






蒼朮治怪病




治療風濕病




蒼朮的功效最主要是健脾利濕,還可祛風散寒。

中醫在治療風濕等疾病時,最常用的就是蒼朮。風濕在古代叫痹症,認為是風、寒、濕三氣雜合而成,但是,因南方氣溫較高,濕邪容易和熱邪結合在一起,所以,風濕也有寒熱之分,但不管是哪種類型,我們都可以用蒼朮來治療。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小方子,蒼朮30克、桂枝10克、透骨草30克,把這三味葯一起熬,熬出來的水泡泡疼痛的地方,或者用毛巾蘸了葯汁敷在疼痛的地方也可以,對緩解風濕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中醫叫消渴,包括水濕型、陰虛型和脾腎陽虛型。水濕型患者舌質一般是偏白色的,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白苔;而陰虛型的患者則主要表現為舌質紅、脈細數,口渴、口乾;而脾腎陽虛型的則表現為面色白,畏寒肢冷,腹脹等。




對於水濕型和脾腎陽虛型的患者特別適合用蒼朮,這裡也向大家介紹一個專門治療消渴的方子——蒼玄芝蠶

,即蒼朮30克、玄參15克、黑芝麻30克,再配上點蠶繭,水煎服。蒼朮的藥性很烈,而具有滋陰作用的玄參可以中和蒼朮的燥性,蠶繭自古以來就是用來治消渴的,黑芝麻補腎,這四味葯配在一起,對治療消渴病頗有療效。


一味蒼朮飲,盛夏健康有保證




天炎熱,心胸煩躁,人們喜歡貪涼飲冷,飲冷過多,寒濕困脾,就會感到四肢犯困,食慾減退,大便稀溏,有時甚至腹部隱隱作痛。常規經驗告訴我們,身體傷了濕、傷了寒!

但是這麼熱的天氣,我們不可能不飲冷,也不可能吹空調,那麼如何在享受夏日清涼的同時,讓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保證呢?




前一段時間,本人回老家一趟,由於天氣炎熱,路上飲用冷飲,出現小便短少,腹痛腹瀉,泄瀉浠水,日行十餘次,伴四肢乏力,食慾減退,當時服用理中丸,療效不顯。第二天反覆推敲,

遂採用生蒼朮10克泡服,下咽之後立即感到胃腸舒展,小便通暢,當天腹瀉治癒,體力也得以恢復。




一味蒼朮飲,療效真如神。

隨後一段時間,凡脾虛濕盛,四肢犯困的患者,建議用生蒼朮泡水當茶飲,均收到很好的療效。




真可謂:「一味蒼朮飲,盛夏健康有保證!」






運脾勝濕論蒼朮




元代朱震亨曰:「蒼朮治濕,上中下皆有用,又能總解諸郁,痰、火、濕、食、氣、血六郁,皆因傳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葯必兼升降,將欲升之,必先降之,將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蒼朮為足陽明胃經,氣味辛烈,強胃健脾,發谷之氣,能徑入諸葯……」

確是高見。

金代劉守真謂:「蒼朮一味,學者最宜注意。」

亦言其效驗之廣,余臨床擅用此品,總結其用有四。




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皆依賴於脾胃之轉輸水谷精微,脾旺則四臟皆健,脾衰則四臟亦衰,故有「脾為後天之本」之說。

蒼朮燥濕而不傷陰,濕去脾自健,脾健濕自化。

故治慢性病,以「脾統四臟」為宗旨,習以蒼朮為君,振奮生化之源,起廢振頹。如合升麻治內臟下垂、低血鉀、肺氣腫,冠心病皆應手而效,治老年人之脾胃病,獨擅勝場。




先賢有謂,補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運脾。

蓋脾運一健,則氣血生化不源,故先人補血用熟地常伴砂仁,宗其義,常於滋膩之大補氣血方中加蒼朮一味,既能監製補益藥物之滋膩,又能促進藥物之吸收。如常用之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皆輔以本品,服藥後無中滿之弊。如曾治一「再障」患者,前醫投大補陰陽之品,血象不見好轉,乃加蒼朮一味,豁然開朗。另用於寒涼葯中,可防傷胃,均屬得意之筆。




痰瘀俱為粘膩之陰邪,故欲化痰瘀,須賴陽氣之運化。蒼朮運脾祛痰飲皆其所長。

化瘀固須行氣,然根據痰瘀同源以及脾統四臟之觀點,在瘀濁久凝時亦常加蒼朮以速其效,事半功倍。另如用蒼朮入澤瀉湯治耳源性眩暈,與苓桂術甘湯防治哮喘,單味煎服治懸飲、消渴、夜盲,皆驗。




據「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義,治脾以防治肝病,亦頗所獲。

憶1962年秋,余肝病急發,除輸液外,復投保肝一類滋膩品,造成濕困成飲,白沫痰盈碗,轉氨酶高至500單位,乃按土壅侮木例投蒼朮合五苓散,一月而瘥。旋悟保肝不如健脾之義,歷年來遵此旨治療肝病多例,如滬上「甲肝」流行之際,對出院病人皆以「蒼朮片」預後,療效滿意。




蒼朮之施用,應善於配伍,對寒濕重者常與附子、肉桂同用;濕熱交困與甘露消毒丹,黃連並投;傷及胃陰與石斛、玄參、麥冬配伍;濕熱流注經絡則與石膏、桂枝齊施;肝陽挾濕,目糊便燥常與黑芝麻入煎;氣虛者益以黃芪、升麻等等,習為常度。




朱丹溪謂:「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

創越鞠丸,用蒼朮、川芎以疏肝行氣,活血化瘀,示後人治郁大法。余認為百病皆生於郁,《內經》雖有「五郁」之說,但總以木鬱氣滯為多見,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陰陽氣血,使人的神志活動、水谷運化、氣血輸布、三焦氣化、水液代謝宣通條達,一旦肝失常度,則陰陽失調,氣血乖違,氣滯、血瘀、痰生、火起、風動,諸疾叢生,魏玉璜謂「肝為萬病之賊」,確具至理。蒼朮氣味芳香,不僅善長燥濕,更能行氣解郁,配以川芎,氣血雙調,用於多種難治病,

有「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之效。







病例1




李××,男,71歲,中風3次後,出現神識獃滯,終日不言不語,面色蒼白,皮膚干皺,小便淋漓不暢,舌胖紫苔白膩,脈弦數,腦電圖示局灶性慢波,腦血流圖示兩側腦血管彈性減退,CT檢查示輕度腦萎縮。氣虛血滯,積瘀阻於清陽之巔,治宜益氣活血。




藥用:

黃芪15g 川芎9g 生蒲黃(包)15g 白朮9g 赤芍9g 川牛膝9g 川斷9g 杜仲9g 海藻9g 通天草9g 菖蒲6g 水蛭3g。服藥半月,神識獃滯好轉,生活基本自理,續服上方半年,病情緩解。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胃同居中州,是升降氣機的樞紐,脾氣升浮而胃氣和降,則行生化之令,如脾胃失和,則清氣不得宣升生髮,濁氣失於和降而停滯,嘔惡、腹脹、泄瀉蜂起。先賢李東垣創脾胃學派,發明昇陽益胃湯、清暑益氣湯諸方,倡「升清降濁」之說,余對此頗為推崇並有發揮,臨床慣用升麻、蒼朮相配,調理脾胃氣機,

《本草經》謂升麻「辟瘟疫瘴氣邪氣,中惡腹痛」

,取其輕清,以升脾氣,輔以蒼朮味苦燥濕,以降胃氣,一升一降,升清泄濁,治療泛惡等症,頗多效驗,若濕熱中阻者,則佐以左金丸、溫膽湯;寒濕內盛者,則合以玉樞丹、旋覆代赭湯。




病例2




趙×,男,68歲,患胃脘脹痛多年,經胃鏡檢查示「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近2月來腹脹日甚,泛惡頻頻,曾先後服「嗎丁啉」、「胃復安」未見好轉。刻下患者脘腹飽脹,泛泛欲嘔,便溏不實,脈細,舌細苔薄白膩,當從脾氣不升,胃氣失和立法。




藥用:

炒升麻4.5g 蒼朮白朮(各)9g 姜半夏9g 枳實9g 旋覆花9g 代赭石(先煎)30g 陳皮6g 蓽澄茄2.4g。服藥1劑,泛惡頓失,連服7劑,諸證悉安。




蒼朮與白朮是顏德馨先生很喜歡用的兩味葯,蒼朮含有揮發的VA,VD能減少寒葯的腹痛,腹瀉的副作用,能減少黃芪,熟地,當歸等補膩的作用,開中焦勝過白朮,另外也能增加補藥的生物吸收作用。



重慶是濕邪較重的地區,加上重慶人飲食上味厚,痰濕易生,所以我個人是比較推崇顏德馨先生對二術的運用的。

蒼朮側重祛濕燥濕,白朮側重健脾溫脾的。

二者對脾陽的作用程度和側重不同,所以要會靈活運用。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中醫思維十平台無關,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

網路

,由中醫思維+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由中醫思維+(zhongyisw)分享




葫蘆中醫玉靈膏到貨啦


讓大家久等了,此次到貨數量僅有100瓶,滿2瓶減30,滿3瓶減60,先到先得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立即優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除了身體的救治,患者更需要心靈的幫助與安慰
董洪濤:談生命與運動,我們該如何運動?
委中穴——一穴能調很多病, 放血可治惡瘡、頑癬
中醫專方秘傳(精選)
其實最傷肺的不是悲傷,而是……

TAG:中醫思維十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劉一仁《病因賦》:百病皆生於六氣,諸症莫逃乎四因
香連丸,治療胃腸濕熱氣滯導致的胃腸諸症,值得重視!
元宵到!錘龍泄玉諸症消,湯圓配茶走百病~老一輩的辦法就是有效
「食療葯膳」感受暑濕熱毒所致諸症?就來個黃瓜三仁排骨湯
脾不統血諸症小偏方
什麼是陰陽辨訣?陰陽辨訣最關鍵的就是:一切諸症,一概不究
疏肝清熱,理氣活血,能治療月經前後諸症
「食療葯膳」脾失健運、水濕內停或感受暑濕熱毒所致諸症?試試這款味鮮可口的冬瓜草菇河蜆湯,適宜於炎夏酷暑天一般人群服食
調理月經前後諸症,疏肝清熱,理氣活血
濫用激素諸症,中醫來解 - 濫用皮質激素貽害廣
傅青主:立三方通治小兒諸症